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768|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识读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 22:3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两日刚接触读经,突然觉得非常兴奋,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正在困扰我的难题没有了,又让我看到了教育孩子的新思路。
说说予吧,今年已经6岁了,该上小学了,比很多楼里的孩子接触读经会晚了许多,不过他的优势在于认字颇多,已经可以独立看不带图片的小说了,当然只限于他喜欢的。目前比较困扰我的其实是很常见的问题,是去稍好些的小学还是离家近的呢,真是患得又患失,还是看春花姐的帖子得到了启发,小学阶段其实不必太过在意的,重要的是为以后打好基础。看了春花姐的方法,我的思路有一些还吻合得不错,比如数字(不过只在100以内),比如泛听(可惜只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坚持得好,教材也不够经典,都是些童谣、唐诗、故事等),三字经和百家姓也带孩子读过几天,不过都没超过15页。
我自己呢,也是比较喜欢古典文学的,当然只限于肤浅和表面的,这些经典由于畏难情绪连一遍都没有读完过,这次跟着大家可是想要坚持下来的哟。发个新贴作个记录,以便监督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子云008 + 10 + 10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0:17:13 | 只看该作者
审核好慢啊,昨天想了一堆东西要写出来,结果等了很久也没审核通过,今天就想一点写一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0:23:23 | 只看该作者
计划一年级开学后,每天能坚持一个小时读经,英语和古乐头一个月坚持听,但先不读,给孩子留个适应期;一个月以后习惯形成计划读经累计一个半小时,英语半个小时。补习班看样子要舍掉很多了,游泳、跆拳道放在周末,围棋、画画、书法得让孩子自己来取舍了,看周末能否安排过来,只是想让他什么都接触一下,一周上一到两次课,下课后不会留负担。大框先这样了,具体的在操作中不断修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0:26:03 | 只看该作者
准备吸取大量前辈的精华,陆续会转载春花姐等人的贴子内容,当然是选取觉得对孩子读经和学习有用的东西,在此先对大家表示感谢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2:24:07 | 只看该作者
标题改不了的,记一下予现在6岁,06年3月的,0基础开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envcmx@163.com + 2 + 2 阿源06年5月份的。欢迎欢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1:56:00 | 只看该作者
抓紧这个月的时间自己先学习了解一下,下个月孩子回来正好开始。转贴一下春花姐的基础方法(自己本身比较赞同):
一、三岁以下的孩子,包括胎教了,以听为主,但不是以三岁为断然的分界线,只是一个糢糊的界线,就像王教授说   的,孩子在跑在跳在玩在闹在睡,都放经典音乐、经典诵读听,环境中都有经典字画看。妈妈也要经常念给孩子听。当然三岁以上也要听要看了。

二、从孩子能看书开始,妈妈就要和孩子一起看着书念给宝宝听,并且大人指字念,或者把着宝宝的小手指字,能指多少时间就指多少时间,不能指就自己指宝宝看着念。

三、从三岁开始(也不是断然的),要一脸庄重地告诉宝宝说,你现在长大了,需要每天读书一个小时,(这个话即是开始,又是为以后做铺垫,再大点,如果还没有读出兴趣,您可以和宝宝说,你现在长大了,又要如何如何,如果一直读不出兴趣,保持一个小时也不错呀。)接下来,不要显得很民主地问:宝宝要不要读啊?这是不行的,因为这些不是孩子懂的,不是孩子所能判断的问题,如果这样问的结果,勉强打个比方,就像有个小故事说的,问宝宝吃一个鸡蛋还是吃两个鸡蛋?吃鸡蛋还是不吃鸡蛋?,您应该问宝宝:读一个小时还是读两个小时?而不是:读还是不读?宝宝说不读,您要内心坚定,并且庄重地说:不行。

四、接下来就是读了,一开始可以做不到一个小时,天天努力大概用不到半年就到一个小时了,这些时间都不是固定的,您可以自己去体会。

五、读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据我自己几年来的经验,我就用这一种方法自己读,也告诉其他人,大部人都认为可行,并用半年---一年就读出兴趣而不能自已,读的时间越来越长。

六、这种方法是这样的:
1.
经典的顺序如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选》《易经》《孝弟三百千》《诗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再要接着读什么,俺不知道也。

2.
《论语》共二十篇,498章,每一章先读十遍,就读一下章,也是十遍,这样读完一篇后,在本篇上部画两个“正”字,然后通篇读,读一遍在本篇上部画“正”字一个笔划,读二十遍后,就画出了四个“正”字,这时孩子看见是有成就感的。这样就读完了《论语》一篇三十遍。

3.
接着读下一篇,方法同上,不管前面的,不复习,这样读完二十篇三十遍,整本三十遍就读完了。

4.
这时从头来,通本读,也就是说把《论语》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读一遍就在本书的前面或后面空白处画“正”字的一划,一开始的五遍至十遍还是困难期,只要过去十遍,孩子及大人就会松一口气的感觉,也就是四十遍左右的时候,以上这四十遍,需要父母有耐力,能坚持,并且时间不要拖得太长,太长会没有以下的效果。三十遍到三十五遍的时候,可以两天读一遍,三十五遍到四十遍的时候,可以一天读一遍。

5.
从第四十一遍开始(不是断然的),就开始了比较愉快的时期,这时稍稍有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感觉了,大概到八十遍至一百遍开始,孩子就非常爱读了。这个期间最少一天读一遍,但是最好要求孩子一天两遍,虽然感觉有点累,但小孩子有成就感,这时大人是很累的,大人一定不要障碍孩子哦。

6.
读到一百遍之后,一天三遍至四遍,读到一百五十遍到二百遍的时候,加新书。(这个视情况而定,可以一百遍就加,也可以二百遍再加,但不要再多了)。

7.
这时加新书《孟子》,新书每天读一个小时,然后还是复习《论语》,至少一天两遍。《论语》复习到三百遍的时候就不读了。

8.
《孟子》是十四章,每章都很长,但是孩子有读《论语》的功力,读《孟子》时困难就较少了,读法是:每章读二十遍或三十遍,这个视情况而定,读完后就进行下一章,这样读完十四章后,从头开始,通本读,这时《论语》也大概读完三百遍了,就暂且放下了。通本读《孟子》刚开始的十遍左右,可以两天一遍,十遍之后,就一天一遍。

9.
《孟子》读一百遍以后,每天两遍,每星期用一天的时间复习一遍《论语》(就是读,不要背),这一天就不要读别的了,当休息。

10.
当《孟子》读至二百遍时,再《大学》,然后再《中庸》,《老子庄子选》《易经》。。。。。方法同上,每读完三百遍后,就每个星期复习一遍。

11.
我想,如果做得好的话,四岁或五岁或六岁就能把四书、老庄选、易经读完三百遍。当然了,俺现在身边还没有出现这样的孩子,都是因为小妈妈顶不住压力,非得要上幼儿园,而不能大量读经也。希望本网的姐妹们能做到哦。

12.
到一个小时能读一遍《论语》的时候,也就是大概上午能读一个小时新书(新书总是上午开始的一个小时读,直到整本读到三十遍),再读两遍《论语》的时候,下午可以加英语的诵读了。也就是说,从这以后,可以只用一上午读中文经典,而下午或晚上读一个小时英文即可(当然能多读更好了),其它时间安排游戏锻炼等等。

13.
所以,一开始读经的过程,小妈妈要当成大事做,最好能请一段时间假,把这段时间好好做下来,如果不是全职做妈妈,我建议您要提前找一位看孩子的人,在您对孩子施教的时候,让她就跟着,一是能帮您做些家务,二是教她以后在家怎样带孩子,您在做的过程中让她完全能理解并实践,认可多花些钱,因为孩子这几年的时间宝贵,不容耽误呀,这几年做好了,以后会顺理成章,这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1:58:58 | 只看该作者
我建议第二本读《孟子》,有几个因素:

一是因为《孟子》对《论语》里面的内容有“打开”,等于是对《论语》进一步的阐发,有以经解经之效,虽然孩子不能全懂,但是朦朦胧胧的,那种感觉也是有的,小孩子的感觉是非常好的,当然《易经》也很好,《易经》的文言是如此的优美,虽然不懂,读了谁都会喜欢。总之,把这几本都读下来就行了,先后的次序也不是很重要了。

二是因为《孟子》差不多是这几本经典里最长的了,虽然义理深,但文字很浅,和现代文很接近,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读《孟子》不会觉得太绕口(因为已经读过《论语》了),但是所需的时间会长一些,经过这么一个过程,再读《易经》也会觉得很轻松的。但是先读《易经》再读《孟子》,我想可能也是一样的效果吧?

三是因为,四书先读完后,孩子在心里酝酿的时间长,以后读《史记》《资治通鉴》《二十五史》这些史书的时候会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当然《易经》也会有这个功效了,就都读完吧,因为这些史事的道理都蕴含在经书中,尤其是四书,在心里酝酿的时间越长,看史的时候会越省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2:00:20 | 只看该作者
英文读经方法

英文我是不行的,但是我想,学各国语文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不行,也一样可以教出英文好的孩子,所以这几年我也研究尝试英文的学习方法,当然道理都是看王教授的读经教育理论,和以前教孩子的各种体会而来,更希望英文好的姐妹提供更好的方法,这里的很多人英文都很厉害,我在这里仅仅是抛砖而已。

一、        三岁前还是要多听经,中英文一起听,3岁以后中文经典的诵读正式上轨道后,就一边诵读中文经典,一边主要听英文经典了。

二、        教材的选择,我想应该从这几方面考虑:
1.        越大的孩子要选择越浅的,越小的孩子选择越深的,因为大孩子要急着表现了,而小孩子是不着急的,这时应该让孩子把一些有深度文化的内容吸收下去,由深入浅,这样就是由难到易,会越来越容易,以至于一辈子容易。

2.        父母越着急见功效的,就选择越浅的,越能“忍”得住的,就选择越深的。这里没有贬意,而是体谅,这里的“浅”可能也比一般坊间的儿童英语要高出太多了,我想,如果能把中文经典好好读那几本,读得功夫很深,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的境界一定会非同一般,他对生命的感悟以及情商都会很好,那么,他又有英文的“浅”的基础,而生命是相通的,到时也可以以中文带西文,用中文的义理去提升西文的程度,或许还有可能孩子还会有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呢?这些都是我的想象,也是因为我看到很多妈妈畏难学习英文经典,有时候会中文英文不能兼顾,如果有能力的话,中文英文一起都读经典,当然是最好的了。

三、        选定教材的顺序后,先选一本书,比如《仲夏夜之梦》(下面简称《仲》),将书的页数看一下,除以300天(一年按300天算,休息60多天,这个随意),或除以150天,或除以200天,得到的页数就是每天的量,这个每天的量您可以自己去体会是多了少了?要逐渐调整到合适,不过不要在这上面太过用精力,差不多就行了。

四、        确定每天读的量后,就要雷打不动地读,一开始读不到一个小时不要紧,逐渐加量,尽快加到至少一个小时就可以了,把读的遍数记在每天读的书页处(这很重要哦,因为我们都是凡人,这样做是最好的激励)。

五、        读的方法,按每天规定的量,就读一个小时这些量,读20遍,一天读不完,第二天接着读,一天内读完20遍后,还有时间,就读下一部份,总之,每一部份读20遍,每天至少一个小时,孩子如果要求继续读,是可以的。不往前复习(注意,这可是玄机哦,复习是很困扰人的,不复习,只要天天读,能力也在提升,心情又很轻松,才能不断地做下去)。

六、        这样,第一遍读下来的时间可能要超过预期的时间,读完一本后,再把《仲》的页数除以150天或75天或100天(也就是上次的一半),得到每天的量,按这个量读,方法同上。

七、        读完第二遍后,把《仲》的页数再除以上次天数的一半,按上述方法再读,以此类推。。。。。最后就通本读了。

八、        第一本英文经典,如果孩子小的话,我建议读够500遍,如果读的不是经典,而是像《1000句》和《新概念英语》之类的,读200遍就行了,因为这样的量已经足够让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现在大学生水平了,可能差的只是单词量而已。

九、        第一本读完后,孩子的语感一定是会非常强的,强到让您惊讶不已(这是我的想象)。

十、        英文读经我建议一本一本地读,(不像中文经典那样,读熟就加),读完一本后,读第二本时,可以每星期或每月复习一遍第一本。

十一、        我估计,如果孩子每天读一个小时,读五、六年的话,英文的水平就相当好了。这时可以随意看一些英文小说、英文动画片及电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有能力看时,也可以穿插着给孩子看当成调剂或奖励,如果没能力看,您也不必着急。

十二、        英文读经与中文读经本该没什么不同的,但是我为什么要改动一些呢?那是因为,我想:首先,英文,我们在国内没有那样的语言环境,第一本通本读的遍数多很重要,这样可以形成像“天生的”似的语感,其次,当分块读完20遍后,前面的有些生,如果通本读,一定会有困难,困难太大了孩子就会太畏难,选择这样逐渐加大每天的量的方法应该是可行的,也应该是逐渐会读出兴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2:03:3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为儿子十岁生日写的信
====================
亲爱的儿子:
不知不觉中,你俩已经10岁了,高兴吗?妈妈有许多祝福的话,却不知从何处说起。。。。。。时光流逝,日月如梭,宝贝儿子小时可爱的模样仿佛就在眼前。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日那天夜里,妈妈的肚子阵阵剧痛,爸爸在产房外有劲无处使,着急上火至使一颗好牙硬是掉了一半,直到第二天,也就是你俩的生日------十二月二日上午10:30分左右,大宝首先呱呱堕地,5分钟以后,二宝也来到了人间。
就是从那时候起,妈妈和爸爸爱两个宝宝就像掌上明珠,是你们,让爸爸妈妈偿尽了天伦之乐,你俩是那么可爱,又是那么顽皮,妈妈教你们认字,和你们玩耍,是那样的开心,虽然两个孩子很辛苦,可一看到你俩那可爱的小模样,就什么都忘了。
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不知不觉地,你俩上了幼儿园,不知不觉上了小学,不知不觉上了二年级。。。。。。不知不觉现在已经10岁了,上小学四年级了,妈每天都为你们长大而自豪,你们懂事而且单纯,从不骄傲,学习、做人都很踏实,为人厚道、心胸宽广、象个男子汉,在妈妈眼里,你俩象许多有成就的人物一样是大器之材,你俩身上有那么多的亮点:比如从不妒忌,心地善良,和同学能和谐相处,认真完成作业,刻苦学习等等,还有一样最重要的,就是:做事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从我的经验看,这种品德将使你们享用终生,受益非浅。
当然了,你俩还有许多小毛病,但妈妈知道你俩不是有意的,谁能无过呢,爸爸妈妈都一样,人无完人,但是有了错误要改,要不断地完美自己,就会越来越优秀。
10岁了,不知应该算是儿童,还是少年,但不管怎样,妈妈都希望你们健康、活泼、天天向上,文明,不再说脏话,不再打架,相亲相爱,热爱学习,学习的涵义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学习,同时做人、做事都要踏踏实实。
以前的10年,你俩是无意中渡过的,妈妈在你俩生日这天,送你们日记本,希望你们把以后每天的点滴趣事记录下来,到下一个生日的时候,能够写满,那时就可以回忆了。
说了这么多,意犹未尽,让我亲亲两个可爱的宝宝。
祝你们生日快乐!
二OO一年十二月一日晚
==========================
这是十四岁的:

儿子,亲爱的宝宝:
明天就是你俩14周岁的生日了,想起往事,妈妈的眼睛湿润了,想起和宝宝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总有阵阵暖流在心田流过,妈妈和爸爸在一起说话的时候,基本上是你俩的种种趣事,乐此不疲,我想,世间真情莫过于此。
去年,由于你爸调动工作的事,把儿子的生日忘记了,为此,你爸曾经痛哭后悔,其实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但从中可见爸爸的舔犊之情,我和你爸结婚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他哭,现在只要他没有公务,每天都接送儿子,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要撑起这个家,还要在外奔波,却把儿子的每件小事都盈然于胸,这并不是每个父亲都能做到的,你们的爸爸是独一无二的。
记得10岁生日的时候,妈妈曾充满感情地给儿子写过一封信,今天一并打印出来,宝宝上初中以后,学习任务加重了,功课忙了,妈妈很心疼,但没有办法,好在儿子在小学的学习基础较好,学习习惯也不错,适应了一段时间以后,现在相对来说,学的还是较轻松的,效率也较高,这正应了这句话:“茍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正是因为儿子的长期的始终如一坚持,现在才能每天9-----9:30就能上床睡觉,我想,很多人是会非常羡慕你俩的。
儿子,你俩的身上现已有许多的人格的魅力,表现出了小小男子汉的种种胸怀,妈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比如:从不骄傲,从不作秀,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了,就是成年人,大部分也是活在虚荣里,整天作秀,夸夸其谈。再比如:意志和品质,小学的时候,每天能做几十道甚至100道题,每天做20篇英语阅读,这诚然地不简单,虽然妈妈用了玩电脑做短期诱惑,但儿子不闹,克服了很大的困难,这个困难就是在做的过程中会烦燥、会累、会头疼,但都坚持过去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越过了困难期,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其他事情同理,所以长此以往做事,儿子的效率很高,不磨蹭,也还有很多时间玩,听评书,游泳等等。而且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免去了功利心、浮躁心,事情做细了,就会有兴趣,平日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最后的结果就是厚积薄发。
孔子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人在小的时候,对这两句话是不会有深刻理解的,今年我已接近四十,对孔子的每句话,几乎在适当的时候都能说出来,人到四十、五十的时候,如果还被人厌恶,那么这个人基本上是一个较失败的人,虽然有大器晚成之说,但能早成的话为什么要晚成呢?记得在10岁生日的那封信里,妈妈说你俩都是“大器之材”,其实谁都可以成为,就看你平凡的每一天是怎么过的,你的意志和品质是怎样了,我游泳时,就想到一个道理,真正能每天都坚持下来的,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的这几个人应该是生活的很有智慧的人吧?而坚持不下来的人会给自己找出各种理由:水太凉了,身体不适了等等,其实每个能坚持下来的人内心都会有较丰富的体会,妈妈这几个月游泳时第一个月很难,总想给自己找点理由不去了,可是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不行,后来进入爱游泳的阶段,后来又很枯燥,再后来又很平静,到现在我感到我一定要坚持下来,不再给自己找任何理由,偶而一天两天不去是可以的,但不能再想不去的事了,现在我才坚持半年已有很多体会了,这种丰富的心理体验就是生活中的智慧,就象你俩做作业一样,一天认真容易,三天认真容易,甚至五天也容易,但两个星不太容易,几个月,一年就更不容易,但如果你能坚持认真写作业一年,第二年就会很容易,那是因为你的品质和意志已臻完美,你已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来之不易的好习惯了,虽然还会有难度,但你相应也会有莫大的乐趣和成就感在里边。人的意志和品质需要自我培养。自我培养得在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大事上,大事上表现出来的沉稳、干练、成熟、可爱,是由平时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平常不要太急于表现自己“无好小利,勿求速效”,但也不能缺少激情,安静时也要有激情,这种激情不要只是为了炫耀,否则就一定会流于浮燥之中,比如,你要上台讲话、发言、演讲,你这时会准备,会心情澎湃,由于过分关注别人的反应而怯场,调整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安静,多锻炼,不害怕效果不好,最主要的是要在有障碍的情况下能专注于自己的想法并且表达出来,就像你俩在家给妈妈讲笑话时,然后不断提高自己的技巧,少功利免浮噪,认真思考所要讲的,要讲清讲透,多在自身下功夫,少看别人反应。
四十、五十岁后的人都会发现,小时候没什么差别的人,这个年龄为什么会差别很大呢?我认为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现在这个时代已不存在“怀才不遇”,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接纳人才,只要你行,四十、五十的时候就应该是衣食无忧了,不怨天尤人,不枉谈世事,只要踏踏实实,有什么样的意志、品质、修养,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希望儿子走一条直道,可能有荆棘,可能有坎坷,但比迂回转圈好,别总在自己设定的圈里原地踏步,现在所谓的荆棘、坎坷就是日常学习中的作业是否真正用心完成,用心就是学习唯恐不会,唯恐落下什么,联想到的知识也要让自己有着落,不要积累不会。
学习、生活中有很多智慧,只要你有一双慧眼,会在小事中发现,相反,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小狗钱钱》中最后有几句话,说得挺有道理,意思是故事写完了,有的人看懂了,从此生活有了改变,有的人看了,像没看一样。
最后妈妈祝宝宝:生日快乐
二○○五年十二月一日星期四


(以上均转自春花姐的贴,虽说读经对自己也很有好处,必定也会跟着孩子一起读的,不过出发点始终都是为了儿子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所以一些对学习和生活有帮助的东西我都会陆续转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2:07:06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的经验中,读二十、三十遍后,孩子基本上就不大畏难了,这二三十遍的困难是比较大的,当然,您如果读四十遍后,孩子就更不畏难了,读的遍数越多,越好,但是,我看到更多的情况是,大人一开始热力是挺大的,把一开始的部份都读了百八十遍了,大概老子也就能读十章左右,最多三十章,如果读《论语》,最多能读三篇,然后热度骤减,基本上就不想往下读了,就在原地踏步,而孩子是越熟的越愿意读,大人也在安慰自己说:只要有读就好,就这样,有时候又似读不读的,有时又想前面的都这么熟了,不读也行了,后面的又逼不下去了,这样一来二去,熟的也不读,不熟的也不读,最后就不读了,呵呵。而孩子总也没有读完整本书,我觉得不管大人孩子在整本书八十遍---一百遍左右,兴趣一下子就会提起来,这时是有“悦乐”之情的,当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太“严格”,只把握一点就是孩子张口看着书读,其它不管,如果管得太严格,往往就把孩子障碍了,要以愉悦的心情鼓励孩子。所以不管怎么读,您只要把整本书读完八十---一百遍,还有一个要点,就是不要拖太长时间,这样家里会充满读书的气氛。

所以,这里的玄机就在:在一开始的前二十、三十、四十遍里,(不要超过了),是最困难的时期,您要全力以赴,尽早过渡到读全本,而读全本书的时候,头几遍还是较困难的,但是已经好多了,这时妈妈即使热情不太够,但是由于有责任心也可以坚持过,而且觉得有盼头了,到了第五十遍左右的时候,您只要坚决地要孩子读,孩子是不畏难的,到六七十遍,您就会感觉孩子每一遍都有进步,那时候即使再累,妈妈也会因为“看”到了效果而高兴,应该就不会放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2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0 , Processed in 0.10480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