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happy_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数学老师家长会上的举例想到的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1-11-14 15:56:5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上周的家长会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班是极活跃的一个班,老师说经常他的问题还没说完就有孩子插话或举手,根本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好像在抢夺这个发言机会。
如果有客人来听课的话,这班简直太好了,思维多活跃啊,但实际上很多孩子只是混了个热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5 + 5 看来我们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握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6:08:35 | 只看该作者
754579752和helencp说得很有道理。

但是孩子,特别是这个年龄的孩子,确实很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总是抓着个机会就发言,老师如果总是说“下课来讨论”怕也不是个办法。所以我个人还是觉得家校合作努力让孩子们意识到个人不恰当的意见表达会影响到课堂整体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另,对僵版的质疑再多说两句。JX的学生,特别是衔接班的学生数学确实在同龄人里要略强一点,但他们的老师在这里举的一到五的例子,那个参观速度也不是走着上楼,而是冲刺前进的,在这个时候,仍然还是有跑得更快点的,所以老师仍然需要照顾多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1-14 22:22:52 | 只看该作者
照顾多数和不让孩子跳跃思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老师当然要照顾多数,但是照顾多数就不让少数孩子跳跃思维?

这样做的结果是整体提前,而不是非系统超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1-15 10:27: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11-11-14 14:44 发表
JX收的学生数学是比较好点,所以他们上课的进度其实是非常快的,拓展的内容很多,而周末的超班上内容拓展就更多了。

但是,再怎么着,这46个孩子也不是一普齐啊。比如儿子班上就有两位,初一时参加全国数学联 ...

15层楼应该是14*4,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5 + 5 呵呵,真是哈。不过,是俺转错的,不是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1-15 13:23:28 | 只看该作者
754579752和helencp说得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5:02:51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大家回复里一边倒的意见,这两天俺都认真在考虑这个问题,也与身边的朋友们讨论来着。

有位资深外资白领说她在工作中也遇上这种事情,据她的观察,公司北美的客户很喜欢从一楼到五楼的风格,在交流中不会介意这种做法,当然,他们也常常自己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但欧洲的客户就很在意从一楼一层层爬到五楼,所以他们不喜欢有人打断他们的讲话,而是喜欢有什么问题听他讲完再来讨论,同样,他们自己也会听别人讲完才来讨论自己产生的问题。这位白领自己则采取“针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态度”原则。

身边数学好的人则赞成从1楼直接到5楼的做法,原因与大家讲的一样,但有人提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没有能力从1楼直达5楼,数学成绩不会好。更有甚者,毫不客气地指出,俺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就是因为上不到5楼 。这最后一点真是不争的事实。

再回头想想,其实俺觉得这个纪律问题是个大问题,除了考虑老师的工作量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俺认为俺家孩子不在那引领上5楼的人当中,跟着上去,自然相比主动上去的人来讲,2、3、4楼的基础就更重要些,或者对他的考试成绩影响更大些,所以,俺其实是担心这跳跃性思维对课堂的干扰影响了自家孩子的学习。但是,孩子跟着跑到5楼,应证了自己的想法后,就再没回2、3、4楼把细节弄清楚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样一来,俺又对周末是否跟孩子讨论这个问题犹豫了。怎样讲才能让他既不失去往5楼跑的动力,又能到了5楼后再回头把2、3、4楼整清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lp525 + 10 + 10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1-16 15:12:21 | 只看该作者
99,你举的厕所的例子很不好啊,建筑里别的房间可能格局有变化,中间楼层的厕所肯定是与底层和、或顶层在同一位置,这样上下水才好安排啊

我也有你的困惑。孩子班里,有的同学反应快,很多问题老师一提出来,他们就能说出解法,还能举一反三,根本不给反应慢的同学思考的时间。我家孩子属于反应慢的,她听得糊里糊涂,很多题貌似会做,其实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日积月累问题就变大了。俺没有办法让反应快的同学让着点反应慢的同学,只能抽时间和孩子把一些题拿出来,一起慢慢想。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hlp525 + 10 + 10 谢谢你了
happy_99 + 5 + 5 对,我想老师强调这个问题也是基于你讲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1-16 15:34:3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应该不是孩子的问题吧。
看看人家孙维刚老师怎么在高楼之间跳跃的
“第一次写出α、β、γ时,可以从希腊字母讲到希腊文化,再讲到欧洲、二战,一堂数学课,孙老师可以讲到历史、军事、世界局势、地理风情、唐诗宋词,讲足球、蓝球,也可能随机转到物理、化学、俄语、英语,乃至田径、音乐,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追溯数学史又展望现代数字发展。孙老师长期教数学当班主任,又兼教过物理、历史、地理、音乐,任过校排球队、乒乓球队、篮球队教练,手风琴伴奏。”

老师会跳了,自然所有孩子都会跳了。
老师不会跳,自己孩子回跳,凭啥要打压呀。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754579752 + 2 + 2 这个要求有些太高
happy_99 + 5 + 5 我仍然持保留态度。毕竟,要人人都成为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11-16 16:32:16 | 只看该作者
正好周末借了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写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一书,
里面提到课堂上如何传递“讨论之球”,
中国老师受不了孩子们“跑题”,因为那不是他的教案中设计的场景,稍有偏离就赶紧抓回来,
美国老师抛出“讨论之球”之后就基本上扮演一个旁观者,只在关键时刻稍加指引,

对于讨论的结果,中美课堂也是差之千里,
中国课堂是一定要落脚到老师事先设定的结果上才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而美国课堂,一定不会给出一个“结论”,老师甚至不会表达他们的倾向,而是由孩子们在讨论中“表达--思考--表达--讨论--”的过程中去逐步的自我修正,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跳跃的孩子和思维普通的孩子互相启发、互相平衡

[ 本帖最后由 ww_dm 于 2011-11-16 16:3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金币 +8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5 + 5 要走到这一步,还有很长的路呢。
我爱飞飞 + 3 + 3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1-16 19:16:40 | 只看该作者
happy斑斑,我一直不敢过来说话,因为我的观点和你的不一致。想想还是过来交流一下吧。

如果我的孩子是能直接上五楼的,我会告诉他不要打扰别人的学习,这样快速度的表现自己,会影响别的同学的学习, ,实际上我不会主动给孩子说的,除非儿子的数学老师也像你家孩子的老师那样强调了,我为了配合老师的工作,会说一声的。

如果我的孩子不能上五楼,我就更不必要告诉我儿子了,有什么好谈的?咱家的孩子没有这个问题,没有这个谈话得必要。是别的孩子打扰了我们的学习顺序,我们要改进什么?老师都无能为力,找家长,我们跟孩子沟通,估计没有多少改进效果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重要的还是老师的问题,他应该能有办法让学习快的孩子吃饱,走的远一些,让学习慢的孩子也能充分理解课堂知识,这才是有能耐的老师,我不知道老师需要具体怎么做,但是如果他把走的快的孩子和走的慢的孩子都赶在一起走,就会让尖子生不尖子,估计人家家长不会同意的,因为学习好的孩子反应快,打扰了普通孩子的学习,这部分家长也不会满意的。我们不能把一切都推到孩子身上,说是孩子影响他的教学了吧?

说归说,真的碰上这样的问题,家长只能跟老师一起犯愁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appy_99 + 5 + 5 呵呵,欢迎来交流呢。不交流哪里能让我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2:06 , Processed in 0.083844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