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共读读书会] 幸福的亲子共读时光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11-28 22:40:46 | 只看该作者
幸福版版,再来看看您的读书楼,深恨孩子不是这样小的!以便跟着看书啊!不过没看见英文的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我家英语看得很少,孩子爸爸的态度是不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10:57: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umu9897 于 2012-11-28 22:40 发表 src="http://bbs.etjy.com/images/common/back.gif" 幸福版版,再来看看您的读书楼,深恨孩子不是这样小的!以便跟着看书啊!不过没看见英文的呢。

我家英语看得很少,孩子爸爸的态度是不建议学习论坛牛娃们的做法,我比较不爽,但是现在确实懒得关注他的英语,有一搭没一搭的在看

你可以去看看论坛里子川妈元元妈笑妈的楼,她们楼里有很详尽的孩子学英语的方法和资料,能学到不少经验和好方法的

这都是咱们论坛里的精英宝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12:49:35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11月29日

晚上和孩子一起看了《驴小弟变石头》,感觉他兴趣一般,可能是字数太多了,他看一会就会自己玩玩具,再抬头看一眼,故事里的内涵不知道他有没有懂--最珍贵的是全家人在一起

《一园青菜成了精》也是很有意思的书,内容朗朗上口,图片也配的生动有趣,小朋友看得目不转睛,但是没有问任何问题

《睡觉去,小怪物》,《阿利的红斗篷》也许看得太熟了,他已经开始捣乱了,自己乱说乱答词,随他玩

那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小朋友边看边笑,他真的挺喜欢这本书

爸爸陪着又看了斯凯瑞的那本《单词书》

晚上躺在床上,和小朋友聊天

告诉他我很爱他,不管怎么样都爱

小朋友:那我变成大灰狼你也爱吗?

我:爱啊,只要是你,妈妈都爱

小朋友:那变成大象呢?

我:爱

小朋友:那变成长颈鹿呢?

我:爱

小朋友:那我变成房子呢?

我:爱

小朋友:房子没有眼睛没有腿的,你也爱吗?

我:只要是你,妈妈都爱的

小朋友:那变成大便呢

src="http://bbs.etjy.com/images/smilies/sweat.gif" (这刚看完嗯嗯书就念念不忘了):大便臭臭的,但是只要是你妈妈就爱,不管你什么样,妈妈都爱的

小朋友心满意足的开始折腾别的事情了

看到几句话

转载下来,经常看看

德国孩子一般3岁上幼儿园,为期3年。3年中,他们会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参观消防警察局,学习灭火和躲避火灾;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看他如何为市民服务;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和选货……3年后,他们具备初步的生存能力……

男孩的童年应该是这样:自由自在,充满欢声笑语,勇敢地去抓牛蛙,挖蚯蚓,玩最疯狂的橄榄球,在林间发疯奔跑——除此之外,不应再有别的。而如今,这些喜欢热闹、胆大包天、爱好冒险、活泼开朗的男孩子们,却面对一个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发挥余地的敌对世界。——(美)美格·米克《把男孩培养成男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mumu9897 + 2 + 2 这鬼灵精怪的小朋友啊,太可爱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13:12:08 | 只看该作者

继续转载

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http://www.bjnews.com.cn/world/2012/11/25/235650.html

“在美国,大多数的孩子都有家务活清单。父母们认为,孩子参与做家务,不仅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自己是家庭一员的感觉,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根据年龄大小,他们分别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比如:9-24个月,自己扔尿布……2-4岁,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5-7岁,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8-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13岁以上,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

日本父母教育孩子的警言

1.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2.与其给他知识,不如让他感动,与其让他感动,不如让他去实践。>>

3.人过了20岁,父母老师的意见就像过了春天再施的肥一样无效。所以矫正孩子的恶习要趁小。>>

4.最开始教孩子学习时,一定要为他找到人品好的老师,再有才智,学历,而人品恶劣的老师,不能做孩子学习的典范。>

5.让所爱的孩子外出旅行。这里的旅行不是观光,而是离开家乡到陌生之地工作。人不离开父母的保护,不体会到这种艰辛就得不到锤炼,就更谈不上真正的幸福。如果真的爱孩子,就是要让孩子吃些苦。否则等孩子长大了真的一无所成,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6.爱孩子,批两次,表扬三次,教他五次就会成才

7.朋友的影响大于父母的影响。因为父母与孩子的年龄性别之差都制约着父母的影响力。而朋友的影响则不受制约,特别是精神上的影响更大。可见,孩子选择朋友是何等的重要。

8.对孩子的行为,五件事中三件夸奖,两件批评,他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9.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孩子可以独立地生活,保护者可以安心地离开孩子身边。孩子遇到问题,应让他自己想想。人的发展就像上台阶,不自己上一个台阶,就无法学会那个阶段的东西。

10.即使挨打,也是父母的棒杖。人生总要在各个阶段受到不同的打击,面对打击自制力的有无与强弱非常关键。从小总是挨打的孩子则从小就习惯了打击,长大后有力量保持正常精神状态。

11.了解世间之事的人,应该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贪恋酒色与金钱之事。

12.爱哭的孩子长得快。小孩哭是一种自我欲望的表现。如果孩子的生命力越强,越健康,他就哭得越厉害。因为哭对他是种运动,哭会使他增进食欲,哭累了会让他酣睡

13.教育是非常花费时间的工作,教育的效果往往要等10年或20年才能知道

14.知能教育和人格教育不能分开

15.如果真的爱孩子,就是要让孩子吃些苦.否则孩子长大了会一无所成; 爱孩子,批评两次,表扬三次,教他五次就会成才;教育终级目的就是孩子可以独立地生活,孩子遇到问题应让他自己想想.人的发展就象上台阶,不自己上一个台阶,就无法学会那个阶段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13:13:54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12法则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这条看起来是不言而喻的,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创造健康环境?但实际上也不尽然,有些家长有此心却不懂如何做。比如说,过分溺爱娇惯孩子,由着孩子瞎吃,不锻炼和劳动,就是一种不健康的习惯。孩子变得好逸恶劳的罪魁祸首也是家长的怂恿。还有,家长之间有矛盾经常争吵,也是很不正常不健康的环境。

希望法则: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永远用正面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看到希望,认为自己确实有希望呢?如果你是一位家长,爱对孩子喊:“你怎么这么笨”,“这么没出息”,“你算是没指望了”之类的话语,站到孩子的立场想一想,自己会看到希望吗?

力量法则:
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成人总是比孩子有力量,无论是拼体力还是斗智能和经验,不然多吃那么多年的干粮不是白吃了?
因此大人与孩子斗强
本来就不平等,胜利了也不光彩。尤其是家长、老师等和孩子关系密切的成年人,不可采用与孩子赌气、硬比等方式去刺激孩子。对心理感情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少儿来说,“激将法”是不合适的。

管理法则:
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子不教,父之过”在哪里都通行。未成年的孩子自我克制能力上不成熟,因此父母必须负起责任来管束。但这种管束应该是充满亲情、人性化、科学而理性的,而不可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来任意修理摆布。也不可采用命令式,毫不顾及和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和人格。

声音法则:
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思想。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他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

榜样法则:
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家长检点言行极为重要,孩子的教养,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家长也要注意交往的社会关系和常去的场合对孩子的影响。

求同存异法则: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们会有很多不符合常规的幻想。其实这些正是童心的可爱之处,如果大人认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泼冷水,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会让他们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惩罚法则:
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单纯的惩罚,尤其体罚,是非常负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也是不文明的。但不是不可以批评,也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做些处罚,比如孩子做错了何事,可以罚其几天不能看电视,但决不能不许孩子吃饭,或者罚站数小时,打骂更是违法的。

后果法则:
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有时候,成人都说不清楚后果和危害,光对孩子横加指责,就无法服人。因此要教育孩子心服口服,家长、老师等成人首先得周密思考前因后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晓之以理,孩子会明白的。

结构法则:
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在美国这样的法制社会,做到这点不算太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孩子们从小就受到熏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或许有人以为美国很开放,但实际上,美国人对待道德感情、家庭责任、性爱行为等,都不会超越底线,也少有人因为帮亲友社会关系而腐败违法的。因为他们心中有原则,知道越界就是犯罪,不能为了迁就亲人而触犯法律。

二十码法则:
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这个“二十码”是个象征,说明美国人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家长不必处处围着孩子转,你觉得是关心照顾他们,孩子们却觉得家长控制得太严。也应允许孩子保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当然,家长还是要在二十码之外注视着的。

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有些家长看起来对孩子操心管制很多,可到时候却不知道孩子的这些W,这可算不上好家长。只有上面所有那些法则都做好了,孩子才肯对家长说真话,家长也才能了解到这些W。也有些家长舍得掏钱送孩子去昂贵的私立寄宿学校,认为这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孩子能进管理严格专业的学校确是有好处,但家长也应该自问一下动机,把孩子完全托出去,是否有些图省事而把家长应付的责任推给学校的意图呢?有了可靠的学校来管教孩子,家长就不用操心这些W了。其实,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学习成长的过程,过早让孩子离家寄宿,家长会失去这样一段虽然辛苦却非常有意思的人生时机。即便孩子去了寄宿学校,有老师管教,家长仍然不可忘记自己的责任,要随时了解这些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2-12-3 00:10:16 | 只看该作者
我貌似更能认同欧美的育儿理念啊,对于这个日本的育儿警言反而觉得能引发共鸣的不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呵呵,我喜欢其中几句,你怎么又这么晚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6:45:36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的新书

《驴小弟变石头》,这本书小朋友看的时候问题比较多,书本身字也很多,读起来累啊~~

《我讨厌书》,这是帮助孩子喜欢书爱上书的一本绘本,小朋友看到这本书一直在问:为什么讨厌书啊?为什么?他不理解,因为他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看书的。。正好借此引导他开始看这本书,了解原因。

《爸爸的围巾》,日本作家的书,之前听说过这本书,看的时候心里还是会有淡淡的悲伤。绘本画风比较粗狂,色彩比较强烈,但是故事却让人心疼,我不知道还在有没有真正看懂,尤其是故事的最后一页,可是我还hi不愿意给他明讲出来,关于生死的事情这几天也有在说,只是说的少也不知道该如何讲更合适。

小朋友现在很有意识要照顾爸爸妈妈。妈妈带他马路上行走的时候总是让他走在人行道内侧,说要保护他。

小朋友总是说等我长大了要保护妈妈,让妈妈走到里面去src="http://bbs.etjy.com/images/smilies/loveliness.gif"

前几天他在说妈妈我长到比你还高,我会保护你;

妈妈很感谢也很开心

然后小朋友又讲:等我长到100岁的时候,我也保护你

妈妈说:等你100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死了

小朋友有点不安:为什么啊

爸爸妈妈:等你100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老了,就要死了啊

小朋友:那现在呢,你们老不老?

妈妈:现在妈妈当然不老啊

小朋友:那很年重呢?(他以为年轻和年重是反义词,O(∩_∩)O)赶快纠正下年轻和年老是反义词

妈妈:妈妈要一直陪着你啊,陪你长大,上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直到你开始自己的独立的人生,妈妈会陪着你和你一起长大。宝贝,妈妈是不是很年轻啊?

小朋友重重的点头,是!

嘿嘿(☆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4:30:15 | 只看该作者

周末两天很忙,孩子幼儿园活动真多,他也玩的很快乐.

郊游的时候去的地方有个##动物园,他五个字竟然都认识,妈妈挺开心,这种通过看书无意识的学会识字的方式妈妈很喜欢,孩子也接受。

最近一直在看新书

《南瓜汤》《和甘伯伯去游河》,

《你真好》,《逃家小兔》这两本他比较喜欢,《逃家小兔》看了好几遍了,自己有时候会说其中的话,然后我就接着说,两个人就笑起来:)

昨天白天太累了,让他自己选三本

他拿了《一寸虫》和斯凯瑞的《消防员繁忙的一天》和《墨菲警官繁忙的一天》,后面两本英语,妈妈读着真吃力src="http://bbs.etjy.com/images/smilies/sweat.gif" ,小朋友倒是愿意听,可惜妈妈真心不想读,下次换成简单的书让他看好了

孩子们在一起,家长不可避免的会互相比较起来

保持平淡的心情实在是重要。孩子之间有多大的可比性呢?每个孩子都是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过程,一遇到我不淡定的时候,小朋友爸爸经常给我解压,不让我着急上火。也好也好,一个人一直保持冷静真的很难,相携互助共同陪着孩子长大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13:58 | 只看该作者

新看的书

《阴天有时下肉丸》

《我的连衣裙》 日本作家 西巷茅子

宫西达也的《青蛙小弟睡午觉》

和那本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他也很喜欢,连着看了两遍

昨天晚上,小朋友对我说:妈妈,我的灯关上了

我:哪里的灯关上了?

小朋友:我眼睛里的灯关上了,我看不见了(他把眼睛紧紧的闭着)

多么可爱的描述,眼睛里的灯,睁开眼就是灯打开着,闭上眼就是灯关上了

我喜欢这个描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23:55:38 | 只看该作者

晚上没有出去散步,懒得动

小朋友只好跟着窝在家里

补偿他,一共看了十本书,看完用了一个多小时

唯一一本新的书是《一个男孩》,简单的英语单词,洞洞书的形式变换英语单词,从一到十,有点意思,小朋友老老实实从头听到尾

《棕色的熊》那本书特别奇怪,现在看的时候,小朋友总是会说不让看老师那一页,一定要跳过去,不允许我读和看,他自己也不要看,其他的都要看要听,只有那一页。。src="http://bbs.etjy.com/images/smilies/sweat.gif" src="http://bbs.etjy.com/images/smilies/sweat.gif" 我在想,老师给他留下的印象是这么不好吗还是怎么样?他在幼儿园里到底过的开心不开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吗?有点小担心。至少我知道,他们老师现在批评最多的是班级里一个男孩子,从孩子口中听到关于这个孩子的负面信息比较多,例如老师又批评他了,老师给他一个叉叉(用双手比划交叉,是批评,用双手做个笑脸是表扬),那个孩子又说难听话了等等,但是老师对孩子怎样,真没底,至少老师对自家小朋友的关注度不够这是肯定的,虽然老公安慰我这并不是坏事,但是。。。

不想了,随他了,

家庭教育是重于学校教育的

这个我心中的宝贝,他比什么都重要,昨天发生点小事情,吓得我心脏扑通扑通的,他的平安健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真的。

早上很早爬起来,希望过几天能摇上,又有点不希望,群里消息频频,现在的家长的疯狂和孩子的可怜从这件事情上真的可见一斑,这也是一种生活,能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呢。。。

太久没有看过育儿书src="http://bbs.etjy.com/images/smilies/sweat.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2:21 , Processed in 0.132885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