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ducation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说不尽的真相与心酸:从卡尔·威特到“哈佛女孩”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1-16 22:44:39 | 只看该作者
引用:<<!--quote1-->是啊,我儿子也是这样啊,3岁之前根本就不能比,我也只能说男孩比较憨而已.现在不同了,又好学,又好问,搞得我一点准备也没有
很多男孩子在三岁前说话不怎么样,看上去好像很愚笨,包括我的孩子也是这样的。看到邻居的女孩一岁多在唱歌,而自己的孩子差不多两岁还不会唱。如果单是看这点,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很笨的,而传统的思想会认为只有会说和表达的孩子才聪明。可是如果你看到我写的其他帖子会发现原来孩子懂这么多。 实际上孩子所懂的和语言的输出是两回事。所以对于三岁前的孩子科学的测试方式不是要求他们说出来而是通过游戏让他们指出来。这种科学的测试方式不仅仅用在杜曼的学习,也适合所有的幼儿教育。但是没有几个家长和老师真正明白这个原理。 如果单是从表面上看到孩子不会表达很憨就懒得去教育孩子,那才是对孩子最大的损失。 另外关于学习兴趣,很多人认为孩子学习就应该是端坐着想成人那样认认真真才叫学习,当孩子看一眼就分神去做别的就没在学习。这种观点也让很多三岁前的父母浪费了很多孩子的时间,三岁前的孩子是无意识学习,他们看东西通常瞟一眼就会了。不需要盯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1-17 17:53:01 | 只看该作者
[<i>quote=雅典娜]首先我们应该肯定楼主的辛勤劳动,但是我想问问楼主,你的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是什么?看了你的批判观点,你应该有你自己的想法吧?说来听听。[/quote]</i>
同意你的说法,相信批判容易,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批判之后呢?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老卡尔也好,刘亦婷的母亲也好,当然他们的教育方法不是完美的,当中有值得完善的地方,就是这样他们的教育成果已令人惊叹.楼主所说的老卡尔只是一个乡村牧师并不具备任何教育素养,大概楼主认为只有经过所谓专业培训的就一定具有教育素养了,牧师也是属于有学问的人,所以老卡尔能培养出小卡尔并不稀奇:另外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并不需要象国内一样完成博士课程,而是达到了博士水平才能取得学位:楼主认为怎样才能算成功有建树呢?卡尔在校园担任教职就是毫无可以称道的建树可言?假如小卡尔没有真才实学德国高校能允许他一直这样混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1-30 23:48:34 | 只看该作者
“哈佛女孩”的书我看了,还是很佩服了。
婷婷的母亲很不容易,一个离婚女子带着小女孩,非本地人,没有大学文凭,在编辑部里做事,评了职称才能保住饭碗(自己还得抓紧进修文学大凭)。她亲生父亲是个大学教授,相对的生活、教育条件更好,却没有接过小婷婷。婷婷母亲只所以接受继父的爱,可能也与继父对婷婷的关爱、热心于婷婷的教育和健康成长有关。
我想,婷婷母亲对婷婷的教育的重视,更多的是一种关爱,一种责任感,一种人生热情和追求。如果母亲没有努力教育她,或是陷于婚姻爱情失败的阴影不能自拔,或是过份热衷投入工作(献身于编辑出版事业,挣钱......),或是不断地忙碌于再婚再育,就不会有“哈佛女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1-31 04:07: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很多观点都跟我想的不谋而合。在看刘亦婷妈妈的书之前,我看过一点点蒙氏理论。所以看刘妈妈的教育方法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她对孩子心理精神层面的关注严重不足。她所采用的方法基本还是大家所熟悉的传统的教育方法---以灌输为主。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孩子自由发展的意愿和要求。她的做法之所以很容易被中国父母所接受,一是符合中国人传统的重视教育的观念,认为孩子一定要用心教,使劲儿教,教好多好多知识。而且越早教越好,要比别的孩子早学会趴,说话,算数…… 二是孩子本身争气,所取得的成就符合中国传统的“成功”的概念。三是刘妈妈的苦心让人敬佩,单亲妈妈,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坚定的信念。但是,这些都不能够证明她的教育理念就是正确的!概括地讲,她所做得和现在大多数父母做的没有本质区别---送孩子去学各种东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让他们学这学那,不断给孩子加码儿以开发所谓的潜力。这种做法的一个很不好的副作用在于---弄不好给孩子造成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绝大压力,造成厌学的情绪。只不过她比较幸运,她的孩子顺着她想要的方向走下去了。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楼主提到的刘妈妈对于孩子学艺术的观点,落后/保守得令人惊讶。
其实孩子还是要因材施教。刘妈妈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也有很多不科学不完善的。建议大家多听百家之言,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改进。有时间多到论坛里一起讨论,取长补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11-28 18:05:55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支持文章对神话的破解,也认为不管卡尔·威特还是哈佛女孩这两本书中有吹嘘和做秀的成分,也有揠苗助长成分。
不过文章虽然大谈科学素养,不过通篇科学分析很少,有色眼镜和偏见居多。刘亦婷的母亲作为一个单亲妈妈,能把女儿培养到现在这个地步确实让人佩服和羡慕,即使她有不少缺憾甚至遗憾,和刘亦婷同龄的很多小孩不要说哈佛,能考上大学家长也谢天谢地了。作为文章的主要部分,对卡尔·威特的教育的所谓驳斥则基本上没什么事实的议论,没有任何说服力。而直接从此推广开来说早期教育无用更是荒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11-28 22:48:3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讨论课题,看了大家的评论,对孩子的教育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希望看到更多人的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12-1 18:47:12 | 只看该作者
不能一概而论。书中很多方法和概念还是正确的。

如果你非要照搬,那当然是要出问题的。但是作为借鉴,我支持这两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12-12 05:25:0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也在看这两本书.....惊叹...
看了这篇文章,我想我可以冷静下来了......
不论对错,有另一种声音出来,作个提醒也是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12-19 20:25:23 | 只看该作者
面对形形色色的教育理论,保持冷静的头脑是很有必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12-26 14:02:52 | 只看该作者
要去看看刘亦婷的书了。。一直听说,还没仔细通读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6 14:39 , Processed in 0.105819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