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蓝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听《蒋勋细说红楼》散记,兼说亲子共读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22:45:41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有一段时间没听了。也按顺序一一地过来。且把印象深刻的絮叨一回:
第76回,凹晶馆凸碧堂那一节,湘黛二人避开众人在凹晶馆联诗。蒋勋把每一句都细细解释,淋漓尽致。其中湘云给出“香新荣玉桂”一句,黛玉笑她杜撰。对于黛玉追问其典,蒋勋评说:
明清之后文学典故太多,搞得大家不敢创作。每一句都要引经据典,讲出处。只有用了别人的东西,才能证明我是个有知识的人,结果把文学变成了卖弄,严重缺乏自我创造。

恰孩子最近作文也喜欢引名言名诗,我觉得很堆砌,正好她讲蒋勋这个观点。
想起自己初中刚开始学议论文时,喜多抄素材,论据很多,论证却显得羸弱不堪。以致虽有立论,自圆其说却很牵强。
用典本是好事,但创新更重要。孩子的语文老师改作文时,对于那些想象力超强的作文特别会加以称赞,算不算鼓励创新能力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4:49:3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渐渐已不再听音频,改为阅读。孩子和我各自看。
这天她突然笑笑地伸出四指问我这是什么?我说four,又把四个手指弯下来问我是什么?我说是爪,她笑说是弯的four(wonderful)。原来出自蒋勋说红楼之第七辑,62回,宝玉过生日,席上谢覆一节,蒋勋提到自家侄子让他猜谜简直要昏掉。
看完这一节,女儿便“射覆”发生深厚兴趣,如宝琴覆了个“老”,《论语》有“吾不如老圃”,所以射击“圃”,拉着我模仿,可是我一次也没中,简直糊涂S了~~~

说红楼看书,代替听音频。蒋勋的音频仍是要听,前几日语文老师由闰土的课文讲到鲁迅,便挑出来《中国文学》之“从文言到白话”里鲁迅那一节来听。这是蒋勋重点讲的一个算是左冀作家吧。其他单独讲的就是沈从文和张爱玲。因为时代接近的关系,我感觉孩子听起来,比听“从诗经到唐诗”那一节,更接受得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3:20:56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改听音频为看书,所以记录基本停滞了。
最近音频在听蒋勋-美的沉思-中国文学,之一《诗经到唐诗》、之四《从文言到白话》听完,现在在听之二《从唐诗到元由》。蒋勋讲《春江花月夜》时,引闻一多的评论“孤篇压全唐”为赞,女儿很感兴趣,主动把这首加入到本周背诵内容。
细讲白诗之长篇长恨歌和琵琶行,也听得入神。孩子现在进入到文学性阅读的阶段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才女养出一个未来的小才女:)蓝天,红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3-5-13 14:57: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蓝田 于 2012-7-11 16:27 发表
蒋勋先生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里面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想起原书中,作者因脂砚斋之劝,删去秦氏自尽那一段,非但不觉遗憾,反觉一颗慈悲之心~~

在先生的细说里,也是处处透 ...



我听的慢
现在才听到第9回
总找不到时间,或者是给自己借口吧

真是有同样的感受,蒋勋的评论中对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慈悲,没有居高临下的指责批评,只有了解,理解
以前看书,下意识就认为薛蟠实在是个无恶不作的混混,
听他的讲解,现在就会想,其实确实这也只是个孩子,丧父,母亲宠溺,出身权贵。会出现这种种行为自有他的原因

谢谢蓝田,你这个真是好帖啊
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3-6-14 09:43:27 | 只看该作者
看看,能不能下载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Xieno + 100 你还差300多积分,我先送你一程吧。努 ...
蓝田 + 10 + 10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2:1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3-7-4 15:34:22 | 只看该作者
郁闷呀,为何下载不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5-2-11 14:13:0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5-5-7 17:18:19 | 只看该作者
哇,文学楼,真好啊!跟着一起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5-5-19 10:1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1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24 , Processed in 0.08129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