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7 10:0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面开展小学生规范教育活动,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及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行为训练,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几年来,我校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特点,循序渐进,认真地去抓,取得一些成效。
  一、从小事做起,抓好行为的每一个细节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小学阶段是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如果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让学生好好学做人的道理,那么他们学到的课本知识再多,他们的脑瓜再聪明,也很可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因某种原因而前功尽弃,或走上社会成为一个没用的人。养成好的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了翅膀,它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定的基础。鲁迅先生小时候就养成了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刻叮嘱自己凡事时时早,事事早。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我在每节课前都要检查学生是否准备好学习用具和分类放好。要不然到用的时候再找,会浪费掉一些时间。因为人生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寻找东西。除了有目的地寻找东西以外,我们很大一部分时间浪费在找不到的东西上。如果我们从小就养成了随手乱放东西、没有准备的习惯,以后在学习中或生活中就会经常遇到找不到的麻烦。我做过一个调查,我们学校有一千个孩子,我在学校大门口站着看迟到情况,一千个学生竟然一个迟到的都没有。等上课铃声一响,就看见有八个孩子慌慌张张的往教室外跑,我就拦住问他们干什么去,其中一个小男生说:“我妈没把我的语文书装我书包里,我得回家取书”。我又问另外一个:“你干吗去?”答:“今天有体育课,我忘记穿运动鞋了”。我问你们都是几年级了,他们说是四年级了。我说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们自己应该准备好的,你们早应该在一、二年级就养成这个习惯。
  二、抓典型树榜样,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孩子的天性一般是弃恶向善的,他们通常向往美好、崇尚正义,但这种天性也要加以引导。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心理趋向,用典型的学生事例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在学校里,遇到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我们要及时表扬,可给其他学生随时介绍。总之,养成教育时机处处有,方式可多种多样,日子久了,学生自然会从中受益,得到心灵的陶冶。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止境的,通过榜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这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为了激励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学有方向!我们每学期都评选“文明之星”、“卫生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等,分别在学校的墙板中展出,为其他学生建模打样。楼梯、走廊……随处都有养成教育 的“温馨提示”,让学生随时随处都能在温馨提示下自觉检查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三、文明从我做起,养成合格小公民的意识
  近几年,我校结合品德课程教学内容,以环境教育为特色,开展卫生习惯、保护环境和劳动观念的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意识,鼓励他们争做文明“小卫士”。
  1. 以红领巾“护绿小队”为品牌、以环保教育为突破口,做到组组有阵地,人人有岗位,培养少年儿童的劳动观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清除白色垃圾,减少环境污染;培养勤俭节约,倡导垃圾分类,开展废品回收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家长,影响成人支持孩子们的行动;提倡使用绿色物品,培养绿色理念,养成绿色习惯。
  2. 努力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组织大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少年儿童自主体验。举行环保文艺汇演,开展环保宣传,积极开展主题为“给地球一片绿”的手抄报展评,在活动中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主、协作精神。
  文明要从我做起,用我们的口,礼貌地问好打招呼,管住我们的口,不吵闹,不骂人,不随地吐痰。要用我们的手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人,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乱画墙壁,不破坏公共财物等。
  四、 持之以恒,让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种意识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如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就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多数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变成自觉遵守。
  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预定的目标,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值周生、小监督员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学校自开展养成教育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行为习惯越来越趋向规范。礼仪的教诲,使孩子们心灵上早已深深地烙下了文明礼貌的烙印,行队礼、见人问好、尊老爱幼已成为孩子们的主动化习惯。道德的熏陶,使孩子们能够据章就矩地生活和学习。
  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总会有反复,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行为意识的支撑。行为意识以认识为前提,以情感为基础,靠意志品质来维持,通过行为来体现。一个人具有对己对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才可能稳定持久,进而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hengxsetjy + 5 + 5 我好喜欢。。。能说说是哪里的学校吗?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9:42 , Processed in 0.177287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