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73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家庭教育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1 13:0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庭教育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滕颢<font face="宋体">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一个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关键在于他的创新能力如何。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眼下,教育界的有关之士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正越来越重视,这是十分可喜的。其实,作为家长,也应该重视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的生活面最广。那么,家长应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具体可从这样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宽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校有校风,班有班民,家应该有家风。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家庭氛围必须是宽松愉悦和谐的。不管家庭成员是多少,也不管地位及年龄差距有多大,孩子与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应该是自由自在的,而不应该是压抑的、紧张的,甚至是恐怖的。就目前而言,孩子与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恰当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老子说了算,一切都听家长的,孩子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包括孩子对自己的事的决策权;另一种是孩子说了算,孩子是太阳,是小皇帝,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是围着孩子转,孩子怎么说家长就怎么办。这两种家风都不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宽松愉悦、有事大家商量,共同想办法,谁的主意好就听谁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积极开动脑筋,从而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经常带领孩子接触新鲜事物 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对外面的世界一点儿也不了解、不熟悉,即使智商很高,也是不会有创新能力的。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和生活环境,经常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接触新鲜事物。是农村的,可带孩子去城市,让他们认识城市的建筑。交通等设施;住在城市的,可带孩子去农村走走,让他们认识认识农作物、家畜家禽以及欣赏田园风光,了解花鸟草虫的生存特性等。认识事物越多,想象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家里,只想让孩子写字、画画、背诗的方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绝不可能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人。 三、鼓励孩子大胆进行探索性玩耍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会玩的孩子不可能是聪明的孩子。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进行探索性玩耍,积极鼓励,就是要创造条件,必要时,也可能一道参与玩耍。探索性玩耍,就是要鼓励孩子玩出新的花样,尝试各种各样,不同的玩法。在对孩子的玩耍方面,要纠正三种不正确的做法:一是为了安全,不让孩子玩,安全当然是重要的,但不能杞人忧天或因噎废食,而且安全也有个程度问题。二是怕孩子弄脏衣服而不让孩子玩,有些家长把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有的全身名牌,生怕因玩耍而弄脏衣服,卫生确实需要讲究,但不能影响必要的玩耍。三是怕损坏物品和玩具,有些家长虽然给孩子买来了各种玩具,但不让孩子自由地玩,有些家长不准孩子摸或摆弄物品,动辄以“要弄坏的”相威吓,教育孩子爱护东西是对的,但不能要求过严。总之,孩子不能不玩,因为不但可以增加智慧,还可以直接培养动手能力。 四、正确对待孩子各种各样的提问 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孩子从会说话起,就开始会提问。由于年幼,所提的问题往往十分荒唐,有的可能无法回答,但不管问得怎样,孩子都是渴求得到解答的。作为家长,都应该心平气和地、认真地对待。在这个问题上,要避免出现以下三种错误态度:一是强行压制提问。如“你怎么问题那么多?”“你没看到,我正忙着?”“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怪问题?”等,这类活该力求禁止。二是欺骗搪塞,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问题回答不了,但又怕丢面子,就胡编乱造一些所谓的答案来欺骗和搪塞孩子,这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也会影响家长自身的威信。三是解释得太深太难,让孩子听不懂。这三种态度都不利于孩子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孩子的提问,家长有的可直接回答,有的可启发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家长如不能回答的,可实话实说,也可和孩子一道探索。 五、不时启发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经常引导孩子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渐养成换一条思路想的好习惯。家里买了一条鱼,可向孩子,除了蒸以外还有什么吃法;茶杯除了喝茶的用途外,你能说出别的用途吗?突然下了一场暴雨,树倒了,菜淹了,这些害处是明摆着的,那么,这场暴雨就没有一点儿益处吗?等等。其实,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每一个事物,都可以作为启发孩子多角度思维的内容。多角度思考问题,实际上就是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家长要注意从小引导和培养。 六、有意识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创新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训练方法一般有:1.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书籍,比如:童话、科幻作品、神话、寓言等;2.许多家长平时都给孩子讲故事,不妨在讲到一半时,戛然而止,让孩子根据前面的情节续接故事;3.看文字画画,可提供一些文字(或口语)让孩子把文字的内容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4.进行概念的联结训练,经常出一些毫不相干的概念,要让孩子通过相关的中间环节把两个不相干的概念联系起来。比如:“石头”与“电脑”这两个概念不相干,但通过“玻璃”与“屏幕”,就构成了相关的概念链:石头──玻璃──屏幕──电脑;5.鼓励孩子直接编制故事,孩子平时都爱听故事,听到一定数量后,可让孩子自己来编故事。当然,家长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因为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具体的经验只能从具体的生活中来,这有待于家长以及老师和专家们进一步探索和总结。《贵州教育》200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0-13 08:12:13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建议,以后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0-13 09:03:1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方法,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0-13 11:51:57 | 只看该作者
创造能力是培养不出来的——要靠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孩子周围的人(老师,父母,长辈)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的影响!看上去培养孩子容易,实际上改变自己影响孩子很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0-16 19:30:16 | 只看该作者
创造能力确实需要培养,我认为应该从思维培养为突破口,个人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0-16 20:05:29 | 只看该作者
创新能力确实很重要,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0-21 10:01:00 | 只看该作者
再好的理论也要取决于教育体制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4:31 , Processed in 0.07974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