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1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介意自己孩子是脏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4 19:3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一天傍晚,我到小区遛孩子、遛狗,看见一个妈妈带着约5岁的男孩在遛弯。那个男孩一看就是属于活泼好动的,还经常想去捡地方的杂物。可当男孩即将捡起杂物,或想趴在地上时,妈妈就会说“脏”,于是男孩只好心有不甘地离开。
  
  要说,我对家务活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我井中月最不愿意干的事情,不是刷厕所等家务活,而是给孩子洗裤子和袜子!说实话,孩子的裤子比家里的墩布还脏,这还不敢机洗,许多时候真想扔了不洗。可在“舍不得”的心态下,只好皱着眉头花大量时间进行手洗,每当看到第一遍清洗的水,都可以种花了,真是哭笑不得。
  
  孩子的裤子为什么这么脏?原因简单的不得了,就是孩子喜欢玩沙子、泥巴,也喜欢在户外用裤子去擦石头、台阶和地板!刚穿一会的衣服,只要在外面一玩,基本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就没有办法看了。有时候,我真羡慕那些衣着鲜亮孩子的家长,这可以省多少的心?但是,我们家从来没有因此训斥或责备过孩子,随她“糟践”衣服了。
  
  “脏孩子”,其实就是判断孩子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这说明父母对孩子约束较少,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去接触大自然,在大运动量的基础上,充分活跃他们的思维,形成一个开放、活泼的性格。当然,孩子脏点也并不是要孩子邋遢,必要的卫生习惯还是要坚持的。比如,孩子在外面玩过回家后,或在吃东西之前,都要求他们洗手和洗脸。
  
  从生理角度来看,幼儿的手、眼、脑配合不协调,也不可能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当他们在玩耍时,为了完成自己的某种“任务”,就可能会调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参与,其精神、运动控制主要放在了动作完成上。故此,孩子会经常手脚并用,衣服想不脏都很难。其实,成人在做一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动作时,也经常是拖泥带水。
  
  从心理角度来看,幼儿在玩耍时,成人的干扰越少越好。当孩子自由的玩,就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会有所顾忌,几乎没有压力。反过来,父母经常的提醒和限制,孩子只能按照家长的想法和意愿去玩,必然难于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同时,提醒和要求孩子注意干净,将打断孩子的思路和注意力,孩子会出现负面情绪。
  
  从认知角度来看,让幼儿脏一点,是有许多好处的。幼儿的认知主要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和他们说间接经验是行不通的。所以,多让幼儿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摸、去踢,等于是使用所有感觉器官来进行感知,这对其成长是有极大的帮助。而对于被感知的事物,自然是越多越好,自然界中的所有动植物和无机物都是教具。参见《在生活中锻炼孩子观察能力》。
  
  从逻辑思维角度来看,幼儿很难知道某类物品是对身体有害的,甚至在不了解前,会把许多不属于一类的东西看作一样。比如,经常玩沙子和泥巴的孩子,他们自然会延伸到地上的杂物,就和沙子中的石头一样没有区别的,也不是脏的。所以,与其费劲给孩子讲道理和解释,远不如只规定某些东西不能捡,例如有异味和锋利的物品。参见《培养爱学习孩子之发散性思维》。
  
  从玩耍角度来看,玩是幼儿的天性,是他们成长和认知的主要来源。家长重视孩子卫生是没有错误的,但总是不停地说“别弄脏小手,别弄脏漂亮衣服”,则会极大限制孩子的行为自由,使孩子的很多动作,都受到“怕脏”的影响而变得不协调。既然家长想让孩子玩,就要让他们玩得尽兴。如果你过分地要求孩子讲究干净,就很难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参见《案例分析:孩子拿脏东西玩》。
  
  从仪表角度来看,幼儿很少关注自己的衣服是否干净,以及脸上是否有污点。这是因为孩子的关注点和成人的不一致,他们并没有认为干净、整洁是舒服的。比如,正常的幼儿都不关注自己脸上有没有脏东西,而等他们进入学校以后,才逐渐知道这是会被人笑话的。反过来,如果一个幼儿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必是家长过度限制造成的,父母反而需要反思。
  
  从病理角度来看,幼儿的免疫系统适当受到身边病原体、微生物的挑战是一件好事。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算孩子不把脏东西放入嘴中,各种微生物也会通过皮肤上的微小伤口进入人体内。所以,让婴幼儿适度接触非感染性疾病的细菌,孩子在与诸多细菌、病毒“交锋”中,免疫系统保持较高的活力,减少炎症、过敏等,其抵抗力会比较强。参见《孩子捡地上的东西吃怎么办?》。
  
  从独立角度来看,幼儿如果想保持干净,就一定要家长代劳很多事情。长此以往,孩子的独立能力必将受到影响,且做什么之前都会想父母会不会说自己。家长的心态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并使他们感受到压力。在这种完全顾及他人想法的情况下,孩子又如何能体会到快乐?所以,放开孩子才能让他们学会自己走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想要求孩子保持干净,即违背孩子的天性,不在强压下孩子也不太可能做到。既然这样,这和对1岁前给孩子把尿又有什么区别?尽管可能家长少洗了几次衣服,但天天的絮叨会闹僵亲子关系。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点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发展,同时千万别怕自己的孩子给自己丢人!
(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6-14 19:43:43 | 只看该作者
啊喔,看这个帖子,想起那天在路上看到的外国妈妈和孩子了。

孩子小小的,吃手吃得口水横流,兴致勃勃。
不但吃手,还吃手里拿着的毛绒熊猫,吧唧吧唧,好吃极了。
妈妈根本不在意,抱着孩子很舒适的坐着。
孩子因为没有妈妈的强力阻挠,心情明显轻松愉快,一边吃手,还一边冲着周围大家甜蜜蜜的笑着。
孩子本来就是小天使,加上这么开心,这么有趣,我们当然都很喜欢啦。所以就问她,几岁啦,叫什么名字啊。。。小宝宝也很高兴的回答,“Mary”,妈妈帮忙回答“一岁半”。。。

下了车,我妈突然想起孩子小时候的事来。
原来有段日子我跟LG出去旅行,把孩子丢给父母,那时候也正是他吃手最厉害的关头。。。
结果,我儿子一吃,他外公就把小手拉出来。。。
孩子可伤心了,哭啊。。。
最后是我爸累了,不管了,孩子才有机会吃到他的小手。

原来孩子生命的早期,在他还不怎么会说话的时候,他就遭遇了这样重大的挫折!
这件事,他绝不会记得。
但不记得,是不是就没有影响了呢?
意识里没有的东西,往往是进了潜意识,对孩子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

听我妈说及往事,我心里就这么一咯噔。
孩子的性格,有天性,也有后天的影响呢。
幸好现在孩子早就不再由老人带了,今后也不会了。
希望更多的父母看看科学的育儿书,至少稍微了解一点孩子发育的常识,包括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常识。那样,孩子的成长,真的会更顺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井中月 + 5 + 5 有感悟了,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21:0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无事生非 的帖子

关键是父母学会思考,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6-14 21:1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井中月 的帖子

是啊,我很赞同。

可惜啊,可叹。
每每看到有人试图拷贝“牛娃”的养育方案时,就很想劝劝他们,拷贝具体的做法,真的很没必要。
核心的是理念和方向,细节反而因为孩子的不同,而很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6-15 14:27:50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小朋友也是很自由,成天到处乱摸乱抓,昨天还吃到泥巴了

再看我们周围,很多妈妈们都愿意给孩子这样的自由,但爷爷奶奶们基本上都非常反对

唉,代沟也不是一天能消灭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21:13 , Processed in 0.249612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