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3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教兴国】“奥数”第一大国为何难登数学高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2-23 19: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奥数"第一大国为何难登数学高峰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众多数学家指出:应试教育泯灭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  ?●记者 董碧水(中国青年报 20041219)    本报香港12月18日电    "'奥数'赛上的奖牌多多,并不代表就是数学强国。"在第三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来自全球的华人数学家、学者针对在国内已广遭诟病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赛热",再泼冷水。    此届大会汇集了全球700多位华人数学大师,可谓盛况空前。记者在与数学工作者的交谈中,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担忧:人才断层,缺少领袖 人物,世界一流成果凤毛麟角。"除了华罗庚、陈省身、陈景润、冯康,我们已说不出20多年来中国在世界上有哪些'叫得响'的成果。"一位国内学者对记者 说。    在我国,从迈进学校大门开始,每一位学生都将与数学相伴,数学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主课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面对升学压力,各地又兴起"奥数班",许多中小 学生时常奋战在数学"题海"中。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国中学生获得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是名副其实的数学"奥赛"第一大国。    然而,有识之士却因此为我国数学研究的前途捏着一把汗。专程与会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坦言,中国数学研究水平与世界水平"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在前沿领域"。而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得主丘成桐更直言"差得还很远"。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及数学系主任刘克峰对记者说:"对此,也常有人感到不解。可是你看看,国内那些中学阶段的数学尖子,到了大学还有多少人在继续钻研数学?"    一位美籍华人数学家认为,作为一个擅长数学的民族,在国际数学"奥赛"上摘金夺银固然可喜可贺,但问题是中国之所以能在数学"奥赛"上年年丰收,一个重要 原因是这些选手都是层层选拔,并在赛前经过严格的强化训练。"在国外,参加'奥赛'是自由的,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组织这么好。"    "除了'奥赛',现在的中小学数学教育,侧重技术性训练,培养的是应试能力,得奖就是好学生。"刘克峰认为,这种应试教育,多半是对同一题型反复练习,使不少原本喜欢数学的学生变成了做题机器,在机械性的"重复"劳动中泯灭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    "缺少兴趣培养,是国内基础数学教育的最大失误。在数学领域,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所有在数学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是源于兴趣。"丘成桐说,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不会对数学痴心不改,钻研精进。    "数学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拿了多少奖,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丘成桐指出,数学研究很重要,是提升整体科技水平的基础,也是营造全社会科学文化氛围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2-23 19:25:04 | 只看该作者
没法子,搞数学这东西,除了有兴趣,还要能养活自己,中学的时候还可以,以后就不可能了。
中国获奖,准备充分(比赛前,都是大学教授负责准备),起点明显高于国外,有点像中国足球,用超龄队员和人家小孩子打,所以不赢才怪。所以人们总奇怪,中国足球少年青年都不错,怎么成年就不行了。其实两个很类似,只是这个用大学水准和人家中学水准比赛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29 18:55:33 |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01
知道但不能为。教育体制不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31 00:20:55 | 只看该作者
应试教育下,你想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是不可能的.现在的老师从小学就教育孩子,口算不能口算,要笔算准.怎么样厉害不厉害.还上那去找创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0-21 10:08:30 | 只看该作者
登高峰是需要从小创造力的培养的,而中国的教育却是急功近利。何谈创造性而言啊。老师上课要求认真听讲,而不是要求学生多动脑思考。中国的教育真TM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0-26 04:24:2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0-31 22:20:35 | 只看该作者
所有领域皆如此!自欺欺人是偶们的传家宝!学习,被等同于教育了!教育,已经彻底失去了方向!天性、育人?这个社会已不知其为何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0-31 23:04:19 | 只看该作者
家长如果认为分数高、能拿名次、考上一个好学校就是成功的话,就别指望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出息。

你家长要什么,学校就给你培养什么,就怎么去培养,就跟做买卖一样,你情我愿的,多好。好孩子年年第一,学成了,毕业了,一出校门就失业了,唉,有蛮搞笑啊。此帖由 小灰熊 在 2005-10-31 23:04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1-12 20:39:1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国家太穷太落后!什么时间学生们升学可以不经过考试,就可以进入自己想进的学校!到那时应试式教育就会被摈弃了!那时的学生们会很幸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11-18 10:17:26 | 只看该作者
天问+2004-12-23 20:11-->引用:天问 @ 2004-12-23 20:11
 ?"奥数"第一大国为何难登数学高峰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众多数学家指出:应试教育泯灭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
 ?●记者 董碧水(中国青年报 20041219)    本报香港12月18日电    "'奥数'赛上的奖牌多多,并不代表就是数学强国。"在第三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来自全球的华人数学家、学者针对在国内已广遭诟病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赛热",再泼冷水。    此届大会汇集了全球700多位华人数学大师,可谓盛况空前。记者在与数学工作者的交谈中,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担忧:人才断层,缺少领袖 人物,世界一流成果凤毛麟角。"除了华罗庚、陈省身、陈景润、冯康,我们已说不出20多年来中国在世界上有哪些'叫得响'的成果。"一位国内学者对记者 说。    在我国,从迈进学校大门开始,每一位学生都将与数学相伴,数学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主课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面对升学压力,各地又兴起"奥数班",许多中小 学生时常奋战在数学"题海"中。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国中学生获得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是名副其实的数学"奥赛"第一大国。    然而,有识之士却因此为我国数学研究的前途捏着一把汗。专程与会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坦言,中国数学研究水平与世界水平"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在前沿领域"。而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得主丘成桐更直言"差得还很远"。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及数学系主任刘克峰对记者说:"对此,也常有人感到不解。可是你看看,国内那些中学阶段的数学尖子,到了大学还有多少人在继续钻研数学?"    一位美籍华人数学家认为,作为一个擅长数学的民族,在国际数学"奥赛"上摘金夺银固然可喜可贺,但问题是中国之所以能在数学"奥赛"上年年丰收,一个重要 原因是这些选手都是层层选拔,并在赛前经过严格的强化训练。"在国外,参加'奥赛'是自由的,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组织这么好。"    "除了'奥赛',现在的中小学数学教育,侧重技术性训练,培养的是应试能力,得奖就是好学生。"刘克峰认为,这种应试教育,多半是对同一题型反复练习,使不少原本喜欢数学的学生变成了做题机器,在机械性的"重复"劳动中泯灭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    "缺少兴趣培养,是国内基础数学教育的最大失误。在数学领域,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所有在数学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是源于兴趣。"丘成桐说,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不会对数学痴心不改,钻研精进。    "数学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拿了多少奖,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丘成桐指出,数学研究很重要,是提升整体科技水平的基础,也是营造全社会科学文化氛围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34 , Processed in 0.12772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