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737|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叫我第一名》电影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8 16:3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叫我第一名》这是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整部电影,多次让我感动流泪痛哭,多次让我起身为主角鼓掌致意。故事很感人,很励志,也明白了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http://my.tv.sohu.com/u/vw/1483579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好电影,谢谢推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6:51:3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另一个有趣的视频,家长们可以看看

当美国人看到亚洲人的打骂教育http://www.56.com/u90/v_ODE3NDA3Mjc.html#st=1&fromoutpvid=ODE3NDA3Mj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8 20:52: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推荐,看了一部分,很好~~~
继续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1-9 16:51:11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推荐,看完了,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0 12:16:07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再来表达一次感谢!
其实很值得让孩子也看看,等回头找个时间,一定的。
谢谢,期待以后有同样好的片子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21:3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无事生非 的帖子

是的,也很值得稍大些的孩子们看看。那种执着与百折不挠,哪怕电影让孩子有一点点感悟。

教育最终目的是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09:22:17 | 只看该作者
前一阵子,我一直困惑于在强调接受孩子时,会否与培养孩子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对于梦想执着追求存在矛盾,看完这部片子,我好像找到答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12 11:17: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3-1-12 09:22 发表
前一阵子,我一直困惑于在强调接受孩子时,会否与培养孩子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对于梦想执着追求存在矛盾,看完这部片子,我好像找到答案了。


接受孩子,和培养一些品质是没有矛盾的。
接受孩子,和她一起面对现实世界及她自身、我们自己的不完美,并且有办法去应对。。。

就不要说那些大道理了,那天在地铁里看到的外国妈妈,就在不经意间,教着她的孩子如何面对困难:
妈妈带着几个孩子乘车,最大的大概五六岁,小的可能也就两岁。
快下车了,最小的宝宝想把帽子戴好,却戴不好。
反复拉扯中,哥哥想去给宝宝帮忙。妈妈阻止了他。
小宝宝努力的尝试了好多次,最后终于把帽子戴好了。
妈妈没有说什么鼓励的话,但我相信孩子从小每件事都能去尝试、每个困难都自己去克服,经由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成,她长大之后对自己一定不会缺少信心,而且面对困难该怎么做,她一定是很清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4:2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无事生非 的帖子

说实在的,对六岁前的孩子该怎么做还是比较有把握的,但对学龄后的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对他们已不是挑战,这时更多的挑战来自学业,社会性,心理和智力。孩子对各项技能应掌握到什么程度,哪儿是孩子们的自我极限,这都会是一个漫长探索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12 16:0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Martina-Mm 的帖子

学业么,我觉得还好啊。只要父母不过于看重学习成绩,也让孩子知道这个东西没那么重要就可以了。
一个朋友最近自我吹嘘他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毕业于名校,也不是因为他比别人更聪明,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直不断的努力追求(但不是强求)。我知道他说的都是真的。他的同学也有很出色的,也有很普通的,但,说实在话,现在的出色与否,与在大学时的表现根本没关系——中小学时代就更不用提了。
我其实还挺在乎孩子的语文学习的,但我也决不会去关注他的语文成绩,在目前这个阶段,也不会去看他写作文好不好、生字掌握牢不牢。我主要在意的就是他是否喜爱阅读(非常),口头表达是不是清楚(还好)。这和他的年龄是相符合的。

社会性啥的,这个没什么其他的,就是创造机会让他和小朋友在一起。打啊闹啊一起吃饭啊。友谊建立起来了,与人相处的技巧也有了,长大了还愁啥社会性呢?
所以孩子的老师建议我用不让孩子周末去同学家来惩罚孩子的学习不够“努力”,这个建议我无论如何是不可能采纳的。

心理的发育基本上没什么特别的,不去过多的设置障碍,多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孩子的一切成长,你都会看得到的。
至于智力么,这个我不太相信会在天分的基础上有多大限度的飞跃。如果你看到了啥真正有效的法子,对孩子其他的方面不会有所挤占的,我们还可以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9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01 , Processed in 0.112876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