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guaidoudou_20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豆豆博客--豆妈专栏(2003年3月女)

[复制链接]
481#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6:50:3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名”现象

一九八九年,中国大陆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受邀参加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当时他暗自吃惊:那些已经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在学校时的成绩并不十分出色。相反的,当年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成就却平平。   
    这个现象引发周武的好奇,他开始追踪毕业班学生,经过十年、针对151位学生的追踪调查,周武发现,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种动态变化中,小学的好学生随着年级升高,出现成绩名次后移的现象: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五名,进入中学后名次后移的,占43%;相反地,小学时排在七到十五名的学生,在进入国中、高中后,名次往前移的比率竟占81.2%。  
 
    分析      有人分析,导致“第十名效应”的原因有四:   
        一是只为追求第一名、第二名的人,知识面狭窄,因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课本学习上面,考得出很好的成绩,很少看其他的书,而“第十名效应”的人,功课学得也不错。但是他花了很多的时间看了很多其他的书,知识面很丰富,也就是他受到了人文教育。     二是追求第一名、第二名的人没有个性。他为了追求好成绩,花去了所有的时间,什么活动都不参加,本来有的一些专特长也不敢去发挥了,不敢花时间了。而“第十名效应”的人,文艺活动也参加,体育活动也参加,社会活动也参加,能力很强,他到了工作岗位上就能发挥作用。 
        三是追求第一、二名的人,身体不够健康,他们很少参加体育运动,将来工作后,体弱多病,胜任不了繁重的工作;而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平时就爱运动,参加各种活动多,身体好,头脑也灵活,工作后能承担繁重、复杂的任务。 
        四是追求第一、二名的人心理不健康,名利思想严重,经不起挫折、失败。一个人走上社会后,不可能每天都阳光灿烂,总要遇到暴风雨,如果没有抗挫折能力就难以适应,更难以成功和成才
  
    影响   这个研究结果,触及了基础教育的症结:究竟是分数重要,还是学习力重要?经由大陆媒体争相报导,「第十名现象」引起广大回响,从省教育单位到学校,从学生、家长到专家……,透过网络不断转贴,余波甚至荡漾到了台湾。联电发言人刘启东三、四年前到大陆出差,被当地同事热烈讨论「第十名现象」,激发探索的兴趣。这研究也呼应着他个人的成长,这位曾被全球外资法人票选为「亚太区第一名」的半导体分析师回想自己的历程,一直以来最好的名次也就是第十名。刘启东说,他不是不念书,而是不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念书。  
 
    争论   周武的调查,在周延度上仍有争议处。专门研究青少年行为的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齐殷认为,毕竟孩子的发展是不断地变化,严谨的方法必须是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历程做纪录,而不是取几个时间点的学业成绩做比较,这过于随机。
  
    第十名学生潜力无穷   于是周武提出所谓「第十名现象」: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让他们未来在事业上崭露头角,出人头地。这里所指的第十名,并非刚刚好第十名的学生,而是指成绩中庸的学生。根据周武解释,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是:他们受老师和父母的关注不那么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兴趣更广泛。至于名列前茅的学生因为得到父母、师长过分关注,过分强化学科成绩,反而扼抑了潜能和学习自主性。

[ 本帖最后由 guaidoudou_2003 于 2013-3-22 16: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红红的枫叶 + 1 + 1 成绩要比较好,还要学习能力要强。不容 ...
ya0903 + 3 + 3 有道理!
menghuan + 10 + 10 追求第十名,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2#
发表于 2013-3-22 18:27:20 | 只看该作者
如此看来,我们有点贪心了,想孩子的成绩好还想孩子的学习能力强!
不过心里觉得还是综合能力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3#
发表于 2013-3-24 11:54:4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名现象万岁!这句话已经被我周围一帮妈妈用到极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4#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1:35:34 | 只看该作者

2013年3月27日(三)

        这两天工作有点忙,每天孩子一放学就赶上领导找去办公室说事,昨天是让京自己预习,今天只好让豆帮助京学习了。京已经学完2本书,今天是第三本《彼特潘》,现在越来越上道了,学得轻松一些了。
        豆下午回来对自己又挣了2块钱津津乐道:早上去学校对面文具店买了两张米米卡,卖给了同学,每张赚1元。然后感慨到,下次还是进多多卡,多多卡需要的人多。对于孩子这样做,我实在是不知是该鼓励还是该劝导,这对家长是个考验呀。该怎么办呢?哪位家长给出个主意吧!
        豆今天终于看完了《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豆很是喜欢,于是我试探着问:“那你应该写点感想什么的呀。”豆答道:“我写了呀,可放到日记里了,已经设置密码了,你看不到的。”啊?切,我还不想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1:37:51 | 只看该作者

3月小结

3月是个平静的日子,没有节假日,难得这么规律。可是在这规律的生活之中也自我烦恼了一番:卖了一处房子、买了另一处大点的房子,不能免俗呀。整个过程那叫一个坎坷,虽然是豆爸一直在跑,但其中我也一直揪着心,从网上找资料,到处看房,耽误不少时间和精力,真心觉得平平淡淡才是真。
还是小结一下豆的学习内容吧。

英语:听:听完《哈4》,听完《The 39 Clues》7本。周一至周五每天看CNN学生新闻(只看2遍)。                  
          阅读:《MTH》系列泛读2本。英文阅读这月几乎没有进行。
          语法:《新2》的讲座听完64课。


德语:从3月13日开始学德语。
          德语的学习停停走走,比蜗牛还慢,到现在还没有进入状态,还在原地踏步。


数学:
每周一次单元练习。
奥数听XERS网校的40--43讲,听了4讲。原本计划每天一篇计算题也是想起就写一篇,没有形成规律。


语文:
开始还是每天记日记,25号以后我心不在焉,没有提醒豆记日记(我自己也没记),结果今天问她才知道豆只记到25号,批评了豆一顿(内心里也自我批评了一下)。
豆这个月看了《一生》、《领航人》、《梵高》、《小屁孩日记之谁动了千年奶酪》、《小屁孩日记之从天而降的巨债》、《小屁孩日记之好孩子不撒谎》、《小屁孩日记之头盖骨摇晃机的幸存者》、《冒险小虎队系列之魔鬼海&地狱实验室》、《皮皮鲁和大灰狼罗克》《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等
早上朗读并背诵了古诗文《岳阳楼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杜甫诗三首《望岳》、《石壕吏》、《春望》、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和《核舟记》。


其他:
钢琴:《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六首》里的‘月光’第一、二、三乐章全部学完,争取半年内弹奏熟练。《巴赫创意曲集》里的‘十五首三部创意曲’学完。 《车尔尼299》及考级曲目每天至少练习一遍,自学的《致爱丽丝》每天自娱自乐地比老师要求的还要练的勤。
蘀史:听世界上下五千年的第101到第135个故事。
科学:《可怕的科学》系列12本:《密码全攻略》、《要命的数学》《魔术全揭秘》《破案术大全》《你真的会+-×÷吗》《外星人的疯狂旅行》《墓室里的秘密》《杀人疾病全记录》《美妙的电影》《消逝的恐龙》《肚子里的恶心事儿》《神奇的肢体碎片》
科学探索者系列和国家地理科学探索丛书系列一本没看,看来还是应该有意识地引导豆看看。




[ 本帖最后由 guaidoudou_2003 于 2013-4-21 11:3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红红的枫叶 + 1 + 1 换房子要体力和脑力并重,不轻松。去年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1:43:30 | 只看该作者

2013年4月13日(六)

        Anna带着她老公Marko和两个儿子14岁的Lian和4岁的Julian来了,今天约了小易和豆同学Bob全家一起去中国科技馆(新馆)和奥林匹克公园公园玩。
        不知是好久没跟老外聊天了,还是由于带了小易,豆只跟小易俩人玩,根本不管别人。回来问豆为什么不跟老外聊天,豆振振有词地说:“Anna带Julian,没时间跟我聊天;Marko说话我听不懂,他是意大利人,有口音,而且我也不知道跟他说什么;Lian太腼腆了,我跟他说什么他都不理我,没有办法,我只能跟小易玩。”
        回来我反省了一下,其一,出去之前没有做任何准备,豆根本没见过Marko和Lian,加上Lian的确非常腼腆,很少说话,出来前没有让豆准备几个话题,让豆直接去聊天的确有点难,别说用英文,就是用中文大概都很难聊吧?其二,豆和小易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俩好朋友见面那么高兴还管其他人?其三,小易和Bob都没有跟外国人聊天的经验,他们拽着豆一起玩,豆怎么可能撇下他们跟老外聊天呢?
        好在明天我约的是Peter全家,Peter不仅爱聊天,也很有跟老外聊天的经验,他每周2个小时的外教口语课,是一对一的,这样或许会好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7#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1:45:46 | 只看该作者

2013年4月14日(日)

        早上9:30约Peter一家到Anna住的饭店接Anna一家,上午参观北京大学。在北大篮球场Peter爸爸带着Peter和Lian 打了会儿篮球,Julian在篮球场追着豆和Marko玩,大家玩得不亦乐乎,中午吃完饭又去了圆明园。
        豆和Peter一起比昨天跟小易和Bob一起要好许多。Peter一直跟Lian聊天,豆先开始一直追着Anna聊,后来看到Anna总是带着,也试着跟Marko聊天,先开始豆不知道聊什么,后来聊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Peter和豆是他们班有名的两个小话唠,每次有公开课时老师都会叮嘱豆和Peter不要请假。这次跟老外聊天充分发挥了话唠的优势,有话没话都在那聊,我和Peter妈妈一直聊我们自己的,根本 没有我们跟老外说话的机会。
        中间Marko跟我说:“Christina(豆英文名)is very clever, very very clever. She likes thinking very much ”我也没当回事,因为老外就是爱夸人,而且夸得很厉害。Marko看见我没当回事,于是又拉着我很认真地说了一遍。回来我问豆跟他聊什么了他会觉得你聪明爱思考,豆说:“没聊什么呀,他是科学家,是研究地震、海啸的,我就问了一些这方面的问题。”我还是不死心:“你再想想问的哪个问题让他觉得你爱思考?”豆想了半天:“没有,没什么问题,我都不记得了,问了好多呢。” 呆了一会,我问:“在河边我看见Marko在那指手画脚地跟你讲解半天讲什么呢?”豆回答道:“哦,我问他:为什么方形石头掉进水里却形成圆形波纹而不是方形波纹?”哦,我估计是这个问题让Marko觉得豆爱思考吧?不知道豆还问了什么有意思的问题,可惜豆什么都不记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1:46:26 | 只看该作者

2013年4月15日(一)

        周末跟Anna一家出去感觉很好,我决定让豆跟我们学生一起听Anna的课。Anna在我们这每天8:00-12:30上课,Anna是我们合作大学语言系主任,不仅有很好的教学经验,而且发音非常清晰,我已经给豆请了一周每天上午半天假上Anna的课。
第一天下来,豆觉得有些难,主要是讲的东西豆有些不懂,也难怪,给大学生讲的经济、国外大学生活什么的,而且其他学生已经上了一周课了,豆中间插进来刚接触不懂很正常,能坚持听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中午给豆买了点饭,下了课拉上她,开车飞奔到豆学校,豆在车里吃的午饭,到学校刚好吃完,来不及休息马上就进校上课去了,还是有些累的。
       晚上让豆预习Anna的课,豆觉得难,只看了一遍就睡觉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9#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1:47:34 | 只看该作者

2013年4月16日(二)

        今天豆听课回来感觉好了一些,据说有一个练习,分小组上去讲,豆一点也不怯场,上去噼里啪啦说了起来,当时我们学生就崩溃了:10岁的孩子就能说这样,还让不让我们活了?哈哈。
       晚上回来让豆预习明天上课内容,豆只看了一眼就喊:“太难了,我看不懂!”然后就抱着可怕的科学系列中一本看了起来。我有点气,下午已经看了一下午闲书了,于是强迫她预习Anna的课,只见豆一边看一边喊:“看不懂,看不懂。”然后放下书就跑到床上睡觉去了,才8点多一点。
       我坐在那自己生气,然后告诉豆:“你现在可以睡觉,但明天早上6点必须起来,看完才能去上课,否则送你回学校上课。再者你想想如果你是Anna,看见自己留的作业没人做,你会认为中国孩子是个刻苦的孩子吗?你现在可不代表你自己,你可代表的是中国小学生呀。”豆马上从床上起来,乖乖地坐到桌前看了起来。可是只看了10几分钟就喊到:“做完了,我要练书法了。”啊?才那么点时间?我怀疑到:“你看懂了吗?刚才你不是说特难吗?”豆从我身边飘过:“刚才是现在吗?刚才觉得难就永远难了吗?已经告诉你我做完了。”唉,感情人家根本不是看不懂,而是懒得看。这不,不用预习了,她也不困了,写着书法听《The 39 Clues》去了。
        豆只是爱听英语,很少阅读,这点是我比较头疼的,如果只听不看的话,英语不会有什么提高的。豆的英语单词量太少了,怎么能让她喜欢上英语阅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0#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1:48:15 | 只看该作者

2013年4月17日(三)

       今天下课回来豆很是郁闷,跟她说话她也气气的,问她怎么了,豆不服气到:“刚才讨论问题,2个哥哥为了气我要把小孩扔到水里去,最后我跟他们说我退出了。”啊?怎么个情况?后来一打听原来是老师让他们讨论:有16个人乘船,船坏了,只能有10个人上救生艇,应该把谁留下。豆被分到和2个男生一组,为了把谁扔到海里3个人发生了争执,豆太强势,最后那2个男生联手跟豆pk。为什么要扔小孩呢?因为小孩是个小儿麻痹,自己不能自理,豆自己也知道人家说的有理,但就是不服软。
      从她上课的表现看来,豆有些太强势了,在这样的课上都敢跟人家争得不可开交,那在自己班里还不更霸道了?哪有女孩子温柔的样子呀?想养个淑女的梦想咋这么早就破灭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7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37 , Processed in 0.113263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