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90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作的辛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30 20:3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晚饭后,坐下来发短信,给十几个学生家长反馈学生这周情况,学习、生活、健康方面,各不相同。本来可以在学校完成的,本周班副休婚嫁,实在忙得抽不出空坐下来弄手机。 短信发出去,只收到一条回复,表示感谢。
   最近的情况反馈,涉及到考试成绩。成绩当然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年级对这些7、8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阶段,尤其是语文学习,一改一二年级字、词、简单句子的模式,马上进入综合能力的要求。家长只是简单的知道,三年级要写作文,并不知道这其中究竟有多深水。比如说,句子方面不再写简单的造句,而是运用关联词,或各种句式变换;不再是直接明了的词汇考察 ,而要求根据场景交际运用知识积累;不再是简单的课文内容回顾,而要深入分析理解课文;不再是从短文中找某些语句词汇,而是阅读后体悟分析、、、、、、最难的的确是作文——要知道,在此之前的二年级,还连日记都不知是何物。这简直就是教材体系编排的失误。所以,就算学生有能力去写完整流畅的句子,往往会抓不住中心,散乱的写一气。至于还有一些学生,根本拼音没学会,一二年级的生字只掌握不到50%的量,那就看,看不懂,写,写不出了——可惜家长决定:不行的话,三年级再留级。而这,并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只是一种托词或抱了侥幸的心理。看一下三年级的考场情况吧,数学、语文时间一样,80分钟,学生往往30多分钟就写完数学,却连三赶四才能写完语文,往往还有几个时间不够用,写不完。这是共性场面,由此可见三年级上期的语文对学生来说,难度是普遍较大的。
  然而,对家长来说,老师所说的,无一例外被认为是借口。谁都不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力差,学不好。顶多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是贪玩,需要严加管教而已 。细想,也不错——存在学习障碍,或智力障碍的,的确是极少数。可是,教学不同于家教,同等时间内,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同等水平谈何容易!这其中的“不同层次”,除了不同的成绩基础,还包括学习能力、自控力、习惯等等。
   除了学习,还对老师有更多的要求,以至于有人说是“高级保姆”——全天跟踪管理,夜间陪寝陪睡,衣食住行的照顾之外,兼管知识的传授和品行的教管。生活上没照顾好,会心疼地指责:不操心,不照顾;品行习惯上没培养成,会说:咋教育的、、、、、、这就是寄宿制民办学校老师的工作。有哪个家长反思一下:是否把本该承担的职责转嫁给了老师呢?关键是,角色既定,责任天成,本该担负的职责转嫁了,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家长的作用是任何时候、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
   我曾经对自己说:无论如何,我的教育理念是视孩子为孩子,视每个孩子为鲜活的生命个体,尽心竭力的去对待他们,而非职业中人的工作,而非应试零件的批量加工。谈何容易!谈何容易!面对程式化的思维;面对有限的能力;面对环境下的种种压力。
   也许,结局只能是出力不讨好。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乐乐520 + 10 + 10 辛苦了。老师
menghuan + 10 + 10 老师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12-4 09:40:53 | 只看该作者
初中前就寄宿,实在不是父母的好选择。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能陪他长大的也就几年。如果这几年都省掉了,父母对于孩子的意义还有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2-4 23:01:40 | 只看该作者
你应该看那本《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这本书,找到办法了,你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12-10 22:37:17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我家一年纪就够让我忙乱的,每次放学接他,要查看书包,只要一件东西没想到,可能就要倒回学校,有时东西能找回,更多的时候是东西找不到,每天上学前就象打仗,提醒这提醒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3-26 15:26:13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老师的工作也不好做 可不就是高级保姆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4-10 13:15:03 | 只看该作者
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难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8-7 11:12:4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职业让人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都。。。
不知道之前人们是怎么度过的,
职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7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12 , Processed in 0.138412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