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98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国奥数第一,为何没有菲尔兹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8 12:4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奥数第一,为何没有菲尔兹奖
作者:张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国际数学联盟原主席法捷耶夫(LudwigD.Faddeev)日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人不必为是否获得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等奖项焦虑,重要的是人们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他说:“我认为现在中国数学家的质量和数量都在上升,所以大奖终将会到来。”


今年77岁的法捷耶夫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与陈省身、杨振宁、谷超豪、葛墨林等几代华人科学家都有密切往来。1986年,他任国际数学联盟主席期间,中国数学会加入了该组织。10月末,他访问了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出席了该校举行的陈省身百年诞辰纪念活动。


记者在采访时请教法捷耶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选派很多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拿到金牌,最近20年来中国有15次总分第一,但是,大陆目前还没人获得40岁以下数学家的最高荣誉菲尔兹奖。海外华裔数学家陶哲轩摘得过奥数金牌,也获得了菲尔兹奖。中国不乏数学天才,为什么一直没有产生本土的菲尔兹奖得主?


对此,法捷耶夫回答,自己一向不愿强调菲尔兹奖的影响。因为,奖章或奖牌的归属,往往反映了评委的喜好。譬如,俄罗斯产生诺贝尔物理学家的人数少于西欧,但并不代表俄罗斯的物理学研究不如西欧。大奖往往显示出学术界对谁最感兴趣,授奖是个复杂的问题。


“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人们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当然大奖显示出了研究水平,但是一个人不应当为了得奖而工作。当人们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工作,大奖也许就会到来。”他说。


法捷耶夫自1986年开始访问中国。这些年来,他的印象是,中国对基础研究十分支持,这与欧洲和美国正在发生的情况形成了对比。在他看来,基础科学在中国更受重视。


他说,中国迄今在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都建起了数学研究大楼,从物质条件来看,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相比。虽然现在的研究力量仍然不够,但是这些大楼的出现,证明了中国对基础科学的关注。相信这种情况不止出现在数学领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2:41:45 | 只看该作者
他以陈省身数学所为例说,这里研究数学的年轻人的数量之多,让他印象深刻,这里的条件显示出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做出第一流工作的可能性。“很显然,中国正在快速迈向国际数学界很高的地位。”


不过,法捷耶夫也指出,当今有个不好的风气,最好的学生往往读大学时报考法学院、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对此十分担忧。”

他说,很快人们就会意识到,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律师和经济学家,需要更多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很明显,实体经济不只是需要经理人,也需要工程师,需要生物、医学、物理、地理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美国有信号显示,该国正在试图改变教育现状,发展更多的工科教育。俄罗斯最近也有类似的讨论。

法捷耶夫还说,他注意到中国正在花大力气邀请过去出国的人才回国效力。他对这种做法持保留意见。他说,过去一些年里,俄罗斯同样有很多科学家到了国外,虽然“科学无国界”,但对于俄罗斯的教育来说是个损失。他自己的研究组当年约有15人流失,他虽然希望他们回来,但是从客观来看,这些人已经不再年轻,已在国外定居,而且他们的子女也在国外接受了教育。

这位学界领袖对俄罗斯的领导人说过,花高价请出国的人回国,对于那些当初留在国内的人是不公平的,留守者与国家一起度过了艰难的时期。而且在同等职位上工作的人,应该享有同等的待遇,不能相差太大。

俄罗斯数学家格力高里·佩雷尔曼几年前因解开庞加莱猜想而备受瞩目,而他拒领菲尔兹奖和100万美元的千禧年数学大奖,更成为一大谜团。佩雷尔曼之前与法捷耶夫同在俄罗斯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工作。法捷耶夫说,在发表论文解开庞加莱猜想之前,佩雷尔曼多年没有发表过研究成果,但是研究所一直在支持他。后来他提出了辞职,研究所试图劝他留下,但他最终还是离开了。

这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经常对俄罗斯的年轻人说,科学研究是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本身给你带来满足感,而且还能拿到工资。就像一个笑话说的,你可以“花政府的钱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的研究,遵从内心的兴趣,而不是别的什么。

[ 本帖最后由 oye妈妈 于 2011-11-8 12: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1-8 14:38:10 | 只看该作者
重要的是人们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
你可以“花政府的钱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的研究,遵从内心的兴趣,而不是别的什么。

赞成!
从兴趣出发,才能学的更深,钻研的更透。不仅是对待孩子的教育上要遵从并引起孩子的兴趣,大人也同样是,感兴趣的东西更愿意去学,去钻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oye妈妈 + 10 + 10 呵呵,我看了这句话也是感触颇多,我们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1-10 10:51:2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孩子的学习是走下坡,而国外的孩子是走上坡

伤仲永的故事,千百年了,依旧没变


成功之路千万条,彻底摒弃高考定终身的政府号召,让“读书无用论”深入民心的时候,中国教育就有救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oye妈妈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27 , Processed in 0.106691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