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82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请给孩子理智的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24 19: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父母的爱是一个人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东西,人们早已发现,它的缺失是难以用其他东西来弥补的。因此,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职。但这种爱一旦脱离了理智,就极易流入溺爱,鲁迅先生将这种爱称之为“伟大而可怕的爱。”然而,父母对孩子不仅应该爱得深切,更应该爱得理智。而给孩子理智的爱,说起来容易,但大部分父母却难以做得到。古今中外,劝戒父母不要溺爱孩子的文章和故事很多,但现在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在“宁可自己吃苦,决不让孩子吃屈”的思想支配下,有不少为人父母者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步入爱的误区。那么,怎样才算给孩子理智的爱?笔者谈 几点看法与大家商榷。





一、对孩子的宽容而不纵容


宽容就是对孩子持一种接受的态度,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让孩子做自已喜欢的事,也应该理解 尊重,或者以平等的方式说服孩子。而纵容孩子就是毫无原则的迁就、满足孩子过分的要求,从而养成孩子自私、任性、骄横、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惯,






其实这不仅不是爱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






二、爱孩子也要爱自己


疼爱孩子是普遍的人类情感。为人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把全部的爱都放在孩子身上,这固然很重要,但父母负有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爱孩子又爱自己,这实际上就是对孩子负责,就是对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爱。因此,父母在关爱孩子的同时也应让孩子关爱自己的事业追求,也需要学习,也需要休息。


三、使孩子得到的爱和付出的爱求得平衡


父母爱孩子,孩子才会爱父母,但是父母爱孩子,孩子未必一定爱父母。马克思说过:“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关系,你就只能用爱不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如果 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父母需要孩子,孩子也需要父母,父母与孩子爱的双向交流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助长剂,父母不仅要付出爱,而且还要去争取孩子的爱,让孩子懂得父母养育子女的辛劳,理解和接受父母的情感和行为。台有的孩子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给予,更不懂得牺牲,这样的孩子在爱的取得与付出之间失去了平衡。如果一个孩子能懂得爱父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将来他才会将这种爱逐渐扩展开来,学会爱周围的人,爱家乡和山水树木,爱全人类,爱整个世界。反之,如果一个孩子在父母的哺育下长大,却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爱的不幸,也是教育的最大失败。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爱的本质是一种主动的给予,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父母应当让孩子成为一个能把自身之物给予他人、并从中体验快乐的人。父母应当通过自身的给予,使孩子也成为一个给予者。


四、严教与慈爱相结合


俗语讲:“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严格要求孩子,要舍得孩子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将来 才会具有面对复杂人生勇往直前的勇气和能力。但严格要求并不等于苛求,更不是责骂和体罚。要想孩子成大器,既要严格管教,又要慈爱为怀,两者缺一不可。


五、要鼓励孩子的分离


父母应该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小就培养孩子吃基耐劳、独立生活的能力。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爱人而又被爱的,迟早要分开”。孩子毕竟要一天天长大,他要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学校,踏入社会,他必须要学会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要使原先家庭原则的人际关系改变为一种社会原则的人际关系,即平等互惠。因此,对孩子理智的爱应体现在鼓励孩子独立于父母,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中自己去闯荡。我国自古就有“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至理名言。“飞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父母最终也会从孩子身上得到百倍的眷恋与爱心。


总之,父母对孩子的爱要平等,要有分寸,既要有博大无私的爱,更要有理智和冷静的爱。“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理智地爱孩子,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2-24 22:04:21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啊!!不懂得爱,就根本谈不上教育了。希望大家都来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12-25 09:15:5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不错,也都能理解,关键是这个度很难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12-25 15:49:00 | 只看该作者
很想看可惜贴子数受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12-25 18:30:07 | 只看该作者
2004-12-25, 15:49    第  4 楼     
飒飒的秋风
娃娃班


努力啊,多发点你的观点上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12-25 20:14: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则上都知道,可实践起来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24 14:10:29 | 只看该作者
说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2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41 , Processed in 0.12957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