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天行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屁孩成长记(200207天行)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17:09:24 | 只看该作者

2009.1.1江阴小太阳杯国际象棋比赛

老公把我的笔记本给背过来了,我身在外地也可以上网了。真的很高兴。
坐了一个半小时的车,儿子睡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了江阴了,真是吃多了猪肉,看不上猪跑。几次苏通大桥一走,走江阴大桥真是一点感觉也没有。真好笑,为了省几个打的费,和儿子绕着坐了公交车再打的,省了7元钱。其实路况不熟否则连打的都可省了的。然后省下来的钱在江阴大润发给儿子买了两罐署片。儿子高兴地说我要用第一名来报答你。他的愿望就那么简单,太容易满足了。而为了节省70元的房费,硬是给老师增添了一些麻烦。老师和外地的教练拼伙去了,我们一家三口安安心心地共处一室了。
感觉真好,以后像这样要陪着儿子南征北战的日子可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17:10:04 | 只看该作者

幼儿园毕业后第一次聚会

孩子们自幼儿园毕业后,半年多未见面了。圣诞节前夕,幼儿园班级QQ群管理员在群里提议说:“什么时候我们聚聚?”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个家长跟她孩子提了一下,小家伙的同桌我的孩子回来时就念叨:“我也要参加褚老师(孩子的幼儿园老师)的圣诞派对。褚老师的圣诞派对褚老师怎么能不参加呢。”
孩子的反复念叨引起了我们的重视,为了不使孩子们失望,我们将聚会活动的贴子正式放在了群空间里。从提议到热烈讨论到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形式,三天时间就搞定了。家长们甚至比孩子还要兴奋,对毕业后的首次相聚充满了期待。
星期六下午,在约定的地方,大伙带着孩子陆陆续续地来了,也许是母亲对这些亲情活动更为重视,活动轻一色是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参加。
半年未见,感觉孩子们明显长大了,在幼儿园时少不更事懵懵懂懂的娃娃长成了大孩子。临毕业前男孩与女孩还随意地拥抱、追逐、打闹,可这回,男孩和女孩自觉地分坐在两边,中间还留了很宽的距离。大家很含蓄地打招呼,非常害羞的样子。一直到褚老师出场,他们都很拘谨。游戏活动时也是男生一边、女生一边,在大人心中,他们还是孩子,可是在他们自己看来“男女授受不轻”。
在老师到齐后,我们开始搞一些即兴活动,毕竟还是孩子,对于抓住他们表演非常感冒,而对于做一些游戏活动却充满了热情。他们逐渐还原本色,爱闹地开始人来疯,文静地依然文静,只是不再拘束。活动的主题只有两个字:“快乐”,所以怎么高兴怎么玩,玩得尽兴就行。
不觉到了晚餐时间,在褚老师的提醒下,我们收拾好行李来到了预定的饭店。小朋友们比家长赶得还积极,11个孩子在家长还没落座前就像小大人一样找了座位各自就座,正好坐满一桌,让一旁的母亲们都愣在了那里。11个7岁的孩子坐在一起,其喧闹程度该是无法想象了吧,可是落座后的孩子们出乎意料地安静,原来他们的两个老师陪他们坐在一起,他们像在幼儿园就餐时一样安安静静地等待上菜,真是女子娴静、男子儒雅,他们的表现又一次让所有的母亲愣在了那里。他们表现得那么淑女和绅士,谁都不忍心拆散他们,于是大家在隔壁的桌子上坐了下来。席间服务员不停上菜,因为人数和标准不一致,两桌上的菜也不一样,可是不管上的是何道菜,只要是孩子们喜欢吃的,各位妈妈一致同意把菜端到孩子们的桌上去。大家边吃边聊,并不时扭头看看孩子们。他们虽在大块朵颐,可安静地让人惊奇,几乎可用一点杂声都没有来形容。整个用餐过程,其氛围温馨、甜蜜、静美,真是令人感动,与邻桌一群成年人的闹酒喧哗形成鲜明对比。而镇住这群混世魔王的,就是他们曾经的老师,幼儿园老师。他们的老师用三年时间降伏了这些家中的小皇帝,虽然分别半年,却威信依然。在园时,她们不是用冷漠或恐吓或体罚来树立老师的威严,而是随着小班、中班、大班三年的自然更递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轻声低语、循循善诱像母亲到彼此尊重、树立规则像朋友,她们以三年辛劳身体力行着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之理念,换来了而今的秩序井然,不怒自威,在孩子们心中,老师是永远的老师。
一个路过的男客人在惊奇之余,禁不住举起相机拍下了孩子们安静用餐的镜头,那表情神往、羡慕、感慨,激起了每个母亲心中的骄傲,这就是我的孩子,我们表现优秀的孩子,满桌佳肴都抵不上这一道华美的大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17:11:0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中午轮到偶第一次接儿子回来睡觉。
      匆匆出门去等车,等了十来分钟公交车还没来,看看正是吃饭时间,于是赶紧跑进食堂,拿了个大磁碗盛了点饭,然后叫小丁师傅给我添了点红烧排骨就出了门。
       一边吃饭一边等车,怎么看怎么觉着自己像个叫花子。
       为了儿子我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呀。
        又等了好久,公交车来了,在车上吃饭,一个同龄女子微笑地看着我,我顾不得那么多,想起那个要慢食的健康原则,尽量慢地吃着那口饭。
        过了一站,上来几个人,有一个与母亲年龄相仿,我立刻站起来把位置让给了她。
        到站了,匆匆地端着饭碗下车。感觉自己那么狼狈的样子,幸亏没有一个人认识我。
        那情景使我想起了98年冬天,那个要体验生活的情景,自己扮成叫花子的样子。不过那时是为了好玩,这次纯粹是为了节约时间。
        到了学校,儿子饭还没有吃完。班主任朱老师看到我来了,远远就冲着我笑,还到教室里看了一下,说他还没吃完呢,还在玩,是一种亲切的口气,心里觉得特别温暖。
        儿子看见我来了,问:“咦,今天应该是爸爸来接,怎么你来了?昨天应该是你接,你怎么没来?”哈哈,他的规则意识好强。
        在学校走廊上碰到和儿子一起下棋的那对双胞胎,捂着她眼睛让她猜我是谁,她听我声音猜出来了,很高兴,我轻轻地拥抱着她,也觉得很高兴。
         中午到了家,安顿儿子睡觉后,把客厅里的窗户擦得亮亮堂堂地,今天老公不在家,我爱怎么爬就怎么爬,不会听到吆喝声。擦完了还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1:00到了,叫儿子起床,他睁着迷蒙的眼睛点了点头,我给他讲了个帮事醒觉,然后就穿衣起床,赶去上学。
         来去的路上,听着喜爱的广播,觉得特别踏实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17:15:58 | 只看该作者

.换牙记 2009-3-23 14:00

      许多比天天小一些的孩子都已开始换牙,他们有的甚至已换了几颗牙了,而天天的乳牙迟迟不见松动,天天同桌萌萌就在家里跟她妈叨咕:“戴天行有点不正常。”问怎么不正常了,因为他到现在还没有换牙呢。是呀,花开花落、瓜熟蒂落,自然的规律是连8岁的孩子都明白的道理。
        妈妈有些隐隐地担忧,但只有耐心等待。等呀等,一直等到几乎想上医院做检查了,有一天放学回家,天天对妈妈说:“妈妈,我牙疼。”妈妈心里一惊又是一喜(之前有过多次虚惊一场了),让天天把头躺在她的膝盖上,叫他张开嘴巴,然后仔细检查那颗疼痛的牙齿,她轻轻地摇了摇,发现那颗牙齿有些微的松动。
妈妈马上把天天放下来,脸上溢满笑容,说:“恭喜你,你终于要换牙了。这回可是真的!”天天听了咧开嘴笑了。
这一天是2009年2月26日。
         之后每过两三天,妈妈就要让天天躺在她的膝盖上检查一下那颗牙齿的动静。这颗下门牙从些微的松动到轻微的松动到明显的浮动,大约经过了20天时间,期间天天有过三次皱眉头。每逢天天吃东西时皱着眉头说牙疼时,妈妈就安慰他说:“没关系,正常现象,快了,就要瓜熟蒂落了。”
有一天晚上,母子俩躺在床上讨论这颗乳牙的处理问题。天天说,听说上门牙掉了要扔到屋顶上,下门牙掉了要扔到地下,难道我们把这颗牙就扔在地板上?城里的公寓既没有屋顶也没有泥地,小东西不知道从哪听来的老掉牙的故事呢。妈妈想了想说,我们一起给它找个美丽的地方种起来,然后休息的时候去看望它,那可是一举两得哟。
牙齿摇动得很明显了,对于是去上医院拔呢还是让它自行脱落,没有经验的妈妈显得有些焦虑。在她的印象中,她小时候换的几颗牙都是自己用线儿打个结把它们给拽下来的。可是现在换作自己的孩子了,她虽然表面上安慰天天换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担心和顾虑。就像医生怕给自己的亲人动手术一样,她也同样不敢给自己的孩子拨牙齿。她分别打了三个电话给已经换过牙齿的孩子的母亲,向她们请教换牙的知识,然后她又百度了八页纸的儿童换乳牙知识。最有参考价值的学术内容是“.一般乳牙从6岁左右起陆续发生生理脱落,到12岁前后全部为恒牙所代替。由于恒牙牙胚在颌骨内的生长、发育及向牙齿咬合面方向的移动,使乳牙根部组织被吸收,乳牙逐渐松动,最后造成脱落。有的时候恒牙已经长出了,但原先的那颗乳牙还没有掉,这时候就应该去医院把那颗乳牙拔掉,让恒牙尽早长到正确的位置上。”意思就是只要恒牙没长出来,就让乳牙自己慢慢掉下来,真正的瓜熟蒂落。

另一个很值得借鉴的小故事是:“我的乳牙是小时候爸爸给拔的,因为小时候怕疼,就不让爸爸拔牙,不过爸爸想了个好方法。爸爸用酒精对棉线进行消毒,然后套在活动的牙上,我当时的情况是两个门牙后面都长了小牙,爸爸怕前面两个旧门牙影响两个新牙的生长,让我没事就活动一下旧的门牙,可能也是为了日后给我拔牙的时候好拔吧。拔牙的时候我怕的要命,可爸爸说一定不会痛的,爸爸就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拍了一下我的脑袋,我当时只觉得头一阵疼,一回神,门牙没了,哈哈,想起来爸爸真是太有想法了,就这样第二个门牙也顺利拔掉,拔完吃点消炎药就可以了。”按照医学常识这个孩子的牙齿应该早一些上医院去拔的。不过这个爸爸的办法也的确挺聪明的。
2009年3月20日早晨7:00,在妈妈“quick、quick”的英语叫早声中,天天懵懵懂懂地钻出被窝,他皱着眉头摇着牙齿说,唉呀我牙疼。妈妈抬起他的头,轻轻地摇动了一下他的牙齿,发现那颗牙齿已经松动得非常厉害,几乎只剩下一层皮,妈妈高兴地说:“嗯,熟了,可以将它拔掉了。天天,你自己试试看能不能拔得下来。”天天用手拨拉了一下,说:“不能,疼,牙齿上都是口水不好拔。”
妈妈连忙叫爸爸去准备一根棉线来,当然是来不及酒精消毒了,妈妈手颤抖着打了个活结,第一次套在牙齿上没套住,又套了第二次才把它套好了,然后妈妈学着那个聪明的爸爸,在准备拨牙之前,左手稍用点力迅速地拍了一下天天的后脑勺,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上一拽,天天的那颗牙齿就这样被拔下来了。简直不废吹灰之力,简单地超出了想象。简单地超出了预期,因为妈妈本来是准备利用这个星期天隆重地举行一个家庭拔牙仪式的。
爸爸、妈妈、天天三个人挤在一起观察那颗被拔下来的小玉米牙,这颗乳牙的牙根被吸收得很好,中间有个小小的空洞,天天忽然灵光一闪说:“我们不要把它种起来了吧,等我所有牙齿都掉下来之后,把它们都穿起来不就是一个牙齿项链了吗?”妈妈否定了他的创意,说:“不行呀,它只有一个洞,穿不过去呀。”
天天把那颗牙齿小心翼翼地包在面纸里,嘱咐妈妈仔细收好了,等有空的时候再去给它找个美丽的家。
相比天天好友点点被医生拔第一颗牙而哭得惊天动地来说,天天的换牙经历实在是微不足道,可是因为妈妈的细心观察,所以觉得换牙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同时可能对其他的年轻母亲也具有参考价值,是以记之


[ 本帖最后由 天行妈 于 2013-6-12 23: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3:02:48 | 只看该作者

2013-06-09 星期日 阴雨 爱心靠枕及其他

昨晚到家已快十点,到家天天已经睡着,老公说一定要叫醒他,他睡前交待的。估计他是在等我的过程中渐渐睡着的。叫醒了他,他翻了个身,我耳语:要不,你继续睡,明天早点起来跟我玩?他有微微点头的姿势,就让他继续睡。这放假的头几天,按照制定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走,昨天白天我们都不在家,他一个人执行得好好地,完全不用累神搞肉啊。
       老公说他可能干了,学会了摊饼,早饭中饭都是摊的鸡蛋饼吃的,还设计做了一个爱心靠枕给你。我在天天睡觉的床头,发现他把这个黄色的靠枕给宠物们当垫子睡呢。我把它拿起来抱在怀里喜欢得不得了。其实这个靠枕的实用性并不大,可是握在手上软软的,而且是儿子亲手裁剪、老公手缝的DIY作品,弥作珍贵。晚上睡觉,我像孩子抱着布娃娃睡觉一下,把它牢牢抓在手里,在内心深处,我始终是个孩子。
        早上七点不到,儿子听到我们的说话声,溜进我们的房间,跟我好好轻浮了一下,他有些要责怪我们昨晚没叫醒他,我陈述了昨天他的反应,他就平静地接受了。问他昨天作业计划完成没有?他说当然。老公挤兑他,说中午我走时他在看电视,回来时他还在看电视。我说,不要开玩笑,要信任他。要是他看一下午的电视,他哪来的时候做作业呢?天天也说,对啊,好象一个我在这儿看电视,另一个我去做作业的,我还有分身术啊?!
       今天晚上,我请天天摊鸡蛋饼给我当晚饭,他打蛋、倒面粉、搅拌、切葱花,然后倒油、点火,等油温,战战兢兢地把面倒进油锅中,因为个子还小,他怕面倒进锅中油会溅手上,每次都是贴着锅边倒,以前我站在边上看着鲜人,昨天晚上老公又看了急了吼他,我向老公解释他这么做的原因,告诉他要从他的角度想这个做法的原因,老公方明了,今天我远远地看,他把盆端得高高地,小心地倒进去,我的心悬着,看着远碍方放下心来。面饼在锅中煎不久,他就翻面,结果烙饼面成炒蛋,我要示范平摊,他不肯,说要从头到尾都是我自己做的!我说,在学徒期要虚心,懂不?你这样最显示半瓶子醋晃荡、满瓶醋不响的俗语了,当然面饼不计形状,吃到嘴里都是一个样了,他哈哈笑了。煎成的饼,吃到嘴里,咸淡适中,不错得很。
       我在写日志,他提出要玩游戏,我让给他玩,约好半小时,他叫帮他设闹钟,我正好下去倒垃圾,说不用了,我帮你记着,到9:20结束!等我倒完垃圾,我躺床上看《特别关注》,忘了时间,结果到9:33,他忽然发现超时了,大叫:妈妈,不好!然后怪我没有提醒他,责任全在你!我理屈词穷,就诡辩:谁让你相信我的?谁叫你自己不去设闹钟的?!他气得眼圈红了、眼泪水都冒出来了,还砸昨天做的小黄枕,借此发泄,边打边说:谁叫你不提醒我的,谁叫你不提醒我的。被我发现了,我一把抢过来,然后也打他的宠物狗,他说,你那个不过是一个东西,我这个是有生命的。我说,我把这个东西看作是有生命的,如果论东西上,你这个毛绒狗也可以看作一个物什。对了,我去打小白,小白是有生命的!他说,好,你打小白,我就打他,他手指伸向的方向是房间里的老公。我哈哈大笑,好啊,你去打好了!他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好,你打小白,我打他,手指伸向了自己!我不为所动,说你打好了,他真得轻打了一下自己的脸,我闭上眼睛说,我看不见,你打好了!正好老公经过,他“心疼”地说,好了,不要打了,不要打了,忽然听到“啪啪”很响的声音,我不由自主地睁开眼睛,看到他竟然是两手在拍,看到我终于着了道,小东西笑得可得意了,捶胸顿足的样子像极了人猿泰山中的泰山,这下他终于心平气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3:04:40 | 只看该作者

2013-06-12 星期三 晴

早上送走了姑娘,8:00的长途车,昨天下午和老公为她们买的票。
        自从最近逛了儿童教育论坛,在中学天下版看到好些个娘写的日记,都是坚持得非常好的娘,重点是学习笔记,反省自己,虽然这个生活日记坚持得还算好,可是嫌罗嗦了,还是要有个重点。他们的重点都放在学习上,我也要效仿,生活事提重点即可。
        在论坛上看到有推荐<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今天在百度云找到了MP3的电子版,上午趁天天做端午节手手抄报时,放了音频给他听,问他好听不好听,他说好听,虽然我没听进去 ,其实是听进去了,晚上他整理完书包,提出还要继续听,我觉得太晚了,不肯,他还是执意要听,并且把它当成是睡前故事!没法子,让他又听了一段。话说这睡前故事,以前我做得很好,最近一两年听得少了,无论是中文还是英语,现在看来要继续加油!
       今天是端午节,上午值班,下午去了乡下,天天每次从乡下回城,都要感慨一番:真希望每天都能像今天这样美好。对于孩子,农村是他们撒欢奋蹄之处,可惜,不能时时美好,那就有空让他多享享美好时光吧!


[ 本帖最后由 天行妈 于 2013-6-12 23: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3:06:08 | 只看该作者

2013-06-12 星期三 晴

早上送走了姑娘,8:00的长途车,昨天下午和老公为她们买的票。
        自从最近逛了儿童教育论坛,在中学天下版看到好些个娘写的日记,都是坚持得非常好的娘,重点是学习笔记,反省自己,虽然这个生活日记坚持得还算好,可是嫌罗嗦了,还是要有个重点。他们的重点都放在学习上,我也要效仿,生活事提重点即可。
        在论坛上看到有推荐<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今天在百度云找到了MP3的电子版,上午趁天天做端午节手手抄报时,放了音频给他听,问他好听不好听,他说好听,虽然我没听进去 ,其实是听进去了,晚上他整理完书包,提出还要继续听,我觉得太晚了,不肯,他还是执意要听,并且把它当成是睡前故事!没法子,让他又听了一段。话说这睡前故事,以前我做得很好,最近一两年听得少了,无论是中文还是英语,现在看来要继续加油!
       今天是端午节,上午值班,下午去了乡下,天天每次从乡下回城,都要感慨一番:真希望每天都能像今天这样美好。对于孩子,农村是他们撒欢奋蹄之处,可惜,不能时时美好,那就有空让他多享享美好时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23:02:03 | 只看该作者

2013-06-13 星期四 晴

    早上听《第56号教室的奇迹》,晚上放学回家,自己边吃西瓜边听56,还带着看《史记》,美地很。之前打电话给我,问能不能吃冰淇淋,能不能吃西瓜,告诉他,只要是合适的事情,不用请示啊。
    晚上他做作业时, 告诉他如果在8点做完作业,可以看一部电影。他知道是受56影响,结果在9:10做完作业,他兴冲冲地来要看电影,听说时间晚了不能看时,急了,说你不是说可以看到10:00的吗?没办法,只好同意吧。谁让我们没有约定好规则,他取了个尾时啊。
       在选择影片时,他问,是按书里的还是自己选呢?我说,你可以自己选一个,他要求选《非常小特工》,于是边吃苹果、边嗑瓜子、边喝牛奶,边看小特工4,到10:00,很守约地睡了。


[ 本帖最后由 天行妈 于 2013-6-13 23: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6-14 09:30:53 | 只看该作者
写日记,有的是给自己看的,有的是为了记录和督促自己和孩子,这里,大约大多数是后者,记录并交流。
有的父母很忙,不大会有时间看人的日常琐碎的事情。我的日记也是比较琐碎,很大一部分是写给自己看的,学习上的记录开始很少,现在也慢慢记起来。说出来,大家看到你有什么问题,会来给你建议的,很收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天行妈 + 1 + 1 我觉得要两者并行,更好。琐碎是为了回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6-14 10:27:51 | 只看该作者
哈,这段时间我也是几乎泡在这边,主要是借鉴牛娃的学习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1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32 , Processed in 0.08269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