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2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王晓春:教师与国学(萧愚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0 13:1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热捧国学,首先是由大气候决定的。我这里不想详细分析这个大气候的来历及走向,只想讨论一下,教师们为什么对国学如此青睐。
   当然,从正面说,这里有民族自豪感的因素。国家富强一些了,洋鬼子对中国人刮目相看了,于是大家就想起自己那些“老玩意儿”来了。这也可以理解,但是有“好了疮疤忘了疼”的危险,因为中国近代之所以落后,正与很多“老玩意儿”有关。下面我们从负面看看。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国学等于儒学,至少是以儒学为代表的。在整个社会,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其实是比较保守的部分,最重视道德,而孔子的学说,恰好是典型保守主义的,而且最重视道德说教(除了这些,孔子也没有更多东西),这与教师的职业和心态吻合。教师每天做的工作不也多是说教吗?在欧美,此事被牧师抢走了大半,在中国,教师责无旁贷。所以教师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天然倾向于孔先生的路子,自然一拍即合。更不用说如今有所谓“道德滑坡”,大家痛心疾首,就很自然地希望抬出孔子来“力挽狂澜”。这好像是“病急乱投医”,其实是习惯思路和创新能力的缺失。我们想不出其他办法来“维稳”,或者不愿用其他办法,只好乞灵于孔先生了。一些老师就这样,把匡正人心的希望,寄托在了孔子身上。孔子古来都是这样“挑重担”的。孔先生真令人同情,来不来就被架在火上烤。

    教师心仪国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三字经》,《弟子规》这类东西,都是居高临下教训孩子的,师道尊严味儿极浓。站在讲台上听学生诵读这些语句,很是受用,五脏六腑无不熨帖,恍惚间心里还会想:要是学生真的照《弟子规》那样行事,天地君亲师,见到老师诚惶诚恐,服服帖帖,让干什么干什么,不让干什么坚决不干,那是何等的好啊!那是怎样理想的境界呀!那我该多么省心呀!……入境了,梦不醒了。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研讨会。会上一位白发老者狂热地鼓吹读经。他宣称,无论孩子有多少缺点,只要坚持读经,都能变好。我当时真想把我指导的问题生都交给他。我敢肯定,他根本就没有办法让这些孩子老老实实坐下来读任何东西(除非上刑)。读经如此灵验,还要科学干什么?我看着这位老者,心里想,“活化石”一词不知是谁发明的,真是传神。

    教师心仪国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专业技术缺失。国学教育是典型的灌输式,无非是诵读,死记硬背,这是对教师智能和专业技术要求最低的一种办法。恕我直言,这与教师专业水平的现状大体吻合,因此教师很容易接受。教师在幻想,用这种简单方式就可以弄得“我的学生叫顺溜”,自己能少多少麻烦!

    看出来没有?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国学热其实又是一个大忽悠,有感冒发烧的症状。

    事实是最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鲁迅)。儒学者,空言也。等到老师们发现无论怎样大声诵经也解决不了社会道德滑坡的问题,发现无论怎样让孩子读《弟子规》他们也不“规”,而且其行为让老师只有“震惊”的份儿,那时国学热就要降温了。那时候孔子也就解脱了。孔先生承担不起那么重的任务,他不是神仙。

    我并不是说儒学无用。有用,用处不大。而且国学也不等于孔学。中国古代自有很多远强于孔子的思想家,他们都是我们的祖先。《论语》,《三字经》,《弟子规》这类东西,选一点让学生看看,或者在课外讲座中讲一讲,我觉得没什么不可以的(我与孔子并无个人恩怨)。现在这样大张旗鼓地闹腾,殊无必要。隔靴搔痒而已,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萧愚读后]

王老师文中说,教师心仪国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专业技术缺失。国学教育是典型的灌输式,无非是诵读,死记硬背,这是对教师智能和专业技术要求最低的一种办法。恕我直言,这与教师专业水平的现状大体吻合,因此教师很容易接受。

王老师发现的这个问题,我其实在许多家长身上也发现了。由于教育技能的缺乏,许多家长搞家庭教育有简单化的倾向。比如,现代道德教育应该建立在民主探讨,多元思辨,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基础上,但这对许多家长的能力是一个挑战。而读经呢?只需要孩子努力就可以了。家长基本不费什么力气,也不需要任何技能。所以这种教育方式受到许多家长的欢迎。

我记得王小波说过这样一段话,“假如你遇到一种可疑的说法,这种说法对自己又过于有利,这种说法准不对,因为它是编出来自己骗自己的。”

这段话今天读来还是很有感触。那么复杂的道德教育,只需要按着孩子的脑袋背诵一些经典就可以解决了,这种好事儿会不会过于可疑了些?

而一些读经的宣传者还嫌这个好处不够,什么增强记忆力,增加专注力,增加大智慧之类,什么东西好都往这个筐子装。这种做法,就是把读经教育神话了。而神话的结果,就有可能让你忽视更为科学,更有建设性的教育方法。就像一些卖假药的人,他的药未必对人体有害,但是,由于你吃了假药,以为万事大吉,便可能耽搁了病情的诊治。假药最大的危害可能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34 金币 +34 收起 理由
phonee + 25 + 25 入选2012年第八期热帖推荐。谢谢你!祝 ...
瑜珈 + 5 + 5 这篇文章我也没看过。精品文章!
Martina-Mm + 1 + 1 学习。
我爱飞飞 + 3 + 3 老易(萧愚的网名)这篇文章倒没见过。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4-20 16:01:41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的地位原本就是帮助学生学习,课本内容不是他们写的,思想不是他们形成的,不过就是维持一下学习纪律,保证一下学习时间,对学习提示而已.现在老师都成了山大王.
所以说:我一直把老师当小鬼看待,如果推而广之,可能会冤枉一些人,但绝对是绝大部分的写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hwyyan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4-20 22:05:0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篇文章,想起最近的一件小事。

我儿子上老虫的小班外教课,老师提问一个孩子,那孩子答不出,没有人答出,老师就说了答案。
后来我就告诉孩子爸爸,看来他的英语虽然不错,其实和其他孩子也没多大差别,也有些单词不会的。
孩子就不高兴了:“我会。但是老师没问我,我不能说话的。”
这话一说,我一下子就想起课堂上的另外一个孩子,只要他会的,一定会抢着答,不给其他孩子任何机会说话。

这是一个什么问题?

我儿子在学校主要接受的是西方的那一套。针对学生的行为,学校出了个黄金规则,非常简单。但是这个规则细化得很厉害,每个月都有一个专题,比如专注聆听、说话要看对方眼睛这一类的。不知道学校用了什么方法,一句有关轮流发言或者保持低调的口号都没喊,我儿子居然就规规矩矩的,老师不问就不说话,一点自己懂得的表示都没有——而且不只是在课堂上遵守,没人监督了,他还是这样。
我家孩子非常顽皮,有时候,越是聪明的孩子,越会去触碰底线,这也是常事。所以我不时会接到学校的通知,让我去校长室报到,或者他又被学校如何惩罚了,或者老师或校长会给我打电话,希望我们在家如何配合引导孩子的行为遵规守纪。

我想,我们在这里说学国学,应该不仅仅是学着好看好玩怡情养性而已,学国学学出一个伪君子,那还谈什么教育?
老师不讲,或者没有能力讲,只是让孩子读一读、背一背,孩子能学到多少?
老师只讲了——言传了——却不能身体力行,也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甚至孩子看到的真实生活与老师讲的根本两样,孩子会怎么做?
我不喜欢说别人孩子的好歹,但有时候的确有点忧心。
刚刚在八根儿的博客里看到一篇文章,一会儿转过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hwyyan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4-20 22:07:1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师道尊严在美国

师道尊严在美国                                          
                                2010-09-11 05:02
            
   又到教师节了,《中国青年报》约我给他们写篇有关师道尊严在美国学校的稿子,时间很紧,赶在教师节这天发稿了。我转在这里与博友分享。
    其实,有关这个话题在我的新书中有多处提及,《零距离美国课堂》有整整一章是写美国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管理的,美国教育中有秩序,井井有条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前不久吃饭时和几个美国同事聊天,聊到他们教到的几个中国来的交换生和刚移民来的中国学生,几个老师的共同反应是这些学生颠覆了他们原有的对中国学生的看法,总的说来他们大多不爱和同学合作,爱独来独往,我解释说他们语言不过关,和同学老师交流有隔阂,一个同事马上接过来说,但一旦他们适应了环境,会说英语了就开始同老师争辩,不听话,不合作,个别学生课堂表现差,自以为是,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嘲笑同学犯的错误,虽然感觉家丑不外扬,我还是告诉同事因为在中国他们的表现就是如此,可能还要差,孔夫子的国度已不讲究师道尊严了。
美国是个高度发达的民主社会,提倡自由平等,个性自由,言论自由,但是同时美国是高度法治的社会,注重秩序,守规矩,文明规范,在公共场所享受个性自由的同时要尊重别人,不能妨碍别人的利益,在工作场所要尊重authority权威,服从上级。那么学校呢?美国的学校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如何?有师道尊严这一说吗?
我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小学教书,一开始让我非常吃惊的是美国学校对小学生各种的行为规范约束,美国的老师看来都很和蔼,小学老师更是如妈妈一样,同孩子们相处亲密融洽,但是在课堂管理上老师却是非常严格,和中国老师传统的严肃板着脸的方式截然不同的是,美国老师会用很自然充满爱意的动作表情,亲切的态度,很温和的语气告诉孩子老师对他们的期望要求,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容许的,是要受到惩处的,语调不高但是有威慑力。哪些是小学生让老师不能容许的行为呢?首先老师说的话学生就得服从,礼貌用语除了谢谢,对不起,还有就是回答老师时要记得说“是的,女士”,“是的,先生”,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容不得置疑,小小年纪在学校学的第一个功课就是必须尊重老师,同老师顶嘴,争辩,老师的话三番五次不听是要送校长室的,美国的小学生从小就有尊重权威的概念。
美国的高中生被认为是难管教的问题群体teenagers,所以同小学比起来高中的纪律规范管理就更加上纲上线了,美国的各个学区学校都有详细的学生和家长手册,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规范要求和纪律处罚条例,当然也让学生家长明白自己的权利。
比起中国老师大都教大课,与学生有些距离感不一样,美国的高中生和老师关系要密切得多,老师可以和学生谈笑风生,毫无拘束,我就非常爱听我的学生赞美我的穿着的话,当然我也不会忘记夸夸他们的时髦装束,新做的发型,但是老师仍旧是教室里的权威,没有老师会容忍学生的粗言秽语,对自己一点点的不敬,不服老师管教,同老师顶撞,言语冲突,被视为对老师态度粗鲁,不敬重,是会受到小则通告家长,课后或周末禁闭,大到校内停课禁闭,如言语含有威胁老师,恐吓老师的话是会送工读学校的。美国教育鼓励提倡批判性思维,老师鼓励学生挑战老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为课堂内容争论,但切忌语言粗鲁,不顾及别人感受,甚至恶语相向,人身攻击,主张各方心平气和,彼此尊重,以理服人。
那么,老师犯错了怎么办?老师错怪冤枉了学生怎么办?当然老师要同学生或家长道歉了,但首先学生要以合适的,尊重的方式同老师沟通,言语要恰当,而不是意气用事,得理不饶人。
师道尊严是要求学生尊敬老师,因为老师是学生探索知识,寻求知识的领路人,老师是一个职业,老师也是普通人中的一份子,不要要求老师去做灵魂的工程师,但老师要敬业爱生。一个敬业努力,热爱学生的老师值得学生尊敬爱戴,同老师恶语相向,不恭不敬是教育的悲哀,是老师的悲哀,也是学生的悲哀。
师道尊严的第二个含义我以为还包括老师的自尊自律,老师的威严不在于横眉冷对,不在于高分贝的声调,而在于他/她内在的涵养素质,渊博的知识,宽广热爱学生的胸怀,要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不是简单的要求可以得来的,而是努力付出真心换来的。
美国的教育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期望值很高,同时对老师的师德要求也很高,许多都是写进教育法令法规里的,玩忽职守,偷懒怠工评估会扣分,触犯教育法规是会被开除吊销执照的,比如在课堂看不合适的网站,比如对学生言语粗俗,比如没有按要求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比如和异性学生发展超出师生间友谊的关系,那是会立马被炒鱿鱼的。
为师不尊,为生不敬是教育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美国学校有较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和谐民主的社会紧密相连的,民主社会人人平等,相互尊重,法律健全的制度使得公民有秩序,守纪律,敬重上级,善待下级。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老师都可能是影响一个孩子一生的人,只有当我们的学生以尊敬老师为荣,我们的老师以服务学生关爱学生为责,我们才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文明公民来。

转自 零距离美国课堂:http://usteacher.blog.sohu.com/159506444.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ccpeter + 2 + 2 学习一下。
瑜珈 + 5 + 5 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4-21 11:1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shwyyan 的帖子

孔子的学说,恰好是典型保守主义的,而且最重视道德说教(除了这些,孔子也没有更多东西)
所以教师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天然倾向于孔先生的路子,自然一拍即合。

    别的说不了太多。
     这两句何解?
    孔子讲道德呀治国理念呀之类,不以为然的地方很多。但他在教育方面,我从《论语》中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确实在实 践他所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
    我不明白上文所说的“教师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天然倾向于孔先生的路子”,是怎么个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11:19:54 | 只看该作者
打铁还需自身硬。靠权力而来的威严,岂能长久。飞飞妈好文,看了很有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41 , Processed in 0.08857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