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井中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战模拟:孩子在幼儿阶段认多少字好?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2-6-16 22:15: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榴琏 于 2012-6-16 20:46 发表
我们就是一个反面的对文字不敏感的孩子, 小时读了很多的书, 每天都坚持, 不读哭闹不睡觉的. 上学前还是认识不了多少. 但这种孩子呢, 到学校里老师一要求自己要读的情况上, 也只好自己读了, 也就是在学校的帮助下 ...


这点跟我家姑娘一模一样,“愿”字总要在上面加一点,“墙”字右上写成“立”,最可笑的是“手”字那一勾她朝右边去了。这孩子跟孩子差别真是大啊!象这样的错误也不知是否能随着孩子年龄增大而自动消失?

不好意思,歪一下楼,不知井版对此问题有无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6-16 23:23: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2-6-16 11:58 发表


对文字敏感,也是一种天赋,比如钱钟书。他识字、作文都很早而拿手,但他的数学很差,常考零分。我的意思是孩子有什么天赋,大人都要顺应,接受并引导。

如生在今天,没准很多父母又得为钱钟书式的孩子数 ...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的恩赐,不能把某一种天赋看得更重。现在,把识字、背唐诗、背英语、珠心算当成早教宝典的父母仍然大有人在。即便是出现钱钟书式的孩子,父母可能会在上学后发愁,学龄前估计是要引以为傲的。

我说那段话也没有别的什么意思。在一种错误的思想仍然非常有市场,甚至还居于主流的时候,表达带有赞美意味的观点要慎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6-16 23:38:47 | 只看该作者
天才都是自己长成的,只要提高足够好的环境。如果这个孩子主动对文字感兴趣,我觉得不需要设什么上限。加大力度和限制,似乎都不合适。就像井版提到的那样,自然而然的认字就很好。只要提供足够合适的读物,父母适时和合适的指导,孩子识字量会有一个爆发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6-16 23:53: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2-6-16 22:15 发表


这点跟我家姑娘一模一样,“愿”字总要在上面加一点,“墙”字右上写成“立”,最可笑的是“手”字那一勾她朝右边去了。这孩子跟孩子差别真是大啊!象这样的错误也不知是否能随着孩子年龄增大而自动消失?
...

都会改过来的,不要担心了。我没研究教育之前,也经常对孩子某方面焦虑。比如孩子gkh不分,大部分同龄的孩子都很清晰,当时觉得这孩子是不是大舌头,都考虑是不是上医院去矫正。一年后,一切正常了。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不一一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6-17 07:07:05 | 只看该作者
认字我家是个失败者,打的字卡,开始还可以,没有几个月就不认了,后来问了好多前辈方法,最管用的的是逛街,认店铺名,前提是有时间。还有就是看书,指读,开始是家长指读,后来是孩子指读,一定要孩子喜欢的读物,读上几十遍都烦的那种,孩子最后都背下来了,字也认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个优点,它不是单纯认字,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了。还有,认和写是两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07:4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Martina-Mm 的帖子

手、眼、脑的协调配合问题,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6-17 08:14: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wyyan 于 2012-6-16 23:23 发表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的恩赐,不能把某一种天赋看得更重。现在,把识字、背唐诗、背英语、珠心算当成早教宝典的父母仍然大有人在。即便是出现钱钟书式的孩子,父母可能会在上学后发愁,学龄前估计是要引以为傲 ...


完全赞同您的观点,每个孩子都是上天的恩赐,孩子身上的每一种天赋就更是上天的额外恩赐。所有的天才都是自己长成的,只要提供足够好的环境。

把识字、背唐诗、背英语、珠心算当成早教宝典的父母,更多是在传递自己内心的不安与对未来的焦虑,这与认识、发掘孩子的天赋无关。相反,如果过早对孩子进行具体知识的灌输或学习,只会影响孩子正常内生性动力的成长,大大影响孩子可能发展的其他能力。

[ 本帖最后由 Martina-Mm 于 2012-6-17 09:1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6-17 08:32: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井中月 于 2012-6-17 07:45 发表
手、眼、脑的协调配合问题,呵呵。


请问对待这类问题,要特别针对性的训练呢,还是耐心等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9:0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Martina-Mm 的帖子

玩需要手、眼、脑参与的游戏,比如最简单的石头剪刀布,就看你怎么和孩子玩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6-17 20:16: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井中月 于 2012-6-17 19:00 发表
玩需要手、眼、脑参与的游戏,比如最简单的石头剪刀布,就看你怎么和孩子玩了,呵呵。


今天Baidu了有关手、眼、脑配合的问题。回顾了一下,我女儿从小精细动作发育一直不错的,她从小一岁半就能自己拉拉链,扣纽扣,筷子也用得挺好,两岁多就能使用剪刀,学前最爱的是做手工,喜欢用各种材质自己设计制作一些小玩意。。。想来她手眼的配合是没问题的。

她的视觉学习能力,倒是相对较弱,就如我以前说过,她以前学钢琴时,识谱就比弹奏弱。估计还是视觉学习能力弱的问题吧。

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现在学校超纲、超进度的问题。按一年级的教学大纲,每课要求认9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但她们学校则是要会写全部9个生字及18个所组的词,量成倍增加。这样掌握起来自然不牢固了。还有女儿因是八月份的生日,在一、二年级估计也会处于劣势。

其实我自己对孩子读书一年来的进步是非常满意的,从学前的基本不认字到如今已能独立阅读一些简单的章节书,已经够神速了。可被学校一压一推,常常又会莫名烦恼,还是修炼不够啊,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4:24 , Processed in 0.422580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