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69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菜鸟视野——学数学的终极目标是优化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9 23:1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免责提示:观看本文,后果自负。
  本文为菜鸟个人观点,未经数学和教育专业人士审核,故菜鸟不保证文中引用的正确性,推理的正确性和结论的正确性,观看本文所引起的所有不良反映(包括但不限于头晕,呕吐,感冒发烧等),均后果自负,菜鸟不承担任何责任。

以前对数学,甚至于理科的思考,总是局限于怎么学好,怎么学轻松,而忽略了一个本质的问题,学来干啥?目的是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功课,毕业了能用到多少。
昨天看了木头妈推荐的《数学课必须改头换面》,明白了一点,学习是为了生活,学数学的终极目标是优化生活。而不是考试多少分,上什么中学,上什么大学,等等。要找好工作,就得上好大学,要上好大学,就得上好中学,就要搞好小升初,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如果为了这样一些功利性的目标,放弃对美,对快乐的追求,最终得到的是劳累的一生。
学数学的终极目标是优化生活,什么是优化生活?大到工作的选择,小到晚饭吃面条还是米饭,怎么样选择最优,这些都是数学能力的终极体现。那么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要追求的,也得为这一目标进行。我们追求最优,而不是最好。有些时候,更优和更好是一致的,比如,花同样多的学习时间,A考了100B考了95,那么AB更好,也更优。我们的数学题,也是这样,给出你条件,你选择一个更好同时更优的公式,解出来,就行了,在这里最好就是最优,从而混淆了最好和最优的概念。可是在大多数时候,什么好很容易判断,什么优却是无法判断的。比如,A用了120%的力气得了100分,B只用了80%的力气得了99分,C用了60%的力气,得了95分。毫无疑问A最好,C最差。可是对于谁优呢?这个就没有标准答案了,如果给出这个完整数据,大家也许还有些不同的判断,如果隐去前面的付出,只看到最后的分数呢,A 100分,B 99分,C 95分?估计大家都认可A最优吧,可是实际上A的辛酸谁能知呢。我们的教育,只告诉大家追求更好,这是奥运精神,不是我们的生活。
正如《数学课必须改头换面》所说,我们生活中,不可能有正好符合条件的环境存在,我们必须在无数多余的条件中选择合适的条件,并且在无数不足的条件中进行假设,并最终解决问题。前一条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后一条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些都不是学校教育能带给孩子们的。当孩子的课余时间被作业和补习班占满的时候,他哪里还有时间去生活呢?
批判容易,建设难,建设只有靠我们自己。首要的,是要认清做一件事情,是否有利于提升孩子成人后具有优化自己生活的能力。
第一个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家长要做的是善待孩子的问题,即使回答不了,解决不了,也不要吝舍您的赞美。孩子每一个稀奇古怪的念头,都有可能成为砸向牛顿的苹果,让我们期待它比乔布斯的更伟大。
第二个,是变量思维,变化会引起变化,数学中这就是函数,生活中就更多了。
第三个,是对称思想,对称是最美的,语文,美术,音乐,物理,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对称。
一派胡言,不知所云。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1 金币 +21 收起 理由
dragonfly_re + 5 + 5 那天女儿问我,为什么有很多东西不对称 ...
cheng917 + 2 + 2 精品文章!
苹果无色 + 2 + 2 我很赞同。
dotor.w + 2 + 2 我很赞同。
Martina-Mm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9-10 08:19:0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看你的这个帖子,突然想起俺家那口子前段时间跟我说的一个事来了。

我不在家,孩子成天闹着早饭要换花样。老爸就给出条件了,稀饭、面包、粽子等几种各几天,让孩子自己去排列组合,安排早餐食谱。
结果是,过不了多长时间,儿子粽子吃腻了,吵着不可能吃粽子,宁可饿肚子也不吃了。

我回家之后,天天牛奶馒头煮鸡蛋(买了果酱,人家还不一定要吃),到目前为止,儿子还没闹过一次。

靠数学安排的生活,也不能忽视人对生活内容本身的追求。


再想起一个,我和孩子他爸长期的争端。

我做事喜欢设计,总是一二三四五,安排了一堆。
他做事计划粗疏,每天排不了几件事。

结果我总是需要做减法,否则日子就过得累,有些很重要的事还会给忘了。
他活得优哉游哉,事情还不少做。

他有一次就说我,统筹学得太好了,见不得一点空挡,一份时间恨不得做十件事。。。
想想也是,拖长一点,做慢一点,事情始终还是会完成的,怕啥?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小荷听雨 + 2 + 2 学习了
jiangying + 5 + 5 显然,你是死读书,你老公是活读书。谁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9-10 08:24:38 | 只看该作者
又想起儿子在学校上课,老师看重的不是答问的精确性,而是特别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有质疑精神,不但数学,科学、语文、英语以及其他课,都特别鼓励。
不怕找不到答案,只怕没有问题。
再也没有不满了,我们也就失去进步的可能性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9-10 09:28:39 | 只看该作者
比如,A用了120%的力气得了100分,B只用了80%的力气得了99分,C用了60%的力气,得了95分。毫无疑问A最好,C最差。可是对于谁优呢?这个就没有标准答案了,如果给出这个完整数据,大家也许还有些不同的判断,如果隐去前面的付出,只看到最后的分数呢,A 100分,B 99分,C 95分?估计大家都认可A最优吧,可是实际上A的辛酸谁能知呢。我们的教育,只告诉大家追求更好,这是奥运精神,不是我们的生活。


很好的思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更好的生活。离开此道,就是异化,只是如今这种异化越来越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09:3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我爱飞飞 的帖子

你搞错了我的意思

优化,不完全是规划和计划

什么是优化?说穿了就是以尽量小的代价获取成尽量多的收益。而往往有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在计划上,最后干出来的却没啥成果。

有些东西,从小刻着骨子里,哪里需要去计划,去背?

优化的能力,说穿了,到最后是一种直觉。一件事的两个方向,瞬间就能决定那种方法成功的可能性最大。然后放手去做,错了就错了,只要大多数时候做出的判断是对的就行了。

课本不会教给我们这些能力,课本上给出足够的,而且是恰恰刚好的条件,然后只需要找到公式就行了。没有判断,没有冒险。

到点就饿了,需要计划每天什么时候吃饭吗?

从你的这个例子,我可以看出,你老公的数学比你好,对吧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12-9-10 09: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9-10 10:38:3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优化?说穿了就是以尽量小的代价获取成尽量多的收益。


如何以尽量小的代价获取尽量多的收益? 这是个好问题。估计不同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秘籍。

但有一条路肯定是走不通的,那就是光有知识的积累。学习需要融会贯通,需要时间消化以增加我们的领悟力也即我们常说的悟性。 所以,花120分的力气获100分就肯定不是最好,而花60分的力气能获95分,将来一定会更有悟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9-10 12:07:39 | 只看该作者
《数学课必须改头换面》这个文章我没看过啊,不知道说的是啥,但是这个题目我觉得有点不是很接受。

中国的学校课本,横向比较起来,最靠谱的应该是数理化三科了,因为这三科的课本基本是外来的,里面讲过的东西我们古代没有,所以只好拿来,而人家多少年积累的经验,使得这几科与需要偏差较小。

生物、地理这些也属于自然科学的,相对上面的那三个就比较差,因为课本里掺在了很多私货,而且受到了五十年代苏联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潮影响,还存在很多不科学不现实的东西。另一个弊病是,这几们课把原本很有趣的东西,讲的无趣了。

语文再其次,理由我不说了,八股的玩意毁了这门有用的学问

另外几科基本就是谎言的堆叠了,不说也罢。

因此看来,数学似乎还没有到需要改头换面的地步。

当然数学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重视计算不重视推演和应用,在小学数学里很突出。中学部分课程过于专业没必要学,比如微积分等等。令人遗憾的是,统计、运筹、图论、博弈、数理逻辑这些在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东西,在目前数学课本里基本没有涉及。这也是奥数存在的基础。

对于学数学有什么用我就不多说了,但绝对不是为了考学。

数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石,我们享受的现代生活,无一不是建立在数学之上。

只要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好奇,愿意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那就离不开数学。

楼上几位说的运筹学的事情,在我看来和运筹学还不完全的沾边。

仅仅对制定计划还是临时安排,其实都不完全属于运筹学的范围,但没有计划,肯定完全不属于运筹学。而运用运筹学的,一定是如何准确估算计划的,以及如何排定计划,使得计划达到最优。

举两个例子:比如购物,男人一般都会列一个清单,到了超市或者商场,会按照需要购买的物品设计好路线,把物品一一买好就离开。而女人一般不去制定什么计划,随意逛,看到喜欢的就会放进购物篮,但往往到家后返现有需要的东西忘记买,明天再去一次。
再比如做饭,如果是我会把摘菜、洗菜、烧水、蒸饭等各个环节在心里想好,把做事情的先后次序排好,所以一顿饭做下来,并行进行,也就个把小时。换做太太也许会是一个上午。

但这并不意味着哪个好哪个不好,效率高的或尽量节约时间,去做其他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效率低的实际上是在享受这个过程。从来没有效率高就一定会比效率低的好的说法。这如同钓鱼,享受的就是那个悠闲,这的想要抓鱼,不如去撒网。

但数学这玩意确实能用在每天的点点滴滴上,那是没错的。

至于有人说我就喜欢写诗作画,就是不用数学那就随他了,但如果能享受到数学的乐趣,一定不是一件坏事。

生活需不需要优化,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为了生存而奔波,不是我需要的,我跟想要的是享受生活。

学数学呢,似乎也不需要非要有个啥目的,如果有的话,那就说这个学问很有趣,而且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吧。

[ 本帖最后由 jerryhao 于 2012-9-10 12: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3:06:55 | 只看该作者
《数学课必须改头换面》不是文章,是个短短的视频,这个也不是咱中国人的,中国人没这水平

“学数学呢,似乎也不需要非要有个啥目的,如果有的话,那就说这个学问很有趣,而且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吧。"
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优化。

此外,本文不与数理化三科以外的比较,其他科目是否靠谱,没有讨论。

我想表达的意思,基于理科内部,没必要搞得孩子那么累,而且搞得那么累,还学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9-14 10:47:38 | 只看该作者
很想知道既不让孩子累着,又能学好理科的方法。是不是孩子必需有此天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0-19 11:18:29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只知道变化会引起变化,在经济学中尤其感受得深刻。却不知道这正是数学里的函数的意义。学习这些年还没有做过如此深刻的对数学的思考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35 , Processed in 0.102543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