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uge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幼儿及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辅导的经验与思考 袁鸿林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1-18 00:03:16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意见:语音是很重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居首要地位的,语言最重要的或者说最核心的功能是什么,我觉得是沟通(communication),东南亚一带,口音是很重的,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得一些人说英语,好像不是标准的英音也不是标准的美音,但是他们和英美人交流沟通美有任何问题,而国内有些人的发音是不错的,但是因为不用,和英美人沟通起来还是有问题的。 实际生活当中,有的人发音不一定好,词汇不一定丰富,但是敢说敢用,沟通能力比发音好,词汇丰富,卷面分高,但是不敢说不敢用的人要强得多。 非常赞同pharmacist:语言不是学会的,而是用会的。因此发音当然是很重要的,对儿童来讲掌握正确的发音又是很容易的,但是给孩子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也很重要。当然我们给他的语言材料(文字、视听)尽可能纯正,但是碰到什么样的老师,家长的口音如何就不一定了,不一定为了孩子的发音不纯正,就不创造一个真实使用的语言环境。 举个例子:一个幼儿,4岁到美国,长到5岁离开,其间全英文环境,那她的英文发音一定是纯正的nativespeaker,可是再回到中国,一点英语的环境也不给她,那我想等到她长大了,还是不会用英文来交流的。 声明:我不否认,发音很重要,幼儿学英语,发音更重要。我现在给女儿提供的视听和文字都是原版或者引进版。只是不要因噎废食。   
szanny+-->引用:szanny 多谢楼主的介绍,很开心大家一起讨论英文学习的问题。 我家多多从满一岁开始每天分两次看半小时的迪斯尼欢乐美语,到现在快有一年时间了,还差两课就全部看完。由于多多这个年龄段的特点,看碟的进度是由小家伙自己决定的,每课一般会重复看二十遍以上,有非常喜欢的单元会看上百遍。她完全看懂内容是没有问题的。最开始我是坐在一边同步翻译,因为开始的时候她看不懂,不怎么喜欢看。后来慢慢就不需要我翻译,小家伙自己看得也津津有味了,有时候还给姥姥讲呢。我一直是全程坐陪,该跟读的时候跟读,该回答问题的时候回答问题,一年下来我的朋友都说我的英文发音进步很多!这是意外收获! 但是,多多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语言环境,没有用英文同别人交流的机会,虽然我有时候同她讲讲英文,但毕竟我的英文水平也非常有限。 我能感受到多多非常非常喜欢学习英文,我给她做的英文家制书她非常喜欢看,我买的那套《机灵狗故事乐园》也非常喜欢,经常主动翻出书来让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读给她听,有时候我实在没空,她就坐在地板上自己读。但是我的口音已经明显影响了多多,她的英文发音真的不是太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1-18 10:07:19 | 只看该作者
huge57+-->引用:huge57 1。起步注意语音训练,在读、唱中不断纠正,中、英语音差异较大,所谓买个带子或碟片,就能自然让孩子学会英语的说法,不是无知,就是骗人。2。多看英、美原声的碟片,如动画之类,孩子爱看,会自然模仿,但要讲解和纠音。3。创造氛围,多读多说。读时一定要把语速提起来。最好是尽快把语速提到与英美原声的正常速度。我是一开始就教连读、失去爆破和变音等技巧,加上语速,便能与英美原声接轨。4。读、听、说三步骤一起抓,以读(大声读)为纲,读多了就会有语感。小孩子的思维兼容性很强,不会受母语的过多干扰。认读时,用自然字母拼音法,学会它,小孩子不用背单词。往写过度也容易。以上都是具体的步骤,可能比较专业一点,不知能否帮上你。
非常谢谢你提供的方法。你说的大声的读提醒了我,现在只要我给她念中文英文等需要背的东西,就大声的念给给她。纠正语音对我们在这些发音实在不好的家长是一个难题。我现在都是告诉她中文意思,但这样担心孩子养成不是直接英语思维。请问,你在教她新单词和新句子的时候,起初几遍告诉她中文的意思吗?或者你是怎么解决这方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2:25:11 | 只看该作者
to baby100:
单词的中文意思教多少遍——随机。问题是,要把词义讲透,介绍使用的语境,而不注重对译。小孩子学中文,学说话,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学来的。至少,他会抓意群。在我看来,一开始就用意群,或用短句,好过用单词。——在最初,用单词也是把它当最小单位的意群。这样,孩子一开始就会适应:语言是一种信息。随着他对英语这种信息的熟悉,他自然就会用了。我们传统的教法,记单词,背语法,结果却不会用。听不懂也说不了。再说一遍,语音很重要。有了纯正的语音,他才能感受到语言,在纯正语音的基础上,英语是很容易为孩子所感受的。只要他在感受了,你就成了,不用逼他去背。注意创造环境,让他反复去感受。你孩子学说汉语是背出来的吗?让他反复大声读,实际上也是让他去感受。看动画片,很多话,孩子自己就根据情节猜出意思来了。——他就感受到了。孩子对外语的感受能力很强,远远超过成人,所以,我用的教材多为成人的——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1-18 14:27:51 | 只看该作者
huge57+-->引用:huge57 to baby100:单词的中文意思教多少遍——随机。问题是,要把词义讲透,介绍使用的语境,而不注重对译。小孩子学中文,学说话,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学来的。至少,他会抓意群。在我看来,一开始就用意群,或用短句,好过用单词。——在最初,用单词也是把它当最小单位的意群。这样,孩子一开始就会适应:语言是一种信息。随着他对英语这种信息的熟悉,他自然就会用了。我们传统的教法,记单词,背语法,结果却不会用。听不懂也说不了。再说一遍,语音很重要。有了纯正的语音,他才能感受到语言,在纯正语音的基础上,英语是很容易为孩子所感受的。只要他在感受了,你就成了,不用逼他去背。注意创造环境,让他反复去感受。你孩子学说汉语是背出来的吗?让他反复大声读,实际上也是让他去感受。看动画片,很多话,孩子自己就根据情节猜出意思来了。——他就感受到了。孩子对外语的感受能力很强,远远超过成人,所以,我用的教材多为成人的——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的。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1-18 14:28:16 | 只看该作者
这里很多家长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教育英语,而不是让孩子在生活中说英语。如果仅仅是教孩子学英语,又企图孩子用英语来思维,那根本不可能。网上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学习英语效果都很出色,比如这里的zhoumanlin(同同妈),还有摇篮网的rubie,他们的父母都不是从博士的高度去教育孩子。我觉得他们的教育方式更适合孩子。那就是双语养育,而不是教英语。家庭中有一方只说英语,另一方只说中文。我看到这论坛的同同,两岁多就流利的说中英文,英文能够流利阅读。

我看到rubie的爸爸出了一本书名字叫《宝贝比我强》,这个名叫汤北辰的小女孩刚满3岁,但在所住的整个社区里已经很有名气。周围的大人都知道,小北辰除了讨人喜欢的开朗个性外,还有超出其年龄的英语水平。

  她有接近1600个的英语单词量,这其中有相当多的单词,比如scaffold(脚手架),jaywalker(乱闯红灯的人)等,即使许多大学生也未必清楚;她能够轻松看懂《迪斯尼神奇英语》的所有故事,以及香港英文台的适龄幼儿英语节目;她对于生活中的语言,凡是汉语能理解的,英语都能听懂。

  她是神童吗?她在外国长大吗?她的父母送她去过外语学习班吗?答案都是否定的。汤北辰的父母只是普通的中国人,小北辰也是普通的深圳孩子。面对别人的惊讶,小北辰的母亲罗女士试图打消对方的神秘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孩子一出生,孩子他爸就坚持跟她100%英语对话。我与孩子大约80%用汉语,20%用英语。如果说教孩子学钢琴、学书法需要大人和孩子付出很多努力的话,教孩子学英语应该是最简单的,因为反正要与孩子说话。”


两位作者罗翔和汤峥嵘不是语言学专业的学者,专业也都不是外语专业,作为英语爱好者,他们在养育自己女儿时采用了“双语养育”的方式——爸爸坚持说英语,妈妈坚持说汉语,并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研究双语理论,观察和记录孩子的成长。

  这本书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他们自己及其他双语养育家庭的育儿实践,这些养育过程中的困难及其克服和坚持,以最亲切、最直白的角度告诉读者,在双语养育的过程中会遭遇什么,如何面对。我觉得想孩子学英语的父母值得一看。

    如果家里同时有两种方言的环境,你会发现孩子很快就同时说两种语言,更本就不需要教,英语也是一样。语言是学来用来交流的,不必太在意父母的发音不好。这是《宝贝比我强》的书中所说的,我觉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4:39:26 | 只看该作者
pharmacist+-->引用:pharmacist 语音的纠正在大多数的父母是个难题。自己本身都发音不好,还去纠正孩子?拿我的朋友们来说吧,孩子英文的发音比父母好的占90%以上。

我认为那些没有Huge57那个条件的家长们可以考虑自发地组织一下,与附近同龄幼儿一起搞个类似的“英语角”让孩子们一起玩,邀请英语好的家长作指导,锻炼语感。
这个想法好!
我有时感到一些幼儿园、或小学的老师用很蹩脚的中国英语来教孩子,还不如不教。这些教幼儿、少年的启蒙老师,在我看来,英语程度不一定要很高,但师范院校一定要培养语音过关的老师,再懂点方法。否则,误人子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1-19 12:49:01 | 只看该作者
bump+-->引用:bump 这里很多家长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教育英语,而不是让孩子在生活中说英语。如果仅仅是教孩子学英语,又企图孩子用英语来思维,那根本不可能。网上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学习英语效果都很出色,比如这里的zhoumanlin(同同妈),还有摇篮网的rubie,他们的父母都不是从博士的高度去教育孩子。我觉得他们的教育方式更适合孩子。那就是双语养育,而不是教英语。家庭中有一方只说英语,另一方只说中文。我看到这论坛的同同,两岁多就流利的说中英文,英文能够流利阅读。

我看到rubie的爸爸出了一本书名字叫《宝贝比我强》,这个名叫汤北辰的小女孩刚满3岁,但在所住的整个社区里已经很有名气。周围的大人都知道,小北辰除了讨人喜欢的开朗个性外,还有超出其年龄的英语水平。

  她有接近1600个的英语单词量,这其中有相当多的单词,比如scaffold(脚手架),jaywalker(乱闯红灯的人)等,即使许多大学生也未必清楚;她能够轻松看懂《迪斯尼神奇英语》的所有故事,以及香港英文台的适龄幼儿英语节目;她对于生活中的语言,凡是汉语能理解的,英语都能听懂。

  她是神童吗?她在外国长大吗?她的父母送她去过外语学习班吗?答案都是否定的。汤北辰的父母只是普通的中国人,小北辰也是普通的深圳孩子。面对别人的惊讶,小北辰的母亲罗女士试图打消对方的神秘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孩子一出生,孩子他爸就坚持跟她100%英语对话。我与孩子大约80%用汉语,20%用英语。如果说教孩子学钢琴、学书法需要大人和孩子付出很多努力的话,教孩子学英语应该是最简单的,因为反正要与孩子说话。”


两位作者罗翔和汤峥嵘不是语言学专业的学者,专业也都不是外语专业,作为英语爱好者,他们在养育自己女儿时采用了“双语养育”的方式——爸爸坚持说英语,妈妈坚持说汉语,并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研究双语理论,观察和记录孩子的成长。

  这本书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他们自己及其他双语养育家庭的育儿实践,这些养育过程中的困难及其克服和坚持,以最亲切、最直白的角度告诉读者,在双语养育的过程中会遭遇什么,如何面对。我觉得想孩子学英语的父母值得一看。

    如果家里同时有两种方言的环境,你会发现孩子很快就同时说两种语言,更本就不需要教,英语也是一样。语言是学来用来交流的,不必太在意父母的发音不好。这是《宝贝比我强》的书中所说的,我觉得很好。

的确是这样,我有个亲戚,他在家说广东话,亲戚间说开平话,孩子在外是英语环境,孩子还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说普通话,结果孩子四种语言都说得挺好的。

但是我是不会用这种办法来创造语言环境的,因为我认为与孩子的交流比孩子学英语更重要,如果仅仅用英语,我觉得不能很好地和孩子交流,有因小失大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00:09:29 | 只看该作者
丽莹妈咪+-->引用:丽莹妈咪 说的很有道理。“认读时,用自然字母拼音法,学会它,小孩子不用背单词。”这个不是大家所说的Phonics 教学法么?!小逸爸, 能详细谈谈你是如何教小逸语音的吗?

从唱歌开始,非常认真地不断纠正。因英文的很多音素,中文没有,小孩子有时就含糊过去,比如th的发音要用舌头伸出来摩擦门齿。我教那么多孩子,没有一个例外,都需要反复纠正。再比如说,中文更多用口腔的前半部发音,而英文大部分要压到口腔后部去发音,口型的大小等,这都需要经常提醒,不是靠听一些碟片就能解决的,尽管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
基本发声发音没问题了,就教技巧,连读、失去爆破、变音等,逐渐把语速带起来。并让她体会“轻、重、长、短、强、弱”六个字。中文靠四声来辨音,英文听词就要靠轻、重、长、短来搞清元音,在句中更有强弱的变化需要注意。而这些体会就要靠朗读来培养,我的语音很纯正,所以小逸主要是模仿我。等自己读音没问题了,语速也有了,听力也就上来了。输入到一定的时候,她自然就会脱口而出纯正的英语了。我总觉得,语音不好,听力难上,学英语一辈子会很累。电视台主持人问她,爸爸是怎么教你英语的,她说:先教会我语音,然后再教我读。——她说的是实话,而且是最简单的概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11:02:23 | 只看该作者
英语没有浪费教育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05/01/22 09:56  新京报


  最近因为英语四六级考试泄题,引起人们对英语教育的反思。许多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的教育过度强调英语。甚至有位政协委员、中科院学部委员说英语浪费了教育资源。

  四六级英语考试泄题,引起制度反思和对英语教学方法的批评是自然而然的事。但由此谴责英语在教育中比重太大,则未免“殃及池鱼”。中国正处于全球化的时代。沃尔玛的订货竟占了中国GDP的1%.我们如此依赖国外市场,现在的英语教育,恐怕还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那些学者举出英语无用的例子,大多数是似是而非。

  比如,美院学国画的学生不用学英语,读中国古典文学的不用学英语等。试问:读这样的专业的人,究竟才有几个呢?难道13亿大国的教育制度要围绕这些人设计吗?就说这些少数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精英,他们真不需要英语吗?笔者在美多年,亲眼见到搞国画的人向美国人推销自己的作品,国内中国文化的顶尖学者如走马灯般地出来访问。你问问他们就知道:大部分人非常珍惜出来的机会,也有非常强烈的学英语的意愿。如果这些人回来后告诉大家不要学英语,我就简单怀疑他们是否想垄断出国机会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流的国学家没有必要跑到国外去,学问都在自己家里。那么,你不妨看看,美国的美国学家,日本的日本学家,法国的法国学家,有几个只懂自己的语言?又有人会说,卖画的人不是纯艺术家。难道纯艺术家真不卖画?难道美术学院的目标只是培养纯艺术家?看看日本和印度,人家的卡通片纷纷打入美国市场,大量运用了本国艺术的遗产,对好莱坞颇有冲击。可是惟独不见中国的产品。难道我们只能给人家做衬衫、袜子和内衣吗?美院学生多学学英语,说不定中国会多出一大出口产业。

  日本跨入本世纪,把国际化奉为既定国策,甚至要把英语作为第二官方语言。

  印度的服务业近年来突飞猛进,成为“世界的办公室”,产业层次和利润率明显高出我们这个非智能型的“世界工厂”。难怪有一些经济学家称印度有望在未来几十年超过中国。人家的一大优势,就是英语。最近我的计算机出了问题,找厂家寻求技术服务,一个电话就被接到印度。本来,我想象印度人的母语就是英语,中国人在这方面与之很难竞争。其实,一用这种服务就明白,印度人说英语很吃力,很难听懂,中国人完全可以在这些产业与之竞争。

  问题是,人家那里英语班到处都是,我们这里却有许多人忙着宣扬不用学英语。

  事实上,英语的风行,并非因为国家在教育中过分强调英语课程,而是老百姓自觉要学。这也是为什么英语在文科中是利润最大的教育产业之一。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是最精明的,用不着一些有地位的专家告诉他们什么才是他们的利益所在。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出来讲这些话的专家,多半在50岁以上,“文革”中被耽误,缺乏外语训练。后辈英语好,很快在学术上就会超过他们。说句玩笑话,听他们的话,要多长个心眼才是。我相信,即使是真正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的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学问停留在这一代人的水平上。我个人作为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教书匠,从来不忘告诫后辈:学好英语,关注世界。历史学界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当代的中国,再也不是封闭的中国了。(文/旅美知名学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22:10:42 | 只看该作者
 专家指出:让语言扎根最重要

 2001年09月03日 10:19 北京青年报


  “我认为小孩2岁至3岁的时候就可以学英语了,因为他们的母语已经固定,同时对学习语言很好奇,兴趣很大,这样事半功倍。”昨天上午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教育、心理学专家及部分幼儿园园长和一些儿童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了儿童英语教育方法。

  随着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设外语教学,小孩子学习外语已经成为许多家长的一块心病,到底多大学习外语最合适,如何对待孩子学习外语中出现的错误,学习英语会不会开发孩子的早期智力发育,这些问题也同样是幼教专家们正在研究的课题。“儿童学习语言是整体学习,而不是像成人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语法地学习,让儿童学习外语最重要的是让语言扎下根”。许多专家结合实际教学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确立正确的英语教育目标,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选择正确的教学法进行了探讨。

  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华普隆剑桥儿童英语教育机构组织,这家机构正与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在中国推广一种通过听说手工和动作实现多感官刺激,让孩子在愉快中习得英语,并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达到多元智力开发的smile英语教学法。(牛金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56 , Processed in 0.07653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