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44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案例分析:如何面对无兴趣认字的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 11: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按:本文是对《实战模拟:学前孩子无兴趣认字怎么办?》的总结。感谢各位朋友的参与,很多评论写的非常好,对本文的完成提供了N多帮助,谢谢啦!
  
  场景:上周针对幼儿期孩子识字做了调查,一般只要对字敏感,孩子识字不是难题,差异只在数量和对字的理解上。可是,若你4-6岁的孩子,对识字没有什么兴趣,对字也不敏感。当你看到别的孩子已经认识许多字了,此时,你会怎么想?
  
  井中月解答:
  一般幼儿阶段的孩子,经过适当的引导,多少都会对认字有一定的兴趣。确实,适当的认字,对幼小衔接,特别是目前学校的功利做法下,还是有适当帮助的。但不能否认的是,确实会有一些孩子,对字很不敏感,没有兴趣认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所有动物中,人类发育到能独立的阶段,可能花费时间是最多的。在长达近20年时间里,孩子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所以,孩子是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的,他们也是有兴趣学习的。但对幼儿来说,文字交流不是他们的沟通主体,在感受上远不如直接经验的感知,一些孩子兴趣低一点也是很正常的表现。
  
  家长发现幼儿对识字没有兴趣,无需大惊小怪。此时,千万不能看着其他同龄孩子已经认识许多字,就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识字。如果家长采取“强制”或不对孩子胃口的识字方法,则必然更加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从而会影响到孩子入学后的正常间接经验知识学习。其实,认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父母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在一些让孩子认字的技巧上,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并进行适当的指读,或外出认路牌、广告、招牌,或告诉孩子零食包装的字,或遇到孩子感兴趣的随机引导,都是可以尝试的好方法。有些父母在幼儿早期阅读上做的比较好,尽管家长一个字也没有教,但孩子实际上已经记住那些字了。因为孩子在阅读时,会按照故事和字自己去对应。参见《案例分析:要让孩子阅读当享受》。
  
  幼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他们好奇心很强,但注意力难长时间集中。一般孩子都会对未掌握的技能感兴趣,而某些孩子对字不敏感,除了其敏感期没有到以外,和家长的引导也大有关系。比如,一些孩子对亲子阅读时,父母的指读很烦感,家长一定要想想自己是否太关注认字了,或只知道拿来主义,而不知道进行变通?
  
  比如,一些家长指读后,生怕孩子没有记住,喜欢问这是什么字,而孩子很讨厌这样做,知道也不吭声。如果父母不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和尊重孩子学习兴趣,加上不得当的教法,虽然依靠孩子记忆力也记住了不少字,可一旦厌倦学习,就会为入学后间接经验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的学,真不如不学。
  
  所以,面对认字兴趣不高的孩子,就需要父母更加的细心和耐心,在对自己有信心的同时,也要自始至终对孩子都要充满信心。比如,有时未必是方法不对,只是孩子不适应,或是家长不知道变通和忽视孩子的情绪。所以,教育孩子最关键的是家长要坚持去做,不能半途而废。当然,相对认字敏感的孩子,也需要家长更加有技巧一点。比如:
  
  第一,让幼儿学认字,是需要有一定基础的。从语言的学习过程来看,是要按照听、说、读、写的规律。而每个汉字都有音、形和意三部分,如果先教孩子已掌握了词义和发音的字,孩子既有兴趣和容易记住,且能马上进行运用。所以,不要为识字而识字,要教常常能看到的、有实际意义的词,不教孩子不理解的字,如抽象名词、形容词等。
  
  第二,不管孩子是否对文字敏感,也不要让幼儿认太多的字,而是要加强知识的横向连接和生活中使用。这是因为,当孩子认识4-500个高频字,便能初步阅读,达到1500,便可读生活中绝大部分的文字内容。如果一味追求孩子识字量,由于孩子记得快忘得也快,不仅达不到阅读的目的,还会损害孩子学习的兴趣,违背学前识字教育的初衷。参见《超前教育孩子与喝马桶里的水》。
  
  第三,假设孩子对识字兴趣不高,但孩子一定会有其他求知欲望的。要想幼儿能有效地认字,就要引导幼儿的求知欲,并转换为识字的兴趣和动力,即把孩子实际生活需要转化成识字的需要。比如,孩子平时想要一些东西,家长都帮助孩子用纸条记录下来,等去超市的时候,让孩子带着纸条去采购,这样很容易教会孩子认识和自己相关的字。
  
  第四,如果孩子对识字兴趣不高,父母更要把认字的过程,变成一种愉快学习,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实际上是家长想办法给孩子找到认字的动力,把学习融入到玩耍中,不要干巴巴地按照呆板的授课方式去教。比如,在识字中,可以想办法多和孩子玩一点文字类的游戏。当然,家长多给孩子积极的暗示是很重要的,别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参见《因材施教必先看孩子学习类型》。
  
  第五,教对识字兴趣不高的孩子,不要脱离情景来学。语言不是孤立学习的,对着书或把字写到纸上,孩子最后虽然可以记住,可未必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所以,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些适合的语言环境。例如,让孩子认识“桌”字,就可以在桌子上贴上一个字条,孩子每次吃饭时就可以看到。当然,家长也别满屋都是字条,反给孩子压力。
  
  第六,面对识字兴趣不高的孩子,家长切不可让孩子老老实实坐下来学,这必然会增加孩子的反感。学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但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求知欲最强烈时,像孩子问“为什么”时,巧妙引入认字就是很好的办法。例如,孩子问为什么早上天就亮了,你解释是太阳出来了,然后马上就可以说“早”字就是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第七,认字就像孩子学走路一样,有早有晚,但迟早都会的。每个孩子的各种能力发育节奏不一样,没必要跟别人的孩子比,父母要在尊重孩子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学会等待。家长千万别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或物质引诱等方法来让孩子识字。而利用识字卡、视频、软件等,也不是很理想,但家长能把视频中介绍的方法,移植到生活中就非常理想。参见《教养坏习惯:孩子学习和物质挂钩》。
  
  第八,教育,是极其具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让孩子学认字之前,父母一定要想想,现在教是否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阶段发展特点,这些认知是否可以复用和延伸,是否有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否和孩子现状吻合,等等。如果家长能做到不教而教,让孩子感觉不到你的“为”的无为,那孩子自然也就能不学而学了。
  
  必须要承认的是,有家长不愿意在幼儿期教孩子识字,希望孩子能顺其自然。其实,这应该是最合理的做法。只是,当这样的孩子入学后,由于其他孩子已经抢跑了,老师又根据班上大多数孩子情况,加快了教学进程,这很可能使孩子在初期跟不上进度。对此,家长也不需要过度紧张,既然前面都相信孩子,此时更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
  
  一般情况下,敢于放手的家长,其孩子智力和学习能力也不会差到那里。如果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经过适当的辅导和指点,能抵住前几个月的学习压力,其成绩将会获得快速提升。这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一次挑战,也是学会应对困难的途径。同时,孩子到了一种集体学习的环境中,其注意力自然会放到学习上,认字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参见《案例分析:好教育要适应孩子的节奏》。
  
  也不排除一些家长想教,孩子就是不想认字,这等于孩子没有任何认字基础,就要进入小学学习。若家长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在不少地方都比同龄孩子差一点,但排除智力异常,即孩子发育属于慢一点的。此时,父母就要面临抉择了,既然孩子还没有准备好,那敢不敢让孩子晚一年入学?许多时候,等待必定是有回报的,适合孩子的,才是最科学的。参见《孩子5岁半就上学好不好?》。(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5 金币 +35 收起 理由
你带来的幸福 + 25 + 25 入选2012年热点推荐第十期奖金!谢谢你 ...
Martina-Mm + 10 + 10 非常中肯、有指导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7-2 13:39:36 | 只看该作者
井版的文章,对学前孩子如无兴趣识字,家长该如何做写得非常全面,而且很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作为一个学前对识字不感兴趣的孩子妈妈,我还想说一点:对具体知识的接受能力,孩子是随年龄增长而快速提高的,家长如能充满信心地等一等,往往能事半功倍。而孩子很多习惯的养成倒是越小越容易,所以与其盯着孩子的知识的灌输,不如着重培养好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7-3 10:42:3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正对孩子不识字有些焦虑呢, 本来是一直不教顺其自然的,读绘本时也是看图的,自己一个人看的时候也是看图有时也嘀嘀咕咕的把妈妈读给她的背下来了,但是一去幼儿园感受了一下后就有些担忧了,有许多小朋友已经识字了,而且老师也有教子卡,我们一点也不感兴趣。 哎, 究竟家长教还是不教呢, 如何教?还有绘本该如何继续下去呢?继续我们以前的方法,还是开始指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7-4 14:52:0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对识字和不识字纠结,读了这个以后,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7-5 16:25:30 | 只看该作者
具体什么时候识字,如何引导识字,真是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答案,完全不用看样学样。但在学前就养成孩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只要父母用心,每个孩子是都能做到的。这里的阅读,可能更多是亲子读,或是孩子自己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7-13 11:13:18 | 只看该作者
记得一年级时,孩子也是对识字颇为厌烦,一直不得要领。

后来,我抓住一个大路上尘土飞扬的机会,跟他讲 “尘”就是“小土”组成的 ,顺着再讲“尖”字,最后再绕回来说一句:汉字有 象形字,意形字,形声字 等(不知道准不准确,反正是就着这个思路和模糊的意识临时编排),例举“田” “火”等等

至那以后,孩子明显识字兴趣转变了,因为记不起后来再为识字原则问题有过任何烦扰。以后,随机的做些 字谜 游戏,孩子都是兴趣多多,乐于参与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井中月 + 5 + 5 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7-22 11:49:13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先教孩子能接触到的,能理解的汉字,一点一点的拓展。强调一句,这个肯定是和很多人的观点不同的:阅读识字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习惯的培养。我儿子德国幼儿园四五岁以上的都能拼写单词,多少而已,字母文字学前就可以教,更何况更直观和更容易让孩子理解中国象形文字。何况更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中国文字。
读图画书和读文字的书是两回事,就像看会电影和看书是两回事一样。这个不用过多解释了。哈哈,说点实话,为了我们的孩子,家长敞开心扉,大家共同思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7-23 06:56:38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到底是读图画书好,还是读文字书好,这还真没一定的结论。父母给孩子选择时,应更多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忌盲目攀比,更不要将自己的焦虑放进选择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7-26 08:46:23 | 只看该作者
很同意你的观点。
学前教孩子识字家长,凡是成功的没有一个是带着焦虑,至少我身边的成功的家长全部是这样。爱攀比的家长在哪方便都会攀比,恐怕不光是识字吧。孩子都是喜欢看图的,无一例外。
教育的很多方面都很重要,家长如果再教认字方面没有信心或者方法还摸索的不成熟时,也没有必要着急。从有信心的方面先入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8-1 22:13:0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家孩子开学就一年级了,也是识字慢、少。
我给他读书都是指读的,他读背经也一有年了,但是识字效果不好。我也曾专门几周时间学习识字。他也不是反感识字,有时他自己都会拿着字帖跟我说:你教我认认字吧。但是学了几周后再复习,好像没记住多少。
经已经背了道德经、逍遥游、弟子规,还有上百首唐宋诗词。
只好等上学再看看是否要突击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hwyyan + 1 + 1 都是低效的手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8:44 , Processed in 0.113874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