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325|回复: 1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交流] 我和孩子开心学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3 08:0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字是图形文字,虽然现在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和可怕的简化,很多字图也不图了,还是觉得身为中国人,应知中国事,要爱中国字。
孩子快9岁了,对中国字居然没什么兴趣,最爱看的书是人教版的语文书,说可以从书里学到很多东西
这个版本的课文是很经典没错啦,但只看语文书也太狭窄了吧。
考虑到孩子因为识字不够多、对汉语文字美的欣赏不到火候,需要长期的浸润,决定
从现在起,用两本书当骨架,尽可能的唤起孩子对汉语的兴趣。
汉字的奥秘:
声律启蒙:
两本书也许都不是最佳选择。
前者有汉字演变的过程,就算是八卦一下吧,了解点自己文字的奥秘。每天抽空读一两个字的,算是一个扩展。
后者是我觉得中文启蒙比较好的内容,对对子啊,识字不多就可以用起来,很适合孩子现在的程度。虽然书里的韵文翻译实在不怎么样,但好在一段配一个小故事,可以省一些找资料说背景故事的工夫。打算每周熟读一小段,最好能背下来。没事的时候,也会试着出点对联题给孩子,从三五个字开始,玩着学,说不定玩着玩着,对中文的兴趣就出来了。

[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2-3-7 12:02 编辑 ]

001.jpg (26.7 KB, 下载次数: 0)

001.jpg

002.jpg (25.64 KB, 下载次数: 0)

002.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9 金币 +103 收起 理由
pawpaw + 29 + 93 我先给你多加点分,再慢慢看。
bluebirdfriend + 10 + 10 我很赞同。请继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08:17:05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对联要先讲什么,只简单的跟孩子说了平仄相反、词性相同、内容相对的规律。

第一小段的前四句,昨天孩子读了两遍。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

第一句好理解。
第二句,不知道晚照是什么——现在知道了。
第三句,“来鸿对去燕”,鸿字不认识。宿鸟、鸣虫,一静一动,希望他的脑子里会有个画面。
第四句,“钧”字不认识。现在知道是个量词了,我也不知道一钧有多重,只知道千钧一发是很重很重的东西吊在一根头发上,够危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08:30:47 | 只看该作者

作业要求:关于神态的成语

从容自若     沉着镇静,神态自若
飘飘欲仙     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也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怆地呼天     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大摇大摆     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大义凛然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道貌岸然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扼腕长叹     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灰头土面     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戟指怒目     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老气横秋     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眄视指使     形容骄傲的神态。
咆哮如雷     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杀鸡抹脖     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伸头缩颈     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
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搔头摸耳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如醉如痴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舌挢不下     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爽然若失     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舒眉展眼     神态舒适,无忧无虑的样子。
投袂而起     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望尘而拜     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岸然道貌     指严肃的神态。
低唱浅斟     低唱:轻柔地歌唱;斟:喝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扼腕抵掌     用手握腕,击着手掌。表示很激动、振奋的神态。
高情逸态     高情:高雅的情致。逸态:安闲的神态。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 搔头抓耳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神清骨秀     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朗,气质秀美。
神清气朗     ①形容人心神清爽。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神清气爽     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桃李精神     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行色匆匆     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形输色授     谓以举止、神态传递倾慕之情。多以形容男女相悦。
意气自若     自若:不改常态,还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亦作“意气自如”。
夷然自若     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义形于色     义:正义;形:表现;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在脸上流露出来。
雍容闲雅     谓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雍容雅步     谓神态从容,举止斯文。
悠然自得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悠闲自在     自在:无拘无束。形容神态从容,无拘无束。
怆天呼地     〖解释〗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丰度翩翩     〖解释〗丰度:风采气度。翩翩:洒脱的样子。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
如痴如狂     〖解释〗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如醉如狂     〖解释〗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似醉如痴     〖解释〗犹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意气自如     〖解释〗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
扼腕兴嗟     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发出叹息的神态
耳不旁听     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百度找到的:
踔厉风发 抖擞精神 斗志昂扬 发扬蹈厉 奋袂而起 精神抖擞 精神焕发 精采秀发 炯炯有神 慷慨陈词 慷慨悲歌 龙马精神 容光焕发 生气勃勃 生龙活虎 仰首伸眉 意气风发 朝气蓬勃 振奋人心 威武 金刚怒目 龙行虎步 龙骧虎视 龙骧虎步 雄姿英发 雄赳赳,气昂昂 燕颔虎颈 鹰扬虎视 英姿飒爽 风度 不苟言笑 落落大方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仙风道骨 泱泱大风 雍容雅步 仪表堂堂 正襟危坐 委靡 没精打采 泥塑木雕 人困马乏 少气无力 师老兵疲 睡眼惺忪 心力交瘁 形容枯槁 衣不解带 有气无力 哭 鬼哭狼嚎 鬼哭神号 嚎啕大哭 呼天抢地 泣下沾襟 声泪俱下 病哭流涕 啼饥号寒 涕零如雨 涕泗滂沱 笑 打哈哈 抚掌大笑 付之一笑 哄堂大笑 捧腹大笑 破涕为笑 忍俊不禁 嘻皮笑脸 喜笑颜开 喜形于色 哑然失笑 嫣然一笑 一颦一笑 胁肩谄笑 袖如充耳 传情 眉来眼去 情人眼里出西施 温情脉脉 羞人答答 姻视媚行 造作 矫揉造作 拿糖作醋 拿腔做势 寻死觅活 沉默 沉默寡言 顿口无言 缄口无言 绝口不道 其他 楚楚可怜 呆若木鸡 道貌岸然 额手称庆 横眉怒目 声音笑貌 义形于色 众醉独醒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cuijlmsm + 1 + 1
伶云儿 + 2 + 2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00:16:37 | 只看该作者
前面的两本书试用了一下,孩子虽然不说,但明显看得出,除了看故事的时候有点兴趣,真正要他背“一东”,他就很勉强了。
时间少,兴趣低,此路不通。

没关系,他妈妈是打不死的蟑螂,有的是时间改弦更张,从头再来。

下午带孩子去了趟博物馆。
一路上听着小鲁中国历史,跟他讨论下午的去处,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心,反正人家随口答了声“好”,就放心领着他去了。
进了博物馆(中间的安检等等折腾略过不表——不知道是不是俺们是不是住在火山口上滴,坐地铁、进博物馆都要安检一番,不知道飞机、高铁、动车实名制之后,以后是不是乘地铁、搭公车也要实名制了?进商场要不要也实名一下?),故事不能听了,儿子就开始左顾右盼,估计很快就要暴走了。

赶快问他去青铜馆还是雕像馆。。。给个选择,总不能一个都不选吧。。。于是进了青铜馆。
我对中国的辉煌历史也不是很熟悉啊,就记得个夏商周了,三皇五帝的光辉事迹也没整得彻底明白,倒是想娓娓动听的讲解一番,可惜这鸭子赶的,实在是上不了架,只好顺着往前看。

幸好旁边有祖孙俩,爷爷赶着叫小姑娘记笔记——抄解说词,看那小姑娘个头和俺家小子一边儿高,估计实际年龄比他要小,俺这才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儿子,咱随便走走就是啦,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妈妈跟着你”——纯属废话,你倒想让他乖乖的抄呢,他能跟小女孩一样听话么?
儿子一听,当然高兴了,东走几步看看,西走几步瞧瞧,走马观花都没这么快的。

他放松了,咱也就踏实了,跟着他看了食器又看酒器(跟着他走,顺序是完全顾不上的,直接进入西周,跟着又回到夏商)。
展品名牌的中文看不懂——别说孩子看不懂,我能看懂一口念出来的字也不多——幸好可以借助英文(拼音——为什么中文就不标拼音?反而得去看英文的)猜测下这玩意儿的中文名称(拼音当然没标音调了),了解下用途(至少还写了wine vessel——问题是那时候没有wine呢——或者food vessel)。
最后没辙,没有其他切入点,又没事先做功课,只好拿纹样做文章了。
不知道是孩子提到,还是我注意到,有几个鼎的名牌上标了是不同的纹样——雷电纹和兽面纹——但看起来却很相像。于是怂恿他到处去找不同纹样的图标,找到喜欢的可以画下来(也算做笔记吧,总比抄他不感兴趣的年代啥的干巴巴的条条有点意思)。
孩子拿着小本子跑来跑去,但画了两笔就显出受挫的锉样儿。不好画。
算啦,还是祭出俺的手机,把他指定喜欢的纹样拍下来了事。






不能做笔记,那就秀创意吧——建议孩子设计自己的青铜器纹样。
这下他的兴趣来啦,水纹、鱼纹、石纹、双水纹、日月纹。。。设计了不少。

他就记着设计纹样了,俺倒是学到了点新知:觥筹交错的觥,俺这次见到啦
就是这个:

网上的标准照如下:

大名是:


孩子还提了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

这不是酒器吗,下面有洞,怎么盛酒?

猜:这个洞跟酒无关,是用来防止端酒的时候滑落的。。。
不知道对不对。

博物馆,不是应该普及常识的吗?一点常识没有的人进去,怎么进去,估计还得怎么出来,一头雾水,一头雾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帕兰朵 + 2 + 2 不知道你们是上海的还是北京的?上海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3-5 13:40:12 | 只看该作者
你这不是用大学本科的要求难为小学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6:3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punchback 的帖子

大学本科的要求是什么?我还真不知道呢。

我只是根据孩子的喜好,让他去博物馆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纹样,再设计他自己想出来的纹样而已啊。

这个要求不高吧,而且孩子很喜欢,很画了一些呢。我等下拍照贴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6:49:23 | 只看该作者


我坐下来打电话订他要的冰淇淋,他还接着画。旁边的阿姨看他好玩,还一直逗他说话呢

不管怎么说,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资料之前,博物馆会成为我让他喜欢上中国文化的一个去处。里面的东西多着呢,这个不成还有别的选择,总不能生在中国,连一样中国的东东都打动不了他。何况,孩子对美还是有感觉的,美好的东西,他还是喜欢的。

另外,在网上东找西找,发现一些孙敬修老先生的故事集电子版,很棒。
好的故事、正面的价值观、在多次反复中发展的情节,这些应该能够成为他从简单生动的语言中逐渐爱上中文的好媒介。
一直在找这样的好书,寻寻觅觅这么久,终于找到了,感叹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23:37:10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孩子做完作业,就蹲到我身边来陪我“说话”——盯着我的屏幕,想看呢。

想给他读孙敬修的故事,他一眼看到了《父与子》,要求看那个。
也行,就读这个吧:

除了标题,没有一个字。我就等着他念故事给我听了。
孩子的语言表述果然有问题。不会变换不同的词表示同一个人,翻来覆去只会说“他”。时不时的还得帮他顺顺句子。
这幅画还引起了一点争议:
我不知道为什么门关上了就意味着这是儿子的报复,孩子则坚持认为他把爸爸给关在了门外,这就是儿子对爸爸的报复。

翻了28页,他给我讲了20来个故事。很不错。
难得看图说话能说得这么开心毫无勉强的。

接下来,让他给我朗读《开明国语课本》。


挺好的教材,浅显易懂。孩子本来不乐意,但看到繁体字,被我提到这个很有挑战性,就兴致勃勃的上了。
遇到用“他”指代妹妹的:

问孩子这是不是错别字,他就有点茫然啦。
顺便讲了讲汉字的发展,从西文中得到的启发,孩子听得蛮有劲。
看来孩子对繁体字还是有点认识的,个别不认识的,多碰到几次之后,慢慢也就熟悉了。
挺不错,看来这本教材可以继续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23:47:59 | 只看该作者
刚刚贴了图,再仔细看,儿子果然误读了。
儿子的报复,是儿子搭着梯子上墙,把老爸给画在了灯罩上,还一一戴上了帽子
明天可以小小的嘲笑他一下了,谁叫他读图不仔细呢。

睡前的晚安故事,是模仿孙敬修的口吻,念了《神话故事》里的第一个:盘古开天辟地。

正因为是听过多次的故事了,所以可以念得慢一点,尽可能的模仿孙爷爷的口吻——这不难,因为他讲故事的那个调调已经听过太多次了,何况还是他老人家自己写的书,纯正口语化的表达,想不念成他的调都难呐。
念到能让他发挥想象力的部分,像盘古的左眼变成了什么,右眼变成了什么,停顿稍长,他自然自如的就接口啦——“太阳”、“月亮”、什么什么的。
念完故事,熄灯,晚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呦呦奶茶 + 1 + 1 你家也是三年级吗?那咱们多多交流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4:21:52 | 只看该作者

ABCC的词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语文学习与英文也结了缘啦。

已经学过并收藏了ABB、AABB的词,现在又要求收集ABCC的。
孩子还不错,居然知道一个千里迢迢,剩下的就交给老妈了。
靠《诗经》写了两个,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也想不起其他的啦。幸好不要求写四个,否则就要让他去丢人了。

不过,读孙敬修爷爷讲的神话故事时读到盘古感觉到全身上下一团死气,嘻嘻,俺的笨脑瓜终于有了一线灵光,想起“死气沉沉”来啦
意思相反的还有“生机勃勃”
生机过于旺盛,万一乐极生悲,打将起来,还可以有“怒气冲冲”。。。
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kernels + 1 + 1 哈哈,有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30 , Processed in 0.099504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