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88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愿意让孩子往体育方面发展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2 11:1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过不少帖子
发现论坛里很多家长都比较注意培养孩子的体育特长
游泳,跆拳道,球类等等

在锻炼孩子身体素质的同事,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品行
好处非常多

你怎么选择孩子的体育锻炼项目?

又有多少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往体育这条路上培养呢?
你舍得她(他)吃那么多苦吗?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7 金币 +17 收起 理由
Xieno + 15 + 15 不错,的确是好话题!
liu_haoyu + 2 + 2 好话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1:20:55 | 只看该作者
转一篇文章
对话王励勤

曾经有人问过王励勤,你的性格像狼还是像羊?他笑着说:“两种性格兼而有之才比较好吧。”在他身上,刚健与温和,坚强和软弱,冲突着,也融合着。毫无疑问,这样的性格很受人欢迎,然而在刺刀见红的比赛场上,有时候也会带来坎坷、痛苦和遗憾。
特约记者/震 洋
  33岁,对普通人而言,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然而对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来说,却已经是运动寿命的黄昏了——他是中国乒坛的常青树,曾经身怀绝技、所向披靡,尽管他自己不言退,可是在成王败寇的世界里,他不得不和大家告别了——12月上旬,国家乒乓球队对外宣布备战伦敦奥运会名单,三届世乒赛男单冠军王励勤榜上无名!
  这几乎等同于掐灭了他最后的奥运梦想。从这一刻起,无论他选择退役还是坚守,都意味着上海籍一代乒球天王将从此谢幕……

坚持,没有意义?
  就在几天前,记者应邀来到南京东路上海世纪广场,参加了一场规模盛大的Artengo自由乒乓英雄会比赛。数百张耳目一新的花式乒乓球台,独一无二、自由灵活的乒乓球网……在“人人皆英雄,无处不乒乓”的活动主题下,活动主办方带来了一场无拘无束的“自由乒乓”大赛,让12000多名层层选拔上来的参与者充分领略了乒乓球的轻松与欢畅。上海曾经是中国乒乓球的摇篮,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出了无数乒乓球冠军,有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曹燕华、施之皓、张德英……还有现役国手王励勤。在这次盛大壮观的乒乓球活动中,记者见到了许许多多乒乓球爱好者,他们都是正宗的乒乓球迷。谈到王励勤,大家都觉得有点惋惜,说王励勤原先最有可能成为上海唯一的乒乓球“大满贯”选手,现在的希望彻底破灭了。无缘伦敦却还在坚持,可是这种坚持究竟有没有实际意义呢?
  日前,王励勤一再表示:“不会就此退役,要坚持到2013年辽宁全运会……”许多人认为,对一个曾经立志要夺取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三大赛事冠军的大满贯选手来说,现在的坚守的确缺少了一点根本的实际意义。不过,人们还是看到他出现在了2011年北京军区国家队军训汇报表演的仪式上,并担任了汇报表演的旗手;继而他又出现在了纪念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的活动中,打了一场表演赛;在接下来距离伦敦奥运还有8个月的时间内,国家队备战奥运会将会全面展开,他还会在队里担任“超级陪练”……
  那天,在中国乒乓球队军训汇演仪式现场,“老兵”王励勤自然成了众记者们关注的焦点。虽然已经确定无缘伦敦奥运,但作为国乒军训表演的旗手,他用一丝不苟的态度、俊朗挺拔的身姿、坚韧有力的动作表明:大力还是那个大力!
  “非常高兴自己今年能够再当旗手,每次参加军训都会有很多收获,这次的体会尤为深刻吧……”在圆满而出色地完成了汇报任务后,王励勤微笑着接受了记者采访。
“现在是不是该叫你王主席了?”面对落选的尴尬话题,记者以打趣方式缓解气氛。
  众所周知,在挂职上海乒羽中心副主任后,前不久他又担任了上海乒协副主席一职,当时很多人就表示:王励勤是中国国乒的骄傲,更是上海人的骄傲,他在乒协担任要职,可谓是众望所归。
  “这个还没有考虑呢。自己目前还在队里进行训练和比赛,没回到上海,工作的事要到退役后再说。”面对记者的询问,王励勤笑着回答。
  记得在今年10月的乒坛50年国球颁奖典礼上,王励勤和女友刘彦池首次同台现身,更是遭到现场主持人张斌的“逼婚”,而33岁的王励勤也早到了成家立室的年纪。“这个暂时不会考虑,因为明年还有奥运会,自己现在还在队中,结婚要等到奥运会之后。”对于结婚一事,王励勤表示要等到奥运会后。“我觉得她是非常地支持我,这么多年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她都一直非常支持我,我想也是我这么多年能坚持下来的动力,非常感谢她和我的家人。”对于家庭和女友的支持,王励勤非常动情。如今无缘伦敦奥运,他又该作何打算呢?个人的事情,可能又要推迟,要等到全运会之后了。
  王励勤是典型的双子座男生。外表腼腆的他很会保护自己,他从来不会表现出大喜大悲。他看着你时,总会眼睛笑得眯成月牙形,但你永远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还记得在去年世乒赛后一次商业活动,记者曾试探性地问王励勤:“没去成莫斯科,心里肯定很不是滋味吧?”说完这话,又有点后悔,感觉如此直接的提问对王励勤来说有些残忍。“自己也会有脾气,说实话,世乒赛没有打上,心里还是很难受的。”王励勤说得轻描淡写,但无可否认的是,从直通赛选拔到坐在电视机前看着队友夺冠,这样的每一天对王励勤来说,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王励勤知道,外界总希望他表露得更多一些,而他也不是刻意不想表现,只是习惯了这样,愿意自己去想,尤其是面对挫折的时候,他更愿意自己去承受。
  从那时开始,只要提到王励勤,人们也许不再关心他能否再拿冠军,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大家总会问他会不会退役的问题。“多少都有点烦了,要么就问会不会继续打,要不就问什么时候退役。”那是记者第一次从王励勤嘴中听到消极的情绪。“但从另一方面想,我觉得挺好的,有了这种说法,也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如果有一天要是在场上,感觉很痛苦,没有动力,那时我一定会换个环境,至少现在我很快乐。”而这种消极的情绪转瞬就会被王励勤掩盖起来。就像他自己说的,是好是坏,他都想一个人默默承担。
  如今,当伦敦奥运会的大门对大力已经完全关闭时,不知道他的内心深处会经历怎样的折磨和煎熬呢?同时,大力的“告别”将会给外界带来多少震动和不舍呢?因此,在国乒军训汇演的现场,即使记者不问,大力心中也清楚,在这个“敏感”时期媒体和外界最关注、最想知道的还是关于落选奥运的话题。没有等记者开口,善解人意的王励勤就异常淡定地对记者说:“(无缘伦敦奥运会)我还是比较坦然的,每一个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都会走到这个阶段吧。”
  大力的淡定和从容,超乎外界的想象。
  的确,从国乒队伍整体实力看,王励勤的落选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北京奥运会后,以马龙为代表的小将们迅速成长,他们的“抢班夺权”使得老将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短短两年,马龙已经从过去“打酱油”的变成了世界排名第一,大有取代王皓在莫斯科世乒赛中担纲第一单打的势头;而刚刚进入一队才3年多的许昕,在去年世乒赛时更是成为第一个真正从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的超级新秀;另外,曾经的“野马”张继科,在世界大赛中横空出世、舍我其谁,一年中连夺鹿特丹世乒赛和巴黎世界杯两项冠军,其战绩和人气已经远远超过了马琳和王励勤……可见,在小将们的步步紧逼之下,连王皓这样的中生代球员都感觉有些站不住脚,更何况是像王励勤这样的老队员呢。
  作为悉尼奥运会男双冠军、北京奥运会男团冠军、三届世乒赛单打冠军,王励勤是目前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尽管先后落选莫斯科世乒赛和广州亚运会,王励勤已经逐渐徘徊在主力边缘,然而当真正宣布王励勤无缘伦敦奥运后,仍令人唏嘘不已。或许是形象太过高大,很多球迷都希望看到大力能在打完伦敦奥运会后光荣而退的身影,这似乎是对他多年来坚持的最好奖励,也是这位天王最完美的谢幕。但这一点并没有得到乒乓球专业人士的推崇,从专业角度来讲,所谓的梦想根本无法与现实抗衡,想必,不曾把这些话说出来的王励勤,也是揣着同样的想法。
  上周,在王励勤无缘奥运会的消息传出来后,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出人意料地连发两条微博表达自己的看法。当天,徐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自己年纪大了,玩这种时兴玩意儿纯属赶个时髦,却不晓得原来有字数限制,所以分了两条发。可见,他对于王励勤无缘奥运,还是有很多话想说的。
  “大力这些年对乒乓球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徐老说,“是他让人感觉到,乒乓球力与美的结合。那么多年,上海出来的冠军大多是打直拍的,到了他这里,横拍第一次发扬光大起来,加上他的力量,大刀阔斧的视觉冲击,我想是前所未有的体验吧。”徐寅生是王励勤的恩师之一,他几乎是看着大力从青涩走到成熟的,所以,在他言辞之间,流露出的更多是心疼。
  “网上好多人说,让王励勤再打,打到下一届奥运会,赶超老瓦,做一个真正的‘常青树’。对这个想法,我是不认同的。”说起这个话题,徐老有些激动,“你认为让年纪越来越大的大力站在场上是件荣耀的事情?竞技体育本身就有它必须遵循的规律,这绝对不是什么所谓的信念就能改变的事情。”徐老说,从他这位大家长的角度来看,他是不希望王励勤再撑下去的,成为“常青树”或许在国外是件荣耀的事情,但在中国,却显得有些多余。“老瓦那是特殊情况,瑞典乒乓后继无人,所以他才打到那么大年纪。但中国乒乓球现状摆在所有人面前,我们缺人才吗?永远不缺,正是因为如此,让大力为这个所谓的梦想而站在舞台上,本身就是一件残忍的事情。”
  对于王励勤的未来,徐寅生说他自己说了都不能算,毕竟那是大力自己的人生。“但从私心来讲,我是不希望他离开上海乒乓球的。对于上海人而言,他已经是一种精神象征,能那么多年自律、自觉地努力,这样的楷模作用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上海乒乓球离不开他,我想,他本人也是如此吧。”

人老实,留遗憾?
  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认识王励勤的人都知道,这位高高大大的运动员为人真诚随和,那双笑眯眯的小眼睛总是透着直率。曾经有人问过王励勤,你的性格像狼还是像羊?他笑着说:“两种性格兼而有之才比较好吧。”在他身上,刚健与温和,坚强和软弱,冲突着,也融合着。毫无疑问,这样的性格很受人欢迎,然而在刺刀见红的比赛场上,有时候也会带给他坎坷、痛苦和遗憾。俗话说,做人要老实,但打球不能老实。如今,在王励勤落选奥运会,完成了自己乒乓球生涯中不是谢幕的谢幕时,我们或许能从他的性格缺憾中寻找到某种“遗憾”的理由。
   过去的两年,30多岁的王励勤已经逐渐徘徊在主力边缘。去年5月的莫斯科世乒赛,王励勤在输掉“马王”对决后,近十年来首次无缘世乒赛团体赛。
  广州亚运会前,王励勤和队友们一起前往厦门封闭集训已经25天。在队里第一次上报的名单中,王励勤榜上有名,他将征战团体和混双。这一次大力不想再错过。每天训练,大力总会站在队伍的最前面。“瞧,大力总是那么有精神头!”训练场下,李晓东笑着指给记者看。只见王励勤昂着头,带着队伍热身慢跑,一丝不苟的精神让人感叹不已……
  就在王励勤踌躇满志准备证明自己的时候,参赛名单再生变故:距离封闭集训结束还有5天时,原本平静的训练场显得气氛有些凝重,教练组为了保证双打实力,也为了更好地锻炼新人,做出了最艰难的、对王励勤最不公平的决定:亚运会名单,换下王励勤,让许昕上!
  教练组会议结束后,刘国梁在训练馆外的餐厅独坐了许久,这是封闭训练以来他第一次没有到现场督训。训练结束后,队员们说笑着往酒店走,从基地的半山腰走过时,你可以俯瞰厦门城鼓浪屿边的奇幻夜景,也可以远眺金门岛上的点点灯光。但那一晚,刘国梁和王励勤的主管教练秦志戬哪有心情观赏美景,两人一言不发地并肩走回酒店。“小秦,还是我去告诉王励勤吧。”走到电梯口,刘国梁叫住秦志戬。因内心痛苦和矛盾,声音低沉而沙哑。
  听到刘国梁的语气,记者突然想到,在莫斯科世乒赛团体夺冠赛后发布会上,刘国梁并没有先点评决赛,而是面对所有媒体率先感谢了没有前往莫斯科的王励勤。“比赛后的第一时间,大力给我发短信祝贺大家,我非常感动,虽然他这次没有来,但是我知道他的心一直和我们在一起。”说到这里,原本激动的心情已经得到平复的刘国梁眼圈又泛红起来。一路走来,经历了雅典、北京两届奥运会的坎坎坷坷,与其说刘国梁是主帅,不如说他就是王励勤的大哥。现在临阵换下王励勤,当大哥的心里肯定最不是滋味……
  我不知道得知那个消息的晚上,王励勤经历了怎么样的内心挣扎。更不敢想象,在为了证明自己的最后一丝希望都已破灭时,大力将如何去面对?
  不可思议的是,就在队里宣布许昕取代王励勤出战亚运会的第二天,王励勤还是一如既往地第一个来到训练场。那天,王励勤依旧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昂着头,和往常一样。“其实没什么困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行了。”在那一刻,面对如此平静而执著的大力,连记者都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回首王励勤的乒乓生涯,“一代天王”的称号他应该是受之无愧的,可是或许一切都“命中注定”他是一位“悲情王者”。
  10余年前,21岁的王励勤迎来了运动生涯的第一个高潮。他先是夺得国际乒乓球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男单、男双两项冠军;接着又在中国乒乓球擂台赛总决赛上,以3比1力克孔令辉夺得冠军。此时无论是国家队、上海队,还是各大媒体都对他大加赞扬,王励勤更是踌躇满志。然而,随后的那届荷兰艾因霍温世乒赛却成了王励勤噩梦的开始。当时,这位少年得志的国手雄心勃勃地要拿男单冠军,可还未走到决赛大门,王励勤就被法国怪拍手埃洛瓦淘汰。在当时的比赛现场,王励勤大颗的眼泪从脸上滚落下来。紧接着,在广东中山小榄镇举行的世界杯上,他更是一输再输,被挤出八强。总教练蔡振华气得脸色铁青,当着全国的媒体痛骂他“低能”。一向孤傲的王励勤被骂傻了,再加上他天生性格内向,在队内本来就有点不合群,一时间似乎成了一只离群的大雁……
  但王励勤没有放弃努力,他一步步克服了心理上的阴影,终于在一年后的悉尼奥运会上全面爆发:22岁的他和队友闫森力挫孔令辉/刘国梁这对金牌组合,以完美的表现站到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可是男单奥运冠军却成了他永远失落的梦……
  王励勤是中国乒坛的“常青树”,曾经的“世乒赛宠儿”、“巡回赛大师”,实力不逊于世界上任何一位“大满贯选手”……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国球巨星却拿不到奥运会和世界杯的男单冠军。7年前的雅典奥运会时,王励勤迎来职业生涯的巅峰,在马琳率先被淘汰出局的情况下,他一路杀入半决赛,奥运会男单冠军离开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了。然而,就在半决赛中,他遭遇了自己的队友、此前对柳承敏保持不败战绩的王皓。在拥有“光荣传统”的国乒队伍里,王励勤“默契”地输了王皓。尽管时至今日,没有人敢于证实那是队内“安排好”的比赛,更没有人有勇气去承认“让球让丢了金牌”,但是对于王励勤来说,他在个人巅峰期错过了争夺奥运金牌的最佳机会。据最新出版的《1896-2012奥林匹克映像》大型画册记载:中国队在奥运会上“让球”,已经不是第一次,第24届汉城奥运会,女单决赛前,队内要求陈静“放水”,将冠军让给李慧芬,她表面上答应,暗地依旧我行我素,5局苦战之后,以3比2抢走金牌。此后,不服管的陈静由于“无组织,无纪律”而被雪藏,最终,退出国家队的她只好远赴中国台北打球。在那年奥运会后,焦志敏也离开了国家队,一年后远嫁汉城,其丈夫是韩国著名乒乓球手安宰亨,焦志敏后来解释提前退役的原因时这样说:“8年的国际比赛,我让了5次球,所以不想再打了……”
  一等,又是一个4年。很多球迷不会忘记北京奥运会男单半决赛时王励勤与马琳的那场对决。比赛开场不足一分钟,大力在一次回球中不慎将球拍碰到桌角,球拍上的胶皮被划破一道小口子。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影响打球,球员都不会更换球拍的。稍有心机的运动员还会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不让对手发现。据执法上海世乒赛男单决赛的国际裁判吕藻夫告诉记者,因为按照比赛规则,一旦一方球员提出对方球员球拍有问题,那么对方球员就必须更换球拍。可是,率直的大力根本没有提防马琳,他马上按住自己球拍的胶皮,确认那道小口子不会影响到比赛。这个时候,“狡猾”的马琳则马上向裁判提出,王励勤的球拍已损坏,必须更换。专业人士都明白,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大赛进行中的球拍是不能随便换的。结果,王励勤换掉了球拍,拿着自己的备用拍上场,他来不及适应新球拍,丢掉了胜利,而且也永远丢掉了人生最重要的争夺奥运会男单冠军的机会……
  回首王励勤的乒乓球人生,困难、挫折、失意的苦涩可能远远多于胜利、成功、荣耀的甜蜜。或许,正是这样的一个个“悲伤”经历,塑造一个更加强大、更为了不起的“一代天王”。很多想象,在坚守近4年后、得知无缘奥运会阵容后,大力还能保持那样的平常心!有人说,王励勤未来的道路可能会是当教练,但也有人说,王励勤的这种性格,在人精扎堆的国家队当不了教练。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本来想安慰他几句,可是大力却坚定说:“自己在国家队这么多年,乒乓球给予我很多,尤其是我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得到领导、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的认可,想想这些我是非常开心的。所以,在集体备战奥运包括今后的大赛过程中,我还是希望能做出自己的贡献,接下来自己还是在队伍当中进行训练。”听上去像是大力的喃喃自语,更像是内心深处的深情告白。在那一刻,也许人们不得不承认:能够笑对人生折挫的男人其实比奥运王者更加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2-22 13:38:12 | 只看该作者
俺家孩子从小在体育方面就是个“笨小丫”,所以俺也从来也没有想过让她往体育方面发展的啦。

不过体育锻炼还是要坚持的,孩子现在每周坚持练习滑冰。每天放学回家,一般跳跳绳。天气不好的时候,我们在家里扔飞盘(布的,不危险)。

俺家这个本来属于身体弱,体育弱的孩子,经过锻炼,至少体质测评能得到良啦!孩子和我们都很高兴。其实坚持并不难,一天也就10到15分钟。

让孩子爱上运动吧。下一步打算让孩子学游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钢泵妈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2-22 15:03:34 | 只看该作者
不会,但会让孩子充分参加体育锻炼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钢泵妈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2-22 21:53:27 | 只看该作者
不喜欢中国的这种太专业的做法,就算孩子练习体育,文化品德的培养也不能耽误。
不过,我家女儿似乎体育天生不太行,也就不考虑这个问题了哈。
但以后,总归还是想让她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这样人才精神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钢泵妈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2-23 09:41:35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一定要往哪条路上培养呢?
学英语,就要往翻译或语言学家的方向去培养吗?
学钢琴,就要成钢琴家?

同样的,多参与体育运动,无论亲自下场,还是摇旗呐喊,我都不会是为了“专业”。

人的成长是整体的,整体大于部分,任何一个方面过头都是畸形的——当然了,那方面的确有天分的人除外。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钢泵妈 + 2 + 2 非常理性的做法,但是生活中完全做到挺难
liu_haoyu + 2 + 2 有一些家长其实确实想让孩子往专业方面发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2-23 10:1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我爱飞飞 的帖子

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不过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家长,学英语是为了让孩子能出国或者小升初加分;练体育,是为了高考加分;学钢琴,是为了孩子将来走专业道路不愁饭碗。

前两天我同事还为了孩子学琴的事情苦恼呢,就是因为她老公想让孩子往专业方面发展,以后不用为找工作发愁,而她自己根本也没觉得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3:13: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u_haoyu 于 2011-12-23 10:10 发表
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不过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家长,学英语是为了让孩子能出国或者小升初加分;练体育,是为了高考加分;学钢琴,是为了孩子将来走专业道路不愁饭碗。

前两天我同事还为了孩子学琴的事情 ...



是的
飞飞的观点很理性,很正确
可是我不知道在生活中能真正这样来做的父母又有多少?
更多的父母还都是从自身出发,从为了孩子的未来角度出发,选择他们认为对孩子好的路来走,给每一项兴趣,爱好赋予更多的更深的内涵和意义。
在这个条件下,兴趣爱好已经不是简单的东西,都是有现实的,功利的涵义的
可是,能说这种功利就是不对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2-23 17:54:25 | 只看该作者
不会啊,我让孩子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我也有我“功利”的考虑啊:

1、男孩子,活动够多,过多的能量才能消耗得掉,才有机会安静学习,不至于烦躁;
2、交朋结友、与人合作、领导力、负责任等等,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学到;
3、身体好;
4、心情好;
5、国外名校对热爱团体运动项目(个人项目除非能得到世界性的名次,否则基本不会有太多的加分因素)的孩子相对更喜欢。。。

当然,最后一条并非我的主要考虑因素。而且,如果我儿子达不到国外名校的要求,我绝不会勉强他去读名校。人的能力有大小,我还是希望他在生活中正确的认识自己,做那个最好的自己。

不过,既然有国外名校垂青的这个好处,我当然也愿意大大方方的亮出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钢泵妈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23 20:13:23 | 只看该作者
我赞成我爱飞飞的观点的。
各种才能的学习其实都在于它的副作用。
多个兴趣爱好有啥不好的。
就算孩子将来不上大学我也不觉得咋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钢泵妈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24 , Processed in 0.144206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