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甜蜜的烦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小女吃饭的烦恼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5-1-18 16:40:17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如本坛有肠胃专家的话,请帮忙解释一下。

我不是医生,对于幽门螺杆菌也一知半解,我很想听听专业人士负责任的观点,我带孩子去过协和医院看专家,想得到更准确的信息,我看的专家对我说幽门螺杆菌高是要灭菌,不存在争议。我孩子每次刚吃饭就会趴在椅子上说肚子痛,后来不到吃饭时间也常说肚子痛,趴上椅子。人家说孩子是不会装。从吃药的第四天开始,他就很少说肚子痛,有一次我们在吃饭时还批评过他,也没见他再趴在椅子上说肚子痛,所以我觉得不象是心理问题。

对于您的贴子,我看了好几遍,我也不想盲从于某几个专家,我真的很盼望有专业人士负责地讨论这个问题。

其实,我从网上收集大量信息给大家,是想让大家关注家中吃饭分餐问题,对于幽门螺杆菌是否要治疗,人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没关系,但分餐的问题,我想意见应该是统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5-1-18 16:43:59 | 只看该作者
看出楼主很急!!!

但是用一句话来讲:

改变远比预防难得多.

儿童吃饭的问题很大问题在于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5-1-18 17:23:12 | 只看该作者
freshman+-->引用:freshman 我不是医生,对于幽门螺杆菌也一知半解,我很想听听专业人士负责任的观点,我带孩子去过协和医院看专家,想得到更准确的信息,我看的专家对我说幽门螺杆菌高是要灭菌,不存在争议。我孩子每次刚吃饭就会趴在椅子上说肚子痛,后来不到吃饭时间也常说肚子痛,趴上椅子。人家说孩子是不会装。从吃药的第四天开始,他就很少说肚子痛,有一次我们在吃饭时还批评过他,也没见他再趴在椅子上说肚子痛,所以我觉得不象是心理问题。 对于您的贴子,我看了好几遍,我也不想盲从于某几个专家,我真的很盼望有专业人士负责地讨论这个问题。 其实,我从网上收集大量信息给大家,是想让大家关注家中吃饭分餐问题,对于幽门螺杆菌是否要治疗,人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没关系,但分餐的问题,我想意见应该是统一的。
其实比较担心的是吃药问题,即使看到了效果,也不赞成长期吃药,也许别的方法也能有这个效果。 分餐问题意见更难统一了。吃饭方式真是一个文化问题了,积习难改,上海肝炎改不了、非典也改不了,所以真的没希望了。不过我个人对公共进餐支持分餐,对家庭进餐则大不以为然,而且觉得很好笑。其实家里能保证专碗专筷就已经很好的杜绝传染源了,何必分餐呢,何况病菌传播还有多种方式接触、飞沫,是不是家里的人不要再拥抱、平时都戴上大口罩呢。 呵呵,我太保守了,新生事物大概是没能力接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5-1-18 19:30:2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说的很有道理!应该分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5-1-19 09:55:3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家中分餐没有那么难做到,只要多一把公筷和公匙就可以了。如果人口多,就多准备几双,我父母那从非典时期起就开始用公筷和公匙,我们也没有感到多少不便。

如果家中有人得了肝炎或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我不太会相信,大家还会拥抱、亲吻,特别是家中有孩子。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不得不多次与医院打交道,先是父亲得了癌症,后是孩子反复生病。对于医生的话,我们也是反复分析,不想盲从,我更多地感受到有些医生由于私利的驱使说些不负责的话,误导病人。比如,很多医生总是让孩子打点滴,有时一连打上5天,每一次的费用在100左右。而儿童医院的一个大夫告诉我们,打点滴与吃药效果是一样的,如果能吃药就不要打点滴,我也从很多报刊上看到类似的文章。可主张打点滴的大夫更多,每次我提出吃口服药,总是坚持说效果不一样,要打点滴,我们又不是医生,也不知道如果不按他的要求打点滴该吃哪种药。

如果身体里的细菌在正常的范围内,不会给人体造成伤害,我们是不用管它,比如癌细胞每个人都有,人不用一出生就杀死癌细胞,但超过正常范围又有谁能说不去消灭它呢?我孩子的幽门螺杆菌是正常值的19倍,如果你是我该怎么做?

至于,儿童吃饭的问题很大问题在于家长,我同意,我也努力在看各种文章,按正确的方法去做,我孩子到3岁时还不知道糖是什么,除了水果和酸奶,其他什么都不给他吃,而且每次都是在饭前1个小时才敢吃。饿的方法我们也试,一次什么都没给他吃,后来我们看也不用饿,每次都吃得很少,特别是肚子一痛就很少再吃。没有人愿意去医院,可有时又不得不去医院。如果,不在家中使用公筷,让孩子染病,难道不是家长的错。更何况,这是个习惯问题,以前很多人不是还用手沾唾沫点钱吗,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5-1-19 10:20:2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孩子也不爱吃饭,但没听他说肚子痛。

我觉得还是应该控制零食,特别是糖和果冻(常吃降低抵抗力)。

去医院检查一下也好,至少能排除一下可能性,但要找一个有职业道德的医生,现在这样的医生越来越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5-1-19 10:27:2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女儿现在5周岁了,吃饭也是一大问题,她也经常说她肚子疼,但是摸她的肚子软软的,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总以为是在幼儿园里可能是被寄生虫感染了。

看了大家的争论,分餐是值得推广的!!

Hp过高,容易诱发胃溃疡和肿瘤,要使用抗生素一类的药物治疗hp感染,这在医院里是比较普遍的治疗方式。但是,关键是,hp感染是比较顽固的,往往抗生素治疗收效甚微,即使改变可能也是比较暂时的。也许是因为根本的生活方式没有更改,所以导致了hp持续间断感染;也许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不得而知~~

即使胃肠专家到来,改变生活方式也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5-1-19 10:44:41 | 只看该作者
而且,有关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除了对胃肠道的感染外,也可能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自从国外对这一论断进行报道之后,国内各医院对此也进行相关的研究。

因此,在幽门螺旋杆菌急性感染期进行必要的治疗也是必要的,至于慢性期,调整生活节律则是非常关键的。

(以上仅是我的个人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5-1-19 10:45:25 | 只看该作者
freshman+-->引用:freshman 其实,家中分餐没有那么难做到,只要多一把公筷和公匙就可以了。如果人口多,就多准备几双,我父母那从非典时期起就开始用公筷和公匙,我们也没有感到多少不便。 如果家中有人得了肝炎或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我不太会相信,大家还会拥抱、亲吻,特别是家中有孩子。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不得不多次与医院打交道,先是父亲得了癌症,后是孩子反复生病。对于医生的话,我们也是反复分析,不想盲从,我更多地感受到有些医生由于私利的驱使说些不负责的话,误导病人。比如,很多医生总是让孩子打点滴,有时一连打上5天,每一次的费用在100左右。而儿童医院的一个大夫告诉我们,打点滴与吃药效果是一样的,如果能吃药就不要打点滴,我也从很多报刊上看到类似的文章。可主张打点滴的大夫更多,每次我提出吃口服药,总是坚持说效果不一样,要打点滴,我们又不是医生,也不知道如果不按他的要求打点滴该吃哪种药。 如果身体里的细菌在正常的范围内,不会给人体造成伤害,我们是不用管它,比如癌细胞每个人都有,人不用一出生就杀死癌细胞,但超过正常范围又有谁能说不去消灭它呢?我孩子的幽门螺杆菌是正常值的19倍,如果你是我该怎么做? 至于,儿童吃饭的问题很大问题在于家长,我同意,我也努力在看各种文章,按正确的方法去做,我孩子到3岁时还不知道糖是什么,除了水果和酸奶,其他什么都不给他吃,而且每次都是在饭前1个小时才敢吃。饿的方法我们也试,一次什么都没给他吃,后来我们看也不用饿,每次都吃得很少,特别是肚子一痛就很少再吃。没有人愿意去医院,可有时又不得不去医院。如果,不在家中使用公筷,让孩子染病,难道不是家长的错。更何况,这是个习惯问题,以前很多人不是还用手沾唾沫点钱吗,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有病该治就治,我不会反对,只是提请诸位家长注意,要自己动脑子。儿童的指标,尤其是特别小的幼儿,实际上国内没有太合格的标准,曾看到过很多家长为孩子缺锌、钙、铁,黄疸高等问题发愁,世界上很多是被医院的所谓检测结果误导,包括幼儿的视力、能力等指标,在幼小的时候都是不确定的。 关于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太重要了,尤其是大脑的形成。很多父母为了保护孩子的牙齿,不给孩子吃糖,本身是对的,但是千万别走极端,使用什么无糖的食品,那就太糟糕了,用大脑的损伤换取牙齿的安全,岂不得不偿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5-1-19 10:52:51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有病该治就治,我不会反对,只是提请诸位家长注意,要自己动脑子。儿童的指标,尤其是特别小的幼儿,实际上国内没有太合格的标准,曾看到过很多家长为孩子缺锌、钙、铁,黄疸高等问题发愁,世界上很多是被医院的所谓检测结果误导,包括幼儿的视力、能力等指标,在幼小的时候都是不确定的。
这是一个民族从温饱走向小康的必经过程。中国在为了孩子方面做得是非常非常到位的,所以才有了诸多诸多的烦恼。 你我都一样,不愿意太过,但是必要的生理成长规律还是要遵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10 09:17 , Processed in 0.13855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