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wxws20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论语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2-3-14 14:49:1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每天读多长时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3-15 12:28:45 | 只看该作者
就是,读了七十多遍了,真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4:3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雨心2006 的帖子

每天至少读一次,半小时。

如果放学早,下午会再读一次,半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4:39:45 | 只看该作者
季氏第十六:94
卫灵公第十五:28

背:16------20


还得找时间扩大阅读面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3-19 16:17:03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坚持的好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6:47:32 | 只看该作者
季氏第十六:100
卫灵公第十五:8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7:09:33 | 只看该作者
补一句,正在读 爱的教育。

除了经典的记诵,每天的阅读时间也得有足够的保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09:57:22 | 只看该作者
季氏第十六:106
卫灵公第十五:103
宪问第十四:40

背:15---20

论语的背诵,很容易串呢。背诵都在路上进行,因此我无法看着书求证对错。怎么办呢?渐渐地俺也摸到门道了 :我不必全篇会背,只需留意孩子特别容易出错的那几处就成了。每次他在这些地方“上蹿下跳”地时候,就提醒他,多次后就不容易串了。

像  季氏第十六  第一章,我只要提醒3处:求,无乃尔;求,周人有言;求,君子疾夫舍。


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路上的时间复习了。同时可以确保孩子背诵正确。步行时,孩子在我身旁蹦跳着背(他也不觉累);乘车时,他就坐在我膝上,搂着我的脖子背。感觉真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xly2004 + 2 + 2 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09:58:49 | 只看该作者
mcqueen2006,真是个好办法。

关于《论语》的注解,我主要参考两本书一本是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和育灵童里提供的家长手册中提供的《论语注解》,《论语》中会有很多历史故事,例如第18篇第1章中提到的微子、箕子、比干,用这两本结合起来就清楚明白了,儿子就像是听故事一样来听我给他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11:19: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pawpaw,孩子还小,开始基础就要从小抓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ffca8ad010107rp.html


青藤浅语
    初一结束了,女儿所在班级的语文进入了一个怪圈:作业很多,但是成绩很差。我也很头疼,因为小学阶段女儿的语文是强项,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优势了。对于语文的学习,我一直认为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是现在看来也得方法得当。

    我比较赞同以下这位老师的观点:初中语文高分是怎样炼成的
   【自从1999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我就一直被学生的各色问题围绕着,归纳一下不外乎以下几个问题:老师,基础知识我怎么老是丢分?老师,阅读题怎么做?老师,我不会写作文怎么办?老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才能取得语文高分......8年来,这样的问题没有一刻停止过,我也没有一刻停止思索这些令人头痛的问题。

    每当面对学生的提问和期待、迷茫的眼神,我总是没有勇气面对,自惭不已。我实在没有像神话世界里的“粉末”或“宝瓶”,能化腐朽为神奇,更没有什么神奇的“丹药”,能让学生们服下后,一夜之间就打通语文高分的“任督二脉”,我只能无奈地跟他们讲这些问题一定能慢慢解决的,语文高分是一定能够获得的。

    语文学习重点: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块,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初中语文高分的修炼。

    初中语文高分之基础知识修炼篇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得基础者得天下”。同理,要想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成绩,夯实基础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不能抛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去侈谈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根据考试大纲,莱芜市莱城区各级语文考试大致考查以下基础知识:

    1、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2、正确识记常用字的音、形、义;

    3、仿写;

    4、默写课文中要求背诵的文言篇段、诗句;

    5、识记重要作家作品的时代、国别、出处及代表作等;

    6、名著导读

    7、课内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我结合着近两年的莱芜市莱城区中考语文试卷第一大题的真题来谈一谈如何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特别强调一点,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其实是没什么捷径可走的,需要的是平时的积累,但研究真题,总结一些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小题,考查汉字书写。要求工整,旨在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重视书写,以考促写,“逼迫”学生练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一句话,不管平时字写地是“龙飞”还是“凤舞”还是“鳖爬”,老师要求你在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横平竖直,垂针弯弓。

    第二小题。对于字音的复习以下方法可供借鉴。立足课本,勤查字典,读准字音;在此基础上找出错误规律,如形声字读半边(颓、恣)、生字想当然误读(游弋)、习惯性误读(琐屑、黄晕)。找出了错误规律,复习时即可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字形,我们必须要重视课本,因为考查的字基本上来自课本,没有生僻字,因此掌握课本中的生字词非常重要。字义要学会结合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第三小题,考查仿写,形象地说,就是比着葫芦画葫芦。关于仿写的方法在语文宝典中早有论述,这里不再遨述。只想跟同学们说,老师给你2分钟思考时间,你一定能做好,对吗?

    第四小题,表考查默写,实考查背诵。每学期默写主要考查课本上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课外古诗10首及古诗文读本中指定的内容。默写对字词要求很高,不能有错别字,一字错,全错,因此,在平时背诵过程中要边背边写。没得说,背地遍数多了,就背过了;背过了,又写了,就可以正确默写了。

    第五小题考查文学常识。对于这些知识,我们只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对付,那就是“背”。

    第六小题考察名著阅读。老师认为要应付考试可能仅仅读读书上的精彩节选就够了,可老师还是要求你们抽出点宝贵时间去阅读,或看看相关的电影也可。

    第七小题考查课内综合实践活动。这可是送分的题,去看看吧,读读吧,实践吧,在活动中收获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分为什么不去做呢?你真傻!嘿嘿。

  最后我要强调两点,一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切不可离开课本,因为语文试卷第一题中所有考点基本上来自课本,绝不会出现生僻的内容。只要课本弄熟了,这20分应该是不在话下的;二是基础知识重积累。老师知道你们认为字词不起眼,所以视而不见,更不愿意去写,去背诵,即使老师再三要求,你们依然无动于衷。其实,你们错了,错大了。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动起来吧,从基础做起!

    初中语文高分之“阅读修炼篇”

    真不知道找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现在以2005-2006学年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为例来阐释阅读我想更直观、更有说服力。

    这份试题共3个大题,分值120分。第二题为阅读,共4个小题,其中第一个为课内文言文阅读,第二个为课内现代文阅读,第三、四个为课外现代文阅读,分值共计50分,占总分值的41.7%。阅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

    1、多读。阅读阅读,没有读哪行,读是认知文本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宋代大学者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训学斋规》)。2005级6班有一个叫亓鹏飞的同学,在课堂上3次听读《枯叶蝴蝶》录音后,这样谈及其阅读认知文章的过程:“听了第一遍,我真的有些搞不懂,作者到底写了些什么?听了第二遍,我以为本文的是告诉我们有优势要发展,不能默默无闻,更不能埋没自己。听了第三遍,我懂了作者借物喻人,表达了对虚伪作假的人的憎恨,对真善美的渴求。”显然,阅读也符合“多读多得,不读不得”的阅读理解法则。这让我想起一部分同学在解答阅读题时,读一遍就自以为是地开始答题,这种做法我给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自杀”;待匆匆做完后翘着二郎腿,点头哈腰,笔竿在大拇指关节上旋转飞舞,也不去检查,我也给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等死”。

    2、阅读题认识论。阅读题并非空穴来风,更不是命题老师杜撰出来“治”学生的手段,而是将生活与文本联系起来的纽带,它其实是命题老师联系生活,以文本为载体,以阅读题为形式,以阅读方法为指导,跟同学们开了一个玩笑,玩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而已。又如“犹抱琵琶半遮面”古代仕女,阅读题的答案一半在生活中,一半藏在了文章里。

    3、解答阅读题的基本策略。①、走进文章,进入角色。唯有如此,自己才会与文章中人物感同身受,产生共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中人物形象,捕捉人物情感,理解文章主旨。②、紧密联系生活。仅走进文章,进入角色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文章中走出来,投入到生活的怀中去,原因由点:(1)、文章从生活中来,只有到生活中去,才会更好地把握文章,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能和生活联系起来,你会发现阅读题不再那么抽象、苦涩难懂。(2)、阅读生活,阅读文章。生活是最生动、形象、鲜活的文章。(3)、阅读题答案在文章中,在生活里。只要你用眼去观察,用心去阅读体会,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③、施行阅读日。从一周教学时间中抽出一天来作为“阅读日”,在“阅读日”里,主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以练促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7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5 , Processed in 0.087798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