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溪溪 可可的脚印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5:47:49 | 只看该作者
给溪溪新买的MP5,天天拿在手里看,我全给下的是英文,不知道溪溪能听懂多少,我也没测验过,管它哪,只要她看就行,时间长了自然会的。

可可每天跟着老妈,可还是一看见我,就伸长了胳膊让我抱,再让奶奶抱就不行了,那小胳膊抱着我的脖子,还真是紧哪。中午回家吃饭,我躺在床上,可可站起来走了几步,还挺稳当的。小家伙长了两颗牙了,呵呵,不容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20:53:29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晚上回家在路上,可可从自行车座上掉下来了,哭的半天都没喘过气,心疼死妈妈了。到了家一看,头上蹭掉好大一块皮,还有一条口子。这天气这么热,真怕再感染了,只好抱着可可去诊所上了点药。这一路上,可可都紧紧的抱着我,奶奶连碰都不让碰一下,奶奶一个劲的自责、埋怨溪溪不该老在自行车后面追。我想事情都发生了,再责怪又有什么用呢,好在只是蹭了点皮,不伤大碍。早上起来看见那皮上结痂了,奶奶问,可可,昨天晚上摔地上了没有啊,可可摇头,也是点头的意思,再问摔哪了,可可拍了拍头,转过头又紧紧的抱着妈妈,小家伙什么都知道。

每天晚上都给溪溪讲故事,溪溪还非让我录下来,好让她第二天早上起来再听,讲了这么多故事,溪溪最喜欢听  猪牛羊三友   ,每天下午放学回来都会要求听牛大哥羊二哥,呵呵,溪溪跟可可每天都喜欢赖着妈妈,让奶奶觉得很不是滋味吧,这一天下来,奶奶照看他俩的时间可比我多多了。

计划着放暑假的时候去老公那,可是妈他们不同意我带溪溪去,我一 方面想带溪溪去,另一方面又担心 溪溪在那的教育问题,想的脑袋都疼啊,一直都想不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来。有时候都想着还是安安心心的在家卖鞋得了,不管挣钱不挣钱,最起码孩子在自己身边,可又怕妈妈他们唠叨。该怎么办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7:15:36 | 只看该作者
给溪溪下载那么多英文,溪溪最喜欢的还是hello teddy 洪恩英语,小乌龟的最不喜欢看,一到那溪溪就让我给她换,可能是难度太大了吧。现在晚上睡觉之前都会给溪溪讲故事,溪溪百听不厌哪,每天晚上都要讲好几个故事,有时候溪溪实在困的不行了,就讲两个故事,还非要我录下来,第二天早上起来再听。溪溪粘我粘得特别紧,早上起来看不见我,也会哭,奶奶说溪溪是小狼仔,溪溪以前老是跟着奶奶的,现在奶奶再怎么说都不跟着走。


现在可可跟着老妈,我接触的就少了,可可的进步老妈比我知道的多,好多都是她给我讲来的。可可前天跟着老姨去她家,回家老姨说,可可学会踢人了,一边踢一边说,踢踢。早上可可老早就醒了,奶奶因为早上要做饭,就把她放在学步车里,这样她可以满院子跑。等我早上起来出门看见她,不等我洗脸梳头,小家伙就会伸长了胳膊让我抱她,奶奶可是抱不走的哦。还是跟妈妈亲哪。

[ 本帖最后由 丿宠灬恋彡妮 于 2012-6-24 17: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7:35:14 | 只看该作者
溪溪这星期带回来他们这周学的东西,我一看是一个小故事,老虎吃石羊。溪溪把它背下来,这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难道老师是让小朋友们把故事都背下来吗?那多没意思啊,我晚上给溪溪讲故事,都不按照那一字字的念。我一直在考虑下个学期要不要给溪溪换个学校,前提是我没有去老公那。要是我去老公那,无论如何我都要把溪溪带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9:31:43 | 只看该作者
每天都呆在店里面,都没有机会带溪溪跟可可出去玩去,前几天带溪溪跟可可去健身器材那玩去了,每个器材都玩上一通,她俩倒是挺开心的,她俩最喜欢的是翘翘板,正要再去玩呢,碰见我小姨了,小姨一看溪溪在这玩,一直说,可不敢玩,可不敢玩,要是摔着了怎么办?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解释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溪溪总喜欢往我跟前挤,我就跟溪溪说,讨厌死了,你往那边挪挪嘛,怎么老挤着妈妈。溪溪挤得越紧了,还搂着我的胳膊在我脸上亲了一下,说,我就不,我就不,我爱你,妈妈。 妈妈听了很开心哦。

我挺期待着去老公那,带着溪溪,在没有老人的情况下,自己带孩子不知道会把溪溪带成什么样子呢?现在我做什么,老妈都会管着,我一顶,老妈就会觉得我不孝顺,哎,真是的,我怎么成这个样子了呢?如果我能带走溪溪,可可只能留下来让老妈带,有点遗憾呢,能不能带走溪溪也是挑战呢,我不能让步哦。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20:22:4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别老说“不要你了”
“你再调皮,妈妈就不要你了!”这是很多家长在教育不懂事的孩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甚至有的家长还故意藏起来,直到孩子停止了某种行为后,妈妈才出现在


孩子面前。然而,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甚至不亚于对孩子体罚。
 
 心理学家认为,家长假装遗弃孩子的做法,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他的养育者,这种依恋关系会让儿童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同时,当他们遇到危险,感觉到恐惧的时候,父母的怀抱又会带给他们抚慰和保护,为他们再一次去探索外部世界提供支持。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在与父母或抚养者的接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如果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儿童,均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当然,家长并不是真的要抛弃孩子,只是想通过骗孩子来达到让他听话的目的。但是,对于不懂事的孩子来讲,是无法区分家长的表面行为与内在动机的。两岁左右的幼儿,对别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他们往往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去认知别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



  因此,心理学家建议,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要在保证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将得不偿失。





看着这个我想起可可,可可现在跟着老妈睡,每天晚上我跟溪溪走的时候,可可都会哭得特别厉害,她肯定在想,妈妈喜欢姐姐比我多吧?对于两个孩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9:36:52 | 只看该作者

孩子遇到困难就哭,他们在为自己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气愤、发泄。只要孩子在哭的时候没有停止尝试,父母鼓励孩子就好,不要去帮。孩子只有利用自己的力

量克服困难,成功地做好某件事,才会获得自信心。因为在孩子看来,不必要的帮助等于成人在对他说:你不行,我帮你。如果成人长期给予孩子不必要的帮助,

孩子就会依赖于成人的帮助,不愿去尝试新事物。因此,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帮助。只有当孩子经过努力尝试难以达到目标,并且主动向成人请求帮助时,成人可以

适当介入,给予孩子帮助。





溪溪每次做什么事老做不好,她就会哭,甚至会把东西扔到一边去,这是不是反应孩子的脾气不好呢?
她一哭,奶奶就会帮她把事情做好,就是现在,溪溪不好好吃饭的时候,奶奶还会拿着碗跟在后面喂,
我一反对,我妈就会瞪我,说;“孩子不吃饭就会饿,越饿胃越小了,怎么办?”

[ 本帖最后由 丿宠灬恋彡妮 于 2012-6-26 19:4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一样一样,老人帮忙带孩子都有这种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9:46:46 | 只看该作者
摘自《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但是这个男孩喜欢跟着周周,也许是觉得周周的玩法很新鲜,他很好奇。我在一旁观察了一下,接下来的20分钟里,奶奶对男孩的指令多达十几次,几乎平均

每分钟要下一次指令!譬如周周扔垃圾,男孩好奇地跟着周周,奶奶大喊“别去,快回来”;男孩拿一根长的枯枝玩,奶奶说“把树枝弄短点”;男孩拔杂草“炒

菜”,奶奶找了一根大一些的草交给孩子,“这根草大一些,用这个玩”……男孩在奶奶的干预之下,什么都玩不好,我在旁边看着都觉得难受。这就好比一个成

人在试图完成某一项工作的时候,有一个比你强势的人时刻对你指手画脚,搞得你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甚至连你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太蠢?

在这样的控制教育之下,孩子没有自主的机会,丧失了自主的能力,他们开始不信任自己。家长们在不知不觉中控制孩子,对孩子指手画脚、发号施令,强迫孩子

做他不愿意做的事,让孩子屈从于成人。

面对成人的控制,孩子曾经试图反抗,但是每次都被强压下来,幼小的他们怎么拗得过高大、有力、攥着一切权力的成人呢? 反抗不成之后,孩子就会出现两个极端:强势的孩子变得叛逆,弱势的孩子变得畏缩和怯懦、自卑。

 这些弱势的孩子在父母的安排和控制下,按照父母铺好的道路按部就班走下去。他们的吃穿住行被父母安排和包办,上哪所学校由父母决定,甚至连在哪里上班、找什么样的对象都由父母操办。

     他们的内心从来不曾真正快乐过,因为他们无法做自己,他们总是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当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都能获得自由,他可以按照自己内心的驱动去做每一件事,经过一次次尝试、挑战、成功,他就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强大的内心力量会随之而来。

  每一位家长都想让孩子有个幸福的未来,但不少家长陷入了教育的误区。如果你想让孩子幸福快乐,那么很简单,让他听从他内心的声音,让他做自己!从现在开始,不要试图去操纵他、控制他、左右他。让他成为自己的主人,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让他决定该穿什么,该买哪件衣服、哪个玩具;让他决定该吃什么,而不是一个劲地夹菜到他碗里,或者劝说他要吃这个要吃那个;让他决定要和谁玩,要到哪里玩,让他决定要参与什么活动。不要随意去评价他,就算评价,给孩子的评价也必须是客观的,并且尽可能少。

重点提示:

      “不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我们很多成年人的通病,其源头在童年。孩子天生是不会在乎别人眼光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无知无畏。

       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期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主,长大后必然毫无主见。在童年时期,成人给过孩子太多的不客观评价,会导致孩子丧失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依赖于外界对他的评价。如果成人压制了孩子的很多正当需求,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身体和心灵的自由。

  成人一方面控制孩子,一方面抱怨孩子或软弱、或没主见、或胆小,其实这原因都在成人自己。让孩子自由发展,让孩子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成长,让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大人期待的那个孩子。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这样生活着,而且,我的孩子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我也努力改变过,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 本帖最后由 丿宠灬恋彡妮 于 2012-6-26 19: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20:12:5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1.  和孩子玩的时候尽量不问问题

    这一条是我认为自己最难做到的,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很难不问问题,但最近和上课的教育心理学家讨论这事儿,她让我做个换位思维,如果你正在专心做一件

事情,看书或玩游戏,边上有一个人总是问这问那,你会不会觉得被别人不断地打扰、很烦,也会令人生厌,导致没兴趣再做下去。

    和孩子一起玩儿,家长们总爱习惯地问孩子们问题,一方面是想知道孩子到底知道不知道,考考孩子,另一方面想借机教教孩子,但这种方式很不可取,实践证

明,用正面描述能教会孩子很多的知识,不断问问题只能造成孩子的反感,或是减少玩儿的兴趣。


2.  不要批评孩子的玩法或试图不断地教孩子

    不要试图纠正孩子的任何玩儿法,比如:别犯傻,这样玩儿不对,你不能把马放到你的卧室里,马要放到外面的旷野里等等;这个不对,船要在水里行走,不能

放这个地方。这样和孩子玩儿,会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从小就有条条框框。

    豆爸爸一般会鼓励豆豆的各种新奇玩法儿,只要没有危险,都会对豆豆的想法鼓励和赞扬。

    外国爸爸和孩子玩的方式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更自信,会帮助孩子建立自尊,更能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充分开发孩子的潜能。



3. 玩的时候要尊重孩子,要请示孩子你能不能加入,或询问你能为他干些什么

    每次和豆豆玩儿,豆爸爸都会请示豆豆:我能不能跟你一起玩儿呀?你想让我和你玩儿什么呢?而不是自己自做主张,强迫豆豆一起玩儿,一般情况下豆豆都会

非常高兴地说好,然后建议爸爸如何跟他玩儿。

    如果孩子不希望家长的加入,就请坐在一旁观察并随时给予正面的鼓励,表明你在关注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20:42:07 | 只看该作者
早上带可可去揉肚子了,医生说还是火气大,有点着凉了,所以咳嗽。。。每次咳嗽,感冒,老妈都会去医院打针,邻居也是个医生,说老给孩子打针不好。可可总是不是这问题就是那问题,三天两头的去医院,好像她胖点还没有溪溪身体好,也可能是溪溪大点了,抵抗力好些了吧。
    在小儿推拿诊所,可可无论如何都不让阿姨碰她,反应特别强烈,哭了好久,最后哭累了,那阿姨才揉的肚子,揉好肚子回家路上,可可紧紧抱着我的脖子,嘴里还说着抱抱,抱抱。回来以后好像咳的更厉害了,还吐了,真是担心。下午又带着可可去了诊所打针,溪溪对着可可说,可可不哭,一会就不疼了,还在可可的额头上亲了两下,妈妈挺欣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23 , Processed in 0.083888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