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没有英雄的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 17:2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班上一个爱打人的孩子回老家一个月后又回来上课了。这一回,这个打人的男孩子似乎成为一个偶象,带动了几个男孩子也学会了打人。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不到两岁半的男孩,打人之后,会告诉奶奶:“奶奶,我打人了。”奶奶哭笑不得。孩子自己会说打人不对,而这个男孩子有时候自己也会成为被打的对象,但他仍然会有事没事地,得着机会就打人。毕竟这是一个新鲜的体验,毕竟打人的动作手法不熟练,看他那动作,真是滑稽! 分析内里的原因:一、缺少人际关系处理的手法。象对待孩子之间争抢玩具这种事,大人说的道理孩子是不大听得进的。即使听得进的也扭不过心里那种势力,更何况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孩子呢?这时候最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当然是武力!成年人的世界也莫非如此,只不过咱们包装得漂亮一些,要找一些“反恐怖主义”“反核弹”之类的借口,再标上个正义与不正义的标签。 二、性别的本能。打人的现象总是男孩子多一些。这是与性别的本能有关系的。行动、力量,这些标签,无论是生物性的还是社会性的,总之是与男性分不开的。就算大家理性上如何认为打人不道德,不文明,但内心深处,仍会认为类似的暴力是“酷”“爽”“帅”。动物中,配偶是雄性间力量优胜的回报;人类中,一个男人为他的爱人大打出手,仍会是一断浪漫经典。 三、缺少合理有效的引导。对于人类,崇尚力量,崇尚武力的天性必需要纳入社会规范中。那么,引导这种天性与社会调合成为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正面说教做得很多,效果并不太好。往往打架王的消失归功于一次刻骨铭心的惨败经验,或者是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性的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自省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而变得收敛起来。然而,这些方法仍是属于压制、消磨型的方法。我们往往赞叹雄狮、猛虎的风彩,而当发现它们只会在野生动物园里懒洋洋地捉鸡时,我们都会有一种失落的哀伤。那么对我们人类自己呢?当男性已经失却一种本属的天性时,失去一种当英雄的冲动时,我们是否认为是一种损失?  面对班上的问题,当我从“打人不是好孩子”的思路转到了“当个小英雄”的时候,我却发现,这是个缺少英雄的时代。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榜样、偶像的,当女孩的公主样板遍地可寻的时候,男孩子的英雄形象却在哪里?我们是拿小兵张嘎,还是奥特曼、超人给孩子?翻开幼儿教育书籍(现称为EQ教育的),满眼是“不挑食”“讲卫生”“懂礼貌”之类要求孩子被动地遵守社会道德礼仪规范的说教与示范,是否缺少了什么? 这个时代,我们更多地会在内心里希望孩子聪明、读书好、进名校、当老总、挣大钱,却想不起来“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的英雄气概。 这并不是家长方面的问题,而是时代环境的营养不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2 17:38:26 | 只看该作者
也许还是该给女儿玩玩枪、剑之类的玩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2 17:58: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时代不需要英雄,需要了,会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7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1:03 , Processed in 0.07077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