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食补养生,中医食疗中药及功效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7 11:0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养生,食疗中药推荐

淮山――味甘性平,入脾、肺、肾经。益气补脾,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体倦。生用淮山能补脾养胃,补肾涩精,补肺生津,常用于消喝虚热,脾虚纳呆,肺虚喘咳,久泻不止,肾虚遗精,妇女白带过多。炒用淮山能补脾健胃,常用于脾虚喘咳,食少便滞,白带过多。总之,养阴生津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淮山能固肾益精,用于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淮山所含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故有增进食欲的作用。

蜂蜜――补中益气,润肠通便,对创面有收敛、营养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1.补气生阳,用于气虚、少气;2.固表止汗,用于身体虚弱,表气不固的虚汗症;3.敛疮生肌,促进造血,抗溃疡、抗炎等;4.补气行水,用于虚证的风湿水肿症。

党参――味甘性平,入脾、肺经。补中益气,益血生津。

沙参――味甘、淡,性微寒,入胃、肺经。1.润肺止咳,用于肺虚有热的咳嗽,多与麦冬等配伍;2.养胃生津,用于温热病后的阴虚津亏,口干食减,多与麦冬、玉竹等配伍。
西洋参――味苦、甘,性凉,入胃、肺经。1.补肺清热,常用于肺虚劳热,喘咳咯血等症;2. 养胃生津,用于热病后期肺胃津枯,烦渴少气等症,多与麦冬等配伍。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清热除烦,养阴润燥,用于阴虚内热,津枯口渴及心烦燥咳,痰稠气逆,或热病伤津便秘等症。但要注意,脾胃虚寒,大使溏泻或有湿者忌用。

百合――味甘、淡,性微寒,入心、肺经。1.润肺益气,用于气虚或肺燥咳嗽,与蜂蜜或川贝等同用;2.清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神昏恍惚,常与知母、地黄等同用。

玉竹――味甘,性微寒,入胃、肺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胃阴伤、烦渴、燥咳、短气等症,常与沙参、麦冬等同用。但要注意,脾虚有痰湿者忌用。

杏仁――分南、北杏两种,南杏仁味甘,性平,无毒;北杏仁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功效主要为顺气润肺,止咳定喘,润肠通便。

芡实――味甘,性平、涩,入脾、肾经。1.补脾止泻,常与淮山、茯苓、党参、白术等配伍;2.涩精止带,常与淮山、白果、龙骨等配伍。

薏米(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1.除湿止痛;2.清热排脓;3.补益脾胃,炒热用于脾虚有湿的泄泻证,常与淮山、茯苓、白术等配伍。但滑精、小便多者慎用。

莲子――味甘,性平、涩,入脾、肾、心经。1.养心固肾,常与芡实、莲须、龙骨、牡蛎等同用;2.补脾涩肠,治久痢、虚泄等症,每与白术、茯苓、陈仓米等并用。要注意的是:湿热、大使结燥者不宜用。

莲须――味甘,性平、涩,入心、肾经。固精止带,常与龙骨、牡蛎、芡实等同用。

木瓜――木瓜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对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均有疗效;木瓜蛋白酶还能促进和调节胰液的分泌,对胰腺功能不全而引起的消化不良有疗效。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成脂肪酸,有利于对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

砂仁――行气和胃,醒脾,用于胃呆食滞。临床服用砂仁适量,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

鸡内金――味甘,性平、涩,入脾、胃、膀胱经。消食健脾,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加,胃的运动机能增加,排空加速。

食疗养生请关注:http://p-css.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9:13 , Processed in 0.13135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