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hwyy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地战胜应试体制(转帖)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3:15: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eno 于 2013-6-12 09:29 发表
但是这篇帖子的确有问题。

父母的智商对孩子的智商一定是有影响的。所以孩子不需要过多的训练,很多问题都会比较容易的解决。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考上名校,肯定没有学到昏天黑地的地步,父母的禁锢只是禁锢 ...



     这个帖子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这个我很清楚。但是你们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却是错的。不要老是把因素全都放在智商这一个因素上。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太清楚他父亲做过一些什么引导,或者完全是她自发学会的,这方面帖子里面没说清楚。但是她兴趣的产生、发展、深入,良好习惯的养成,涉猎的广泛,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她成长的因素更大。或许她父亲是北大毕业生,也许(仅仅是也许)智商很好,但是我父亲是一个工人,我自己也是普通人普通智商。一个人拥有内在的驱动力,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习惯,它会极大的激发人的潜能的。
    知道应试教育的危害和不合理的人,这个数量很大很大,为什么站出来反抗的父母和孩子很少?这是典型的知行不合一。因为应试教育那一套,简单粗暴,不复杂,容易搞。学不好是你们孩子不争气,我们当老师和父母的尽力了,负责任了。
    而真正的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人格,理解和了解孩子,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积极的面对自己的人生,不断的让自己的心灵成长。这真的很难。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失职,那就只好去找社会、学校、老师(或者父母)、孩子的毛病和责任去了。
   顺其自然,也绝不等于放任自流。从这个孩子的文字中,可以读到孩子积极向上、活泼的一面。我想这个父母在学业上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一定也把一些美好的品格传递给了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3:23: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3-6-12 10:44 发表


是否能快乐地战胜应试体制,这是要因人而异的。有些人的智力结构,正巧契合了应试的那些要求,也许就会觉得很轻松,也很快乐。但这是否有可推广性呢?回答是否定的。

而有些人的智力结构,则完全有可能 ...



孩子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与应试成绩不是一回事,中间有一道考试能力的阀门。考试能力是可以通过短期训练练出来的,无需长期集训。只要智商正常,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胜任应试考试(注意不是应试体制)。当然愿不愿意去浪费这些时间和精力去做,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6-12 14:54: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3-6-12 12:40 发表


正如您所说,所有事情不可能都一帆风顺,有掌声欢笑,也有荆棘苦痛。可是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做一件事情,一定是它能给我们带来某种快乐。
如果一点快乐都没有,做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看来您误会了。再看看我那句话:

总体说来,没有快乐,我怎么肯做下去呢?
——大意应该是这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hwyyan + 5 + 5 是的,我看的太草,把您的意思给看反了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6-12 15:57: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3-6-12 13:15 发表
这个帖子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这个我很清楚。但是你们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却是错的。不要老是把因素全都放在智商这一个因素上。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太清楚他父亲做过一些什么引导,或者完全是她自发学会的,这方面帖子里面没说清楚。但是她兴趣的产生、发展、深入,良好习惯的养成,涉猎的广泛,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她成长的因素更大。或许她父亲是北大毕业生,也许(仅仅是也许)智商很好,但是我父亲是一个工人,我自己也是普通人普通智商。一个人拥有内在的驱动力,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习惯,它会极大的激发人的潜能的。
    知道应试教育的危害和不合理的人,这个数量很大很大,为什么站出来反抗的父母和孩子很少?这是典型的知行不合一。因为应试教育那一套,简单粗暴,不复杂,容易搞。学不好是你们孩子不争气,我们当老师和父母的尽力了,负责任了。
    而真正的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人格,理解和了解孩子,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积极的面对自己的人生,不断的让自己的心灵成长。这真的很难。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失职,那就只好去找社会、学校、老师(或者父母)、孩子的毛病和责任去了。
   顺其自然,也绝不等于放任自流。从这个孩子的文字中,可以读到孩子积极向上、活泼的一面。我想这个父母在学业上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一定也把一些美好的品格传递给了孩子。


呵,我不如您自信,我不会轻易断定对方说的到底是对还是错。
我说的是,这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很可能智商占了很大比重——但我们无法推测和深究,因为人家不可能把这十几年的路还原给我们看。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从常识去理解,她的这个推导还是有问题的。
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由兴趣去引领,她绕得过高考这个出口吗?她最终不还是通过高考上大学的吗?所以只要高考摆在那里,应试教育就免不了。
只要高考在那里,它就会发挥自己的作用:优胜劣汰。只有优秀的、符合它的要求的,才能通过,其他的就被淘汰了。所以不管我们采用哪种方式教育孩子,必然有些孩子要被刷下来。

我是因为根本就不认为高考和大学有多重要,未来的大学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吃香越来越找不到好的工作,那时候大家可能才会反思,自己是不是走过了头。
在那之前,我们说的一切,大概都是白费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6-12 16:58:01 | 只看该作者
这孩子的父母很棒,家庭比学校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8:11: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eno 于 2013-6-12 15:57 发表


呵,我不如您自信,我不会轻易断定对方说的到底是对还是错。
我说的是,这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很可能智商占了很大比重——但我们无法推测和深究,因为人家不可能把这十几年的路还原给我们看。
但是,从另外 ...


    这不是自信不自信的问题,我也没有说您观点的对与错,而是有的时候,我们太过于在乎客观条件,而忽略我们自己能够做些什么。这孩子的帖子里面,能够提到和看得出来的,很大层面是非智力因素的。
    我为什么见到这个孩子的帖子这么激动,她和我确实太像了,她仿佛就在说我的经历一样。学习的确是可以如同她描述的那样快乐,那种经验和感觉我感同身受。我知道大部分人可能因为中国教育传统和应试教育的种种原因,没有体会过那种感觉。我们中国传统来讲,是讲究苦学:梅花香自苦寒来、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可以不快乐不勤奋、快乐不勤奋、不快乐勤奋、快乐勤奋。我想在智商条件和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快乐地勤奋,一定会赢剩下那几种的。
    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引领和诱导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拥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追求卓越,这是对做父母或者老师的考验。孩子有这些,无论走不走高考这条路,他们需要怕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Xieno + 10 + 10 您的感同身受,我理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6-14 17:35:1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欣赏这一句:

“至少是已经胜利了一半。(因为毕竟进了北大也不能说明这个人就一定有出息,胜利与否要看一生的轨迹才能下定论。”

有这个态度,可见她的思路广阔,已富含真正的人生睿智。

仰慕这个境界,渴望自己孩子也能这样的“快乐学习” 。

不敢奢望孩子能有这样的聪慧,唯有拜求那样的升学运气。

然后在如何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上多学习这位爸爸的心胸,开拓视角,多练忍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6-20 07:06:11 | 只看该作者
以考上北大来证明教育的成功,还说什么挑战应试教育呢

轻松快乐成绩好的学生,一直都有,我的同学里有,我同学的孩子里面也有,天赋占了极大的比重。父母的引导 ,能给孩子开阔的视野,好奇的探索精神,但不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希望多看到一些真正的藐视应试教育的例子,比如孩子高考成绩不好,只上了大专,甚至落榜,但人生同样精彩的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6-20 15:07: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ime123 于 2013-6-20 07:06 发表
以考上北大来证明教育的成功,还说什么挑战应试教育呢

轻松快乐成绩好的学生,一直都有,我的同学里有,我同学的孩子里面也有,天赋占了极大的比重。父母的引导 ,能给孩子开阔的视野,好奇的探索精神,但不 ...


严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9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7:53 , Processed in 0.102239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