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三十六真谛[上]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习练中华养生术,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还可以缓解压力,提高效率,使人更有活力和创造力。中华养生术与古文化结合,有如下36个法则是每个人都可以直接运用的重要格言,我们称之为“中华养生三十六真谛”。
“真谛”分四部分:一天人;二妙诀;三开悟;四灵慧。
(一)人天相应,人天合一
这八个字讲的是人和宇宙、人和自然、人和天气、地理、人和周边环境、人和周边的风水──从大到小──都有全息的相应,都有合一,那就是“人在宇宙中,宇宙在人中”的互相的感应。
人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人又不是无缘无故地成为这个样子。为什么人能够去观察、研究和探索宇宙?为什么宇宙给了人这样一个特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只要稍微想一想,就会承认自己和宇宙有相应性,有合一性。
气功的奥妙只不过要非常彻底地感觉这一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感觉,是从生命深处,信念深处,直截了当地体会、相信人天相应和人天合一。这是古人在直觉思维中得到的真切感觉,也是古人在冥想、静坐、内省的思维方式中得到的感觉。如果你在练功中不断进入这种感觉,又不断提升对这种感觉的信任、理解,就能更好 地“心诚则灵”。
(二)阴阳相合
“阴阳相合”。“阴阳相生、相转化”。这是《易经》也包括《黄帝内经》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法则。西方有很多哲学,比如黑格尔的辩证法,讲事物的“一分为 二”、“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孰不知,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阴阳相合的理论不仅含着辩证法的智慧,还含着西方辩证法不曾含有的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事物并不只是对立统一的、一分为二的,这种对立统一内部还呈现出阴阳的性质。阴阳的划分几乎在一切领域都存在: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雄为阳,雌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主动为阳,被动为阴;进攻为阳,防守为阴;积极为阳,消极为阴;上升为阳,降沉为阴;干燥为 阳,潮湿为阴;强硬为阳,软弱为阴;运动为阳,安静为阴;直为阳,曲为阴;正为阳,偏为阴。各种各样的阴阳划分、阴阳对立组合充满了微妙。因此,“阴阳相 合”的法则,也是气功修炼中要引用的一个古文化。
(三)人定胜天
第三个法则,“人定胜天”。
人在进入禅定状态之后,能够产生改变自己命运──所谓天的安排──的那个力量。
自古以来,在人的命运中有两种说法,都含着真理。
一种说法是,人有命运,命运有安排。这句话无疑有真理。因为人确实被某种环境、外在力量、先天力量、大的局面所安排。承认这个,是真理。但是,只承认这个,还不是全部真理。如果只承认这个,人就不需要修炼,就不需要各种努力。这无疑是不对的!
那么,第二个真理就是“人定胜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要气功修炼,才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承认命运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非常重要的。
(四)心诚则灵
第四个法则,“心诚则灵”。
这句话可能被人说成了套话,其实是一个极其微妙的真理。
世界上很多奇迹就是心的奇迹。
为什么有的人做宗教仪式的时候,能产生奇迹?与其说是佛的奇迹,不如说是心的奇迹。自心即佛嘛。当我们用非常虔诚的心理来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举一个例子,一个开饭店的大老板今天朝拜佛去了。他把饭店里剩余的食品打了一大包,拿到庙里供奉,然后,他就许了愿,没有起任何作用。可是,一个穷人跋涉千里到了庙里,他饥寒交迫,怀中只揣着一个馍馍,他把这个馍馍供奉到佛的面前。他许了个愿,居然如愿以偿。为什么?后者的供奉,后者的许愿,是真心的供 奉,真心的许愿。
奥妙在“心诚则灵”。心诚了,就能产生力量。
(五)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道德经》中讲,“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仁、义、礼”,这里讲到了练功过程中不同的层次,而且是一个日积月累、逐步提高的层次。
你现在还没有得大道,你就在德的层次上做事情;你现在连德的层次都没有达到,就要在仁的层次上做事情;你现在仁都达不到,就只好在义的层次上做事情;你义的层次都达不到,就只好在礼的层次上做事情。
人只有不断提高层次,才能达到“道”的层次。
(六)不亢不卑
“不亢不卑”,讲的是对待人的态度,在社交中的态度。
在气功状态中,又是所有气功修炼者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不仅对人,而且对世界万物,做到不亢不卑,是非常有意义的。
就是那种平和的态度,平等的态度,平常的态度。
万事平常心。万事平和心。万事平等心。既不因为见了一个伟大人物就很自卑,对自己毫无自信;也不因为见了一个小人物就很得意,就狂妄,就自傲。不亢不卑是对周边世界的人和物都平常心的真正质朴的气功状态,是对万事万物都无病的状态。
自卑就是有病的状态;狂妄、高傲也是有病的状态。
两种状态都没有,就是没病的状态。像站在地平线上,那样平稳而安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