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0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李泽厚谈读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2-7 11:3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mg src="http://www.digest.sc.cn/images/3b_corner2.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2004年,“读经运动”受到广泛关注。近日,黑龙江哈尔滨市出现了“现代私塾”,几个不到10岁的孩子,成天与《大学》、《中庸》等经书相伴,津津乐道,甚至放弃了学校的教育。对“读经”现象,学者李泽厚谈了他的看法。    我不欣赏“少儿读经”之类的笼统做法、提法,它很难与当年袁世凯的“尊孔”彻底分清。蒋庆甚至公开谴责蔡元培先生当年取消读经。在我看来,如果“五四”那批人是“启蒙”,那么一些人现在就是“蒙启”:把启开过的蒙再“蒙”起来。我说“不反对”,是因为蒋先生是民间的自发活动,人各有自由,他可以去尝试。    儒家经典中的许多道德是与当时的政治法律体制和生产、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产生在已有严格等级的氏族社会中,发展在专制政治体制的传统社会里。所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天王圣明,臣罪当诛”等等便是这种道德的核心内容。“经”也有一大堆,四书,诗经以及周易、礼记可以选读一些,但尚书、春秋(这是蒋先生视为至宝的)也要人去读去背吗?仪礼、周官、尔雅呢?需要人人必读吗?我以为不要。    我觉得今天某些提倡传统或传统道德的人也大体如此。从他们的言谈论著行为活动中看不出一点传统的影子。看不出一点孔老夫子那种“温良恭俭让”、“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德、精神或风貌。所以,剩下的便只是激情口号、妙论奇谈。    其实从“五四”时代起,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扔掉中国古书”(“文革”是例外),只是少读了许多罢了。今天从    小学到研究生,读的大半是数理化、电脑、科技,所以我是主张读点中国古书的,特别是诗经、论语等等。我费时费劲去写一大本《论语今读》就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但是,我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提倡“读经”,那样可能会从小就培育原来传统政治体系所需要的奴性道德。    (据《外滩画报》老牛/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2-7 14:00:29 | 只看该作者
那样可能会从小就培育原来传统政治体系所需要的奴性道德

现在的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就不培养奴性么? 恐怕更厉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2-7 16:12:4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搂主哦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2-7 19:51:2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读经还是适当为好,不可以让孩子整天生活的环境全是读经的内容。听一位幼时念过私塾的老人讲,《孝经》就不太好,觉得对人的束缚比较多。仁者见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2-9 15:06:02 | 只看该作者
仁者见仁。掌握度嘛!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2-26 15:40:48 | 只看该作者
有缘千里来相会有缘千里来相会有缘千里来相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7-4 15:11:12 | 只看该作者
有见解,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26 , Processed in 0.07492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