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051|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乔妞的新楼—漫漫小提琴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2 13:1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女儿第一天学小提琴起,就决定要坚持把这条艰难漫长的学琴之路记录下来。当时,因为不确定女儿是否能同时兼顾好古筝和

小提琴的学习,所以一直犹豫着是否要建这座楼。这期间,妈妈恶补了一些小提琴的基本知识,看了很多宝贝的学琴笔记,吸收了

很多琴童的学琴经验,受益颇多。现在,三个多月过去了,女儿坚持的还可以,所以妈妈决定鼓起勇气把这段记录搬上来,期待能

和更多的琴童家长以及小提琴人士分享并交流。欢迎不论是成功琴童的家长还是和我们一样正在艰难学琴的同道中人,多多提出指

导意见,帮助孩子更好地进步,先谢谢大家了。

   
    简单介绍下女儿的学琴资料:6岁5个月、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一对一学习小提琴,启蒙教材为《学琴之路1》。


[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源泉 于 2012-5-22 13:1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0 金币 +60 收起 理由
家有一宝2009 + 10 + 10 学两门,真不容易的!加油!
sofia2001 + 50 + 50 欢迎建楼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3:26:41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2月5日星期日 第1次课

    从今天开始,乔乔开始了第二样乐器小提琴的学习,希望这次的学习过程能和古筝一样顺利,并让孩子喜欢上这位美丽的乐器皇后。既然开始学习

了,就先定个目标,希望孩子能坚持学好第一年,如果有然后,希望她能坚持学到七级,如果还有如果的话,当然是希望能继续学下去并再也离不开她

的这位漂亮朋友。


    其实,妈妈很早就有了让孩子除古筝外,再学门乐器的想法,无奈家里老人强烈反对,同时也担心孩子负担多了应付不过来,就把这一想法压下来

了。去年,乔乔上了小学,一学期下来在各方面都还接受、适应的很快。寒假里,孩子自己也多次强烈表示想再学门乐器,并保证不怕练琴苦、一定能

坚持。在钢琴和小提琴之中孩子选择了后者,爸爸很快给买来了新琴,妈妈联系好了老师,新年一过,乔乔就朝着新的目标迈开了步伐。


    家里现在有了两样能发声的“好朋友”,两者一中、一西,一大、一小,一坐、一站,倒是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键是练习小提琴的时间可以“见

缝插针”,随时空闲了拿起来就能拉一会儿,孩子不觉得枯燥和累。



在初学小提琴的孩子中,65个月的乔乔应该算“大龄”学童了吧。由于已经进行过音基的学习,所以老师本来要讲的五线谱、音符、节拍等知识




就一带而过,直接上琴练习了。老师教了乔乔右手持弓、左手握琴的姿势后,布置了回家四个基本音的长音练习。我想这项练习应该是最基本也是最重



要的内容了,首先要把弓运直就绝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情,还要注意不同的运弓角度确保不碰着旁边的弦,光这两样就够折磨孩子的了,还不提以后


的音准问题。既然开始学了,就要力争学得标准。


    老师推荐的教材《学琴之路1》还没有收到,这几天乔乔都是在家进行空弦长音练习。问题比较多,持弓有些紧张,运弓不太流畅、线路不够垂


直、杂音较多等等。这些毛病只能一点一点通过长期练习来纠正了,要不说小提琴初学艰难又枯燥呢,孩子,这可真是考验你的时候哦,坚持住。不


过,老师也给了我们希望,说凡是能坚持学到七级的孩子,后面的路就好走了,会有种越学越容易的感觉。当然不会这么夸张,我想是手、脑、耳、眼


都配合默契,学曲子反应快了吧。


    小孩子对新东西好奇,第二天就把G弦给拧断了。好在“聪明”的妈妈自己琢磨着给安上了新弦,还较好了音,终于又可以练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可77 + 10 + 10 不错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3:31:29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2月12日星期日 第2次课

    上一周,孩子的学琴热情保持的不错,练习的时间和次数都还挺多的,并没有因为拉空弦的枯燥而埋怨过。到回课时,老师也挺满意的,当然仅仅


一周的练习,不可能就把手型、走直弓、音色干净等问题统统解决,不过有了良好的开端我和孩子的信心就更足了。



这节课,老师教了《学琴之路》一组上的前四个小练习。要求练习时,眼睛一定要关注乐谱而不是琴板,同时右手持弓准确的拉响相应的弦,再配


上右脚尖的节拍。在做这个时,孩子的上身总是不免随着右脚的拍子晃动,造成拉弦有些不稳,老师说要练到“站如松”的状态才行。



因为,这几个小练习在家时让她预习过,所以到老师这都是一遍就掌握了。老师感叹说,学过音乐的孩子就是接受的快,好好努力,咱们争取一年



就考到三级。这个让妈妈有些不敢相信,也不打算让孩子这么跳跃式的前行,只是告诉老师,我们是起晚了的鸟儿,只想尽力勤快点飞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3:33:44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2月19日星期日 第3次课

    乔乔总体回课的情况还算好,空弦被老师表扬拉得比较稳和直。可是到曲子里时,就有些拉不直和拉不满弓的现象了,老师提醒让回家注意这些问


题。上次课教的四首曲子都流畅的通过,老师又接着教了后面的六首,于是书上的第一组就全都教完了。其实,这十首曲子我们都一直在家练习着,所


以到老师面前配着拍子演奏下来也都没问题,当然手上的毛病还得回家继续纠正。老师最后强调,第一组的基本动作一定要踏实练好,以后再配上左手


指法,学任何曲子都怎么拉怎么有,所以我和孩子都一定会重视基本功练习。



问到关于右脚打拍子的问题,老师解释说学习中要一直坚持下去,只有面临考级、比赛、演出时才提前停止这个动作。还有,就是练琴时,一定不


能嫌累而让孩子坐着拉,站累了就歇会儿再继续。这次课上,老师还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让我们对同时学习的古筝和小提琴最好有个侧重,提醒我们


学小提琴到后期会需要很多的练习时间。看老师的意思,当然是希望我们偏重小提琴些。趁晚上临睡前,特意问了问孩子的想法,她说现在她肯定是要


以古筝为重,等古筝考过九级以后,再把重心转到小提琴这边。唉,这大概只是孩子的天真想法吧,殊不知要学好其中的任何一样都得耗费大量的精


力、体力和脑力啊,不知我们还能坚持多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3:35:58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2月26日星期日 第4次课

    先回课,六首曲子中大部分都很好,乔乔弓拉得比较直、节奏也稳,有的曲子还被老师表扬“很标准,可以当示范”。只是最后一首,其中的八分

音符照老师的要求得拉满半弓的长度,乔乔由于运弓的速度有些慢,于是整曲的节奏都比正常要求慢了一倍,即使是老师带着拉还是有些跟不上。这个

问题,是我疏忽了,因为觉得孩子速度一快弓就拉不好,于是让她在家时放慢节奏用比较慢的速度练习,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不过应该也是好改正的。


    新课开始教书中第二组部分的关于第三把位的练习,老师简单介绍了左手的位置和摆了摆孩子的左手姿势就让开始拉曲子了。至于妈妈从网上看来的


一些关于虎口、大指拖琴的位置、食指与大指的相对关系、手指的弯曲程度、指甲的朝向、按弦的着力点、手腕及手臂的相对角度等等这些老师都没提


到。呜呜,越来越感觉到这个老师上课有些不够认真负责,这些很关键的知识点都不先教给孩子,能行吗


    好在回家后,三首新曲子我们一起摸索出来了,还试着自学了下一首曲子,这下一共四首的一、二指练习曲就够乔乔一周时间练习的了。在把位上


拉出的曲子果然比前面的空弦练习曲旋律更丰富、更动听了,只是感觉孩子在拉时,压弦比空弦状态下的音色似乎差很多,是琴的问题、手指的问题还


是运弓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3:38:57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3月4日星期日 第5次课

    妈妈一时兴起让爸爸给买了把成人琴想和闺女一起学,另一方面也想给自己些压力,这条学琴之路我和孩子可都得坚持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爸

爸买回来的琴好丑,妈妈有些郁闷,不过只要这只丑小鸭有一天在我的努力下也能奏出《梁祝》这样的旋律我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抱歉,现在妈妈的

心里只认识这首名曲)。

      孩子的空弦被老师指出了不少毛病,持弓的右手有随着曲子向上移动的迹象,而且四根手指还会逐渐趋于并拢,这个要改,手型在演奏中一定得保

持不变。还有就是运弓仍然不够慢,要用足够缓慢的速度去体会弓毛在弦上的运动,体会手臂角度的每一次改变,老师要求孩子要静下心来慢练,只有

慢练了才能让我们的1/8小琴也能奏出如大琴般细腻、稳定、嘹亮的乐音。老师笑着提醒妈妈,千万别让孩子把琴拉“油”了,那样就怎么也不好改

了。

    二组的前3首练习曲,,《 狐狸要吃鸡宝宝》、《 木偶进行曲》、《 小樱花》,孩子拉得不错,都是一遍通过。老师说,一看就是在家练了的。

    新课,老师开始教第4首《胡日噶》,先让孩子唱谱,然后上手拉,乔乔又是很流利的拉完一遍。老师问,你预习了吧,这首曲子别的孩子都学得

很困难,你拉得非常流畅,很好。看孩子学得快,老师接下来的一口气又教了四首曲子,《母亲》、《 想念》、《 长颈鹿》和《 阿瑟之死》,还

怕太多了,问我们有没有时间练琴。每首新曲,都是先由孩子唱谱,老师标出一些地方的运弓长度,再开始拉琴。老师表扬孩子唱谱的音准和节奏都非

常标准,尤其是附点四分音符的地方,是教过的孩子中唱得最好的,独立识谱演奏也完全没问题。这些东西对于学过两年乐器和考过音基的我们来说,

真算不得什么,只能说我们前面的学习没白费而已。乖乖,这样一来,书上第二组的8首曲子就全教完了。老师最后总结:“老师对你最近的学琴很满

意,继续好好学。”很轻松的一堂课下来,看得出师徒两人的心情都很不错。

[ 本帖最后由 幸福的源泉 于 2012-5-22 13: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3:45:59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 第6次课

    一上课,孩子按老规矩先拉空弦,老师比较满意,说以后空弦在家还得练,但课上为了节约时间就不再听了。
      
    回课第二组的后五首曲子,每听完一首老师都点头赞扬非常规范、流畅。然后叹息,觉得孩子肯努力、理解力也较好,但唯一的遗憾是孩子学琴开始


的太晚了。老师本人的孩子在12岁考上了中音附小,然后一直读到大学毕业,现在国家交响乐团演奏。老师认为如果孩子早些学,或许能朝着专业方向


发展试试。妈妈赶紧表示,没什么遗憾的,我们的初衷只是作为兴趣爱好来学习的,如果孩子真有些资质,将来能用小提琴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我们就


满足了。回来后,问孩子要当演奏家吗,孩子果断的回答,不要,我要学好语、数、英,别的当特长就好了。嘻嘻,有理想,正合我意,看来孩子也有


颗淡定的心。      


    老师表扬了孩子的小指能立起来压弦,同时,也指出了孩子演奏时的一些毛病,如拉弓太靠近琴码,造成音色不美;琴头有些偏高,再放平一些就对


了;夹琴的角度还是偏后了,应该是左眼正视琴头才好。老师还拿起孩子的小琴演示了一首曲子,一边讲解右手手腕的动作,以及如何让手腕灵动起来


以适应以后需要快速运弓的曲子。老师课上再次强调入门时期这些基本动作标准的重要性,只有姿势正确了,后面的学琴路才能走得快、走得远。
      
     新课是书上第三组内容的一把位学习,我们的小琴上新增了第二条定位线,孩子看着高兴得很。老师说,他早先教琴都不主张使用定位线,但后来


用了发现,孩子们普遍学琴的速度都提高了很多,这个方法对初学者快速上手并有准确的音准还是很有效的。孩子对新曲的唱谱和视奏都没什么问题,


所以到下课前老师教了《凤阳花鼓调》、《太阳出来罗嘿》、《美丽的红麦子》、《小燕快回来》、《都达尔和玛利亚》和《轻轻的摇桨》共六首曲


子。老师感叹,我们的学习量可是比别人超过了太多太多,一旁的丫头却为能一下子学这么多新曲子高兴还来不及呢,满脸的得意。
      
    回来后的整个晚上,孩子的心情都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小嘴唠唠叨叨总有说不完的话。练古筝时,也不用妈妈陪同了,自己个儿把《雪山春晓》的前


两页弹了一遍又一遍,还特别加入了手势、身体的姿态,然后很自信的问妈妈“我弹的还不错吧。”说真的,我也觉得在老师上次课讲解的基础上已经


理解得很不错了,熟悉后的旋律音量也足够大,不像一个6岁小顽童奏出的音乐。



乔乔上课外班不在家的时候,我也正好有时间摆弄下我的琴,照着孩子正在练的曲子拉,似乎音色还没她拉得好听呢。而且,拖琴的左手不一会儿就



会酸痛,听着自己拉出的涩涩“音乐”,不禁感叹“我真的要输给个孩子吗?”。于是安慰自己,一定是爸爸给买的这把琴不好。我练琴时,可是坐着


拉的,要是像孩子那样一直站着,还得配上右脚的拍子,我一定更吃不消了,妈妈的偷懒方法可不能让她知道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3:47:38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3月18日星期日 第7次课

    上周练琴时间比较少,所以课前对于回课质量妈妈心里也有些打鼓。果然,6首曲子,老师评价虽然很流畅,但孩子的运弓和按音都有些问题。按


音的问题出现在,很多音调偏高了,尤其是一指的问题比较严重,几乎总是走高音。运弓的毛病在于,孩子的手臂不够长,运弓到弓尖的最后一小段会


走偏。老师教的方法是,在距离弓尖23厘米的地方重新做了标记线,告诉孩子只要运到标记线的地方就算到头了,不用再往上走。果然,在不用将弓


运到头的情况下,孩子的弓基本能走直了。然后,6首中的《小燕子快回家》和《轻轻的摇桨》两首,老师让下周继续练习。前一首,涉及到左手四指


的基本定位,以及内似于一小段音阶的练习,老师说多练可以固定四个手指的位置。
      
    新课,老师认为这次不要多学,只教了《集体舞》和《各唱一遍》两首。虽然只是两首,但同样的旋律要延伸到四根弦上的演奏,任务也不算太少。


一、二弦练得曲子多些,孩子比较熟悉,三、四弦的音阶没学过,涉及的音要对应到相应的指位孩子就有些模糊了,好在虽有些磕巴但都能拉下来。老


师说少布置些作业,是为了让孩子能集中精力把这节课上指出的错误都能纠正好,免得毛病延续得太久,再要想提高就困难了。      


    老师评价我家孩的特点是,因为比别的初学的孩子更熟悉五线谱,所以唱谱、找音都快,然后拉曲子也更容易上手、更流畅。但因此衍生出的问题


是,每首曲子总是拉得过快,速度慢不下来,手上的毛病没时间去顾及,音色也做不到优美。所以老师现在要求我们静下心来把基础打牢,而不是盲目


的追求过快的进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3:50:46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3月25日星期日 第8次课

    老师这次课总算没再说孩子的弓走不直、拉琴不到弓根以及按音偏高的问题了,或许真的是妈妈一周的狠抓起了点效果,暗自高兴。但心里还是明

白,孩子的动作都还没定型,一时好、一时坏也是有的,在完全稳定之前,我还得像唐僧一样每天不停地在她身边转过来、转过去的全方位、多角度的

观察加提醒才行。老天,请让这段碎碎念的日子短些、再短些好吗,我每天都快被自己的叨唠烦死了。
      
    回课,两首曲子老师评价“很标准”,一幅很满意的样子。然后说,孩子拉琴音色控制得不错。看来,到目前为止孩子的姿势、动作等方面老师觉得


都还算好,没有很别扭难改的毛病。这次课,妈妈特意带了个本,准备把老师课上说的条条框框都好好记下来,回家后能照着逐条内容帮孩子一一纠


正。这次课主要说了:1、弓杆要向琴头方向倾斜15度左右角(据说是根据科学论证的最佳拉琴角度,同时也便于今后的和弦演奏)。2、拉E弦时右肘


与身体距离约1拳(孩子的角度略偏大了),A弦约1个半拳距离,DG弦依次递增。3、孩子右手握弓的食指撑得过开,要再往里收收到约半指的距离


为好,此为标准的法比学派手型。小指要再弯曲些,老师示范了一段旋律让我们看弯曲的小指是如何快速灵活动作来控制弓杆满足急速乐曲的演奏。老


师说,希望我们学到的都是中央院学派要求的标准拉琴姿势,以后孩子去考级时让央院的考官一看就知道这个孩子的老师是央院一派出来的。
      
    新课教了四组连弓练习中的前四首,《荡秋千》、《半个月亮爬上来》、《旋律》和《新疆舞》。这一组中新学的技法是连弓,涉及到两音和三音


的连弓,还有一个同音连弓的小知识点。教到第三首《旋律》时,老师说对于其他的孩子这首都是略过去不教的,而对我们标准要提高些得让孩子学


会。头一回,老师不是让孩子自己视谱拉旋律,而是拿起了自己的琴和孩子一起拉响了《旋律》。中间,孩子有跟不上的地方,就停下来重新合上再


拉。妈妈在一旁看着,觉得孩子头一次接触这首曲子,节奏、音准掌握得还算好,不似有很大困难的样子。果然,老师也说,孩子学得挺好,对她来说


这个不算难度。由于,和老师说了我们清明要出去旅游几天,老师没有再继续教下面的曲子。



学琴以来,老师一直要求孩子看谱拉琴,而不许背,应该是为了让孩子尽快将线上的音符与相应的手指及位置形成条件反射样的对应关系吧。这样要



求,我们也正好乐得轻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3:56:08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4月5日星期三 第9次课

    过了一个清明小长假,这几天都没有琴练,妈妈心里有些小小的担心怕还没入门的孩子状态下滑。终于回到家,洗个澡,带孩子睡会儿觉,紧紧张


张的拿出琴练了30分钟,还好,流畅度是稍差了些,但手上的功夫基本还在。迅速的赶去上课,整个琴行好像只有我们的老师在,偌大的楼里显得有些


空寂。
      
     回课的4首曲子老师都很满意,只提了一条就是如果是欢快的曲子,可以让孩子试着提些速度,拉得更流畅、轻快些。学琴以来,一直让孩子慢练曲


子,而老师现在认为孩子的基本功还比较扎实,主要是运弓还算直,可以按照稍快的曲速进行练习了。虽然,老师夸孩子手型放松,右手小指的弯曲度


很好,甚至还会随着运弓颤动,不过也担心,那个音色发虚、有杂音的问题,她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好呢?《新疆舞》用到了第4弦,老师说由于手臂累


很多孩子不喜欢学,而我家孩练得挺好,问她手疼吗,点点头。



       新课的第一首是巴赫的《风笛》,老师说本想跳过去不学的,但孩子头次接触这位大师的作品实在不舍得放弃,介绍了大师的一些背景情况,以及


其他如贝多芬、勃拉姆斯这些享誉世界的大名。 其实,第4组的后两首《风笛》和《飞呀飞》在家让孩子拉过,所以老师一看就知道孩子预习过了,顺


利进入到第5组的分弓换弦学习。学了《小星星》、《鄂伦春小唱》、《雪莲花》,老师重点指导了换弦时的左手转舵动作以及右手的不同平面变换。


看孩子学得快,老师提出把《八月桂花遍地开》的一声部也拉一遍。哇,这可是我们学琴以来遇到的最完整、最长的一首曲子,老师也说终于学到一首


能上台表演的旋律了。妈妈在一旁看着那些复杂的音符一下子都反应不过来用哪个手指,脑子有些乱,可孩子好像还挺明白的,连弓、分弓、换弦、按


指都做得有条不紊,将近两页的谱子很顺利的就拉完,老师说下次课还要教她二声部的演奏。


    老师评价孩子,视谱演奏能力非常强。这节课,老师上得兴致很高,不知不觉的就把课时延长到了一小时。直到下个孩子来了老师还在兴奋的说,


让妈妈好好培养孩子,她以后就是老师的主力学员了,等新年音乐会时肯定让她上台表演。还说,到明年我们参加一些比赛见到那些小提琴名师盛中


国、赵薇等教授就会明白,学小提琴是多么的有用,决不能像现在想的这样认为给孩子学着玩玩就行,一定得让孩子认真努力地把琴学好、学精。听了


老师这么多表扬,孩子也显得挺激动,回头一个劲的跟妈妈说“我拉得不错吧。要是能学两个小时就更好了。”看把她得瑟的。



       看到孩子这么出色的课堂表现,妈妈感到压力很大,我要再不抓紧练琴很快就连孩子的影都摸不到了。或许能和孩子一起来个《八月桂花遍地开》


的双声部合奏呢,嗯,我得加油了。



晚上,孩子的兴致很高,古筝也弹得特别棒,连时间到了都舍不得停手,新曲《将军令》自己摸索的不错,妈妈坐在一边几乎就成了摆设。看到孩


子学琴这么快乐,妈妈心里别提多美了,有音乐的日子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7:15 , Processed in 0.128492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