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类冲南外纪实
不同于名小模式,我家丫头的冲南外路短暂、另类、淡定。最终以差一分的“杯具”结束了。在这里回顾一下,因为我作为家长有一些失误,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既总结给自己看,也可与其他家长交流。
女儿就读于家门口的口碑不错的小学。六年级以前,没上过一次冲南外辅导班,只零星上过钢琴、绘画等艺术班。女儿位于班级前5的水平。校内功课简单,排名也意义不大。我这五年只参加过不满五次的家长会。除此之外,从未去过学校,从未与老师有过沟通。为啥?
1.偶是过来人,熟悉大中小学考试规程,不慌
2.女儿成绩也不差啊。
3.最重要的是我认为,快乐和兴趣更重要,崇尚素质教育,快乐学习。
4.前阵子正是媒体批奥数最起劲的时候,对于臭名昭著的鸡兔同笼问题等(简单的方程问题却要用别扭的算术方法求解) 深有同感。
六年级开学,情况不同了。作为二线名小(每年考上南外2-8名不等),女儿学校开始冲南外了。首先就是选拔提优AB班。免费给这些学生辅导,同时建议提优班上乐灵的课。(乐灵与学校应该是合作单位) 女儿勉强到了提A。在看到南外2011年一半出国读本科(大多数top20),一半保送国内大学(大多数985),只有寥寥十几人参加高考的消息,我被震住了。印象中应该是倒过来的。
还剩大概九个月时间了。我决定该动手了!自己给女儿当老师!!英语是我强项,逻辑思维是我强项,应试技巧是我强项,(当年高考超清华分数线),美国常春藤是我梦想。除了遗传的,我要把我擅长的所有东西手把手教给女儿。与女儿沟通后,她说对英语感兴趣,常春藤也是她的梦想。
大方向定了,下面就是具体目标。SAT(美国综合能力测试)就是努力的方向。它主要是面向美国本土高中生的水平测试,SAT1含阅读,数学,写作,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智力题。后来搜索到南外试题后,才知道南外试题就是SAT的小学版、缩减版,所以我对南外小升初试题也很欣赏。要知道,在美国招聘雇员时经常也要提供SAT成绩单。SAT侧重能力、水平、智力胜过对知识点的积累的考察。这期间,女儿做的事情就是上提优班,报了一期乐灵。我做的事情就是定目标,找资料,定学习计划。
乐灵班入学第一次摸底考试,同样震住我了。150分的卷子女儿考了50分,他们学校的最高分大概是105分。几个高分考生都是早两三年就开始冲南外了,乐灵、奥数、竞赛、英语,人家早就没有周末了。而没有任何这些经历的位列班级top5(全校有六个班)的女儿,在模拟南外小SAT的考试中差距太大了。严峻的事实摆在面前,九个月的时间能迎头赶上吗?
巧的是,就在这时,我找到了美国加州小学的全套原版教材,教辅。多年来,我要找的就是它,我给女儿定的英语目标是,听说读写全能,接近同龄母语水平。这套教材可谓敲门砖,包括英语(treasure), 数学(math),科学(science,含life science , earth science,physical science)。教材有了,问题又来了,人家五六年的教材(好像美国小学5年,高中4年),怎么让女儿在九个月内能力有大幅度提高,考试能够出彩呢。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工作原因,我每周只能腾出一个晚上加上周末的时间。女儿可是音标,语法都没系统学过,英语数学题没见过,数学词汇一个也不认识,奥数基础是0。
经过冷静分析,结合女儿实际,决定主攻英语,以阅读为主。因为南外考试暂时还没有听力,写作,口语。要做到阅读快而准,遥遥领先同龄同学。数学要跟上,奥数还是基本不碰,重在熟悉英语出的数学题,要快速读懂题意。对待难题的策略是放弃。然而这项计划的漏洞就是女儿怎样能短时间内能分辨出这道题是不是难题(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也没能解决)。
经过反复斟酌,选定加州3年级treasure为主课本,辅以高年级math教材,少量高年级 science教材。因为同期的高年级教材对女儿来说显然太难了,期待后期急起直追。这套教材,尤其是 treasure 真是太棒了,有点读机版,点到哪读到哪。原汁原味的美腔,美轮美奂的插图,增加了女儿的学习兴趣。先学语音,音标,我采用了母语教学常用的 phonics。(国内没这科目和概念,好像叫自然发音法),下载了phonics视频教学材料,因为有了一定英语基础(毕竟学了三年小学牛津英语啦),内容又不多,很快女儿就大致掌握了。接下来是语法,不可能很全啊,就侧重于单词的词性、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从句,最大的重点是定语从句。 因为原版读物里,即使是1,2年级的都有定语从句了,而且是频繁大量出现。而汉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结构,没学过就会云里雾里,严重影响阅读理解。其他类型如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在汉语中有相似的结构。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出现的少得多。女儿汉语都没学过语法,主谓宾定状补的一片空白。好在这也不算难,汉语基础也不差,女儿很快大致掌握了。国内的学生还常犯最低级而普遍的run-on错误。这个最常见的语法词,中文却没对应的翻译,我也不知道怎么翻,意思就是一个句子有缺乏合理连接的两个及以上的谓语这样一个严重而小孩常犯的错误。女儿不犯这种错误。
辅导的重头戏——加州原版小学英语教材3年级版粉墨登场了。它分为6 Unit,每个有主题,如challenge,achievements等,每个unit又分为6个 theme,标题分别如 helping neibours,unusual animals等。每个theme 内通常包括3篇 形式不一的文章, 第一篇是短而精的主流精读文章,第二篇是幅度长得多的小说,第三篇,其他文学体裁,诗歌,文献,应用文等。 每个theme大概30页,全书达到了近1000页,当然里面含有比国内书籍多不少的精美插图。每篇的必须掌握的重点词汇不多,会在上述3篇课文中重复出现,在书中高亮显示。课本中出现的生词要多得多,一些是我从来都没碰到过的(我在大学一年级过6级)。重点词汇应该是要求能够应用自如,能用于写作,而不仅仅是认识。后来看看他们的科学书 science,里面也有不少的要求掌握的词汇。所以美国小孩的词汇并不只来自于英语课本。母语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写作,得通过写作来表达观点、个性啊。 同样因为是母语教学,自然没有听说部分。 它的语法要求很简单,六七年级才专门讲定语从句(汉语母语教学也一样啊,六年级还没有教过主谓宾呢)。就这样,每周都1-2个theme,女儿的英语水平开始稳步提升,语音也有大幅度长进,绝不是什么洋泾浜英语。对于复杂长句,能抓住句子的主干,一一找出各个枝叶,能较连贯地朗读(句子有很多4-5个音节的生词),会以短语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来断句。 这通常是理解长句的关键。词汇量也有了不小的提高,因为这是跟阅读量是成正比的。我不失时机地补充了词根,词缀的概念和实例, 配合phonics自然发音的学习内容,使得词汇数量及拼写的难度降低了不少。
说说同步发生的辅导班的进程。开始乐灵上了几次,女儿回来都说听不懂,而且大多数的同学都是这个反应。每次去就是抄抄老师的答案。英语出得数学题也看不大懂。只是英语写的数学词汇还有点用。 辅导老师和学生的现状似乎是脱离的。也许是因为大家起步晚的缘故吧。 所以马马虎虎上完一期乐灵,就没再上了。学校的提优内容到不错,有两套教材,一套是英语口语秀,一套是百科英语,都是原版教材,不像牛津英语这么差劲。举个例子,牛津上多是li ping,xiao ming这种人物,以至于孩子开始看到 charles darwin,都不知道是人名,更别提达尔文了。在此顺便感谢一下提优的老师和领导,是义务教学哦。
再下来,素质教育开始出成绩了,女儿开始觉得牛津太简单了,新概念1太简单了,提优班的英语太简单了,学校的英语考试太简单了。以前无论成绩好坏,都没听过她这么评价过。于是,在这样坚持了大概6个月后,开始给她做去年的南京中考英语卷,得分大概是75%,提前完成的。错的主要集中在初中词汇的首字母填空上,毕竟没有专门学这些词汇,女儿最强的是上下文的阅读。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几乎全对了。估计很快就能达到中考90分(100分的卷子)的水准。
在这期间,利用英美主流文化中的精品,如billboard 流行歌曲,oscar 动画长篇等 带有娱乐性质的东西,一方面辅助教学,一方面了解英语文化,一方面提高英语兴趣。一石三鸟啊。下一步准备的读物是time for kids、readers’ digest。远期读物是new York times、newyorker。日常视频网站是 msnbc。这个网站重点跟大家推荐一下,非常全的美国同步电视,看不懂的还可以重复播放。
英语出得数学题倒是一直做得少,因为网上可找到的资源少。南外校长也一直申明不考奥数。但女儿读题的能力已经让人放心了。普通数学题也不算差,毕竟她是数学课代表啊,但是仍然不算强。难题通常没有思路或者要想很长时间,基础题也常有小错。数学的基本功(运算,化简,解方程等)不够牢固,逻辑思维有漏洞,数学素养(如把应用题的中文翻译成相应的数学语言,图,表,方程,不等式等,对应用题的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什么已知,要求什么,问题如何等价转换等)欠缺。这也不奇怪,绝大多数同龄孩子都是这样的。 这也需要大量时间。
很快,时间所剩无几了,其中还有个变态的摇号制度让人纠结。就在这前不久,女儿班上一位同学被南外优录了,据说这位同学平时成绩并不拔尖,但有个非常关心孩子学习的全职妈妈,经常到学校与老师沟通。他的优录是华杯赛的证书。对这位妈妈敬佩的同时,我也汗颜了,这之前从未了解过南外的招生章程,而这时离南外考试只有三个月了。开始做南外的模拟试题,乐灵的模拟试题。在摇号前终于从 第一次摸底考的50分 稳定到了 100分上下,南外模拟的年级名次也提升到了 top3,有一次全校第一。
6.22日,感谢上帝,摇上号了。接下来几天,我全职帮女儿复习。我可不相信外面的冲刺班,况且每天要在路上花三小时。这几天,做在南外门口买的所谓南外真题。 每天都是按照南外考试时间进行测试,9点到10点半。对照历年分数线,发现女儿当前的水平就在分数线上下。无奈的是,真题有的有水分,有的在其他场合被做过,所以不能准确的知道女儿的成功率。女儿的弱项是数学题,可能会来不及做,可能会没有思路,可能会把简单题做错。反正是来不及一一提高了。最后交代了一些考试技巧。包括
9点前浏览题目的量,尤其是数学题。
先做英语题,后作数学题,而不是按照试卷本身的顺序做。
数学题先挑简短的做,没有第一感思路的赶紧先过。
我的感觉是只要女儿大致做完了这份卷子,就能到分数线以上。
6.30日,期盼已久又让人有点忐忑的日子终于来到了。翘首盼望间,女儿走出考场说今年数学题多大40题,有10题都来不及看。杯具了,说是南外8年来首次更换主命题官。 10道大数学题没来的及看,要是考上才是一种对南外的讽刺呢。女儿的强项是英语,数学熟练程度不够,题做的不够多啊,总共大概只做过200到英语出得数学题。但历年的试卷也没有过40道数学题啊,数学分占比也没到过70分啊。突然增加的10道数学题让女儿措手不及,对我们来说是个灾难。
7.5日,94分!意料之中,心中还是有些感慨。历时9个月的女儿的,也是我的南外小升初以失败收场了。输给了那些从三四年级就开始大量做题的数学尖子。
后记。这场考试失败了,收获却也不小。 素质教育是成功的,女儿的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愿景(envision)。我也了解了很多教育资料、政策、资源、信息,也更了解女儿的学习状况。远景目标是长春藤,近期目标是中考南外。 英语水平的目标是到中考时达到大学6级水平。所有英语优异人士的秘诀都是海量阅读原版读物。我的体会也是如此。我坚信这一点,因为英语这门学科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是难度不大的,网络上又有无穷无尽的听说读写资源。而不像我们那个年代,进了大学才开始练习听力。只要下工夫,就能笑到最后。同时要坚持素质教育,适当做题(已找好了一千多道的英语出数学竞赛题)。相信通过这一次的经历,定能有备而来,让女儿的水平能力稳稳超过南外要求,到时不再会是一个忐忑的中考。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有共鸣者,希望能给后来者有所帮助。
欢迎交流 QQ: 592303457 ,email:
dq_tian@hotmail.com
当然,我对奥数还是抵触的,下面是关于奥数的经典评述转载。
有所著名的学校,是以考上南外的命中率高而著名。当年,南外的入学考试主要侧重于奥数,语文的要求也有一定的难度,著名的小学便在校内办起了奥数班和奥语班,倾全校之力,集全校精英,全力打造南外预科班。时至今日,提到这所著名的小学,孩子还耿耿于怀,痛苦不堪。
奥数家教就是扯淡。十几个孩子在一起学习,只要一个孩子说懂了,其余孩子都醍醐灌顶全懂了,带回来的作业也是你抄我,我抄你,要对一起对,要错一起错。多数孩子只是照葫芦画瓢,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这能起到培养逻辑,拓展思维的作用吗?同时,我也发现很多奥数问题诸如工程,盈亏,鸡兔同笼等用方程的方法便引刃而解,孩子很快就明白了,会做了。什么奥数,明明过了桥就到的路,非要转个弯摸个角再绕个圈,一个很明白的问题,非要用绕口令的文字来表述,这不是折腾孩子嘛。我不懂设计奥数的数学家是咋想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怎样训练的,我的体会是用这些奥数题目去为难小学生,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没啥用处,只能使大部分学生惧怕数学而远离数学。有些知识连高中生都不会,小学生又怎能搞清楚呢?很多奥数题目,女儿写不出过程,却记住了准确答案。
奥数是啥?叫我说,奥数就是发难搞怪,就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杂耍,感兴趣的孩子可以一试,没兴趣的尽量不要浪费时间去碰它。其实孩子学不好奥数并不代表学不好数学,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没学过奥数,在初高中阶段照样把数学学得有声有色。孩子理解能力的发育有早有迟,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强有弱,有的孩子形象思维强,有的孩子数理逻辑强,岂能用一把奥数的戒尺来定性孩子的未来?不能举着早发现早培养其实是为学校增名气的幌子,让大多数孩子被过早地拔高,过度的开发,使孩子们后继乏力。难怪有人呼吁:”打到倒万恶的奥数。”奥数奥数,孩子遭罪,家长受累,学校得名,老师得利。
奥数是什么?照我的理解,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平常问题非常化,数学问题语文化。明明初高中才学的知识偏偏要提早到小学来学,明明用数学方法很容易解出的题目却要用原始的算术方法算到头大。奥数是天才孩子的游戏,不符合95%孩子的成长规律,完全背离了认知的规律。奥数挫伤了普通孩子,也会捧杀聪明的孩子。中国的数学教育过早地让孩子品尝到数学难,使孩子们怕数学,而不是爱数学。中国家长送孩子学奥数的功利性很明确,绝大多数孩子学奥数,既不是从心里喜欢奥数,也不具备数学的天赋,只是为了增加进名校的筹码,一旦目的达到,便没有多少人再去碰它。所以中国的奥数已失去了发现人才、锻炼思维的意义。现在中国已是国际奥数比赛永占鳌头的霸主,但菲尔兹奖为啥始终与中国奥数冠军无缘?采访获得奥数冠军的清华保送生,请他谈谈奥数对他现在的理工科学习有什么帮助,他回答,奥数让他一路走进名校,使他能在清华园里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邱成桐教授说过:“自己教过好几个得过奥数金奖的中国留学生,这些学生的学问太狭窄,考试有能力,思考没能力,有的甚至都不能毕业。" 他又说:“数学是做研究,奥数是做题目。获得奥数金奖只能证明考试的能力,而不代表研究的能力,研究的根本是找问题。奥数只训练别人的题目,而不知道去做自己的题目。”
所以,关于奥数,我想说,它就是高难度的数学杂技,和学习数学,学好数学没有一毛钱关系,和你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也一定不会有半毛钱的关系,不喜欢他,就忽略他。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