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42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究竟什么叫蒙以养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9 03:3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蒙以养正


  研究儿童教育,不能不研究易经蒙卦。「蒙」是由卦象所取的名称,义为蒙昧,用在人事方面,就代表幼 的童蒙。童蒙应受良好的童蒙教育,然后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蒙卦的卦辞和彖辞有几句话,可为儿童教育原理。卦辞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彖辞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这些言辞都是取自于卦象,而卦象又是取自于天地间自然现象,因此,这是顺乎自然的道理。
历代易学家都能说出这些系辞的来历,例如「匪我求童蒙」的「我」,是「九二」一爻,代表老师,「童蒙」是「六五」一爻,代表学生,其中还有表示经书和求学等种种现象,不专门研究周易,则不需详细探讨,研究教育者只要根据古注的义理,应用在教育上就可以了。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据彖辞解释是「志应」。所谓「志应」就是「二五相应」,九二以阳刚居在下位,六五以阴顺居在上位,以常情而论,在下位者当求在上位者,但论教育则不然,九二不去上求六五,而六五自动下求九二,若举历史人物为例,便如太甲来求伊尹,成王来求周公,而伊尹周公虽不往求太甲成王,但必有刚明之志涵养于中,形之于外,足以为师,由是感应对方来求,所以「志应」二字值得玩味。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九二以刚德居下卦二阴之中,六五在上卦以柔中之德来应,师生心志相应,所以代表为师的九二即教之。再三,则有变化,志不能应,此时若勉强教授,惟恐渎乱学童,所以不如不教。孔子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不告,并非有所保留,而是造就学生的一种方法。
「蒙以养正,圣功也」,讲求志应与教学方法,都是为童蒙养正。人在童蒙时期,一片天真,未染恶习气,由有刚中之德的老师来发蒙,教他学为圣人,实最幸运。而学为圣人的入手工夫就在一个正字,无论身心言语,都要正而无邪,如此慢慢培养,就具备了学圣的基础,然后可建圣功。这与那些灌输儿童求名求利的思想教育大异其趣。


——摘自《儒学简说》 徐醒民教授著

[ 本帖最后由 和睦家学园 于 2012-5-29 03:3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5-29 18:25:31 | 只看该作者
汗死,这些字分开来绝大多数都认识,合起来怎么那么难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5:35:39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我在论坛里常听人讲要培养孩子成圣成贤。我那时对这种论调很反感,先学做人,人没做好谈什么成圣贤。

但是我现在理解了,就象上文提到的,人在童蒙时期,一片天真,未染恶习气,由有刚中之德的老师来发蒙,教他无论身心言语,都要正而无邪,如此慢慢培养,就具备了学圣的基础,然后可建圣功。这与那些灌输儿童求名求利的思想教育大异其趣。
我常常想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主要看他的思想境界。正而不邪,胸怀天下,才能有所作为。没有一个得诺贝尔得主是因为追求名利而成功的。这些品质是要从小培养的。因此我贴出了这篇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4-1 21:23:12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5-24 17:02:41 | 只看该作者
心静,心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50 , Processed in 0.07278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