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0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文字芻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 14:1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字芻蕘

来源:海印深圳
日期:2011/11/01
出处:海印日记


海印按,天地宇宙之間,情狀萬物條理一貫。故日月星辰,天之文也;丘陵川瀆,地之文也;羽毛彪炳,鳥獸之文也;華葉彩錯,草木之文也;禮樂刑政,人之文也;易經曰:“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子讚堯曰:“煥乎其有文章”讚周曰:“鬱鬱乎文哉”。而庖犧之畫卦,仰觀象于天,俯觀法于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黃帝之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可相別異也,依類象形,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遂識文為字,萬類情狀可知也,造至天雨粟、鬼神哭,天地之間皆備于文乎而無所逃于字乎?取象取形取音取意,法天則地,天機無隱,神光射斗,出李斯以掩其芒,天意乎?倉頡之字,道之象也;畫符念咒,鬼神之算也,此一文案,真千古之謎。
倉頡造字,凡人所以通天地之志、鬼神之情狀、品物之流行、大化之道行,又以濟言語之窮,而為構造天地之文章。字之始,中西同有二說,上者,皆云神示所啓,非人能為者,此蓋打入神話傳說,雖亦傳說,亦有其理,何以猿人不能造作文字耶?如說文字漸變史,靈長類動物演化,終未演變出文字,故神話也罷宗教也罷,置神性于人心之外。凡不可捉摸之事,一概予以否認,對文明之根本尚且如是。或言量變成質變,此器世界之法,非情世界之化,積石成山,壘土為丘,終不可達天。心物之轉化,非神所不能也,述天地之萬狀,非文字所不能也,文字非神話,造文字者必神性。佛教言釋迦應化,乃大事出世之因緣,倉圣造字,乃萬世文化之因緣,菲薄神性而言倉頡無有神性,豈倉圣僅一抄書匠、統計員乎?
黃帝者,古之大聖也,訪道崆峒山,問道廣成子,鼎湖跨龍,子孫駕鶴。帝叩泰山而降玄女,百業之興莫不由是,帝功之偉,移天文而置地理,化神性以為人文,故吾為炎黃子孫,其大幸哉!
今之歷史學家,皆以先民取象物形而製字者,皆因神性無可考者。然考之古世,初民所用,持莛畫地,以為標示,或則縱橫相疊,或者縱橫相錯,疊則成數,錯則成文,惟而不已則繁,錯而不已則亂。事物愈多,繁亂滋甚,則仰仗上天垂示、神性顯發,故仰觀俯察,證諸萬象,此猶在象形之前矣。若先民者,止與禽獸為伍,不與聖人同宗,何勞為通天地而拜天地哉?《西遊記》靈猴出世,觀天察地獨之有能,眾俗猴何來此意。故為之曰“大王”,王者,一貫三為王也。由是知,古之王皆圣也,非部落之巫祝也,皆因天文之燦爛乎!
世傳造字之祖有三:長名曰梵,其書右行;次名佉盧,其書左行;少者倉頡,其書下行。其言亦似傳會。左右乃橫行之法,上下乃貫通之法,此之橫行者,通世間之法,貫行者,通天地之道,故言漢字不當橫行,理當貫行,由是知今之文字左右成文者,大違古制。要之,文字發明之最早者,中華并埃及,大抵皆以象形為始也,埃及則導引西方之源,吾國則開東方之派,其後腓尼基亞取埃及之二十二字,作為字母,各字母記一元音,數字相連,以為一字,遂造音標文字之祖。由腓尼基亞傳至希臘,由希臘傳至羅馬,略有臻損,并不大易。及羅馬分裂,蠻族勁擾,至十五世紀末,大局粗定,各國互就羅馬文字,稍事修整,成為國語,遂使歐洲今日之文字之基礎建立。
吾國則自書契時代之後,賢智輩出,繼倉頡而修明古文、成之籀文。三王之後,天下改易,王官之學已非神授,人心始亂,已然不知先天文明。戰國至秦火,人神之道盡失,王道不復,霸道流行,遂至李斯之徒篡改文字,斷炎黃我祖先天之學。我倉頡之字,先天遂隱,後天流行,遂北極漁陽,南盡儋耳,東漸過海,西踰流沙,皆資後天之變,即日本、交趾諸國,莫不取焉。
印度文字,其國人自稱為梵天王所造,依佛之言,三界天王,欲界色界無色界,色頂天王為梵天,欲頂天王因陀羅即玉皇,由是觀之莫非印度之天王高過吾國之玉皇,此宗教學論述先不述。特徵梵典,則梵天色界以音為主,鄭樵所以有“梵人長于音,所得從聞入”之說。宗教學所言觀音大士從聞性悟,凡所音聲法門,皆梵天所傳也。然其始,必經過一種象形階段,或形與聲并象音同用,后乃專用聲耳,宗教之咒種子字,即梵音之始形,所謂形聲合一者,隨其後,則專用音也,此印度長于音聲之故也。
章炳麟曰:“遠人有言,遂古之初,人人皆堊涅其地,彤漆其壁,以為畫圖,其圖則生人戰鬥,興上古之異事,以敬鬼神,當其時,布政之堂,與祠廟為一,故以畫圖為叏之政,以揚于王庭,其朝覲儀式繪諸此其戰勝奏凱繪諸此,其民志馴服、壺簞以迎、繪諸此,其頑梗方命,終為俘馘,繪諸比,其於圖也,史視之,且六典視之,而民之震動恪恭,乃不專于神而流弛於圖,見圖則奭然師保隸(立)其前矣。君人者,藉此以相臨制,使民馴擾,於事益便,頃之以畫圖過繁,稍稍刻省,則牛馬鳧鶩,多以尾足相別而已。於是有墨西哥之象形字,其後愈者,凡數十畫者殺而成一畫,於是有埃及之象形字,其溝陌又為二:一以為禮貌,一以借形為象,所謂人稀見生象,而按其圖以得仿佛者也。乃若夫人之姓氏,州、國、山、川之主名,主形者困窮,乃假同音之字以依託之,於是有諧音字,則西域文字,根株於是矣。”觀此所引,則更加詳細,尤足為形先音后之鐵證。
今之學人,不究文字本源,妄言象形字為未開化之人所用,合音字為即開化之人之所用,或欲以別加改造,或欲代之以西文,真忘卻家族,諂媚外祖矣。

[ 本帖最后由 druckerlou 于 2011-11-1 14:1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11-1 15:43:11 | 只看该作者
今之學人,不究文字本源,妄言象形字為未開化之人所用,合音字為即開化之人之所用,或欲以別加改造,或欲代之以西文,真忘卻家族,諂媚外祖矣。

纯粹支持!

想想我自己,一不会看繁体,而不会读古文。可悲啊可悲!

那位老师可以把本帖精华给翻译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1-1 19:13:33 | 只看该作者
繁体+古文,看着头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1-1 19:37:10 | 只看该作者
俺也看不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1-2 12:10:12 | 只看该作者
用word里的繁体简体字转换弄的,如有错漏之处还请海涵。
..............................................................................

文字刍荛

来源:海印深圳
日期:2011/11/01
出处:海印日记
海印按,天地宇宙之间,情状万物条理一贯。故日月星辰,天之文也;丘陵川渎,地之文也;羽毛彪炳,鸟兽之文也;华叶彩错,草木之文也;礼乐刑政,人之文也;易经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子赞尧曰:“焕乎其有文章”赞周曰:“郁郁乎文哉”。而庖牺之画卦,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依类象形,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遂识文为字,万类情状可知也,造至天雨粟、鬼神哭,天地之间皆备于文乎而无所逃于字乎?取象取形取音取意,法天则地,天机无隐,神光射斗,出李斯以掩其芒,天意乎?仓颉之字,道之象也;画符念咒,鬼神之算也,此一文案,真千古之谜。
仓颉造字,凡人所以通天地之志、鬼神之情状、品物之流行、大化之道行,又以济言语之穷,而为构造天地之文章。字之始,中西同有二说,上者,皆云神示所启,非人能为者,此盖打入神话传说,虽亦传说,亦有其理,何以猿人不能造作文字耶?如说文字渐变史,灵长类动物演化,终未演变出文字,故神话也罢宗教也罢,置神性于人心之外。凡不可捉摸之事,一概予以否认,对文明之根本尚且如是。或言量变成质变,此器世界之法,非情世界之化,积石成山,垒土为丘,终不可达天。心物之转化,非神所不能也,述天地之万状,非文字所不能也,文字非神话,造文字者必神性。佛教言释迦应化,乃大事出世之因缘,仓圣造字,乃万世文化之因缘,菲薄神性而言仓颉无有神性,岂仓圣仅一抄书匠、统计员乎?
黄帝者,古之大圣也,访道崆峒山,问道广成子,鼎湖跨龙,子孙驾鹤。帝叩泰山而降玄女,百业之兴莫不由是,帝功之伟,移天文而置地理,化神性以为人文,故吾为炎黄子孙,其大幸哉!
今之历史学家,皆以先民取象物形而制字者,皆因神性无可考者。然考之古世,初民所用,持莛画地,以为标示,或则纵横相迭,或者纵横相错,迭则成数,错则成文,惟而不已则繁,错而不已则乱。事物愈多,繁乱滋甚,则仰仗上天垂示、神性显发,故仰观俯察,证诸万象,此犹在象形之前矣。若先民者,止与禽兽为伍,不与圣人同宗,何劳为通天地而拜天地哉?《西游记》灵猴出世,观天察地独之有能,众俗猴何来此意。故为之曰“大王”,王者,一贯三为王也。由是知,古之王皆圣也,非部落之巫祝也,皆因天文之灿烂乎!
世传造字之祖有三: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名佉卢,其书左行;少者仓颉,其书下行。其言亦似传会。左右乃横行之法,上下乃贯通之法,此之横行者,通世间之法,贯行者,通天地之道,故言汉字不当横行,理当贯行,由是知今之文字左右成文者,大违古制。要之,文字发明之最早者,中华并埃及,大抵皆以象形为始也,埃及则导引西方之源,吾国则开东方之派,其后腓尼基亚取埃及之二十二字,作为字母,各字母记一元音,数字相连,以为一字,遂造音标文字之祖。由腓尼基亚传至希腊,由希腊传至罗马,略有臻损,并不大易。及罗马分裂,蛮族劲扰,至十五世纪末,大局粗定,各国互就罗马文字,稍事修整,成为国语,遂使欧洲今日之文字之基础建立。
吾国则自书契时代之后,贤智辈出,继仓颉而修明古文、成之籀文。三王之后,天下改易,王官之学已非神授,人心始乱,已然不知先天文明。战国至秦火,人神之道尽失,王道不复,霸道流行,遂至李斯之徒篡改文字,断炎黄我祖先天之学。我仓颉之字,先天遂隐,后天流行,遂北极渔阳,南尽儋耳,东渐过海,西踰流沙,皆资后天之变,即日本、交趾诸国,莫不取焉。
印度文字,其国人自称为梵天王所造,依佛之言,三界天王,欲界色界无色界,色顶天王为梵天,欲顶天王因陀罗即玉皇,由是观之莫非印度之天王高过吾国之玉皇,此宗教学论述先不述。特征梵典,则梵天色界以音为主,郑樵所以有“梵人长于音,所得从闻入”之说。宗教学所言观音大士从闻性悟,凡所音声法门,皆梵天所传也。然其始,必经过一种象形阶段,或形与声并象音同用,后乃专用声耳,宗教之咒种子字,即梵音之始形,所谓形声合一者,随其后,则专用音也,此印度长于音声之故也。
章炳麟曰:“远人有言,遂古之初,人人皆垩涅其地,彤漆其壁,以为画图,其图则生人战斗,兴上古之异事,以敬鬼神,当其时,布政之堂,与祠庙为一,故以画图为叏之政,以扬于王庭,其朝觐仪式绘诸此其战胜奏凯绘诸此,其民志驯服、壶箪以迎、绘诸此,其顽梗方命,终为俘馘,绘诸比,其于图也,史视之,且六典视之,而民之震动恪恭,乃不专于神而流弛于图,见图则奭然师保隶(立)其前矣。君人者,藉此以相临制,使民驯扰,于事益便,顷之以画图过繁,稍稍刻省,则牛马凫鹜,多以尾足相别而已。于是有墨西哥之象形字,其后愈者,凡数十画者杀而成一画,于是有埃及之象形字,其沟陌又为二:一以为礼貌,一以借形为象,所谓人稀见生象,而按其图以得仿佛者也。乃若夫人之姓氏,州、国、山、川之主名,主形者困穷,乃假同音之字以依托之,于是有谐音字,则西域文字,根株于是矣。”观此所引,则更加详细,尤足为形先音后之铁证。
今之学人,不究文字本源,妄言象形字为未开化之人所用,合音字为即开化之人之所用,或欲以别加改造,或欲代之以西文,真忘却家族,谄媚外祖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druckerlou + 1 + 1 谢谢分享你的经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6:17: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国学入门 于 2011-11-2 12:10 发表
用word里的繁体简体字转换弄的,如有错漏之处还请海涵。
..............................................................................

文字刍荛

来源:海印深圳
日期:2011/11/01
出处:海印日记 ...



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有智慧。谢谢

以后也用这一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33 , Processed in 0.137019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