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8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体会】孙瑞雪:《爱和自由》 由 gemonv 发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1 00:3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瑞雪:《爱和自由》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孙瑞雪:《爱和自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 face="宋体">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face="宋体">.<font face="宋体">教育是最深刻的科学,教育是最玄之又玄的东西,教育是对人的发现,潜力的发掘,心智的启迪,智慧的深入。教育是最肤浅的科学,任何人,只要有一星半点简单的常识,对儿童的教育就可以评说几句。教育是最实在具体的东西。具体到生活的任何一个细节,比如吃饭穿衣哭泣、喜悦、欢笑、烦恼,游戏等等各种活动都蕴含着教育。<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教育的秘诀在哪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face="宋体">爱和自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本书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作者的思考出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 face="宋体">的实践,这是与《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木寸久一的《早期教育与天才》等书本质区别之处。作者及其学校的教师们一起在边远的宁夏经过十年面壁,终于蚕蛹破茧,卓有成就,一系列跟踪儿童教育整个过程的书籍的出版更震动了众多为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挠头的父母。孙瑞雪等人的实践具有可推广性,它不是依赖于某一个人的渊博学识来进行精英式的个体教育。<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这是有人性的教育<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face="宋体">在我看来,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根本就在于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作为成人用来作为纯粹智力开发品的对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孙瑞雪富有说服力的实践使得众多中国父母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儿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父母们意识到出于虚荣或贪心或一厢情愿的好心好意给孩子带来的不是美好的未来,反而恰恰一手毁掉了他。知识的灌输,不等于教育。知识不是心智,知识(尤其成人才能领悟的知识)不能真正使儿童获得智力,如果强加“灌输”反而导致心灵发展迟滞。对于知识,我们需要有一个反思的过程。在“学知识”这样一个模糊笼统的目标之下,我们从小到大吸取的各门各类的知识究竟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根本的改变?这个问题的反省是有深刻的震撼力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儿童的特殊性在于,他与成人相比,具有超乎想象的巨大潜能,而且这潜能仅存在于儿童期间。倘若不加以发掘,培养,无异于巨大的智力浪费。但是这种潜能具有阶段发展的特性,(或敏感期)教育要恰如其时,抓住时机。过早会时儿童幼小脆弱的心灵受到创伤,过迟则可能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孙著中说: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遵循这个发展规律,孩子会发展得很完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3—<font face="宋体">段<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就我的理解,所谓自己吸收不是说成人完全不做任何教育工作,也并非单纯指局限于条件准备。父母必须要做好的工作乃在于认识儿童心理、生理的成长规律,与儿童共同成长。这个过程中,无论承认与否,无论有无意识到,都是以成人的设计、塑造为主导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儿童具有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儿童教育中要遵循这种规律,而不能无视其存在,取代之以想当然的教育方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什么是自由?什么样的情形不是自由?我们这些教条、思想狭隘的成人总喜欢说没有绝对的自由。近乎于为所欲为状态的自由的概念是成人的,是不正常的。儿童观念中的自由具有天性的律,合乎自然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这些儿童的未来如何?需要进一步跟踪。至少这是当前儿童教育领域里令人欢欣鼓舞的先行者。我们感激,珍视,期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 face="宋体">对于更多接受传统教育思想,传统教师授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问题,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幸福,则有待于更多的人来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34 , Processed in 0.07275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