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kxyz123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对老婆忍无可忍,打了她几拳。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08:13: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jiangying</i> 于 2012-9-29 20:50 发表 <img src="http://bbs.etjy.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一位怕得罪人的妈妈发给我的,让我当恶人

给那个写打老婆的人回贴,但看看说得太直了,怕得罪人。不知道有没有办法匿名发?

内容如下,如果可以,你看就写明有人怕得罪人,请你帮忙发的?如果不方便,不发就是,好哦?

呵呵,上面的人都有点回避,俺来说直话。

第一,我是非常反感打老婆的人。能做出打老婆这个举动的人,哪怕是博士、博士后甚至圣斗士,我个人都认为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第二,教育其实不只是对孩子才存在的事情,而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成人后,很大一部分是自我教育。

第三,教育,无论对孩子还是成人,诲人不倦都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最管用的还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为什么我一再强调对成人?因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理论再好,理念再好,最终要落实到操作上来。还别说现在你们理念不一致,理念高度统一的时候,操作方式也会引来夫妻间意见不合的。这个时候,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和你老婆之间的相互教育以及你们的自我教育。

你老婆,依据你的叙述,似乎文化程度不高,那她就比你更需要有人耐心细致地进行“润无细无声”的影响,才能最后认识到有比得高分更好的教育理念。谁能影响她?谁想影响她?无疑是你。那这个时候,你的教育方法就很重要了。一方面要潜移默化地用你的观点去影响你老婆,另一方面也应该内省,看看和老婆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是不是也有“要老婆听我的话”的成分在?还应该内省“我可以用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她赞同我的观点”。

说实话,你们结婚这么多年了,有孩子这么多年了,而在教育问题上,观念差别还这么大,你在与老婆求同存异上,或者在你想让她改变而采取的方法上,肯定没有做得很好,这个责任其实在你。

另,恕我浅薄,我觉得与一个六岁的孩子谈柏拉图、老子、拉斐尔,似乎有点过了。别说你老婆是初中水平,哪怕是个博士老婆,不是学文的,怕也难接受。而从一个初中水平的人嘴里蹦出“听他的会害了你”也不难理解了。

说得有点难听,也不指着你原谅俺了。只是,为孩子想,可别再打老婆了。对孩子而言,父母离婚是件难以接受的事情,但至少等他大了,他会懂得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打人?向他传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观点?他以后遇上和别人意见不和时,拿拳头说话就是很正常的,而这,却是您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


首先,感谢你真诚的讨论,并真诚感谢那个非常顾虑的网友。其实,不存在当什么恶人的说法。我如果连这点都承受不了,根本就不用在论坛来发帖了。

第二,与六岁的孩子谈柏拉图、老子,似乎确实有些过了,但我和小孩谈的时候,他感兴趣,而且,这种谈论,并非坐在桌子一本正经谈这些,而是和他游戏时聊天时谈的。对他没有任何压力,也没有功利性。还比如,我给孩子放中国神话故事,他就经常问我,故事里有谁做了什么事,我从来不强求小孩接受这些,只是把各类知识当爱好,无形传给他。

第三,我承认我修养不够,其实,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做得远远不够,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

很多中国人都喜欢说假话,但你没有,这是我感到高兴的地方。谢谢你的直言。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08:34: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jerryhao</i> 于 2012-9-30 00:56 发表 <img src="http://bbs.etjy.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今天网不好,坛子一直上不来,听大家说这个事情,觉得自己也可以说几句。

首先回3楼,鼠版没有限制,欢迎这类帖子,无论说什么的,只要给大家有帮助,都欢迎。越是能让大家讨论的越好。

下面说点和大家不一样的。可能看了楼主的帖子,很多人最不能接受的是他打了老婆一拳。

其实楼主也说了,他自己也认识到不对了,而且在这里他也没有讳言他打了老婆。

我相信楼主不是个习惯性暴力的丈夫,如果是为了自己,他肯定不会那么做的。可是面临的是孩子的教育,他实在是无法忍受了,楼主的一拳要表达的是一种绝望的情绪。

我也随大家先批评一下楼主,我要批评的不是他那一拳,而是他对妻子的那些言语。

QUOTE:
我避开孩子直言不讳对她说:“你自己连高中都考不上,你有什么能力教育孩子?”

这句话其实楼主自己也会知道毫无依据,你的母亲没有上过多少学,不也把你教育大了么?

另外楼主对于学历的崇拜,其实和你的太太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不是说多上几年学,人就能成长成一个合格的人。我见过无数高学历的人,做法和你的太太毫无差别。

所以楼主帖子里有大量的包括此类的言论,我是坚决反对的。包括楼主说自己的太太买什么手机都不知道,这个太正常了,大多数女人对电子设备都一窍不通的。

下面就和楼主分析一下,你的太太为什么那么关注与孩子的成绩。尽管这是很多妈妈的通病,但你的太太一定有他个体的原因。从你描述的情况看,你的太太仅仅上过中专,一定是她一生的痛。她自己也梦想上大学,但是她做不到。于是自己会在心里发誓,今后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从小让他学习好,今后考大学、上研究生。类似的把自己幼时未尽的愿望,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你首先要理解自己的太太为什么那么做,理解了,你就不会再去说那些极端的话,去刺激你的太太。

然后说楼主的教育理念,从描述上说,楼主的教育理念确实不错,甚至在一些细节上,楼主做的也很好,比如和太太吵架的时候。尽量地避开孩子,这点做的就很好。但是楼主也还有些过于理想的地方,比如楼主觉得和孩子

QUOTE:
“谈论书法、绘画、音乐,谈谈老子、庄子、柏拉图、但丁、拉斐尔,古诗词,对联和对仗”

,是件很得意的事情,符合我们传统的广闻博记的标准。但这点上我和你太太的意见一致,那就是“屁用没有”。为啥以前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啊”,我做书生的时候,也做过这类傻事,什么古今中外,似乎没有我不知道的,现在看来,只能说自己是少时轻浮。你去国外问一个成年人关于中国,可能他除了知道那是个东方神秘国家外,会一无所知。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自己关注的方面做得很好。

楼主既然比较关注孩子教育,也读过不少关于教育的书,自己也有不少的想法。我的建议就是,把那些书扔掉吧,不要再读了,也不需要让自己的太太读了。现在孩子上小学了,需要的是不再是树立教育理念,而是踏踏实实地去做了。

你的太太对孩子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说,属于一种过度焦虑心理。人什么时候会焦虑呢,那就是在对一件事情不了解,但是又要去做,却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比如前段时间,我们的孩子病了,连续发烧,到医院里检查,发现是细菌病毒混合感染的支气管炎。于是我们就一点不担心,因为我们了解了,也知道什么药可以让孩子好转,只是时间问题了。如果查不出来是什么问题呢,可能我们就会非常紧张。

所以你太太的焦虑,源于她不知道该如何做,所以她会唠叨,她会过度关心分数,他会出现你说的那些不可思议的现象。
楼主现在最需要的,是把你的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不要管和妻子谈论那些大道理,而是和太太商量,一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来,并且执行下去。

一对夫妻,在家里一定要有分工的。完全可以妻子接管全部家务,丈夫去关注孩子学习。如果你真的接管了,让自己的太太有信心了,她就会减少对孩子的那些要求。楼主的志向也远大、理念也新颖、考虑也全面,尚需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去实践,先帮你的孩子在考试里取得一些好成绩,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这个会很难么?你要是连这个都做不到,又如何去实现让孩子全面发展的理想呢?

我在上学时,因为学习成绩好,我可以不做作业,我可以上课的时候看课外书,老师都会宽容。你把自己女儿成绩搞好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我想你的太太就不会反对。

理想是好滴,我在坛子里也会经常比较中外的教育差距,但是我们也还要尊重现实。或者让孩子去国外读书,否则既然在国内了,就必须立足于现实,再去实现理想。

另外一个要说的,就是沟通远远要好于抱怨。既然和妻子有了分歧了,那就要不断沟通,可以抽一个时间,双发一起专门谈谈孩子教育问题,努力达成共识。不要以为自己的理念好,就一定不去退让。我在坛子里和别人说过,理念好很重要,但如果做不到,退一步也不错。找一个夫妻都能接受的方法,双方齐心协力的去养育孩子,远远要比两个极端的方法,使得孩子无所适从,要对孩子好得多。

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楼主选择自己能接受的采用。



非常感谢你的回复。首先接受你的批评。我打老婆,确实不对,这点我自己从不否认。我老婆是个非常固执的人,有家族原因,跟她母亲的性格有关。比如我和她谈到她母亲,她自己都经常说,天下都找不到她母亲那样的人(她母亲确实太不同寻常了,我只能用这样的词。涉及到长辈和隐私,此不多说),但在她自己身上,她就根本意识不到。这里还是说教育。


第一,我母亲没上学,从来不管我。说实话,我能上大学,是我父亲的功劳。。我父亲重视教育,但他不乱管。我前面已经说了,如果我母亲管了我的教育,我完全不可能考上大学。

第二,你对我老婆的心理成因分析,我觉得说得非常好。她确实过于焦虑了。

第三,前面我也提到,我小孩的成绩,虽然这几次考试不是满分,但语文和数学,都仅仅错了一道题,已经非常好了。我并不希望小孩一定得满分,也不想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教育孩子是长久的事,像你说的,要有规划。这个我非常赞同。我老婆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极端重视分数。而且,她自己过分焦虑,还将这种情绪随时散布在家中。

第四,我不觉得,小孩懂柏拉图,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我只是举个例子,说小孩这个年龄,懂的知识不数太少了。前面也有网友说,六岁的小孩,谈这些实在不理解。但我孩子,他喜欢问这些,比如我和他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然,我也不懂这理论),他就经常问我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太阳系、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太阳系。等等等等。当然,你说小孩懂这些没有,这个当然没有直接的用处,但对扩展孩子的思维,比如写作文,至少有潜在的好处吧?补充一下,我孩子是男孩。

最后,谢谢你的关于沟通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10-8 09:14: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ianocrazy 于 2012-10-3 11:55 发表

偶尔上论坛,只是为了看 jerryhao 的新帖子。


见到老朋友,本身就是快乐的事情,我也是太忙,偶尔来和大家聊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0-8 09:37:18 | 只看该作者
不合适的也是一种教育吧,可以适当引导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10-8 09:51: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xyz12345 于 2012-10-8 08:34 发表



非常感谢你的回复。首先接受你的批评。我打老婆,确实不对,这点我自己从不否认。我老婆是个非常固执的人,有家族原因,跟她母亲的性格有关。比如我和她谈到她母亲,她自己都经常说,天下都找不到她母亲那 ...


你老婆继承了部分他母亲的性格,那是不可避免的。类似的情况随处可见,他母亲那一代人,实在是被这个社会害苦了,大多数的母亲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你从周围了解一下,就知道你的情况并不是特例。而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很难摆脱父母的影响,我在很多帖子里说过,一个打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当年也曾经无比愤恨,但是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以习惯性的会采取打孩子的教育方法。因为他们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会其他的沟通方式。所以你还是要理解。

你自己想想,以你目前的情况,你能如何做?

把媳妇休了,再给孩子娶一个后妈?

抱怨一下,继续过那个生活?

希望媳妇幡然悔悟,变成一个比较正常的妈妈?

耐心的、慢慢的去改变一切,找到一条适合于自己家庭的方法?

其实理论上,我们都知道你回去选择哪个办法。但是怎么去做,可能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到。

比如你可以经常和媳妇去做些忆苦思甜,让他回忆他小时候母亲的做法对她成长的影响,并且让他想想自己的一些做法,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的成长。

看看能否教会她一些具体的做法,比如我经常会给一些朋友劝告,那就是当他们看到孩子行为让自己不如意,要发火的时候,让他们默念:“不要说、不要说,一说就会错”。因为我很多朋友教育孩子的时候爱冲动,事后又会后悔,这个办法确实可以帮助他们控制情绪。

我前面也说了,我们大家都和你有一样的理念,那就是不看重孩子平时考了多少分,而只会关注他这次测试哪里出了问题,是否需要干预。甚至有时候孩子被扣的分数很冤枉,还要去支持孩子。但是你那里有特殊的情况,因此你需要学会变通。我说了,在小学,如果你希望孩子次次都在班里考第一名,其实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你只要放下架子,做一点点实事,你就能做到。而他的结果是,客观上帮助你的老婆减少了焦虑,增加了让你负责孩子学习的信心。本身就能很好的解决你目前的问题。你又何必执着于自己固有的理念,而不去做一做呢?

平时多和老婆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有任何坏处,要合作不要对抗,对抗的结果耽误的是孩子。你讲的多了,而且合乎逻辑的话,老婆不会不能接受的。

有问题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信心或者没办法去解决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以不读书为通,即为变通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10-8 09:56:01 | 只看该作者
再说几句和楼主无关的话。

中国文化最坏的地方就是虚伪,而其中表现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信奉“忍”,甚至有人还把它当作美德。

有事情了,不懂的摆在桌面上,不懂得沟通交流,不懂得彼此妥协。

只会“忍”,“忍”,“忍”,求一时平安,最终的结果就可能是爆发。

打了几拳,只是小小的爆发而已,大家不需要在大惊小怪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nikkiyy + 2 + 2 '忍&quot;,真正会的真不多
Martina-Mm + 10 + 10 深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0:27: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jerryhao</i> 于 2012-10-8 09:56 发表再说几句和楼主无关的话。

中国文化最坏的地方就是虚伪,而其中表现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信奉“忍”,甚至有人还把它当作美德。

有事情了,不懂得摆在桌面上,不懂得沟通交流,不懂得彼此妥协。

只会“忍”,“忍”,“忍”,求一时平安,最终的结果就可能是爆发。

打了几拳,只是小小的爆发而已,大家不需要在大惊小怪了。


人要学会和运用妥协,其实,妥协是解决问题的很好办法。可惜,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10-25 00:47:36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个题目就想骂人  骂那个挨打的女人 你真是无知啊 这是家暴 该 报警。不为你自己 为你家孩子啊 常常看着这种事情的发生  也许以后只能喜欢拉菲  画出受难的圣母~~~~~

算了吧 大姐 这个男人就是打心眼里 看不起你啊  腾达了之后 你是第一个要被踢掉的
也许只是在通过努力培养孩子的方式摆脱这种被歧视  一切的固执甚至偏执只是 委屈隐忍的反射~~~

谁都看的出这不是简单的家庭教育冲突 是一颗膨胀、扭曲的心不能容忍周围的土壤

只是觉得孩子可怜 游离在两种 矛盾中 看着 被鄙视的母亲辛勤为他付出 却被告之那是没文化的无知

可怜天下孩子~~~~  有多少 活 在父母思想行为冲突的阴影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10-25 09:5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jyw123 的帖子

其实我也挺同情楼主滴

家暴?仅仅是家暴而已?
有句话不是说了么,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智力上的不均衡对人的折磨比一般人想象的更厉害,尤其是对相对来说更有优势的那一方。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择偶的时候不要选择与自己不相匹配的人,就这一点而言,楼主的确是有问题的。

我之所以同情楼主,是基于我过往的经历,有这样的亲身体验。
我恨用暴力折磨对方的那个人,但我同时也很理解,他之所以用暴力,也完全是因为心理的极度不平衡,只能通过某种其他的手段来宣泄,否则他就疯了。

其实我们都偏题了,楼主想讨论的肯定不是家暴,而是怎么教育孩子。
老鼠的招都是高招,具体怎么操作,就要看楼主自己的智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10-25 13:20: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yw123 于 2012-10-25 00:47 发表
看到这个题目就想骂人  骂那个挨打的女人 你真是无知啊 这是家暴 该 报警。不为你自己 为你家孩子啊 常常看着这种事情的发生  也许以后只能喜欢拉菲  画出受难的圣母~~~~~

算了吧 大姐 这个男人就是打心眼里 ...


别那么冲动,这个不是什么家庭暴力,只是楼主一时激动,做了一些错事而已。

家庭暴力是经常性的,不是偶然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18 , Processed in 0.09668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