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7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录】让“爱”与“自由”共存(懂得与做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0 22:5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爱”与“自由”共存
  父母与孩子童年时的关系模式无比重要。衡量这个关系模式的质量有两点:爱和自由。
  我们知道,自由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因为自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获得发育,自由也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许并被鼓励走向自我实现,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做起来并不难,就是,当孩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既不要常替他完成,更不要经常限制他。譬如,当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家伙辛苦地爬向10米外的一个玩具时,大人不要因为觉得他很辛苦,就把那个玩具替他拿过来。更不要把他抱起来,带他去拿一个大人认为的更好的玩具。
  给予孩子自由的同时,同等重要的是爱
  爱是什么?按照罗杰斯的定义,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那么,相反,假若我们做不到对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而急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就不是爱。
  我们很容易急于给孩子建议和命令,这是因为,给建议和命令,远比理解容易。实际上,无数父母感受到,理解孩子,太难太难了。譬如,有多少父母能理解,一个3岁的孩子为什么非得要一张完整的大饼?
  理解了,才能做到接受。谈到接受,罗杰斯认为,只有无条件的接受,才能令一个孩子感受到被爱。然而,无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做到什么,我才爱你。”
  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把注意力从内部转化到外部上来。原来,他是因为精神胚胎的召唤,才去爬10米远去拿一个玩具的。但现在,他不去拿拿个玩具,是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会令父母不高兴。这样一来,这个孩子就会失去对事情本身的原动力,一切行为都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认可为目标。于是,他现在很容易被父母控制,等长大了,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23:07:53 | 只看该作者
三年前看时,孩子上幼儿园,自以为理解也能做到!现在孩子上了一年级,回想自己这一年的做法--------可悲的背道而驰呀!
我用一年的磨练,开始意识到我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孩子,接受孩子,尽可能的让他自己在摸索总结中成长!
我尽可能的和儿子一起成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可77 + 10 + 10 说得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8-11 11:54:27 | 只看该作者
很多育儿道理,看起来都很浅显易懂。但是,如果把这些正确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恐怕很多人都不能轻易做到。
所以常常会很困惑,为什么自己知道明明不应该做的事情,实际上却在不断地实施着。于是会不断地反省自己,不断地重新阅读那些高屋建瓴的文字,不断地修正自己教育的方向,最后达到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更好更健康地成长吧。
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让我们自己更正确更快乐地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14: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可77 的帖子

第一次被回复,还给威望和金钱,心里高兴地像个孩子!
我感叹孩子还是幸运的!
上小学一年级碰到了那么好的樊老师、黄老师......  
学围棋碰到强调独立摸索总结的程老师,
现在家长知道了儿童教育论坛,虽然有点晚,但孩子还是幸运的开始告别一些不必要的折磨,越来越能享受到真正的爱和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8-11 21:45: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iqichengzhang 于 2012-8-11 14:23 发表
第一次被回复,还给威望和金钱,心里高兴地像个孩子!
我感叹孩子还是幸运的!
上小学一年级碰到了那么好的樊老师、黄老师......  
学围棋碰到强调独立摸索总结的程老师,
现在家长知道了儿童教育论坛,虽然 ...



每次遇到同路中人,心里也会高兴得像个孩子。因为这样一来,觉得漫漫的长路上,自己并不孤单。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和大家的孩子都在共同地努力前行,孩子并不孤单。
一起多交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9-7 15:56:25 | 只看该作者
爱是我们的主题,但爱不是无边无际的,在家中也是需要给孩子设立界限的。当他们知道界限在哪儿以及谁说了算时,就会获得安全感。

下面这个例子能更加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假设你正驾车行驶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准备通过一座悬架于谷底之上几百英尺的大桥。作为第一次穿越大桥的你,心情一定异常紧张。此时假设两边没有护栏,你会把车开在哪边?肯定是道路中间!即使你根本不会碰到桥边的护栏,但是,有护栏会让你感觉更安全。

实验证明,儿童具有类似的心理。在进步教育运动早期,一位热心的理论家拆除了一所幼儿园的围栏。他以为去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障碍,孩子们将享受到更多活动的自由。但孩子们的反应却不是这样,他们只是在操场的中间挤作一团,不仅没有跑得更远,连操场的边缘也不敢去。

明确的界限意味着安全感。一个正常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感受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感。他们不会有麻烦,除非他们自找。只要在界限之内,就能享受到快乐、自由和接纳。如果这就是“民主”一词在家庭中的含义的话,我非常赞同。如果“民主”意味着没有界限,或是孩子以自己设立的界限来对抗父母,我坚决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7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3:53 , Processed in 0.096218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