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8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提问: 请问清朝止于何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8 15:2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题。



求教老鼠、僵硬等鼠版活跃分子,包括但决不限于果版、如果版,哪家的公子或小姐能给个解答也好啊!

不需要形成学术报告,只要有出处能自圆其说就成。

如果能顺便贴点与大历史有关的家书、笔记之类的,那就更感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77498139 + 3 + 3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12-28 16:43:36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回答都不敢。

我以为1911年民国开始,那清朝就是止于1911年,难道不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我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2-28 19:05:34 |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上面menghuan版主意见,难道不是啊?身为中国人,如果错了好惭愧地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我从小也是这么学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2-28 23:39:55 | 只看该作者
哈,提问啦,我姑且回答一下吧。史学上认为1912年宣统宣布退位,标志着清朝的结束。

后来还有张勋短暂复辟,后来又有满洲国,算到1945年日本投降都没有问题。但考试的话还是要写1912年,否则算错。

中华民国正式的开始时间应从1912年起算到今天,而不应该是1911-1949.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嗯嗯,谢谢你。
果行育德 + 10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2-29 09:39:15 | 只看该作者
除了老鼠上述说法以外
还有个时间点
辛亥革命,由于袁世凯的斡旋,签订了清室优待条例,实际上大清朝仍然保留,只是被限制在紫禁城以内.成为国中小国
直到1924年直奉大战,冯玉祥反水,派鹿钟鳞驱逐溥仪,大清才真正灭亡.

伪满洲实际没叫清,可以不算在清的历史里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谢谢!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2-29 09:51:37 | 只看该作者
伪满自己也不叫清,但类似于南明,叫北清似乎也可以吧。

冯玉祥驱逐溥仪,不过是给他搬了个家,不许他在故宫住了,应该还不算国中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嗯嗯,是啊,是啊。我知道你对这个在行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2-29 12:47:19 | 只看该作者
同意老鼠的,并附送飞飞一份退位诏书


清帝退位诏书
http://baike.baidu.com/view/323500.htm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3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menghuan + 10 + 10 学习一下。
我爱飞飞 + 3 + 3 太好了,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3:45:59 | 只看该作者
我闹不清的问题就是,孩子在学校上课,回来说清朝终止于1942年,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才结束

现在又在外面,搜索资料十分不便,所以请各位对历史有兴趣的大佬帮帮忙。

希望是孩子弄错了,否则我就得发邮件问他们老师,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2-29 15:24: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11-12-29 13:45 发表
我闹不清的问题就是,孩子在学校上课,回来说清朝终止于1942年,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才结束

现在又在外面,搜索资料十分不便,所以请各位对历史有兴趣的大佬帮帮忙。

希望是孩子弄错了,否则我就得发邮 ...


不会吧,他们这么小也学这个了,我估计是12年搞成42年了,不过太平洋战争,这个不挨边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我开始也以为是12搞成了42了,谁知道下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29 16:42:13 | 只看该作者
果行送的那个退位诏书收到了,猛然想起南怀瑾老先生引用过它来讲中国古文中的虚词发挥了多大的作用,贴在这里,借花献佛一下


虚字文章实事知
接着又发挥孔子做学问的要点: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盖”字是虚文,古文中如“夫”,如《尚书》上的“曰若”等等都是。推行白话文之后,有些人说这些字讨厌,是毫不相干的字。其实很有关系。我们平日讲话,也经常会发出:“唉……”,“这个……”,“呣……”等等的语头。要作文学研究,这些字对于行文的气势,是很有作用的。如果用得好,更能充分表达语意。

虚字在文学中的地位,有一个很好的近代例子:国民革命成功以后,清朝的皇帝退位,当时隆裕皇太后——宣统皇帝的妈妈——的退位文章,也是历史上一篇重要文献。据说是当时南通张状元——张謇——的手笔。文章中间本来没有“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这句话。而是袁世凯唆使左右的人,设法加进去的。这篇文章,是清代三百多年的皇朝,最后下台一鞠躬的时候,对全国人说的话。如何说法呢?尤其这最后一篇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该怎么个讲法呢?就是最后怎样下台,这篇文章怎样结束?这可真难。而它最后那句话是“岂不懿欤!”四个字,是毫不相干的,完全是虚语,但在文章的气势上,意识形态上,非常重要。据说是某太史加了这四个字作结尾的。叶遐庵记载的辛亥宣布共和前,北京的几段轶闻中有一段说:“逊位之诏,张金坡(锡銮)早令人拟一稿,同人嫌其冗长,交与余修正。余以为时尚早,密藏衣袋中(时重要文件不敢置家中,多放在衣袋。有一次夜间收到解款数十万汇单,余亦置衣袋中,不敢告一人也。)至十二月二十日前后,方拟动笔,而南方已拟好一稿,电知北京,(此稿闻系张季直、赵竹君二公所拟。)遂由某君修改定稿。此稿末句‘岂不懿欤’四字,闻系某太史手笔,余甚佩之。盖舍此四字,无可收煞也。”这是参与其事者的记载,是可靠的。也正如他所说,这四个无实质、不相干的虚字,在结束文章气势上,可是很有作用的,很重要的。为了使大家更能体会到这个虚字在文章中的作用,而且这也是历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现在附录下来,供大家去欣赏,领会。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旦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立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措,海宇?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由此可知,对文字有时候也要注意,尤其在外交上的文字,乃至写一封信,与正式外交有关,每个字都要留意。虽然文字是“雕虫小技”,但如同雕图章,雕了一辈子,不一定有几个能成为艺术品,文字也有如此之难。这是说到“盖”字而引伸出来的话。这个“盖”字有时可作“因为”讲,一件事先叙结果,再说原因时都先加一“盖”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榴琏 + 10 + 10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02 , Processed in 0.166016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