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9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不发泄,就不健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3 12:5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mg src="http://www.digest.sc.cn/images/3b_corner2.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生活中,谁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喜怒不形于色”,强行压抑情绪的外露,会给人们的生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因为情绪中的声调、表情、动作的变化,泪液的分泌等,可以被意志所控制。心脏活动,血管、汗腺的变化,肠、胃、平滑肌的收缩等随着情绪而变化,却受人们主观意志的控制。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控制住了情绪的人,实际上却使情绪更多地转入体内,给体内器官以损害。因此,不良情绪如果已经产生,就应当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千万不要闷在心里。    (1)异地发泄当你盛怒时,不妨赶快跑到其它地方,干一些体力活,或者干脆跑一圈,这样就把因盛怒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气恼心情随之平静下来。在你过度痛苦和悲伤时,不妨找个地方大哭一场。这是因为哭泣有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的作用。    (2)理智消解很多忧愁、惊恐、愤怒等不良情绪产生于对事物的错误认识。对于这类不良情绪,只要冷静地、理智地分析一下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确实可忧、可惧、可怒,分析明白了,不良情绪也就不解自消了。    (3)转移在不良情绪袭来之时,尽量做一些转换心情的事情,可以外出游玩,可以“学而忘忧”。    (4)心理调整心理调整的方法较多,如自我鼓励法———用生活中的哲理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和逆境进行斗争;语言暗示法———在松弛平静、排除杂念情况下,进行自我语言暗示,往往对情绪的好转有明显作用;疏导法———人在心理压抑时,应当有节制地发泄,可以找信任的人,把自己的心思倾吐出来。    (据“三九健康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3-3 21:22:29 | 只看该作者
及时调整心理状况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12:52 , Processed in 0.23708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