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848|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转载】同时考取北大、清华的姐弟俩的母亲做的经验交流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5 19:2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载】同时考取北大、清华的姐弟俩的母亲做的经验交流稿
2011年陕西榆林一个家庭的姐弟俩同时被北大、清华录取。文科姐姐18岁被北大录取,理科弟弟16岁被清华录取。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的故事。这个发言稿,是这位妈妈在榆林市的北大清华家长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整理的。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来到这里和大家欢聚一堂,感到非常的高兴。

今年,我女儿杜婵十八岁,学文科,考入了北大,我儿子杜攀十六岁,提前半年被清华大学录取。同一年,两个孩子一个清华,一个北大,在许多家长眼中,我是成功的家长。作为母亲,我只是觉得尽了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尽量让自己做一个无悔的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中拥有一个无悔的人生.仅此而已,没什么神奇的,在坐的大家如果愿意努力,都可以做到.大家都是家长,有着共同的心情和愿望.,从心理上,我感到和大家非常亲近。今天,我要把自己十几年来的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和大家共享。如果我的感悟和体会能使各位有所启发,我将非常的欣慰。

首先,我要说说我带孩子的理念。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有家长充分的关注、陪伴、投入与支持。这种陪伴和关注不仅仅是物质的,更多的是心灵和精神上的。比如,有的家长爱给孩子吃美食、穿名牌,带他们到处旅游,不去仔细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真正需求,总以为在孩子身上舍得花钱就是对他们最大的爱,于是,小学学不好,花钱给孩子找最好的初中;初中学不好,考不上高中了,又花钱上了高中;高中学不好,花钱上大学;大学混下来,再花钱找工作。唯独不愿花费的就是自己的时间!他们宁愿整宿的打麻将,出去跳舞唱歌,不知疲倦地上网、逛街,没完没了的应酬饭局,就是不愿静下心来陪陪自己的孩子。比如检查今天作业完成的质量如何?在校学了什么?学了多少?学科上的困难究竟在哪里?怎样去引导他们走出困境?也有的家长说,顺其自然,不要给娃娃太大的压力,我认为这种说法在某种意义上是家长逃避责任,不愿辛勤付出的托词。

教育问题,是我们每个家长肩上很沉重的问题。对待这个问题,包括对待生活中的任何问题,要解决好它,我觉得首先要取决于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时刻重视和关注,而且持之以恒的去努力,就是我对待孩子教育问题的态度。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约2007年的时候,我的俩孩还在初中,我在一次偶然的闲谈中听说,我们榆林东山师范学校,有位丁树文老师,他的俩孩子姐弟都考上了清华,我当时很震惊,当然也很羡慕。对这件事,很多人或许是听听就了事,我的态度就是,我必须要见见这个伟大的家长。于是,我和丈夫到处打问这个人的住址,并且很快就拜访到了这位老师。丁老师很客气的接待了我们。我和丈夫很多好奇的问题,似乎在他那找到了答案。通过这件事,让我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动力,找到了经验。更是找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努力,任何奇迹都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这就是我想说的态度。果然,我今天也和丁老师一样,也是姐弟两孩子梦圆了清华和北大。大家说这是机缘还是巧合。里面就没有态度问题的存在吗?

每个孩子都是圣洁和灵光来到这个世界的,起点都是一样的,最后的好与不好,是教育和成长的结果。

我的两个孩子,我可从来不让他们放任自流,对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近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从小就关注他们的爱好、兴趣,善于发现他们各自的潜质。例如我儿子就是一个较聪明的孩子,4岁时,由他奶奶带着上我村的幼儿班,他们当时只学10以内数的认识,而他已经就会口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记得我当时随口考了他一道23-19,他立即就说出了正确答案,我很惊喜,觉得他对数字特别敏感。尤其在五年级时,他姐姐已是六年级成绩很好的学生了,但他经常帮助他姐姐解答六年级的数学难题,我发现他对小学的数学了如指掌。从这点上我清楚的悟到儿子的聪明很适合提前教育,所以和丈夫做了大胆的决定:没让他上六年级,直接跳级,和我女儿同时上了初中。俩个孩子从初中开始就在一个班里,这样他们姐弟在学习上就可以很好的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竞争。

后来到初高中,我都要求他提前预习,大量的学超前的知识,尤其刚上了高一,他除了学习学校正常的六门课学外,还搞了数学、物理两科竞赛。一年下来就把这两科所有的高中内容的基础知识学完了,高二一年主要突破重点难点,主抓竞赛,有的模块,甚至涉及到大学内容。这样,高三前半学年,刚开学的时候,也就是在去年9月中旬举行的全国物理竞赛中,获得了陕西赛区一等奖,10月中旬举行的全国数学竞赛获得了省赛区二等奖。凭着这两个奖项获得了参加清华大学保送考试资格,在去年的12月25日顺利的通过了他们的保送考试,被清华大学提前半年录取。

我女儿呢,从小就喜欢看书爱记日记、写随笔,我发现她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就让她大量的去阅读,刚开始她的弱科是英语,记得她上完三年级,学了一年英语,结果写不出几个单词。我就发现,英语是一门很难入门的课程,老师在课堂上泛泛地讲,孩子们不开口不动手根本不行的。当时我儿子也面临英语入门的问题,虽然比女儿低一级,但当时水平都一样,于是就买了一套《黄波儿童英语》。让他们一起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让他们坐在一起,我放录音让他们反复去听,听懂后跟着录音读,最后写下来,与原文对照,查漏改错。第一句这样过去再让他们听下一句。这样一句一句听写下去,然后合上书本,我念汉语,让他们用英语快速流利的复述出来。每晚听一小时左右,到了星期天和寒暑假,就放在早晨,一听就是三四个小时。这套教材听完了又听了《李阳疯狂英语》,新概念英语一、二、三、四册。这样天天坚持雷打不动,一直坚持到高一才停下来。听、说、背、写同时进行,克服了英语教学中那种“哑巴式”的学习方法,即提高了听力、锻炼了口语,又熟练了掌握了大量的单词,时间一长还培养起了很好的语感,写起作文来也得心应手,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方法,效果非常明显。我女儿刚上高一就敢做高考试卷,高二、高三在英语上再没多花时间,今年高考英语考了145分,作文扣了3分,前面的客观题仅扣了2分,她感慨的说:“妈妈,我英语之所以学的这么轻松,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都是坚持听写的结果’。今天我看到家长们带来许多小学的孩子,我希望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大家,英语是一门语言,它是没有界线的,所以学得越早越好,从一年级二年级开始我认为效果会更好。

所以说关注孩子就是用实际行动去引导他们,让他们从小懂得时间的宝贵,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重要,让他们从小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顺着优势的方向发展下去,当孩子觉得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优秀的时候,他会更有信心地去保持自己的优势。我想对大家说,在工作之余,少说说闲话,少打打麻将,或者少玩玩电脑,少看看电视,尽量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多和自己的孩子相处,真心的去了解他们,然后给予他们最切实际的帮助和扶持,我觉得在这种付出和给予的同时,我们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踏实。

高中阶段是他们最艰苦的时期,是他们全力以赴的三年,首先就让他们做好吃苦的准备,高中课程面大、量广、难度高,他们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远远不够的,要先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就得多买一些教辅资料让他们练习。每门功课都准备两至三套资料,从简单到难,逐一去练习,今天排数学英语,明天物理语文,后天化学生物,周而复始,点滴不漏地做好第一套资料,来巩固最基础的知识;第二套资料注意提高正确率加快做题速度、让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少出错误,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练习第三套资料,主要是为了拔高,做做相当于各省竞赛预赛难度的题,让他们有一定的处理偏题难题的能力。一定让孩子知道珍惜时间,积累起点点滴滴的时间,把功课安排的井井有条,一丝不乱。

如果孩子学理,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即使得不了奖,也可以在参加各大高校的自主考试中受益,学文的孩子平时多看书,包括经济方面的、政治方面的、哲学历史方面的。多了解时政热点,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说到这里我想提醒高中的家长,平时多留心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信息,他们每年都会自主命题,提前对高三的应届毕业生进行选拔考试。成绩特别好的给予10至30的高考加分。例如清华大学,今年理科上线分好像是691分,如果一个孩子在之前获得他们自主考试20的加分,那么他高考考了671分,加起来691就可以上清华了,而如果是另一个孩子没有加分,即使考了689分也会落选,我女儿就参加了北大的自主考试,笔试面试都顺利通过。数学居然得了满分。北大给她加了30分。拿着这30分的优势参加高考,自然孩子会轻松很多。当然,要获得这些加分相当难,自主考试的题要比高考题难得多。平时就得让孩子们多吃点苦,朝这方面努力当然要付出很多额外的努力。

也许有家长会说,孩子们太苦了,怕他们学不了。苦是肯定的,我的两个孩子每天早晨7点就背着沉重的书包出门了,到晚上回来一直学到12点半甚至1点,有时学着学着就爬在桌子上睡着了。我女儿怕瞌睡,干脆就一直站着学,桌子太低,她就在桌子上放个小桌子站着学,一站就四五个小时。实在不行就让他们爬下来睡十分钟或半个小时,然后端一盆热水擦擦脸泡泡脚,清醒以后继续学。尤其是我儿子,他13岁就上了高一,和他同龄的孩子大概才上初一,个子在班上最低,除了要学正常的课程,还得搞两科竞赛,许多人说我让他上学太早了,是在拔苗助长,面对繁重的课程,看到他疲惫的小脸上很少露出笑容,我不知偷偷流了多少眼泪。曾经不停的问自己,我是不是犯了个天大的错误?是不是真的在拔苗助长?让他那稚嫩的双肩过早的承受如此重任。是不是对他的身心都是一种摧残?我在不停的疑问中咬紧牙关,竭尽所能的去帮助他,不断地给他加油鼓劲,常对他说,你在妈妈眼里是最棒的,让他有一股谁也不服气的决心和自信,从而让他慢慢成熟起来,强壮起来,让他小小的肩膀逐渐变得坚实有力。

上了高三,对越来越严峻的现实,我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孩子们疲惫的面容,忙忙碌碌的身影,沉甸甸的书包,一门也不敢轻视的课程,孩子们每天早晨从床上艰难的睁眼的时刻,都深深的刺痛着我的心,特别是看到他们此时取得的成绩,离他们清华北大梦那么近的时候,我更得毫无闪失的照顾好他们的一切,默默的承担着这一切,这一切的一切,谁也无法代替,谁也无法理解它的沉重和代价、谁也无法知道其中的执着与内涵,只有我知道,我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手牵手心连心,不抛弃不放弃,无怨无悔的执着着、承受着……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让孩子们这么辛苦?我认为通过艰苦的学习,不仅是他们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同龄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这艰苦的学习过程是对孩子们意志的磨练和考验,是孩子们人生目标和人格的构造过程,这一过程让孩子们明白了奋斗的价值和梦想的意义,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成为孩子们一生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能使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精神面貌更加饱满,对社会对人生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和认知,这样的人会变得沉静、安祥不浮燥,不轻易为外物所移,他们将更加懂得奋斗成果的不易与难能可贵,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一个能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是坚不可摧的。

我带着激动的心情和大家说了这么多,感觉到自己言不达意,远远不能够表达我和孩子们在奋斗过程所经历的喜悦和焦虑,幸福也好,痛苦也罢,我觉得这一过程是美好的,以我的点点滴滴和大家共勉。我相信你们所有的人将和我一样,而有的人会比我做的更好,总之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只有不懈的努力,生命才会出现奇迹。愿天下所有的孩子拥有幸福的父母,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得到令自己骄傲的孩子。

今天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聆听,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lp525 + 10 + 10 谢谢分享,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11-5 19:35:00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学习了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1-5 23:31:09 | 只看该作者
有那么重要吗?清华北大就是人生的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11-6 08:33:41 | 只看该作者
一点都不羡慕嫉妒恨。还真不是吃不到葡萄就说它是酸的。其中仅有一句话,就让我望而生畏,每天早上7点开始,一直学到晚上近1点。我还真是佩服,但一点都不羡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程至开 + 2 + 2 真是来之不易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1-6 11:06:02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孩子有幸福可言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1-6 11:42:46 | 只看该作者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当初我的同龄朋友们为了考上大学,能有一份工作视乎都是这样学习的。太苦了.......,岁月已经流转了20多年,我可不想再让孩子这样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1-6 12:21:11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方式看了就怕,不会走这样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1-6 12:22:11 | 只看该作者
实在是佩服,不过坚决不这么做。没意思。上了北大清华又如何?在全球的大学排名又怎么样呢?也不过尔尔。如果以哈佛为目标,那得苦成啥样子了。。。心疼这样的孩子,一点也不羡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1-6 15:38:29 | 只看该作者
他们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远远不够的,要先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就得多买一些教辅资料让他们练习。每门功课都准备两至三套资料,从简单到难,逐一去练习,今天排数学英语,明天物理语文,后天化学生物,周而复始,点滴不漏地做好第一套资料,来巩固最基础的知识;第二套资料注意提高正确率加快做题速度、让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少出错误,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练习第三套资料,主要是为了拔高,做做相当于各省竞赛预赛难度的题,让他们有一定的处理偏题难题的能力。

哪能各个都这样,
要是都这样,还不更多跳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6 17:0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ww_dm 的帖子

我儿子凑合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他资质中上,并非牛孩,我精力和物力都不够,所以对他几乎完全放手,听天由命。儿子的爱好太多,热爱读书,学校成绩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但我相信他会慢慢悟道、觉醒,做出好的选择。

他某些同学就不一样,上很多课外班的,几乎没有业余爱好。课内课外作业很多,量大了很多题型都熟悉,条件反射就做出来了,考试得满分。目标不一样,家长都一路跟着的。

孩子天赋不错,早期要出类拔萃,还得有家长投资精力和财力。

我羡慕那些家境贫寒、无师自通的天才;也羡慕那些资质优良、又有殷实家庭和意志坚定的父母一贯支持的孩子。

这次住院,看了达尔的自传,达尔是天赋超好的,父母都是能人,特别是妈妈,在爸爸去世后,一直支持着整个家庭(一个人带6个孩子),并让达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当达尔最后一年在Repton学校的时候,妈妈问他是去牛津还是剑桥,达尔谢谢妈妈说,他想毕业就直接工作,去一个公司,能派他去像非洲或中国那样遥远的地方。80多年前,达尔7-8岁时因为将一只老鼠放进糖果店的糖果罐子被校长用藤条抽屁股,妈妈为此给他送到寄宿学校,在那里,他再次被老师冤枉挨打。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别说挨打,就是说两句都不行。

前一段时间有人推荐一个中考孩子的帖子,说他是从普通学校考上了人大附,家长给请了家教,孩子每天都要学习到凌晨,这个孩子写得挺好的,孩子自主学习,善于总结,目标明确,而且不以为读书苦,反以为乐。我们作为成年人,都觉得让孩子每天学到1-2点不人道,但也许很多考上名校的孩子是这样学出来的,我听儿子班上的一个家长说,他们有个朋友的孩子在美国上学想进名校,也是每天学到夜里1-2点,这些孩子经过强化训练,应试能力肯定比没训练的孩子强。

我想,也许在外国,极个别天才孩子不必熬夜苦读也一样能上哈佛剑桥,但现在的中国环境,要想上名校,光凭天资聪颖已经不行了,必须要有长期不懈的训练和努力,还要家长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做培训。是苦是乐只有孩子和家长心知。我总说人小的时候吃点苦不怕,怕得是老了吃苦。但我不赞成牺牲半大孩子的睡眠。所以,唯有提醒儿子提高效率,快写作业。孩子长时间伏案的结果肯定是近视,前两天我看了学而思的一个试听,叫“得满分”什么的,出境的几个名校小孩全戴眼镜。

我觉得对于像我这样精力和物力都不足的家长,还是将有限的精力用来多关注孩子为好,孩子不光需要物质上的享受和学业上的督促,他们更需要心理支持。半大孩子想被人肯定,更渴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未来的日子里,孩子的自信和快乐往往来自这种被肯定的感觉吧。

名校只是人生的起航,之后的航程更精彩。其实,上不上的了名校也不是随家长和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毕竟上名校的孩子很少,真正资质好自己又肯努力的孩子,即便本科没有考上名校,研究生也能考入。但不论对孩子还是大人,人生都很短,让自己开心最重要。

[ 本帖最后由 xxbzh 于 2012-11-7 10: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7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51 , Processed in 0.12508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