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童童ma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读书会] 家长读书会开始啦!欢迎爸爸妈妈们参加!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2-4-16 13:54:13 | 只看该作者
今年孩子一年级,感觉自己好像得了焦虑症一样,每天越来越急躁,《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虽然买了,但自己好像没有学到多少技巧。所以还是来学习一下童童妈咪推荐的书!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童童ma咪 + 10 报名收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4-16 15:08:26 | 只看该作者
报名参加,家长提高了,才好教育孩子呀,孩子是家长的镜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2-4-16 16:18:36 | 只看该作者

积极参与!

孩子成长最需要就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动,父母首先要进修一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带动孩子进步!积极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2-4-16 17:09:13 | 只看该作者
报名参加,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太多的迷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4-16 17:13:41 | 只看该作者
报名,希望通过这个读书会能督促我这个懒人读完一本书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童童ma咪 + 10 报名收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2-4-16 17:50:5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实用的建议。像第一章第一个问题,举的那个例子——小孩子涂鸦时,夸“漂亮”是多常见的话呀!可那样并不是很好。

尤其我见到好些人,喜欢夸孩子“漂亮”、“聪明”这类天生的东西。记得我爸在笑笑把第一个苹果给她时,居然都会夸“真聪明”!

第1章:讲述那些孩子愿意接受的语言
○避免评价孩子的性格能力,描述见闻和感受。

"我使用的语言,"他接着说,"不会对人做出评价,我避免评价孩子的性格或能力,决不会用诸如'傻、蠢、坏'之类的字眼,甚至也不使用'漂亮、很好、真棒'这样的词,因为它们没有用;它们会给孩子制造障碍。我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我的见闻和感受。


"最近,儿童游戏室的一个小女孩给我一张画,问我:'画得好不好?'我看了看,回答:'我看到一座紫色的房子、红色的太阳、带条纹的天空、还有很多花。它让我觉得仿佛来到了乡村。'她微笑起来,说:'我要再去画一幅!'
"假设我这样回答:'真漂亮,你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我敢保证她那天再也不会画了。毕竟,得到了'漂亮'和'了不起'这种评价,谁都会偷懒的。我深信:评价性的语言会阻碍孩子前进的脚步,描述性的语言才给他真正的自由。


"我也喜欢用描述性的词语,"他继续道,"因为它们促使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弄洒了一杯牛奶,我会对他说:'我看到牛奶洒了。'然后给他一块海绵。这样,我就避免了批评他并抓住了重点--让他明白需要怎么做
"如果我这样说:'笨蛋,你老是弄洒,永远也学不会,对吧!'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孩子的所有精力都会放在为自己辩解而不是解决问题上面。他可能会说:'波比推了我的胳膊!'或者'不是我干的,是小狗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2-4-16 17:56:00 | 只看该作者

即使很爱孩子,也必须学习怎样把我们的爱分割转化成能够帮助他们的语言--时不时地表达出来--比如孩子弄洒牛奶时,或者他们把自己的画拿来给你看时。我们即使在生气的时候,也要使用不会伤害自己关心的人的语言。"

使用描述性的语言,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例如,如果孩子的房间太乱而让父母伤脑筋,父母应该自由地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但是,不要侮辱也不要指责。有些话是说不得的。

何止是对孩子。对夫妻另一方不是更应该这样吗?

在外面文质彬彬,对自己至亲的人却一点不考虑方式地恣意伤害……多么不应该呀!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夜空随想 + 2 + 2 很赞同,我是深有体会的。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2-4-16 18:08:47 | 只看该作者

给日常生活带来变化的另一项技巧是把威胁转化成选择,把"如果你再在起居室玩水枪,一定会后悔!"变成"水枪不是在起居室里玩的,你可以在浴室或者房子外面玩。你来挑地方。

""只要有可能,就用一句话代替一段话,用一个词代替一句话,用一个手势代替一个词。"话说得少,就听得多--方式不同。我们开始倾听,在话语背后,孩子究竟想说什么。

对小孩子或许还需要多说多讲。但对10来岁以上,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这第二段话是多么精到——想想我们少年时期,多么讨厌父母无休止的指责和唠叨啊!

有时,我们的行为就像谚语中讲的那头奶牛一样可以引起两方面的效果--既能提供牛奶又会把木桶踢翻。我们会把该说的说出来,却忍不住在后面加上一句多余的叮嘱,"你很快会克服困难的"或者"你要知道,人生总是苦中有甜",这样一来把前面的努力全破坏了

过度使用学到的新技巧。——有些这样的表达方式很有说服力,但必须谨慎使用。就像口味浓重的调味料一样,放得太多会让食物难以下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2-4-16 18:17:19 | 只看该作者

第2章:帮助孩子认识他们真实的感受
○孩子的感觉绝非小事,承认而不是抑制它。
○倾听并对孩子的感觉作出回应,亲身"感受"孩子的感觉。
○当遇到更大的伤害时,承认痛苦的情感会让孩子变得坚强。
○只要世界上有一个能真正听懂和理解的人,这痛苦就能够忍受。

看到这第二章的前两点时,总是想起国学版的朋友常犯的错误(尤其是以前读经专栏那一批同仁)。还有看到一些想让孩子读国学的朋友总喜欢问的问题:“先让孩子读什么经典呢?”
这问题多的我都无力多说了:“孩子读什么经典,你在这儿(QQ群、论坛)问谁呢?这事儿应该你的孩子自己决定啊!国学里面包含的东西那么多,材料你给她准备好,至于读什么、用什么方式读、读多少,应该孩子自己决定才是。”

还有孩子吃饭的问题。我也看到好多问的。我想:“准备什么吃的上桌,是你妈妈的事儿;至于已经上了桌的食物,小孩吃哪样、吃多少,那完全应该他们自己决定才对——难道你认为你的孩子傻到不知道饥饱吗?如果孩子之前吃了太多零食而不想吃东西,那更是你做妈妈的问题:肚子被零食填满,他哪来的地方装有营养的食物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2-4-16 18:2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3 子云008 的帖子

举的那个描述画画的例子,和《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里的观点差不多——记得当初刚看过那本书时,笑笑画了画给我看,我就描述我看到了什么,有时以故事的方式,更多的是引导她描述她画的什么——她非常兴奋,当天晚饭前后画画三个多小时,并不停地讲着。(那时她两岁左右) 好久没听笑笑讲画了。最近她的画画热情几乎没有了,不知和这个有没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7:18 , Processed in 0.092197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