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的他为何不想活了——拯救丁丁手记(三)
(2012-03-27 22:46:59)
五天后,丁丁妈妈来电话,告诉我这几天丁丁表现得非常好,每天自觉地看书学习,还主动帮妈妈做事,情绪也很好。但是,丁丁妈妈着急地说,就是玩游戏很上瘾,尤其是玩一种杀人的游戏叫《穿越火线》不肯放手,丁丁的妈妈多次劝阻不见效,按照我提出的要求又不能打孩子,满腔怒火的丁丁妈抓起板凳把桌子砸了一个大洞。 我该怎么办?丁丁的妈妈语气里充满了焦虑。
很多孩子都会玩游戏上瘾,但真正的沉溺网络游戏完全不能自拔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孩子迷恋网络,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足够吸引他的东西,这需要从家庭环境、家长行为和学校环境中寻找原因。
丁丁是否沉溺网络、为什么如此喜欢杀人的游戏我还不了解真实原因,当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提高丁丁对生活的兴趣。电话里我给丁丁的妈妈布置第二次作业:1、不禁止孩子玩网络游戏,但要与丁丁约定好时间,到时间后妈妈可以断开网络;2、每天陪孩子玩一个小时,包括孩子玩网络游戏;3、每个礼拜送孩子一个礼物,礼物不一定要花钱,可以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也可以是一张明信片、一个自己做的小手工、一片枫叶……,我还建议第一次送礼物不妨就送丁丁最喜欢的游戏卡。这些作业目的还是为了让丁丁感受妈妈爸爸对他的尊重、理解和爱,。
为了答应丁丁的邀请,同时了解丁丁喜欢玩网络杀人游戏的真实原因,我决定到丁丁家去看看。
知道我要来的消息,丁丁高兴得不停地给周围人宣布“我的伯伯要到我家来了!”(我真的很感动,孩子已把我当成他最喜爱的人了,称呼“我的伯伯”,其实我不过是给了孩子一点点鼓励、信任和赞美)。那天,他和妈妈一路蹦蹦跳跳走了一站多路来接我和“科比”。
丁丁的家在市内繁华地带,那是丁丁的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打工多年买下的一套二手房,虽然是老房子又是一楼,面积也不大,但房间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丁丁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妈妈送给他游戏卡给我看,还让我看他爸爸给他新买的书架、看他家的小小后院,看冰箱里妈妈买的一袋鸡腿肉,还告诉我他喜欢的书籍。丁丁对科比狗狗也特别友好,摸着它的头问想吃什么。
我拿出送给丁丁的礼物——一个在英国买的按照真“路虎”缩小比例的车模、一套书,我让丁丁什么时候翻译出车模的说明就告诉我,说我没看懂(我的用意是让丁丁自己翻译出来产生成就感,并加强自信,我知道丁丁最喜欢英语,而没有教育丁丁要好好学习),丁丁有点不好意思点头答应了。
丁丁打开电脑告诉我他下载的游戏,“全都是打打杀杀的,”注意,我没有问丁丁一句关于玩网络游戏的事,他主动说起,孩子是不会隐瞒自己的。
喔,你很喜欢吧。我问
是的,
为什么呢?
丁丁犹豫了一下小声说“在家里爸爸妈妈打我,在学校同学打我,我打不赢,在网上我可以随便打呀杀啊”。
哦,你打赢了很痛快吧。
嗯。
丁丁的小脸露出得意的微笑。
丁丁喜欢玩网络杀人游戏的真实原因露出端倪:现实中得不到尊重,呈不了强就到网络上去发泄,虚拟的世界可以补偿现实中的缺憾。
我坐在丁丁旁边,和丁丁妈一起看她每天表扬丁丁的记录。
3月7日:
1、 今天丁丁说:不懂的不要自作主张,否则永远不会知道正确答案。
2、 中午自己煮面条。
3、 下午主动浇花,还在花盆里支了几根架子,妈妈问:你为什么要支架子啊?丁丁说:小花弯腰了,它需要帮助。
4、 丁丁还说:小花就像我自己,有时需要老师和妈妈的帮助。
5、 妈妈头昏不舒服,丁丁和爸爸一起去给妈妈买药。
6、 丁丁看到《特别关注》上一篇文章《但丁索鱼》,内容是但丁参加一个会议,主办方给了但丁一条小鱼,但丁想了办法换成了大鱼。丁丁对妈妈说“但丁用智慧换了大鱼,还博得了别人的尊重。”……
我一边看一边感叹:这是丁丁说的,真有哲理,真好,丁丁真了不起,在一旁玩游戏的丁丁听到夸奖脸上泛起了红光。
说实话,看了丁丁妈简单的记录,我从心里感叹,孩子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孩子出现的问题的确是我们——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
丁丁妈还告诉了我许多学校批评孩子的事,丁丁的漫画书被没收了,老师说下课看也不行;老师说他不专心,其实课程内容丁丁早就懂了;作业马虎,因为丁丁觉得不需要做那么多遍……,每天丁丁都要挨批评。
丁丁妈说,自从按照我布置的作业——少责备、多表扬孩子、送孩子礼物、陪孩子玩、看有关教育书籍后,丁丁的情绪好多了,丁丁看了妈妈的记录不敢相信自己:我有这么好啊。
我对丁丁妈妈说:丁丁不但是个正常的孩子,还是个优秀孩子,他渴望自由,不喜欢按部就班、规规矩矩,他比一般孩子更不适应高压下的应试教育,更不屈服家庭中的权威说教,对这种有个性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像《窗边的小豆豆》中的林校长,真正热爱孩子、信赖孩子、尊重孩子,不知道丁丁将会怎样的快乐和出色。
几天后,丁丁复学了,第一天到校就流眼泪。我能理解丁丁的心情,他是怕、是恐惧,规规矩矩做个“乖孩子”、“好孩子”这条路对他而言好难啊,面对他的,可能还是训斥、批评,在老师眼里他还是属于另类,还是需要找心理医生,斥责声中丁丁会继续怀疑“我有这么好吗?”
而我能做到的就是帮助丁丁的父母改变观点,不按照统一的模具打造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包容、理解、肯定,多给孩子一些阳光,至少,在家庭这个小天地中没有恐惧,只有信任,那么丁丁就可以挺起胸大声地说:我就有这么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56dd4e0100xrll.html
[ 本帖最后由 1717 于 2012-9-14 10:5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