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8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科院院士:送给青少年的10句忠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19 12:4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文理分科的教育制度,过不了多少年就会被取消! ”这是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昨天在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上海科学营”复旦[微博]分营开营式上作出的预测。在这场开营式上,杨福家和金亚秋两位院士分别为来自全国各地的266名高中生做了主题报告。其中,杨福家院士回答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他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要培养学生文理融合,高中生选择大学和专业一定要遵循自己兴趣和爱好。此外他还给高中生送去了十句忠告,鼓励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钱学森先生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对此,杨福家院士尝试回答。在他看来,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文理融合。
  杨院士说,他曾经一度认为历史这类文科学了无大用,因此他从高中时就讨厌历史,工作以后也不怎么看。但是当他后来知道美国有一位数学家在大学时代居然学的是历史后,他开始思考其中的关系。
  “文不能离理,理不能离文。 ”他表示,很多文理知识是相通的。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要培养学生文理融合。同时,单单具备优秀的知识素养还不够,还得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用批判性的思维去接受知识,敢于与别人争论。 “老师讲完,学生听完就没事的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的。 ” 优秀培训机构 http://www.xuequan.org/ zh201307
近年来,很多学生报考大学、选择专业往往是冲着学校的名气、毕业后是否有利于谋生而去,但对自己是否喜欢、是否真正适合这所大学这个专业考虑不多。
  对此,杨福家院士有自己的看法。 “在一个成功的集体里,360行行行出状元。对学生来讲,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一所大学的名气不应成为学生择校的标准,而就业亦是如此。每个社会都有着明确的分工。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上大学,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得诺贝尔奖。 ”杨院士说,他更认同“各种类型的人,各尽其力,各得其所”的观点。在美国,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即使只是讲师,但其工资可高于教授。这就是分工。而在我国,医院在招聘时,不是博士,没发表过论文的都不要。可是医院所需要的是真正能够帮病人解决疾病的人,而不是能发表文章的人。
  10句忠告送给青少年
  第一句话:希望学生有自信,要更加自信地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句话:发现自我,学以增智。
  第三句话:学会发现自我。
  第四句话:为年轻人创造机会。
  第五句话:要成功必须要有艰苦的奋斗。
  第六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第七句话:领军人物需要有很强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第八句话:科学扎根与讨论,源于提问。
  第九句话:做人第一,修业第二。
  第十句话:判断一流大学的标志,能否改变我的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9-25 16:16:51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借鉴意义吧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20 , Processed in 0.09584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