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加油站] 【转帖】单亲家庭教育模式初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 21:0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实验小学 唐云中 李太恒 陆德勇

近年来,我们社区家教委员会,在县、市、妇联家教委员会的直接指导和关怀下,就单亲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途径进行有效的研究与探索,并从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建构了立体家教模式。该模式以林崇德教授的思维三棱结构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理论,以关爱为核心,家长从榜样教育、活动教育、环境教育三个维度立体作用于学生自我意识、自我矫正、自我体验三个层面,促使孩子克服认知障碍,克服情绪障碍、克服人格障碍,进而达到孩子了解自我、信任自我、悦纳自我、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调适自我、设计自我、满足自我健康素质的目标,走出心灵困惑,去迎接学习、生活的新挑战。单亲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图(1)(见下页)(克服)认知障碍(克服)情绪障碍(克服)人格障碍模式运用机制图例(2)(克服)认知障碍(克服)情绪障碍(克服)人格障碍通过家长的榜样(对事业追求,坚韧的毅力,乐观的情感,诚信待人、遵守公德等),对孩子学习是无声的激励,对焦虑孤独情绪克服增添勇气,对克服个人焦虑,冲动倾向是很好的示范。通过孩子自我意识进而内化,建构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三、模式的基础,原则。单亲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模式,核心是关爱。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础。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单亲家庭孩子因父母离婚,死亡、疾病、坐牢等不幸的家庭事故巨大打击,造成心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结果是爱的残缺(失去父爱或母爱,或都失去)。他们对家庭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没有了精神支柱,他们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对艰难的现实,他们的生存更加倍地“呼唤关爱”渴望亲情来抚平创伤的心灵。因此单亲家庭教育家长应以双倍的爱心献给孩子。在本模式运作中,必须遵循以下六条原则:(1)平等性原则、(2)尊重性原则、(3)鼓励性原则、(4)参与性原则、(5)目的性原则、(6)娱乐性原则。 四、模式的优化机制。 (一)优化榜样树形象我们知道青少年心理是否健康,首先与父母的素质,特别是父母的心理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残酷的现实是家庭残缺,孩子失去赖以发展的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单亲家长更有必要以良好的素质、优秀的人品,给孩子树立光辉的榜样。同时家长要努力学习,提高科学家教水平,把握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以科学之光增添人格魅力。如我校家教委员会,组织家长学校4000多名学员人手一册重庆市妇联市家教委员会研制的《家长学校系列教材》。该教材分年段,体现家教的层次性,系列性、介绍科学家教知识。每期有计划有步骤上课辅导,还开展好家长评比表彰,家教知识抢答等活动。帮助家长更新了观念,这样我们家长以自身的优良的素质,高尚的品格、精湛的技艺,增强榜样的力量,对孩子心灵的塑造起到神奇的作用。 (二)优化亲子的关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亲子关系的优化是家教的保障,要求家长倾心关爱而切忌溺爱,适度的要求而切忌拔高。可见溺爱是家教的隐形杀手。那么过严如何呢?有的家长离异后,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要求他出类拔萃,弥补自己心灵创伤。单亲学生胡某,父亲是西藏营级干部,要求孩子每次必考全班第一名,但这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全班中等,她整天活得胆颤心惊,结果产生考试焦虑,甚至萌发轻生的念头,那敢跟家长交心谈心。可见过分“严”爱也是破坏家教的祸根。因此关爱,要求适度,努力营造民主、向上、和睦的氛围,才能优化亲子关系,开启孩子心灵之窗。从而为家庭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优化教育情境孩子良好心理的培养,有一个场景、时机、方式问题。对于单亲孩子,本来父母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易产生一层情感的“隔膜”,要到达理性理解,就需一个较长过程。因此家长更应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溶化“隔膜”,在亲子情趣共鸣基础上,实施心理引导,①找好契入点:如看电视《宝莲灯》后,轻松引入母爱的话题②创造情景,如孩子爬山、参观动物园,从中教育孩子要刻苦,遵守社会公德,陶冶美的情操;③制造氛围,生日、节日、纪念日,祝贺喜庆节日,教育孩子尊老爱幼,礼仪诚信;④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与人相处,培养团队精神;⑤引发兴趣,讲世界发明家的故事,教育孩子成功来于艰辛。平等温馨中对孩子心灵的雕塑水到渠成。 (四)优化矫正过程对单亲孩子,由于他们比一般孩子情感更脆弱,心理问题更隐秘、更严重,自我矫正比较困难。因此单亲学生家长更应对孩子言行、举止体察入微,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一但发现孩子反常,表现出以上心理问题,家长可以搞心理教育咨询,也可配合学校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珍断测查(如mht测查)等找到孩子心弦,调准音调,优选矫正方案,我校每期对4—6年级单亲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题诊断测查(该测查前身是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良倾向诊断测验》,由华南师大心理系修订并标准化,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2002年学校分别以4—6年级121名单亲学生进行测验,发现有较严重焦虑倾向的37人,占 31?1%。" 类别人次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六年级372331510五年级03011264四年级15003365小计41524761719 对所有单亲学生建立心理健康发展档案,为问题学生提供心理矫正方向。我校家教委会统计,仅2002年,单亲家长咨询100多人次,参加专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268人次,这样又有科学的预测,又有最佳的矫正方案,单亲学生心理发展较好。 4—6年级学生121名进行“mht”终期测查,心理有焦虑问题归类于下。" 类别人次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六年级23123022五年级02011223四年级13003333小计28137578与初测相比,除过敏倾向外其余各项焦虑人次有所下降,特别是六年级单亲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后,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大大减少,且均顺利毕业升上初中。由于有效地开展单亲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推动学校对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学校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学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教育课题组”定为“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参考资料:《小学生心理学》王耕、叶忠根、林崇德合编《石屏谈家教》赵石屏著《重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培训学习讲义》市教委宣教处、重师心理系教育咨询中心合编《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个别辅导》王志超编《小学生儿童教育心理学》李维编《心理素质教育科书》《心理素质》教科书编写委员会《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沃建中主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14 13:57:24 | 只看该作者
看的眼花缭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22 14:42:37 | 只看该作者
好好排一下版吧,楼主,这样看起来好费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39 , Processed in 0.07793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