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68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次重磅推荐:海岚新作《哈佛教授珍妮的阅读“线路”给我们的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8 15:5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哈佛教授珍妮的阅读“线路”给我们的启示


海岚





在给大家传播这个知识之前先说点儿我的观点:


1. 我前一篇《我读安妮鲜花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线路图》仅仅是个书评,不是我对中国儿童英语启蒙的观点;

2. 我在我的书评里还没有指出,其实中国孩子的英语线路不能够是阅读线路,看下面我要给大家介绍的珍妮·卡希尔的这个阅读发展阶段的研究我们就能够明白,线路图一书作者呈现的中国孩子的英语线路即使完全正确,也只是阅读线路,而不是二语习得的线路。阅读是二语习得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3. 我在关于《儿童英语启蒙“瓶颈”现象的思考》这篇博文里提出儿童英语启蒙要以儿童发展为横坐标,二语习得教育为纵坐标进行,这就是说儿童英语启蒙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概念,不是就一点而论一线的单一线性的东西。儿童英语启蒙要实现的儿童二语教育一定要与儿童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来进行。所以下面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关于阅读发展“线路”的科普知识就是为了方便家长博友对照各自所接触的各种理论的时候能够从多角度看问题和进行思考。在了解了阅读发展阶段的基本知识后,相信家长们自己会对照思考。我就是抛砖引玉。


北美对阅读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广且深,其中关于阅读能力的发展阶段,即如何从学习阅读(“learning to read”)到通过阅读而学习(“reading to learn”)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研究得已经非常到位了,其中以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心理学家珍妮·卡希尔(Jeanne Chall)对这个发展过程的五个阶段的划分是最为被业内普遍接受。我个人也非常折服珍妮·卡希尔,不仅仅是因为她在1983年提出的这个理论历经这么多年仍然被业内认同。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北美的教育理论研究是不断在实践的检验中完善和发展的,能这么长时间不被突破,可见其高度。我更敬佩的是她非常严谨地以教育科学调查方法来解决实践问题的治学精神。


珍妮·卡希尔(Jeanne Chall)教授对阅读的五个阶段的概括总结如下:

萌芽期(stage 0):从出生到6岁,从口语开始对词和句法的掌控能力的提高,开始明白讲话是由一个一个的音组成的,能够区分词的头音和尾音的押韵并能够拆开和重新组合这样的部分,虽然这个阶段的孩子多少都是在假装阅读*,但也已经能够知道阅读翻书的顺序,如何持书等一些基本阅读概念。(*我在《如何甄别儿童教育领域的误区》中举过这样的例子:比如有位妈妈宣称她的孩子2岁就能自主阅读了,我相信这是真的,但我怀疑这个2岁自主阅读在她这里的定义是什么?这里呼应一下,就是说我相信这位妈妈认为自己的孩子2岁就进行自主阅读是真的,但她所说的自主阅读的概念应该是假装阅读。)

第一阶段(Stage 1):6-7岁,对英文字母和对应的发音的掌握及拼读的能力,在英语里字母本身的发音和字母在单词里所代表的读音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一样的,比如字母A,在不同的单词里发不同的音,apple, author, ant等,也就是phonics自然拼读能力的培养。

第二阶段(Stage 2):7-8岁,phonics能力增强,越来越流利地阅读,从对字,词的注意力中逐渐解放出来,更多地把注意力移向理解和认知的提高。是准备从“learning to read”到“reading to learn”过渡的阶段。

第三阶段(Stage 3):8-14岁, 这个阶段孩子能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信息,思想和实践体验。对词的理解深入了。对阅读体裁的接触有课本,杂志,百科全书等。对主题有历史,地理,科学等。 在这个阶段还分成几个分阶段,比如在这个阶段的第一分段,词的量的掌握和先期体验的经验如果积累的不够,那么最好多读一些观点单一的素材,再逐步提高,向后发展的阶段则开始多元观点的素材的阅读并开始分析和评判他们所读的内容。

第四阶段(Stage 4):14-18岁,高中阶段。进行包括多元观点内容的阅读,获得知识和能力的阅读。

第五阶段(Stage 5):18岁以上,有思想的阅读,能够分析,概括和评估。能够知道要读什么,什么不要读,能有自己的评判选择。


珍妮·卡西尔教授的研究成果是针对美国孩子母语是英语的情况的研究,ESL孩子也会逐步归进这个体系。其中仅就母语阅读,很多因素对我们中国汉语阅读能力的研究都是有参考价值的,比如阅读的文体的广度,有思想的阅读等,这个我以后也会说到。就英语语言规律本身,对英语是第二语言阅读能力的发展,在年龄上与此不完全契合完全正常,比如8岁才开始学英语的孩子,可以两个阶段一起来。但有两点一定要注意。第一,学龄前阶段的特殊性;第二,阅读能力之间的递进关系。比如,学龄前阶段,为啥不是Phonics能力的培养?还有达到最高级阶段的时候,真正的有思想的阅读阶段所要求的分析概括能力,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培养呢,是仅仅能从孩子们掌握了phonics然后一步步分级阅读就能够实现吗?如果不是,那么在学前阶段要打下的根基是什么?

卡西尔教授本人后来又重申了一些要点来解释她对阅读这五个阶段的划分以避免人们的误解,其中对中国儿童英语启蒙最具有指导意义的是:

1.  在阅读各个阶段年龄的界限是一个逐步渐进的状况,不是一刀切式的。

2.  就阅读达到的每个阶段在很大范围内决定于家庭或者学校的指导程度。

3.  阅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以前一个阶段的发展为基础的,比如,第一阶段的押韵,头韵(比如cat和cap)尾韵等方面的能力是下一阶段阅读能力培养必备的基础。如果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语音意识(phonological awareness),还有音素意识(phenemic awareness) 是自然拼读法(phonics)的前期准备基础阶段,而自然拼读(phonics)能力则是阅读流利度之前要熟练掌握的技能。

4.  阅读要获得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是孤立割裂的,而是持续和重叠相交的。


下面是我的理解和分析,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萌芽期,stage0是学龄前阶段,这个阶段还有很多细化的阅读能力,以后慢慢介绍。其实美国的阅读教育历史上也有过教训,也曾经有过把小学教育提前化的做法,把phonics 练习书给3-4岁的孩子来做,以为这样所谓阅读发展阶段具体技能的培养越早越好。

儿童英语启蒙的主要对象是学龄前的孩子,这个人群认知发展和成人完全不同。因为phonics已经包括视觉认知的部分了,过早地给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活动有悖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

这个问题类似我们中文教育中曾经有的是否让孩子早识字的争论,对于提前给孩子进行识字训练,也许有的孩子记忆力很好,也许在短时间范围内能够看到效果,但从长远看,孩子早年通过早期训练认识的字在孩子后来的语文能力中能否就变成一种优势?有的孩子在幼年的时候经过机械训练认识的字,在大点儿的时候反倒都忘光了。

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就是不理解阅读发展的各个阶段其实是与孩子大脑发育的规律相协调同步的。儿童英文阅读能力培养是在儿童期进行早期教育的一部分,一定要遵循大规律,就是与儿童发展相结合(DAP: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我提出儿童英语启蒙要有的科学性,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体现。鉴于此,我们中国儿童在学前阶段开展的二语教育应该加强音素意识的培养而不是急着去攻phonics。

或者都不用绕这么多弯子,就朴素地笨想,母语是英语的孩子都不早早地进行phonics的学习,中国孩子英语启蒙是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却要孩子急急往前赶,为嘛呢?


珍妮·卡希尔所说的孩子对语法的掌握和我们理解的成人对语法的掌握也不是一个概念。不能因为翻译成中文是一个词而简单地以为是一回事儿。别的专业我不知道,教育专业因为表面上的英汉对译引出的误解太多了,比如我在博文《杂谈“爱与自由“》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bf17750102e1qf.html里面指出的西方教育中关于permissive这种家庭教育类型在中文翻译中内涵的缺失。回到主题,由于学龄前孩子还没有抽象思维能力,孩子掌握语法和教成人语法规则完全不是一回事,成人可以通过教授语法规则而掌握语法,对孩子却不可以这样。


我曾经上传一个视频,是根据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做的一个实验 http://t.cn/zYC8oXM(或者微博搜一下皮老儿童认知),家长不一定要掌握这个理论,但可以通过这个视频帮助我们来理解,孩子的思维和我们是不同的,而且他们的思维特点有着自己的规律,看那些家长的评论回复就知道什么是普遍规律了。


我还曾经把英语启蒙过程中家长的角色定位为教练,教练是要让运动员(孩子们)去做,但能够让运动员出成绩的教练一定是有思路,掌握专业知识的教练,所以各位家长在操作孩子为先的时候,掌握一些技术与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是正比关系。尤其中国儿童英语启蒙运动目前还处在家长自救阶段,家长就要担当一些在北美由主流教育承担的职责,如果做不来,那么培训一批专业师资则是非常必要的了。


珍妮·卡希尔补充说明的第1条和第2条合起来理解,就是还要知道孩子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语言能力或者家庭外在指导的比较好,就有可能先进一些,有的就有可能滞后一点,这都不是问题。我在那篇《从朱令黄洋案说中国式嫉妒的由来》的博文里提出:People succeed in different ways! 其实还有一句话我还没来得及说,Children smart in different ways! 这句话我以后有机会再和家长老师详谈。所以爸爸妈妈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孩子越早如何就如何。


补充说明的第4条,比如我以前写过两篇如何理性的看待phonics的文章,意在强调不要天真地以为,学会了phonics,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上去了。Phonics好比跑鞋,一定是在具备奔跑能力的前提下才能相得益彰。



我在上一篇书评里提到过,中国儿童英语启蒙是EFL,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的转换和相互影响这个因素也要考虑。就这个语音意识对后来阅读能力的获得的影响,已经有大量的对母语为英语的儿童和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的研究证明了。其中新加坡的学者专门对母语为中文,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儿童和母语为英文,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进行了对比研究。对中国儿童英语启蒙则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心理语言实验室的两位学者Stephanie Yeong和 Susan Liow对母语是中文,英文为二语的双语儿童和母语为英文,汉语为第二语言的4-5岁的儿童进行了一年的对比研究,在这一年的课题研究中,课题研究人员发现虽然这两组孩子接受了每天相同的公立学前班的3小时的英文和1小时的中文教育,最后的结果发现对于母语是中文的孩子在对英文音节的掌握上和另一组母语是英语,汉语是二语的双语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但在语音意识上则表现了非常大的差异。这项调查报告还通过对其它类似研究结果的引述分析总结了对于字母体系的语言之间,比如德语和英文两种语言的语音意识的是有积极转换的,比如,母语是德语的孩子以英文为第二语言的双语孩子,其语音意识能力的发展非常好。而对于母语是普通话或者广东话,英文是二语的这样的双语孩子,其语音意识能力的发展则是滞后的。


鉴于这样的理解,结合阅读能力本身的发展规律,中国儿童英语启蒙不能在没有进行语音意识能力(Phonological Awareness)的培养的基础上一厢情愿地希望单纯的自然拼读(phonics)能力的培养就把孩子的阅读能力带到下一个发展阶段。


而音素意识(phenemic awareness)的培养是比语音意识更细化到孩子对每个音节的分辨和操作能力,根据珍妮卡希尔的这项对英文阅读发展规律本身的研究和新加坡学者对两种语言儿童语音意识培养的对比研究,我的推论是音素意识的培养对中国儿童英语启蒙学前阶段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打基础部分。


有趣的是,美国儿童阅读指导小组在2000年,在对美国儿童阅读的大量实验实证研究的总结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在阅读方面要掌握的五大能力,这五大能力也是美国教育方针“不让一个孩子落下”的支架部分。这五大能力是:因素意识 (phonemic awareness), 词的学习(或者自然拼读)(word study (or phonics)),词汇(vocabulary), 流利度(fluency), (理解能力) comprehension。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这五大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和卡希尔教授的阅读发展的几个阶段本质上是契合的。


希望这些知识介绍对家长对老师们都有帮助。谢谢。


[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6-8 16:3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wherezhang + 5 + 5 你的重磅推荐都是分量十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15:58:42 | 只看该作者
占个沙发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6-8 18:19:40 | 只看该作者
海岚的很多观点,还比较靠谱,毕竟她是幼教专业人员,更能总结出带普遍意义的经验。

但据我所了解,ESL与EFL学习方式还是有差别的,所以,国内的家长在英语学习上不要搞大跃进,否则有可能会留后患。孩子的成长不可逆转,很多时候我宁可保守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6-9 19:33: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3-6-8 18:19 发表
海岚的很多观点,还比较靠谱,毕竟她是幼教专业人员,更能总结出带普遍意义的经验。

但据我所了解,ESL与EFL学习方式还是有差别的,所以,国内的家长在英语学习上不要搞大跃进,否则有可能会留后患。孩子的成 ...


ESL和EFL的区别是什么?
具体到操作上要注意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6-9 22:08: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herezhang 于 2013-6-9 19:33 发表


ESL和EFL的区别是什么?
具体到操作上要注意什么呢?



[size=14.399999618530273px]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  母语虽非英语,但身处在英语环境的学生,给他们学英语
[size=14.399999618530273px]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size=14.399999618530273px]):  教生活在非英语环境的学生[size=14.399999618530273px]学英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6-9 22:27: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herezhang 于 2013-6-9 19:33 发表


ESL和EFL的区别是什么?
具体到操作上要注意什么呢?


请参看老虫的回复,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295724&page=2#pid4928704

EFL因是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学英语,难度自然更大,应用机会更少,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自然更多。对大多的孩子来说,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有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我最担心的是英语学习如占用太多时间,会挤占孩子们其他学习或休息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2:47: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herezhang 于 2013-6-9 19:33 发表


ESL和EFL的区别是什么?
具体到操作上要注意什么呢?



论坛已邀请海岚本人来论坛发言,她之前注册的id是hailan,到时候可以多问问她。
海岚个人简历如下:中国学前教育,加拿大早期儿童教育,在官办幼儿园做幼教6年。现在美国在马里兰大学教育系课程设置和指导专业充电并研究美国学校外语教育教学。




不过我觉得作为家长,我们也不一定只等着别人来答疑,在等的过程中,自己去google一下相关的信息应该也还比较容易。
就我个人的实践经验,ESL有较好的语言环境,和EFL需要人造语境,操作的方式肯定有非常多的不同。以为我们凭自己和孩子讲英语就可以自然的以母语的方式“习得”英语,开头容易,遇到瓶颈也容易。像元妈,她的能力强,遇到瓶颈就晚一些,但她还是给孩子找外教上课,可见家庭可以给孩子启蒙,但到一定的阶段,单靠自己在家弄弄,肯定就不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营销活动能力很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6-16 07:28:5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大多是强调phinics教学,但是对如何培养良好语音意识的研究却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0-17 09:27:1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理论,没有多少实际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0-27 20:13:31 | 只看该作者
Phonics对母语是英文背景的孩子可能更适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0 , Processed in 0.119680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