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3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学龄前学珠心算有没有必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8 11:4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情景再现】
场景一:欢欢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学习珠心算,一直坚持到了大班的下学期,通过了全国8级考试。上学以后,欢欢做数学口算题易如反掌,速度很快,准确率高。同样的题量,她用的时间比别的同学要少一半,还基本上没有什么错误,这给了她自信。而且她手与脑的协调能力明显好于其他孩子,能够快速反应出脑子里面得到的答案,而别同学都会有一个延迟时间。
场景二:柔柔4岁左右对10以内加法的口算已经可以算得很好,但对于减法却一直不怎么能够理解。4岁半开始学珠心算,前两个月有很多有趣的手指游戏、童谣,孩子很有兴趣,而且对减法很快就开窍了。等柔柔到了5岁左右时,家长发现她已经把学珠心算之前自己对加法的理解和计算方法彻底丢掉了,就连算3+5这样简单的题目,也要用手指比划一下。家长决定把她的珠心算课完全停下来,让她回到原来的计算和思维方式,不再惦记心里的那个算盘了。
【关键点分析】
上述两个案例说明,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学习珠心算。
欢欢学习珠心算很轻松,大概是兴趣和天赋使然。从她入学后的学习情况来看,珠心算的学习并没给她带来什么困扰,相反有助于她的正常学习和思维发展。她就是属于比较适合多方面吸取知识的那种孩子,家长没理由不让她接触珠心算这些思维方式。
柔柔则不同,珠心算虽给她带来一些益处,但同时她也因此抛弃了原有的数学思维模式,珠心算的学习就成了一种干扰,家长决定停下,也未尝不是个办法。
珠心算只是一种运算的思维方式,而计算只是数学中最为基础的一部分,不能夸大它的作用。事实证明,正常思维下的加减法运算,只要多练习,同样可以提高速度。在有计算机的今天,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训练那么强的心算能力,有多大的意义?况且是学龄前的小孩子,接触一下是可以的,但不可强求,如果孩子确实不喜欢,又确实对孩子有干扰,那么就不要逼孩子学习了。
【关键帮助】
招数一:考察孩子的兴趣。可以带着孩子观摩一下珠心算的课程,如果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那就可以让他去试试;如果孩子根本就没兴趣,那就不要逼着他学,如果因此而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就得不偿失了。
招数二:考察是否对孩子有负面影响。从孩子的认知和自控能力来看,有些孩子智力水平本来就比较高,珠心算的学习并不影响他的正常数学思维,那就可以大力支持他深入学习,这不会成为负担,也不会对他今后正常的学习造成困扰,相反会起积极作用。如果孩子学了珠心算,把正常的数学思维给丢弃了,那就可以停止学习,不再受它的折磨。
招数三:考察培训班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学方式很枯燥乏味,教师水平很一般,教学模式乏善可陈,只是强化训练,那就别让孩子去受罪,如果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且兼顾正常思维模式的补偿教学,那么尽可以让孩子去接受这样的教育,至少孩子会是快乐的。
至于考级,更是因人而异。切不可相互攀比,把压力和烦恼都强加给自己的孩子。
名师看点:
学珠心算非常有必要,要想让孩子聪明,就让他多动手。珠算多动手的道理和弹钢琴一样,在动手过程中开发思维。
珠算是手、脑、眼并用,心算培养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但是要要适度。例如用扑克来练习心算,把教融入到游戏和环境中,自然就能把孩子的能力培养起来了。创造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兴趣,但是家长要切记:不能因为学习而损伤了孩子的兴趣,这是底线。

本文选自《培养最受欢迎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11-8 11:52:50 | 只看该作者
胡说八道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09 , Processed in 0.10070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