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悠悠冉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分享] 说说“界线”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0:03:55 | 只看该作者

书还没看呢

那天的读书会我算是特邀嘉宾,没读书就去发表了很多看法。

不过也听到了很多爸妈关于教养孩子的好点子,收益很大。

比如,关于建立孩子的时间观念,好几位妈妈各出奇招,让我大开眼界。

其中一位妈妈的经验引起热议,赞同者和反对者几乎同样多。

这位妈妈的孩子今年读三年级,她从孩子读一年级起,就安排孩子自己制订时间计划: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几点出门,几点做作业,等等。我从两年前就认识她了。那时的确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孩子太晚睡觉,或者太早起床,再不然就是去玩太多时间,来不及做作业。但她坚持自己的做法,说她一意孤行也好,总之,她想清楚了,联络好老师,校车老师,就这样坚持下去了。即便孩子的成绩一度很差,因为她既不管孩子做不做作业,也不管他做得对还是错,老师都叫她去学校面谈了,她仍然坚持。当然,孩子该承受的压力,她也一点不少的让他去承受。比如,孩子每天自己去坐校车,有好长一段时间会迟到,校车老师会批评他,送孩子上校车的其他父母也会白眼看他。到现在,两年不到,孩子已经完全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几点睡,几点起床,起床后做什么,全都自己控制,完全无须父母操心。

我亲眼看到了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因而非常赞同她的做法。
不赞同的以妈妈居多。理由是:哪有这样当妈的,根本就没有母子情嘛。

不过,当她们听到孩子与妈妈之间的感情之深,质疑之声是消失了,但我可以看到,她们心里的疑惑并未彻底清除。

其实我们现在都很知道要爱孩子,但,怎样可以爱得更好,在父母子女的真情中建立起孩子内在的秩序和规则,的确还有很多细节可以推敲。

理念我们现在都懂得很多,但,那句细节决定成败的话,还是挺有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09:1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悠悠冉冉 的帖子

我和一个朋友D多次聊到这位妈妈的做法。

D本人是研究心理学的,但脾气很不好,遇事容易冲动,对孩子更是如此,打骂孩子是常事。

我当然反对他的做法。这位妈妈帮助孩子养成各种习惯的一些细节,也跟他讲过多次。
他的反思比较有趣,相对来说,也有些道理。

D认为,《界线》一书是基督教徒写的,反映的是基督教的观点: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孩子,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所以,他们能够非常尊重孩子的人格,并在这个前提下,去建立孩子面对世界的秩序。
而我们中国的文化则不是如此。在中国的家族文化传统之下,家长对孩子是有控制权的,这既表现在权力上,也表现在责任上。家长对孩子有要求,孩子必须做到(否则就是不孝)。同时,孩子要是有什么事,家长也会大包大揽承担起来,否则就是不慈。(慈和遍服曰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服注:“上爱下曰慈。”)

这种基本思想的差异,导致做法的很多不同。
就现在的看法,很多人都认为打孩子是因为爱孩子,是望子成龙,只不过用错了方法。这种看法的根子,就在我们的文化里。
打是亲,骂是爱,这种话拿来骗鬼可能没什么效果,但用来哄我们幼小的孩子,哄惯了,他们长大了自然也会有同样的想法,看到打孩子的就认为是爱孩子,等自己有孩子了也自然就会打孩子。甚至我的一个朋友就说过,她的孩子在学校被人打,因为打人的孩子真诚的认为自己是在为被打的孩子好,在教育他,“爱他,你就打他吧”

所以要改变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改变孩子的孩子的命运,我们只能先把自己从“打是亲骂是爱”的迷局里解救出来。
我们得先看清楚自己植根的文化里一些引起分歧的基本观念,弄清楚对孩子的“爱”到底意味着什么。
什么时候想清楚了,我们对孩子没有控制权,我们不要对他们的行为有控制欲,我们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什么时候做到这一点了,我们就有机会平和的为孩子立界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17:58:3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读书会讨论的时候,一位妈妈特别提到两个场景,说自己感觉其中都有问题,但把握不好界线到底该立在哪里。

一个是,孩子在家和小朋友疯,上蹿下跳,很怕影响周围邻居。(听她一说,我还真想到了恶邻之中,扰人清净的最讨人嫌。)
另一个则是,一个巨听话无比的大班孩子,同学聚会不管玩到多high,妈妈说走他就去穿鞋。

我当然不喜欢第二个孩子,第一个呢?
其实孩子不懂事,我们家长只要当机立断,告诉孩子,在家玩就玩一些安静的活动,想疯就出去到户外疯个够,就完全可以既不伤害孩子,又建立起适当的规矩。


我们能充分理解孩子的想法,真正为他们着想,孩子会非常敏锐的发现我们的用心,也会倾向于配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1-13 17:24:30 | 只看该作者
悠悠冉冉这个好帖子我重新再推上来
希望大家多来看看
会有所收获的

另外
我爱飞飞 网友在 家长学校板块也发了个帖子,是学习这本书的心得感受,也欢迎大家前去看看http://bbs.etjy.com/thread-240342-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1-15 11:10:18 | 只看该作者
忍不住发一下,学习中

14223.jpg (15.02 KB, 下载次数: 0)

1422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1-30 11:23:29 | 只看该作者
本来还打算买书。看来省钱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1-30 14:37:29 | 只看该作者
一到三岁。开始学习对"不"的反应,让孩子解听话能带来好的结果。 我们九香虫这个阶段开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2-1 15:06: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下载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5-19 22:23:5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刚看了一个法国父母教育孩子的~

可能他们全民对这方面处理得就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5:10 , Processed in 0.361722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