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4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何谓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4 07:1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何为教育              
                                                黑龙江省绥化市四中
                                                                           罗全新
                                                                                                                                                                                                                                                                                             
   教育,有了教育就会发展,没有错。教育应是人生的第一要旨。教育是双面性的,一是自我接受教育,这一点非常重要,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学习的过程。接受新知识,再积累总结出新的经验后,去尝试新的未知世界,在未知的世界中不断地进度和发展。随着知识和阅历的不断积累,人的素质从此得到提高,道德的境界也会精进。感悟世间的百态人生。你的人性就会升华。我坚信“量的积累,必有质的飞跃”。另一方面是育人。育人,有人说育人是教育者----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是教师有育人的职责和义务。就一个人的发展来看,他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是由学校教育来承担的。是由教师来完成。教育首先是它的内容之广,涉及的范围之大。工作之繁杂是一般人所未知的。教育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求每一个人皆懂得,你就是一个教育者。你就是育人者。你就是他人的导师----倡导者和引领者。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你不可能独立生存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不与社会人群往来所以你的言行就会影响他人,你可以说你的社会交往少,也可以。你有家人吧,你有孩子吧,你的素质,你的道德水准,你的文化程度都将影响你的家人,特别是子女。因此,你,社会上的所有人都是育人者。即是育人者,那就有一份责任和义务.涉及这个问题,就有一个“敦伦尽分”。人在社会上生存就会有不同的环境。如,你在父亲面前你是儿子,在儿子面前你是父亲。在工作中,你在下属面前你是领导,在领导面前你是下属-----等等。在不同的环境中你随时随地都在变化不同的称谓,不同的称谓又代表什么?你就应该在你所对应的称谓下,知道这一称谓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然而,现今的人,确都是在想自己在其称谓下所应得的权力和享受什么样的特殊的关照。如果在这上得不到满足,就心生不愉,而很少去想其称谓下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完成本应该属于你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就应该知道世界上的一切权力和义务的关系。当你在享受权力的同时,也要去履行其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如你是一个母亲,就应知道母亲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母亲有孕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孕育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如何孕?如何育?是两个问题。非常人所说的“养”。孕的正确方法和科学的孕育知识。你做为母亲的掌握多少。掌握多的,在现实生活中你行了多少?知,行是一个事物两个不同方面。知是行的前提,行 是知的行为表现。行后才能 体现知的价值。然后是知行的效果展现。知,行是一,不是二。就说教育,教育不应只是现今意义上的传授知识。孩子也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接受知识的工具和容器。教育应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并非除了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而就全然不顾的。把孩子变成一个“驼书的驴”。教育应是有一个完善的教育体制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及教育目的。就我国的教育体制来看,就有 很大的不完善之处,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从西方引用过来的西式教育体制及教育内容。西方的教育有西方教育的特点。从整体上看西方的教育。可以把西方的教育看似一个人的两条腿。一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就是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模式。以学校教育为主。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线的。另一个是宗教的信仰教育。这里涉及的内容之广。有人的信仰崇拜,人格构建,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培养的基础都在这里来完成的。而我们的教育在“教育”的观念上就有了偏差。教育上先天的畸形,其机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上不出问题才是问题。这也不是说 中国的教育就不好。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仅存者。她自有她不亡的道理。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华文化的搏大精深,以她的谦逊与包容。虽有异族的统治而没有亡国。就因中华文化的底蕴根基没有断。根植于中华文化上的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而今,中国文化已经出现断代。都说是继承和发展,就说继承吧?我们对中华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指古代经典国学的教育。别说继承和发展。就连读都读不懂了。正如荀子在【劝学】篇所言:"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传统的文化教育是以孔子为尊,孔子也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以仁为主,以王道为天下,以礼乐节制和调和社会。以道为信仰,以成就圣人为宗旨。以服务他人为主,以利益他人为目标。以道-德-仁-义为次第,约之一言,束之以行。诚之以心,一人为本,一孝为基。以做人为中心,以修养道德为手段。先人之学问,学之方知人生误,修后才见做人迟。中国文化自有它的精深和博大,从育人上,修德上,可以说世界上如何一个民族文化也不可能与之相比的,所以,中国人不能弃其长,拾其短。而自得之。正确的认知,对其在教育子女上是有益处的。莫拿无知当借口,莫把孩子当儿戏。还是把问题提到责任和义务上,从目前关于子女的教育问题看,不得不说家长的责任问题。现状是现在多数的家长把自己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在向外推。一是推向自己的父母,二是推向学校。把本应由家长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反交他人去完成。教育从词义上就是不清楚的。<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上之者,家长也。这里只谈家长对孩子未来影响的问题。上所施,所施者,言行也。言之所学,行之修德。学之所知甚少,修之所为不知何以育人为善也。教育的根基在哪里,就在家庭教育上。教育的发展,古代的教育就是指家庭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私熟教育。后有国家设立的国立教育。家庭是教育的基础 。现今人们把“教育”的职能,用“养”来取而代之。重在养上下功夫。养是只养育生命及生命体的生长上。这是前提,人首先是得活着。有健康的身体是前提,是基础。在活着的基础上,如何活?怎样活?活着的真正目的及意义是什么?诸多问题就涉及家长如何去引导和指正问题上。有人提出人有两个生命,一个是生理上的生命,人们都知能“养”,而另一条命是“慧命”。一般人只把它认为是“知识掌握”程度而已。慧命包括,生命的命之外的,所有的方面,重在育心----心理生命。心理生命不健康,生理生命难以健康是一定的。只重视生理生命而忽视心理生命者必然自食其果。身体健康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外在的确似乎没有什么,是没什么。从短期上看显现不出什么,三,五,十年后,方见分晓。从孩子的事业上就能得知答案了。三五十年后,那是孩子自己的事,不必家长的费心了。这是对孩子不负责和对自己不负责。我们是中国人,不是西方人。中国的传统是以孝为本。你不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孩子日后以何去反哺你儿时养育之恩。现今是物欲横流的社会,但是我认为它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流。当人们食其恶果后 ,必然会反思的。去寻找真正意义上的主流是什么时,时光年华已去兮。回首去看中国传统国学中,关于教育应如何走。从《易经》中的“童蒙养正”。你能感悟到什么?两千多年前古之先哲,就告知儿童在蒙昧之时需要培养浩然正气。方法是“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告知启发蒙昧人是需要用一定的规章制度和必要措施去惩罚的。是对人有好处的。规章制度就礼法。惩罚是为了告诫。何为何不为。以养浩然正气。《礼记》中的《大学》篇,何等地精辟论述,人的最高宗旨是什么?怎么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如何去做,它们的次第是什么?------这是"大学”。还有“小学”中的常规礼法等应知应会的,今知者几何,行之者何在也。到该让人们自己该去行动的时候了。该去改变的时候了。绝不会让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成为无根之草,无本之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5:09 , Processed in 0.08948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