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铗长歌+-->引用:弹铗长歌 楼上的那位,大凡拍砖是要准备子弹,差一点儿的至少也要准备一些散砖碎瓦什么的,最少也要准备一面盾牌还有两条会逃跑的腿.呵,呵~~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就让我来辩驳一下Education2008,来战一下这个没风也死转的风车,和做一个讲理讲据的文明泼妇吧?
1:不适当的早期教育方法会导致孩子精神上的伤害,轻则厌学,重则自闭
所谓早期教育,从理论上讲,就是能够适宜幼儿发展的教育.国际上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发展适宜性”,适合这个标准的就是适当的早期教育方法.关于会产生自闭,则是Education2008的臆造了,因为专家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方面作了大量研究,然而迄今为止,仍未能阐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至少把它看成是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的异常行为综合征。不知Education2008那儿得了论据,而且自闭症只可能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从婴儿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终身,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和早教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并不是厌恶Education2008,只是标出他的错误之处,从而对他的人品和学识产生很大的疑问.
2。当无法预知的某种方法对孩子将来造成的影响时,宁保守勿冒进。
关与他认为无法预知的方法的问题,可以清楚的知道至今为止国际上.包括早教先进典型新西兰.日本.都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认为那个方法是绝对的.都是在试验和研究着.而且各种早期教育侧重点不同,没有可比性.就象你如果拿飞机和猴子比谁更先进一些,除了让人感到你很无聊还有的就是无知了.所以,如果要Education2008抛弃社会,历史背景下早教的经验主义评价,认为那种早教是不合适的,那么,就会失去强有力的手段去阐明位于研究的有效性的中心的那些方面。当然,任何早教方法不加批判地采用它的研究作为基础也是有危险的,毕竟我国的国情,人情,和社会关系和别的国家有所不同.不管我们喜欢与否,研究,包括经验性的研究,必定是儿童早期教育所主要做的.如果用标准和绝对的说法,没一个早教方法是肯定的.个人认为,也许孔子的说法更准确----因材施教.
3。对于婴幼儿在语言等方面的学习成绩,基本上认为是条件反射。不具备长期效益
在这个论点上更显露他的无知了,国际上的脑科学已证明:从脑科学的研究结论来看,如果方式、方法得当,幼儿学外语还是值得肯定的。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在10至12岁之前,语音中枢与母语同在右脑;再大一些之后,语音中枢就转到左脑,和右脑的母语分开了。如果家庭、幼儿园可以提供双语环境,3至10岁是学外语的最佳年龄。不知他的条件反射理论是那儿的出处,但是我可以肯定不是主流.
当Education2008言之凿凿早期教育的时候,我心里在笑-----你拉倒吧!!!!!!
linkspeed的网友未经我的同意概括了我的三个重要观点。实际上,言辞不太周严。而这个不太周严的概括被这位ID抓住,大大的驳斥一番。怎么说你呢?你怎么连基本的学养都没有?你要批驳我的观点,一个基本的规则是根据我的原文来吧。你怎么能用别人的概括来批评事主呢?连这种基本的学养都没有,说实话,你真的没有资格说别人无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