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86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读书会] 省视我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态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2 09:0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到一些很好的书,有些内容很棒,想和大家分享,但是扫描出来用图片的话就太不方便了,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愿意帮忙OCR?贴图如下: [ 本帖最后由 我爱飞飞 于 2012-4-26 07:0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09:12:38 |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这部分内容有四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4-22 10:02:2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不懂哦~~~~~~~~~好像用图片可以做成PDF格式,会不会小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4-25 13:57:42 | 只看该作者
装一个OCR的软件,试一下,应该可以的,如汉王OCR识别软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4-25 14:02:2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实在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06:55:55 | 只看该作者
没办法,那就将就看图片吧,觉得太大的话可以下载图片后打印了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07:07:43 | 只看该作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jiu + 2 + 2 我试了一下,用acrobat可以ocr,还有多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4-27 15:39:34 | 只看该作者

把图片转为pdf后用acrobat 的ocr功能试了一下,还不错,在word里稍微处理一下,改成了简体字。好像第二张和第三张图片的文字连不起来。文字如下

双亲的态度与行动

“管教"这个词,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东西。从最好的意义讲它意味着一种肯定而普遍的生活训练,目的在发展和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在最狭隘的意义上它代表惩罚.即孩子做了某种令人不快之事后加在孩子身上一系列从和缓到激烈的惩处。

美国儿童问题专家们在确定自制、自重、合作与社会化等积极的品格如何在儿童身上演进的工作中, 把现代父母在管教方面采用的不同风格分为三类:专制作风、放任作风与尚权作风。大概没有任何父母是单采用其中任何一种的。

专制作风

专制型的管教把父母塑造成老板,把孩子塑造成对服从的人。在极端的情况里,专制父母认为服从本身就是一种美德。他们立下规则,很少去解释何以必须遵守这些规则,或者规则怎样反映他们的价观念,也不容许有任何例外。纯粹的专制作风型父母并不鼓励孩子就管教问题发表意见,他们显然相信准许孩子就这个问题发言是父母软弱或犹豫不决的表现。他们假定孩子宁愿幼稚和不负责任。

因为专制型父母认为他们的权力是对的,他们倾向把惩罚看作提醒孩子事情由谁作主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打屁股激起孩子的无助感和使孩子顺从,多半会被选为处罚办法。别的专制型父母板起面孔避开孩子不对孩子示爱、直到取得他们想看到的效果为止。不过许多这一类型的执行纪律者只是严密监视孩子,严密到几乎用不着处罚;他们实施的严格管制排除了孩子行为失检的可能。

然而,专制主义很少生父母心目中希望造成的那种循规蹈矩人物。被管得太严的孩子倾向于因畏惧而顺从父母的规矩,不是出于规矩的根本正确性的尊重。他们学会接受处罚,认为受罚就已全部补偿其捣蛋行为;他们唯一感到的后悔的大抵只是不幸在调皮时给抓住。特别是男孩子,最容易由于这种教养而生一种敌对心理。

父母对孩子不断加以限制,从不解释限制的理由,这样一来专制父母教养下的儿童就缺乏将良好行为在化的动机,也不能了解他们自己的行动会影响别人。这样的儿童做决定的时候会感到非常困难,他们智力上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在发展中往往受到阻碍,因为他们的想象力已给有效地窒息了。

专制父母教育出来的见量,许多长大时感到他们的思想和感觉毫不重要,结果自尊心极其薄弱。等他们到了青春期,他们很难向父母觅取支持,因为亲子之间并没有建立沟通路线。那些天性腼腆的人可能感到不能自助和焦虑,而那些比较富于侵略性的人可能开始对父母和社会表露出仇视的态度。

放任作风

相形之下,在管教方面习惯于过分放任的父母,采取以孩子为中心的态度,对孩子呵护备至,溺爱到根本不去管教的程度。他们相信对孩子的冲动和欲望只能任其自然发展才能正常,他们并且希望,让孩子表现他的本能,最终他定能出于自由意愿而诸行为趋于良好。他们害怕把父母的价观念强加到孩子身

上会阻挠孩子的情绪发展;哪怕是最轻微的处罚也宁愿避免,担心那会破坏亲子之间的爱的纽带。他们有一种倾向,认为他们自己在行为上就是孩子的表率,愿见孩子仿效他们的榜样。

但是,过于纵容孩子、对孩子的行为丝毫不加约束的父母,教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是那种典型的惯坏了的小鬼头一一这种孩子行为固执,不顺从的态度对与家庭圈子以外人们的关系有消极影响。孩子在家里从不安约束, 一旦进入外间一般社会,便不能把约束加在自己身上。孩子小时候父母未能教他与人相处, 又忽视为他准备好应付家庭以外那有取有于互相迁就的社会,无形中就令心爱的孩子面临冷酷的震惊。

在父母忙得不可开交或全神贯注于事业,没时间,教导孩子,只能对孩子屈服屈腊的家庭,孩子往往在情绪上没安全感。他需要外来的限制! 使他的生活有一种结构性. 而得不到这种限制,会感到十分易受伤害。孩子不能控制的情绪一发不可收拾,爆发为大吵大闹,破坏性的行动时,他可能会被他自己吓到。

过于放任的孩子有的逐渐变得桀骜不驯,有侵略性,自我中心,不负责任."好像要逼迫父母最后通过某种干涉去注意他们似的。也有些因为脆弱、易受伤害变得特别羞怯老要依靠人,避进行尝试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尚权作风

大多数儿童问题专家认为, 事实证明尚权作风管教儿女最成功。在许多方面它代表一种中间道路,在这条路上父为子女的行为定下标准,子女的行为符合标准时父母很快表示赞同,但在子女违犯规则时,父母也同样迅速地使用惩罚来矫正子女的行为。

尚权作风父母施行的惩罚,与专制作风的不同,前者的惩罚趋向于合理,是孩子犯了过失以后合乎逻辑的结果. 最理想的是这些惩罚能教导孩子认识到关于良好行为的价值,惩罚也轻重适中,使孩子仍有感到自责的余地。

尚权作风父母还用大量时间向子女解释订立这些规则的道理,使子女能逐渐懂得和尊重规则本身代表的价值观念.一旦孩子显示了采取一种好行为的一些意愿,父母就会鼓励他,给他提供实习这种新技巧的机会。等他表现了他已能够掌握这种行为时,父母要退到后面。让他知道他们相信他能实践适这种行为。在这个过程里,孩子的自尊心自会增加。

这种尚权管教法的意念根据是这样一个假定:只要有人向孩子表明怎样才能学好,孩子是渴望学好的,尚权作风父母承认不可逃避的事实:发育中的孩子会常常犯错。他们认识到过失的发生不是由于孩子本身任性的行为,或父母某一方的失策,而是因为年幼的儿童还没有学会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以及他有许多互相冲突,又需同时予以满足的需要。 这种父母准备好对孩子要耐心,不惮厌烦地三番五次向他们解释,而拒那种轻而易举的纵容的--实在说是懒惰的捷径方式的诱惑。这样的父母胸襟开阔,教导孩子的时候也愿意向孩子学习. 他们相信家庭中- 个成员都有其权利和义务,父母实行一贯而有效的管教,家中一个人都能愉快向上.

证据的分量似乎足以证明这一点:尚权作风父母教导出来的孩子,更容易采取果断的态度,更注重自力更生和争取有所成就 ,也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并且友好相处。他们趋向于能信任别人,自己也喝别人所信任. 他们不仅了解规则的字句,而且了解规则的精神和确立这些规则的原因,需要在道德上作出选择的时候,他们会做得很好, 成为遵行规则的良好典范和规则本身的良好传授者.这样教养出来的孩子张大成人,自己己当了 父母后,倾向于用同样坚定、公正而充满爱的态度去对待孩子,把良好管教方式传给了另- 代人.

[ 本帖最后由 ajiu 于 2012-4-27 16:3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精品文章!非常感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4-30 21:29:46 | 只看该作者

转一个相关的博客文章: 家教与遗传基因

上中学的女儿曾经和我们说过她的心理学老师讲的三种不同的家教方式:专制型(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放任型(permissive parenting style)及民主型(democratic parenting style)。专制型的家教是家长控制一切,对孩子的活动立很多规矩,违反了规矩要受到惩罚。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比较惧怕家长,做事循规蹈矩,但是有可能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放任型的家教是孩子控制一切,家长很少立规矩,孩子无论做对做错都不会受到鼓励或惩罚,这样的孩子将来有可能抗拒所有的规章制度。而民主型的家教方式是家长和孩子互动,是专制与放任两种家教方式的融合,家长和孩子需要经常讨论一些问题,如有些事情为什么做对了或为什么做错了,这样教育出的孩子比较尊重家长,将来能够理性地处理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有趣的是,当女儿的心理学老师让同学们举手表明自己的父母使用的是那类教育方式时,亚裔学生都举手表示自己的父母使用的是专制型的方式,而大部分欧洲裔学生表明自己的父母使用的是民主型的方式,只有极个别的欧洲裔学生表示自己的父母采用放任型的方式。这说明不同族裔的家教习惯和本族裔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我问女儿:“我怎么认为我们采用的是专制型的家教方式呢?我觉得我很民主啊,有很多事情都和你讨论,也没有立什么规矩一定要你遵守。”女儿说,“你民主,可爸爸专制。他什么都控制我。”的确,我的先生常常告诉女儿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女儿因为怕他而不得不遵守规定。结果是,女儿会和我讲心里话,却从不敢和爸爸讲心里话。 我虽然和我的先生比起来算是很讲民主的家长,但是比起我的西人同事,我又算专制型了。比如,一次我们同事间讨论年轻人因为开车时用手机打电话或发短信而被罚款,我的一个西人同事就说,“我女儿就这样,开车时用手机发短信。”我问,“那你不管她吗?罚款是小事,那样容易出车祸啊。”同事说,“我要是管得了她就好了。我说过了,她不听,出了车祸她就自己负责呗,她已经是成年人了。”我听了哑然,心想,要是我女儿这样,我非得一遍又一遍直到说得她不这么做了为止。生命可不是用来做实验的。 女儿的心理学老师自称自己的家教方式是民主型的。她说她的女儿在上大学时有了男朋友,想从温哥华转学到加拿大中部的阿尔伯特省。她对女儿说,“我不认为你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但是,你自己来作主去还是不去。” 结果,她的女儿转学走了。一年之后,她打来电话,说自己不喜欢在那里呆了,想再回到温哥华。这位老师说,“那你就回来吧,我的门对你永远是敞开的。” 我的女儿还说,同学中有一个韩国来的女孩儿,想和一个来自香港的男孩儿恋爱,却受到她妈妈的干涉,结果得了抑郁症。女儿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亚裔人善用的专制型的家教是不好的。我说那也不一定,钢琴演奏家朗朗就是专制教育培养出的成功人士,当然,这和那个抑郁症的例子一样,都是个别现象。欧洲裔的家长对孩子比较放得开是因为他们在看待孩子是属于谁的问题上和亚裔人有些不同。一般来说,欧洲裔家长认为孩子既是属于家庭的,也是属于社会的,而亚裔家长们则通常觉得孩子是自己私有的。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家教方式,都不会像刻模子一样刻出同样类型的孩子,因为孩子不仅生活在家庭这个空间,他们还生活在学校、社会这些空间。老师、朋友对孩子的成长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个在孩子成长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遗传基因。我有两个同事分别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学习成绩优异,从不注重穿着,他认为一件10加币的体恤和100加币的名牌体恤穿在身上没什么差别,但小儿子则学习成绩很差,却注重名牌衣物。另外一个同事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她说同样是100加币,女孩子能大包小包拎回来很多衣物,但儿子却只能拿回来一件名牌。我的这两个同事都认为孩子爱慕虚荣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生出来的。 我有一个华人朋友也这样认为,她说她和丈夫都不爱虚荣不爱名牌,可偏偏女儿就很讲究,她觉得女儿和她的婆婆很像,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一点上遗传了祖母的基因。 美国的“发现频道(Discovery Channel)”曾讲过一个故事,一对善良的美国父母收养了一个男孩,男孩20岁时却因杀人罪被判入狱。这对夫妇怎么也想不通,他们觉得他们给了这孩子良好的教育和环境,他怎么成了杀人犯?科学研究者对这个案例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这个孩子的亲生母亲在怀孕时就酗酒,孩子的亲生父亲因犯罪入狱而和孩子的母亲离异,男孩的爷爷也曾有过杀人犯罪记录。他的养父母及其前辈虽没有过犯罪记录,但这种良好本性在他的身上不起作用。这个分析的结果表明,生理构造和遗传会影响人的行为,英雄的儿子是英雄,强盗的儿子是强盗不是没有道理。但是,科学家同时也指出,人们如果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基因,就能更好地掌握开启和关闭这些基因的主动权。科学家是这样说的:“生活中的事件是我们生命中的开关,它可以开启和关闭罪恶的诱惑。罪恶的诱惑可能深植于我们的基因之中,但我们可以决定和选择如何抵御诱惑。如果我们了解我们的基因,我们就可以避开罪恶的诱惑,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这个案例充分地表明,后天的家庭教育无论用那种方式都要有针对性,要因人而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6d6bf0100teav.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39 , Processed in 0.166162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